一、 龙潭战役概况
1945年4月14日夜,日军先遣队第一大队(饭岛挺进队)偷渡资水,日夜兼程,突破国军多道防线,向龙潭方向推进。16日晨,抗日第六纵队第四支队谌元章部与日军交火,游击队哨兵易伟学牺牲。第四支队长向承祖向100军唐冠英副军长汇报敌情:日军兵分三股:第一中队窜占青山界,并与敌133联队一部进入木鳌洞;第二中队窜占红岩岭、栗山一带;第三中队窜占圭洞以东的鹰形山、牛形山、蜡烛形等高地。泷寺联队长非常重视,增兵固守。中队长谌元章带领20名精选战士火速前往红岩岭、油溪坪、麻塘山一带,对敌进行武装侦察。正奉命开赴溆浦县城的国军74军第51师,中途获悉,立即连夜回师龙潭,进入阵地。17日,龙潭人民发出了“投入战斗,誓死抵抗,军民一心,保家卫国”的誓言,并成立“战斗指挥所”,由临时选任的龙潭乡乡长谌祖镜负主责,指挥金付、芙蓉、龙潭三乡的民众武装。同时负责钱粮供应、民事、武装自卫、秘书、庶务等。国军51师152团首先抵达,并紧急抢占张家塘、连河、三家塘等要地,阻敌前进。18日凌晨,151团抵梓坪,153团固守圭洞,第二营(营长姜期永)进入小黄沙,由第七连(连长文成海)担任主攻,夺争鹰形山阵地。小黄沙民众为了保卫国土,保卫家园,支援抗战,赶走日本鬼子,张永赳、谌贻位、张松生、张永维、张传国、张传位和张定扬七人自发成立了“抗日军民合作队”。约400来青壮农民参加了军民抗日合作队,统一开伙。
4月19日,日军偷袭孙田垅。20日,日军再次偷袭。孙田垅牢牢控制在国军手里,与双江、马鞭洞、圭洞、盐井、小黄沙等地形成一道前沿防线。木鳌洞的敌军增加到4000多,向西北猛攻。我51师将士奋勇抗击,在大黄沙形成拉锯战。空军出动大批飞机,对木鳌洞、红岩大庙(泷寺联队指挥所设立于此),大黄沙、断坳、1450高地(具体地点待考)等日军据点进行轮番轰炸,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锐气,支援了地面部队。4月21日,二十来个鬼子企图攻占鹅梨坳(新兴村河西),结果被国军消灭。
4月22日凌晨,国军第100军之19师、63师从葛竹坪进入龙庄湾并对青山界之敌采取攻势取得战果,从而对入侵龙潭之敌形成了全面包围。日军一部在隆回大沙江一线与中国军激战,日大队长宇尾清次以下200余被毙,并收获日军进攻芷江作战计划。24日早晨,日军偷袭高札坡。国军51师、151团某连在高札村山头修好工事严阵以待。25日,日军109联队第三大队偷袭中国152团松山高地,得逞,后中国军反击强攻,歼敌一个中队,复又夺回阵地。另股日军猛攻中国军圭洞前沿的对空联络站,被击退。夜,日军偷袭国军牛形山阵地。日军109联队第一大队(饭岛挺进队)被国军第51师阻击于圭洞以东,将校以下合计伤亡125人,第二大队将校以下合计伤亡246人,第三大队将校以下合计伤亡175人。26日凌晨,敌之第一大队一部向国军地对空联络站(设圭洞对面的盐井山头)前沿阵地猛朴,国军出动飞机46架次,重创日军。
27日,敌师团长岩永旺(中将)部署:
(一)、师团决定首先捕捉和消灭龙潭附近之重庆军(泛指国军)。
(二)、泷寺部队(即109联队)要确保既占地带,为尔后与师团主力相呼应,并作攻击龙潭司一带之准备。
(三)、加川部队(即日步兵133联队)应迅速突破江口敌之阵地,然后向龙潭司突进。
29日,国军收复青山界。中国军152团向放洞(木鳌洞)之敌攻击,翌日先后出动46架次飞机轰炸日军阵地,敌死亡惨重。
5月1日,第四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提出“采取攻势转移,围歼当面之敌”的意见书。意见书由方面军司令王耀武转报总司令何应钦,经总部研究后,立即下达各军执行。
5日,青岩、铁山一线终日激战,中国军毙敌400余。方面军接到何总司令电令曰:“湘西进犯之敌,已经受挫,我军应立即准备反攻。”
日军师团长岩永旺发布四条命令:“一、鉴于109联队退却最为困难,故令该队先于师团一天开始撤离行动;二、打通确保退却经过的道路;三、极力争取把一线的现状维持到最后,目的是隐藏企图;四、各部立即用马或担架把伤、病员送到山门、洞口附近。”
6日,日军乘夜雨间集兵数千,次日分兵再犯青岩、铁山,受到57师坚决阻击,毙敌200余。何应钦电示,迅速肃清放洞(木鳌洞)之敌。
7日,日109联队占领望乡山(属隆回)附近作为收容阵地,遭到国军和空军的打击。日133联队第二大队千余人奉师团长岩永旺之命从洞口前来接应109联队,急行军至老庵堂卡风界(现属兰岗山林场),被我守军击退。洞口瑶族首领兰延春率领其“嗅枪队”(自卫队)参加了作战,击伤日寇不下百人,毙13人,缴获三八式步枪8支。
8日,第四方面军决定于拂晓全面转移反攻。国军第51师先猛攻木鳌洞之敌,随后又转而攻击上渣坪、半江峰之敌。是日,由山门驰援木鳌洞之敌133联队第二大队也被我第19师击溃。9日,木鳌洞之敌109联队向东南方向逃窜。10日,第18军第11师(附暂13师38团)击回和第100军分兵追击。日军133联队第二大队败退良子界。11日,日军109联队退至黄连江。泷寺大佐根据师团指示采取紧急措施,将500来名重伤病员集中于黄连江关圣殿和与之相连的吴、彭、周三座四合院民宅内作焚烧处理,美其名“效忠天皇集体‘玉碎’”。12日拂晓,109联队残部与接应的133联队第二大队一起向桃林、蒲板溪逃窜。13日,我空军战机对敌发起总攻。14日,游击队与国军一起歼南逃桃林、蒲板溪、山门的日军残部,由于国军空军猛袭,在蒲板溪日寇全军覆灭。日109联队的覆灭不仅给龙潭战役画上句号,而且吹响了湘西会战全面反攻的冲峰号。
此役历时28天,国军74军51师、100军19师、63师在鹰形山、牛形山、木鳌洞、圭洞、高札坡等地歼灭日军116师团之109联队、120联队和133联队大队长奥古雄吉以下3500余人,俘敌分队长奥村春夫等43人,缴获军马25匹,轻重武器、弹药无数。国军51师牺牲将士1979人(其中将官79人),19师、63师在青山界、麦子畲、万木冲、车岩岭亦有重大战绩,牺牲将士无法考证,仅青山界陵墓即葬有烈士500多人。
二、 龙潭战役在雪峰山会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1、雪峰山会战
1945年4月10日开始的“雪峰山会战”, 在日本的战史书籍里称为“芷江攻略战”。中方也称“湘西会战”。 是我国进行8年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次会战。日军的直接目的就是夺取芷江空军基地,故日军称此为“芷江作战”。
为此,冈村宁茨任命第20军军司令官坂西一郎中将为前线指挥官,下辖第116师团,师团长岩永汪,辖步兵第109、120、133联队,骑兵第120大队,野战炮兵第122联队,工兵第166联队,辎重兵第116联队。 第47师团,师团长渡边洋,辖步兵第131、91、105联队,骑兵第47联队,山炮第47 联队,工兵第47联队,辎重兵第47联队。 第34师团,师团长伴健雄。辖第34步兵团,骑兵第34联队,野炮兵第34联队,工兵第34联队,辎重兵第34联队。 第64师团,师团长船引正之,辖步兵第69旅团的4个步兵大队。 步兵第70旅团,旅团长川胜郁郎,辖步兵第54、55、132、133大队。 关根支队,支队长关根久太郎,辖独立步兵第65、115、116、117大队。投入总兵力共4个半师团,8万余人。
蒋介石任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为总指挥,第4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坐镇安江,直接指挥。作战部队有胡琏的第18军,辖第11、18、118师;韩璇的第73 军,辖第15、17师;施中诚的第74军,辖第57、58、191、196师及暂编第6师;李天霞的第100军,辖第19、51、36师;廖耀湘的新编第6军,辖第14、新编22师等。共有陆军6个新装备军、4个突击纵队、2个重炮兵团、空军1个中美混合团及2个轰炸机大队、美军后勤支援部队和地方游击队,共约30余万人。各战区参战群众不计其数。主要战场包括邵阳、零陵、东安、新宁、武冈、洪江、芷江、辰溪、沅陵、安化、溆浦等地区。战事起于4月9日,止于6月7日,战线长达200公里,以日军彻底失败告终。此役共击毙日军12498人,伤23307人。中国军亦阵亡7737人,伤12483人。
雪峰山会战是日军“1号作战”的一部分。冈村宁茨在推行“1号作战”的一年多时间里,相继占领或捣毁了中美空军在衡阳、零陵、宝庆、桂林、柳州、丹竹、南宁、鄂北老河口等地的7个空军基地和30余个飞机场。芷江机场已成为盟军唯一的前方机场。该机场不但严重地威胁在华日军的战略目标,也直接威胁着台湾一带的日军设施。从而成了东京大本营在中国的“眼中钉”。同时,芷江与川黔桂鄂等省接壤,夹在湘、资、沅三大水系中间,东临长沙、衡阳,南瞰 桂林、柳州,西枕芷江盆地。这一地区还是进出黔、川,威逼贵阳,迂回重庆的军事要冲地带。湘西若失、贵阳危急,重庆将陷于不保。可见,雪峰山会战不论对日军还是对中国军队来说,都是事关存亡的。事实上,不论是冈村宁茨还是蒋介石,都是把它做为存亡之战进行部署的,双方投入的都是王牌之师。
2、龙潭战役在雪峰山会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地理位置来看,龙潭是安江和芷江的桥头堡。龙潭位于沅水支流溆水河的上游,是湘西溆浦县一边缘小镇,左扼隆回,右掣洞口,背倚溆浦,侧临安江。雪峰山脉绵亘于东南,为通安江、芷江之重要门户。占领龙潭,可以控制溆浦、洞口,进迫新河路、安江,直窥芷江。据嘉庆一统志载: “龙潭巡司,在县南140里,接黔阳县界。宋为堡,明置巡司,故称龙潭司。”群山夹峙之中一肥美的盆地,出产的稻米质地松软,白嫩可口,曾是朝廷的贡品。所辖三乡民风强悍,闻知日军要犯龙潭,便在乡绅向承祖发动下,自动组织起一支自卫队,迎击日寇,保乡守土。
龙潭,在雪峰山西麓,向南120里到安江,有王耀武将军的指挥所;向北140到溆浦,有溆浦桥江飞机场;向西280里到芷江,就是日军本次战争的目的所在。日军进入龙潭,形势已是十万火急。
从兵力布置来看,国军是志在必得。守卫龙潭,王耀武动用的是74军、100军的嫡系王牌,而且投入的兵力也相对较多,日军进入的兵力是一万多人,国军投入的是两万多人,加上溆浦的地方游击队和参战群众,人员在三万以上。同时中美联军飞虎队出动飞机500多架次。
从军事指挥上来看,王耀武不仅是亲临龙潭督战,参谋长邱维达更是坐阵溆浦。
从双方伤亡人数来看,龙潭战役是雪峰山会战的三分之一。整个会战共击毙日军12498人,伤23307人。中国军亦阵亡7737人,伤12483人。龙潭战役歼敌3500余人,俘敌43人,国军牺牲将士2500人以上。
从作战时间来看,龙潭战役是雪峰山战役中耗时最长的一场战役。从4月14日日军进入龙潭到5月17日日军最终溃退龙潭,共有33天。实际战事也有28天。
从战斗的惨烈来看,仅鹰形山争夺战就用了二十多天,国军牺牲800多人。74军51师周志道将军在回忆录里这么说“拉锯争夺,这二十余昼夜,诚有一寸国土一寸血之写照。”美国政府授周志道铜标棕橡勋章一座,奖令曰:“龙潭战役,自1945年4月17日至1945年5月14日,周将军所属全师之装备与给养皆不足以适应现代战争,而周将军仍在重大伤亡下发动持续不断之惨烈攻击,卒将优势之敌全部击溃,使战局转危为安,故渠在该师对敌运用上,实已表现优异之指挥能力,周将军应受美相等之功绩勋章”。
从战略上来看,此役胜利,会战转入全面反攻。余下鬼子全部被国军包围,坐以待毙。此后20天,6月9日,日军从国军放开的口子仓惶溃逃。
从作用上来看,此役胜利阻止了日军的西进,彻底粉碎了冈村宁茨“一号作战”梦想,是雪峰山会战大捷的主要内容,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龙潭战役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龙潭战役不是一场很大的战役,但它却奠定了中国人民的最后胜利,它在中国人民抗日史上永远都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
从时间上来看,卢沟桥枪声开始了中国人民的灾难,龙潭司的鸣金则结束了中国人民的耻辱。因为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的节节败退,让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龙潭战役国民革命军的英勇顽强,让中国洗雪了百年耻辱。
从胜利的角度来看,龙潭战役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但总的来说是胜利的少,失败的多,而龙潭战役却是一场胜利的战役。从胜利的角度来说,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百团大战大大展示了中国人民锐气,龙潭战役则让中国人民最终扬眉吐气。
从国际影响来看,此役胜利后,麦克鲁伸出大姆指说:“中国人
有志气!中国军队是好样的!” 1945年5月20日上午,美军司令部准备两架武装直升飞机,前往阵地参观。有何应钦、麦克鲁、王耀武、巴特鲁、金武德、邱维达、莫德惠、邓文仪、马崇六、施中诚,以及中外新闻记者等20余人。在视察过程中,看到各工事据点,弹痕累累,敌军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阵地上。巴特鲁连连说:“真了不起!”视察完毕,麦、何在阵地上对战斗有功的李名胜、李光亮等23名官兵发放奖章、勋章。麦克鲁还同他们握手并照了相,分别授予李名胜、李光亮美国自由勋章和美国金星勋章。邱维达授罗斯福勋章。
从国民政府的关注来看,龙潭战役是中国人民的雪耻一役,牺牲在龙潭的英雄得到了全国最为隆重的安葬和纪念。首先是蒋介石亲临龙潭上空视察并决定为此役阵亡将士修建陵园,以志纪念。其次是王耀武将军在烈士陵墓建好之后,亲临龙潭祭奠英灵。三是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除了蒋介石题写了“浩气长存“之外,何应钦、陈诚、王耀武、施中诚等也分别题了词。四是特别聘请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为陵园撰写了碑文。
综上所述,龙潭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的最有影响的一役,它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冈村宁茨“一号作战”的梦想,彻底粉碎了日军“芷江作战”负隅顽抗的梦想,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中国人民洗涮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受外敌欺侮的百年耻辱。
2010年4月12日 凌晨2:45于愚讷斋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10-27 15:29: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中武冈扶冲追击战始末
下一篇:龙潭战役史简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