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周子昆:叶挺冀他参与创建新四军
2015-08-18 10:14:16  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  复制链接

  原标题:叶挺冀他参与创建新四军

  

  

  叶挺冀他参与创建新四军 ——回忆父亲周子昆的抗战岁月

  □周民

  生平简介

  1901年-1941年,广西桂林人。1920年入桂军,1925年6月参加孙中山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任班长,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任叶挺独立团排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英勇善战,升任连长、营长。

  1927年8月1日率全营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4月随朱德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历任红军团长、师长、第三军参谋长、军长、第五军团参谋长。红军长征中任红军总司令部第一局局长。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同张国焘的错误主张进行斗争。到达陕北后任训练部长。

  1937年12月,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协助叶挺、项英将南方红军和游击队集中编组,开赴抗日前线,在军参谋长张云逸赴江北领导抗战期间,实际主持新四军的参谋工作。1941年3月13日,在安徽泾县茂林蜜蜂洞被叛徒杀害,时年40岁。

  我的父亲周子昆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1937年12月任新四军副参谋长,1941年在皖南事变突围中被叛徒杀害,2014年9月1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为首批著名英烈。尽管才40岁就英年早逝,在抗战期间,他指挥战士们以“皖南国土共存亡”的决心,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在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奔赴抗日前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月,国共两党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把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11月,叶挺、项英先后到达延安向中央汇报请示关于新四军组编的有关问题,并希望中央军委派一部分干部作为骨干充实部队。我父亲时任抗大训练部部长,知道二位老首长到延安便前去看望,他和叶挺共事过,曾在叶挺独立团五连任连长,叶挺知道他是个能打仗、会治军的难得的人才,当时就提出希望他能去新四军工作,毛主席也当面和他谈了此事。最后决定由张云逸任参谋长,我父亲任副参谋长,于12月下旬带着党中央、中央军委派赴新四军的30多名干部离开延安,赴华中抗日前线。

  临行前,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秘书长谢觉哉、抗大副校长罗瑞卿等到他的住处送行并合影,毛主席还特别提醒他,南方8省的红军和游击队集中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就好解决,希望他能多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时汇报情况,加强联系。毛主席等直到把他们都送上车走后才离开。

  父亲带着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重托离开了延安,于1938年1月3日到达武汉,与正在那里筹建新四军的叶挺、项英、张云逸会合,并召开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会议,研究部署军部和各支队的领导和地点、位置。

  由于抗战形势发展很快,筹建和编组工作加速进行,确定他和项英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率领刚组建的军部机关移驻江西南昌,领导部队编组和集中等各项工作。1月4日上午,他随项英乘船赴汉口,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门口,同叶挺、项英、张云逸、曾山合影留念。这张照片非常珍贵,它称得上是新四军历史上的第一张照片,新四军当时已明确的领导人均在场,照片上5人中,就父亲一个身穿从延安穿来的国民革命军服装,其余4人均着便装。

  培训抗战干部

  新四军的创建、编组工作比较复杂,首先它是国民革命军的编制,各方面的供应都要依靠国民政府,因为是国共合作,诸多问题都要通过谈判才能确定解决,可以说是双重领导,叶挺、项英主要掌握大的方向,所以上层活动比较多。张云逸参谋长还要负责皖中抗战的领导,所以大量的实际工作都落在我父亲肩上,压力非常大。

  他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环境中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警卫人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对他说:“首长您要注意休息,爱护自己的身体。”他的回答是:“工作这么多,不加班怎么行,为了革命,为了各民族的解放,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随着抗战局势的发展,新四军接连取得胜利的影响日益扩大,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沦陷区的爱国青年纷纷来皖南投奔新四军。加之部队发展壮大和根据地开辟不仅需要大批的干部,部队现有的干部也需要进行轮训提高,新四军的领导人感到加强干部培训的重要性,根据军领导拟制的方案,决定将现有的教导营扩编为教导总队,由父亲担任总队长。他于8月25日,从云岭搬到中村教导总队,吃、住都和学员一起。9月教导总队正式成立,下设军事、政治两个大队,6个分队,加上总队直辖的青年队、女生队、干部队、文化队、机枪队、工兵队,多的时候达到13个队1200多人。

  他认真贯彻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以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培养他们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增强为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在提高技术、战术水平方面,不仅要从理论上讲透,还要做实地演习,如抢夺天桥,穿越障碍,还有骑兵、射击的战斗队形,对空射击,从林战、巷战等,把演练场当成实战场。对一些重要的课程,他更是亲自讲授,言传身教,边讲边做。

  在抗战年代,他满脑子想的就是打鬼子,怎么打。他将体育运动与战争联系起来。1938年5月30日,他在云岭主持举行了五卅运动会,组织了团体操、刺杀表演和田径、球类比赛,并做了总结讲话,当天就在《抗敌报》发表了《军队中的体育》一文并强调指出:“军队中的体育是为了巩固与提高战斗力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根据战争和军队的要求而进行的体育,建军必须先健人,健人需要健脑,同时需要健体,在原则上应该是团体胜于个人,实际胜于形式,方法胜于理论,经常胜于竞赛”。

  教导总队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成为了一座革命的大熔炉,被誉为“南方抗大”。在这里培训过的干部,有不少后来分布在人民军队各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为部队培养和输送干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亲临前线指挥

  1940年4月下旬,日伪军为巩固扩大其在皖南沿江的占领区、维护其长江航运安全,企图夺占南陵、繁昌、泾县等抗战阵地,消灭抗日力量,掠夺皖南资源,于22日起,出动万余人进行扫荡,当时的10万国民党军由于消极抗日,全线撤退,使皖南新四军部队不得不独立迎战进犯之敌。

  1940年10月初,日伪军万余名对皖南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其中一路5000余名由南陵等地出动,于10月7日,向距云岭以北约7公里的汀潭进犯,情况十分紧急,父亲亲临现场指挥。他在指挥所里指挥部队顽强抗击,当他用望远镜观察时,突遭敌机炸弹袭击,炸起的泥土把他压倒,掩埋了他半个身体,是警卫员把他拉了出来。他吐掉嘴里的泥巴,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指挥战斗,指挥战士们以“皖南国土共存亡”的决心,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连续打退敌人十多次冲击。入夜后,他又派出小分队从多方面袭击敌营,使敌遭受重大伤亡。与此同时,第三支队在南陵、繁昌地区对另一进犯敌人展开反击,给予敌人重大杀伤,追敌收兵回撤。至10月11日我军在这次反“扫荡”中取得了歼敌2900余名的重大胜利。

  他在新四军工作期间,以治军严格,工作勤奋著称,以自己的实际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下属。有一次开大会,突然下大雨,与会人员都没有带雨具,他冒雨继续作报告,拒绝警卫人员给他打伞,与会人员都很感动,没有一个提前离开会场。他和群众打成一片,从不搞特殊化,军部有小伙房,可以照顾军部领导,但他坚持吃大灶,有时军部领导开会,正巧遇上开饭时间,留他一起吃饭,他总说吃过了或用有急事要办的托词而离开。他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也处得很好,处处表现出劳动人民的本色,对家属的要求也很严格。1938年9月,我母亲从延安调皖南的第二天,父亲就把她送到教导总队女生队去学习,过集体生活,按规定要到周末才能回住处,为下属作出了榜样。

  据资料统计,新四军对敌作战共2900余次,歼敌9万余名,部队发展到88744人,比开始编组时增加7倍半,在大江南北建立起抗日根据地,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新四军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的战果。

  我父亲从1938年至1940年三年间,从创建编组新四军开始,一心扑在新四军的建设和发展上,指挥参加无数次战斗,在枪林弹雨中开展各项工作,而且工作十分繁忙,因张云逸去皖中加强对抗日战争的领导,离开了军部,新四军的参谋工作,在叶、项两位首长的领导下,都由他主持。他所做的重大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宋宁华 整理)

  作者介绍

  周民

  周子昆烈士之女,1939年10月出生于安徽泾县。195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1962年入党,1965年毕业分配到广州军区第181医院任军医,1972年调至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历任军医、助理员、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0年退休后参加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并担任理事及新四军研究会卫生分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18 10:17: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林英坚:英勇杀敌谱写抗日凯歌

下一篇:殉国抗战英烈家书:跨越70余年的思念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