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慷慨赴死易,从容负重难:抗战之魂张自忠(下)
2016-06-27 15:53:46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5月19日 作者不详  点击:  复制链接


张自忠将军与宋哲元等人合影 【资料图片】

  六、正名:台儿庄战役、鄂北大捷、襄东大捷……

  二十九军撤出平津后,军委会将其编成3个军,番号分别是五十九军、六十八军(军长刘汝明)、七十七军(军长冯治安),头尾两数相加均是“十四”,意味着纪念“七七事变”二十九军奋起抗战。

  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号称日寇“铁军”的坂垣师团在山东半岛登陆,一路西进,待至临沂、滕县时,同我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台儿庄战役打响。

  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伤亡惨重。李宗仁电令五十九军“即日赴临沂,接庞任务,击破莒、沂方面之敌,恢复莒、沂两县而扼守之”。并致电庞炳勋,大意为:临沂为台儿庄及徐州屏障,必须坚决保卫,拒敌前进。除已令张自忠部来增援外,并派本部参谋长前往就近指挥。

  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90公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来都是西北军将领,后庞投蒋,二人不和,积怨甚深,但张自忠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闻听宿仇张自忠驰援,庞炳勋又喜又忧,而且忧大于喜:毕竟从前曾对不起张自忠。但随着张自忠高大身影在自己指挥所的出现,心中高悬的石头一下落了地。他迎上前握住张自忠的手。二人相视,默然良久,数年积怨,顷刻冰释。张自忠说:“大哥你放心,我决心尽力帮你打赢这一仗!”庞炳勋也动情地说:“老弟呀,人家说你要在北平当汉奸,我才不相信呢。我了解你的为人!”张自忠则落地有声:“今天倒是要他们看看,我张自忠是不是汉奸!”

  庞炳勋约定张自忠部在城外侧击围城的日军,并切断敌人退路,他从城内向城外全面出击。张自忠召集营以上军官部署战斗,指出:“自喜峰口战役以来,我军已先后和日军交战多次,只要我们能充分发扬我军善于近战、夜战的长处,根据现有条件,集中使用轻重武器,就一定能够打败这个骄横不可一世的坂垣,为中华民族争光,以尽我们军人保家卫国的天职。即使战死疆场,也是虽死犹荣。”

  3月14日凌晨,战斗打响。五十九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渡沂河,向日军发动猛烈进攻。一时间,枪炮大作,地动山摇。五十九军插入坂垣师团的右侧背,经激烈战斗,突破敌军防线。临沂城内守军备受鼓舞,士气大振,开城出战。坂垣师团受到前后夹击,首尾难顾,一夜之间被歼千余人。坂垣师团像一只受了伤的猛兽,立即放弃攻城,转对五十九军作战。双方在沂河两岸反复冲杀。

  张自忠下定死战的决心,与敌人一拼到底。他命令全军各级军官,一律到前沿指挥作战,师长要到团指挥所坐镇,张自忠本人也亲临师指挥所。他集中了全军大炮,向敌军阵地猛烈轰击,方圆数十里内,炮声枪声不断。激战到17日深夜2时,号称“铁军”的坂垣师团被打得一败涂地,两个联队被歼,遗尸千余具,溃败而去。张自忠率部衔尾急追,一日追击60公里,坂垣征四郎数次羞得要自杀。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是役在史书上被称做“临沂大捷”。

  经此一役,张自忠以其卓越表现,洗刷了他抗战前期的屈辱,声誉鹊起,被提升为第二十七军团军团长。军事委员会军令部致电李宗仁指出:“张军坚忍抗战,毙敌累累,希传谕慰勉。”同时,国民政府以张自忠建树奇功,特颁令撤销对他的“撤职查办”处分。是年10月,张自忠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不久又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

  1939年8月,日军以10万之众,兵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一面命正面部队死守,一面火速派两个师迂回到敌后方,两面夹击包抄日军。他还亲自率两个团渡过襄河向敌猛攻,粉碎了日军围歼第三十三集团军的企图。他一以对十,击毙日军3名联队长,歼敌1.3万人,随后第五战区左右兵团全线反攻,最终挫敌溃退,一举收复枣阳、桐柏等地区,赢得“鄂北大捷”。

  同年12月,日军又集中大量兵力向驻守长寿店地区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所属第一三二师等部阵地进攻,双方激战七天七夜,我方阵地多次被突破。张自忠决定用奇兵打敌神经中枢的战法挫败敌人。他调一三二师的三五九团另配一个营,令其于夜间绕道偷袭日军设在钟祥县的总指挥部。临出发前,他鼓励将士们说:“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二十年少活二十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在张自忠的激励下,奇袭部队当晚潜行15公里,一举端掉日军总指挥部。正面进攻的日军惊闻老巢被端,大为恐慌。张自忠指挥部队趁势猛烈反攻,打得日军狂退30公里,大获全胜,此役称做“襄东大捷”。

  蒋介石得知后立刻通电嘉奖,称张部为“最优部队”,其防区为“模范战场”。老百姓则更是欢欣鼓舞,称张自忠为“活关公”。不过,即使军功在身,为民族独立而死和为洗清自己而死,这两种死念依然缠绕在张自忠的心底。但是,几次大仗、恶仗下来,他都胜利了,他没有死。所以国人包括各地各报记者在内,都承认他确实很能打仗,可要说他是民族英雄,似乎还差得远。

  这期间,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赶到钟祥县采访张自忠。但像绝大多数记者一样,史沫特莱对张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至少曾经做过汉奸,现在不过是将功补过罢了。在采访中,史沫特莱问到“伪军”问题时,张自忠非常敏感,不再说话了。或许,他感到很愤怒,已经打了这么多大仗胜仗,“投降”问题却依然包围着他,“汉奸”的阴影还像幽灵一样纠缠着他。

  史沫特莱无法理解张自忠的沉默,认为是羞愧和面子使然,而对于张自忠来说,沉默是他唯一的选择。就像史沫特莱一样,舆论仍然认为,张自忠的胜仗不过是弥补过去做汉奸的罪过,只有张自忠知道——他必须用壮烈的死来证明自己从未做过汉奸!

  这个机会终于让他等到了。

  七、枣宜会战:一代名将壮烈殉国

  张自忠担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后,即驻防襄樊一带,成为第五战区机动部队。1940年5月1日,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10余万大军,在100多辆坦克、7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枣宜会战打响。

  张自忠一面下令襄河东岸部队分头迎敌,一面指示西岸部队做好出击准备。他亲笔写信,告谕五十九军各师、团主官:“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5月6日晚致书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七十七军军长冯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三十八师,一七九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一七九师、三十八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战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小兄张自忠手启

  五、六月于快活店。

  5月7日拂晓前,张自忠带领手枪营和七十四师,从宜城窑湾渡口渡过襄河,奔赴河东战场。这已是他第4次过河督战了。渡河后,张自忠陆续与各部取得联系。河东将士得知张总司令亲临前线,士气大振,战斗更加有力,几乎将日军后路完全切断。5月11日,张自忠率部冒雨向东追歼逃敌,次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拦腰切断,使敌重创。14日,张自忠率部与南窜之敌激战于方家集,击退日军多次进攻。然而,狡猾的敌人不但没有撤退,反而大量增兵。15日拂晓,张自忠仅率2000余人截击由襄阳沿汉水南下的日军,下令猛烈拦击行进之敌。向人数比他多一倍半的日军冲杀十余次。日军伤亡惨重,不明白这支中国军队何以这样能战,遂调集重兵5000余人南北夹击方家集,企图消灭这支劲敌,以绝后患。是日夜,张自忠率七十四师两团及特务营突出重围,向钟祥开进,率总部转移到南瓜店,以阻止日军大部队渡河西进之企图。

  16日拂晓,敌人突然集中上万名士兵、30余门大炮、数十架飞机,向南瓜店及其两侧发起猛攻。张自忠所部虽英勇善战,击退敌人多次进攻,但终因敌众我寡,陷入重围之中。当天上午,敌人集中多数兵力,从东、南、西三面向张自忠的总部猛扑。苏联顾问提出撤退,手下的参谋建议他转移,避免与敌决战。张自忠火了,大声说:“当兵的临阵退缩要杀头。当总司令遇到危险就可以逃跑?这合理吗?难道就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都是土坷垃?什么包围不包围,今天的事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鏖战午时,张自忠身边仅余不到千人,但官兵士气旺盛,视死如归,与敌人展开白刃战,附近山头得而复失4次。

  由于敌我兵力过于悬殊,张自忠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以飞机大炮将南瓜店轰成一片火海。这时西渡汉水,或东撤大洪山,均可脱离险境。为保护总司令安全,部下多次劝他退走。张自忠厉声拒绝,说:“我奉命截击,岂有自行退却之理?”

  16日,援兵仍未赶到,而日军的三面包围圈已经合拢,开始对张自忠发起猛攻。张自忠一直疾呼督战,直至午时,他左臂中弹,但仍坚持督战。张自忠身高一米八,高大魁梧,而且身着黄色军服,目标明显,日军从3个方向用交叉火力向他射击。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今日是我报国时矣。”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副官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杀敌报国!”

  此时,日军发现,对方有个电台不停地在向四处发报,他们断定有中国军队的高级指挥官到了前线,于是通过技术手段确定了电台的位置,迅速集中两个师团的兵力从3个方面进行包围。

  刚刚由排长提升为连长的王金彪指挥本连剩下的几十个弟兄堵击来犯之敌。见总司令不肯撤退,便回身跑过来用脑袋顶住张自忠的胸脯,一边往后顶,一边噙着泪说:“总司令,我们不怕死,请您先走一步,我们不打退当面敌人,死在这里也不走!”接着,他示意弟兄们将冲上来的一股日军消灭了。望着王金彪雄壮勇猛的身影,张自忠大吼:“好样的,不愧是我张自忠的部下!”

  此时,日军包围圈尚有东北角一个缺口,但谁都可以突围,唯张自忠不可以,他不能因为做逃兵而勾起公众丰富的联想。于是,他让苏联顾问和文艺兵冲出了缺口。

  战至下午3时许,天空下起了沥沥细雨。东山口守军大部战死,余部溃散。张自忠派出的手枪营士兵回撤至杏仁山脚下,做最后的抵抗。面对步步逼来的大批日军,这些跟随张自忠多年的忠诚士兵,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顽强,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血肉之躯将绝对优势之敌阻于山脚下。

  战至下午4时,部队伤亡殆尽,身边只余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几人。张自忠腰部被机枪子弹击中,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日军步兵已冲至跟前,多处负伤的张敬高参举枪击毙数名日军,被蜂拥而上的日军用刺刀捅死。张自忠身中8创,仍高喊杀敌。1940年5月16日下午4时,一代抗日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时年49岁。随张自忠东渡作战的2000官兵亦全部战死。

  在日军战史资料《二三一联队史》中,记录了张自忠将军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是冲锋队伍中的一把尖刀,他端着刺刀向敌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岗一等兵从他射来的目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军曹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与此同时,藤岗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这一刻,张自忠将军知道,他绝对不再是汉奸了,他将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八、日军对张将军遗体 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尊重

  枣宜会战,我军伤亡惨重,但日军损失也不轻,在局部甚至超过我军。从5月1日至16日之战果,计伤毙敌4.5万人以上,缴获大炮60多门,战马2000余匹,战车70多辆,汽车400余辆。但日军对让他们付出巨大代价的张自忠将军,却表现异乎寻常的意味深长的尊重。

  张自忠将军阵亡殉国后,日军军曹堂野从他随身携带的手提箱中,翻出了“第1号伤员证章”,藤冈也从将军的胸兜中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上面刻着“张自忠”3个字。日军大为震惊,不禁倒退几步,“啪”地立正,恭恭敬敬向遗体行了军礼。然后靠上前来,仔细端详仰卧在面前的这个身穿将军戎装、佩戴中将领章的血迹斑斑的“大个子支那人”。随即,前线日军向上级二三一联队长横山武彦大佐报告。横山下令将张自忠的遗体用担架抬到战场以北10余公里的陈家集日军第三十九师团部,请师团参谋长、与张自忠有过数面之交的专田盛寿核验。至时天色已黑。专田盛寿手举蜡烛,目不转睛地久久注视着张自忠的面颊,突然悲戚地说道:“没有错,确实是张自忠!”

  在场者一齐发出庆祝胜利的欢呼声,接下来则是一阵鸦雀无声的肃穆。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仔细擦洗干净,用绷带裹好,并命人从附近的魏华山木匠铺赶制一口棺材,将遗体庄重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头立一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武汉日军广播电台随后发布的报道也钦佩地说:张总司令以临危不惊、泰然自若之态度与堂堂大将风度,从容而死,实在不愧为军民共仰之伟丈夫。我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在荒凉的战场上,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奉上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并将遗骸庄重收敛入棺。

  事隔16载,1956年,冈村宁次在日本东京与来访的何应钦曾谈到了张自忠之死,冈村宁次说:“我们成了冤家对头,不过这种冤家对头奇妙无比。您也许知道,我以前在北平认识了张自忠司令官,而在进攻汉口之后,不幸得很,我们在汉水(即襄河——编者注)东岸之战两相对峙下来。那个时候战事爆发,张先生勇往直前,挥兵渡河,进入我方阵地,唯遇我方因战略关系向前进击,他竟冲至我军后面战死。他之死令我感慨无量。”

  当日军像护送自己将军的尸体一样护送张自忠的遗体离开战场,从一个市镇通过,百姓们得知那具蒙着白布的尸体就是张自忠时,不约而同地拥到街道上,跪倒失声痛哭。对此,日军没有进行干预,只是肃穆前行。

  九、张将军灵柩被护送重庆,沿途数万群众挥泪祭奠

  5月16日下午,张自忠战死沙场,当天深夜,奉命驰援的国军第三十八师赶到南瓜店。师长黄维纲得此噩耗,悲痛万分。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继任第五十九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与敌激战两昼夜,付出了200多人的伤亡,终于在陈家集寻得英烈坟墓,开棺将忠骸起出抢回。

  18日上午,将军的遗骸在第三十三集团军将士的痛哭声中运抵快活铺,冯治安和两名苏联顾问含泪察看了张自忠的伤势,发现全身共伤8处:除右肩、右腿的炮弹伤和腹部的刺刀伤外,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各中一弹,颅脑塌陷变形,面目难以辨认,唯右腮的那颗黑痣仍清晰可见。冯治安命前方医疗队将遗体重新擦洗,作药物处理,给张自忠着马裤、军服,佩上将领章,穿高筒马靴,殓入楠木棺材。

  5月21日晨,李致远参军、徐惟烈顾问奉冯治安将军之命,率手枪队乘6辆卡车从快活铺启程,护送张自忠灵柩前往重庆,沿途数万群众,挥泪祭奠。在濛濛细雨中,张自忠的遗体从宜城运到宜昌,停灵东山寺,10万民众自发前来送殡。当日,日军飞机在上空盘旋吼叫,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目睹此万人同悲的庄严肃穆之景,入侵日机居然一反常态,未投一弹,未开一枪。

  张自忠将军灵柩在宜昌换船,溯江而上直奔战时首都重庆。从宜昌到重庆数百里,两岸处处是祭奠,时时闻哭声,白日缕缕青烟,夜间点点纸火,人们哪怕是借,也要做得摆上一盘饺子一碗面,对江中那艘灵船叩头失声。

  5月28日晨,船到重庆,10万人在储奇门下设奠等候。蒋介石率冯玉祥、何应钦、孔祥熙、宋子文、孙科、于右任、张群等军政大员,臂缀黑纱,肃立迎灵,并登灵船吊祭,市民前往者更络绎不绝。蒋介石这位一向不甚动感情的最高统帅,此刻悲从中来,抚棺大恸,将自己的哭声汇入千万民众震天的哭声中……据史沫特莱报道,蒋先生的办公桌上从此摆着张将军的遗像。

  28日下午,蒋介石亲自主祭,军政百官及各界代表为张自忠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当天,蒋还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通电全军,表彰了张自忠将军的勋绩。

  为了不影响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张自忠殉国的消息当时没有公布。一个多月后,七七事变三周年纪念日,《中央日报》对外公布了这个消息,同时国民政府颁布褒恤令及追晋张自忠为陆军上将令:“故将军上将衔陆军中将张自忠追晋为陆军上将,此令。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七日”。

  各地军政当局及各界群众纷纷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纷纷赋诗题词,以志哀思。沦陷区人民也以各种方式悼念这位抗日名将。

  中国共产党对张自忠的牺牲也深为震惊!然而,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延安军民直到8月6日才获悉张自忠殉国的消息。当天《新华日报》就发表了《悼张自忠将军》的社论,称赞张自忠“抗战之功极大,今并以身殉国,将其最后一滴血献给了抗战,既成功又成仁,的确配称为炎黄的优秀子孙,模范的民族革命军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

  8月15日下午,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齐聚中央大礼堂,为张自忠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主席台正中悬挂着巨幅张自忠遗像。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题写了“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的挽词。朱德、彭德怀题词:“一战捷临沂,再战捷随枣,伟哉将军精神不死;打到鸭绿江,建设新中国,责在朝野团结图存。”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献花圈,并庄严宣读祭文。追悼会结束后,中共中央专门给张自忠家人发了唁电。

  十、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没有忘记这位抗日英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血洒疆场的抗日英雄。党中央拨出专款对张自忠在四川、湖北的衣冠冢重新修缮,并在北京、天津、汉口、上海等大城市设立了张自忠路。1982年4月16日,为缅怀英烈、表彰张自忠的抗日业绩,国务院民政部特意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颁发证书给他的后人。

  张将军夫人李敏慧得张自忠壮烈捐躯的噩耗后,平静地说:“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不久,她将家事交给张自忠的弟弟张自明,自己绝食而死,时距张自忠牺牲仅3个月。时年6岁的将军之子张卫国,原由将军委托给二十九军总参议萧振瀛中将抚养,后辗转由周恩来送往苏联,与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朱德女儿及刘少奇子女、张闻天之子等同窗学习,19岁时回国,现已离休。将军之女张廉云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1940年11月16日,国民政府在重庆北碚雨台山为张自忠举行“权厝下葬仪式”(即暂时浅葬,以待抗战结束后移灵南京国葬),在蒋介石、冯玉祥等军政官员及将军亲属注视下,第三十三集团军将领冯治安、黄维纲、刘振三挥土封棺,蒋介石亲题“英烈千秋”及冯玉祥手书“张上将自忠之墓” 刻石碑立于墓前,冯玉祥并题“荩忱不死”4个大字。

  1942年,冯玉祥仿效明史可法墓葬扬州梅花岭之意,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并用薪金购梅花树植于将军墓侧。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官兵在士兵手册上写下这样一句话:是谁杀死了总司令?此仇不报不是人!5月21日凌晨,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在偷渡白河时遭西岸国军猛烈伏击,击毙联队长神崎哲次郎等300余名日军。

  张自忠将军殉国后,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悲痛之余,仰天长叹:如果何基沣(国军第一七九师师长)在,不会有襄河之败,张自忠不会阵亡。何基沣闻言如刀刺心,决心在战场上找到杀害张自忠的日酋,血祭兄长在天之灵。1943年3月18日,何基沣在湖北当阳设伏,击毙了率部主攻张自忠将军指挥部的日军原二三一联队长、时任第十八旅团少将副旅团长的横山武彦。

  1941年5月,国民政府在南瓜店将军殉难处的山头建“张上将自忠殉国处”纪念碑,并在山下修建十里长山阵亡官兵公墓。1945年,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湖北宜城县改为“自忠县”(1949年5月恢复宜城县建制)。

  当1937年12月7日张自忠重又被任命为代五十九军军长、终于有机会杀敌报国后,他便处处显露出“以死洗冤”的心态来。在徐州会战前的全军营以上干部会议上,他说:“无论谁都可以打败仗,独我张自忠不能打败仗!我的冤枉,只有一拼与死,拿真实的战绩,才能洗刷干净!”每逢战事,他都“亲赴第一线督战”;“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阵地,给官兵打气,与官兵们一起战斗。”他给胞弟张自明的信也说:“吾自南下参加作战,濒死者屡矣。”甚至他升任为集团军总司令和战区右集团军总司令后,仍然在“找死路”。

  张自忠生性俭朴,平日衣着十分简便,与下级军官无异。但在枣宜会战渡河迎敌时,他却穿上黄呢将军军服,戴上中将领章,一反平日所为。事后人们才知道,他出发时已未打算回来,身为国家高级将领,死也不能随便,所以衣着整齐。

  张自忠阵亡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大为震惊,也极为气恨——这仗是怎么打的?何以副总司令、军长、师长等等均未阵亡,集团军总司令却战死了,而且死得如此惨烈? 当然,蒋介石后来明白了,张自忠的烈死,正如他自己生前所言: “当粉身碎骨,以事实取直天下!” 蒋介石在为张自忠发出的悼电里还特意就他在七七事变前后的这段历史感言:

  荩忱之勇敢善战,举世皆知。其智深勇沉,则犹有世人未及者。自喜峰口战事之后,卢沟桥战事之前,敌人密布平津之间,乘间抵隙。多方以谋我,其时应敌之难,盖有千百于今日之抗战者。荩忱前主察政,后长津市,皆以身当樽俎折冲之交,忍痛含诟,与敌周旋。众谤群疑,无所摇夺,而未尝以一语自明。惟中正独知其苦衷与枉曲,乃特加爱护矜全,而犹为全国人士所不谅也……夫见危授命,烈士之行,古今犹多有之。至于当艰难之会,内断诸心,苟利国家,曾不以当世之是非毁誉乱其虑,此古大臣谋国之用心,固非寻常之人所及知,亦非寻常之人所能任也。

  悼电里说他“未尝以一语自明”,是不确的。事实上,张自忠一直不停地在为自己辩解,说自己不是“汉奸”,可惜的是,当时的舆论不能认同他的做法。他的辩解,一说出来就会淹没在滚滚的舆论里。比如,他在天津说:“我姓张的决不做对不起民众的事。”但“为全国人士所不谅”,报纸讽刺他说:“我们闻其‘声’,如见其人。拍着胸膛硬碰,好像不失‘英雄’本色。……这样并无用处,是在做给人看。”

  面对如此舆论,如此民意;如此压力,如此痛苦,纵然有最高当局“独知其苦衷与枉曲,乃特加爱护矜全”,纵然有累累战功和阵阵赞誉,对一个具有强烈自尊心和荣誉感的大丈夫来说,也不能宽释其胸,痊愈其痛。换句话,张自忠不这样烈死,就不是张自忠了。性格决定命运,张自忠的烈死,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和中国抗战史增添了辉煌的一页,也为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和人文精神书写了奇丽的篇章。

  作为一个集团军的总司令,张自忠不会不知道,他的职责是运筹帷幄,指挥前线的将士战斗,而不是凭着血气之勇冲锋陷阵。事实上,他死之后才半个月,他守了两年的襄河防线就在5月31日被日军突破,接替他指挥右翼兵团的陈诚中途上阵,无力回天,重庆和西南大后方的咽喉重镇宜昌失守。张自忠的死,给中国抗战大业造成了极大损失。

  在南瓜坡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身经百战的张自忠不会不明白当时的战场局势意味着什么。当他的参谋长李文田一再劝说他转移未果后,无奈之下说:“你实在不走,我可要走了。”按以往的张自忠的脾气,不枪毙了李文田,也要大骂一顿,但张自忠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来温和地对说:“老李,你们谁都可以走,我是不能走。你们赶快走吧,不要管我了。”然后又命令他的参谋转移。显然,他在这时已下定了死的决心,因为他已经判断出形势不可挽回,不再要求别人陪同在一起牺牲。到下午4时,日军已经近在咫尺,他亲自上阵冲杀,被日军机枪打中。随从忙给他包扎,他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我自己有办法。”他拔出腰间短剑要自杀,被随从拦住。敌人已经冲了上来,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你们快走!”

  他的良心,终于可以得到平安了,没有人再骂他是或曾经是“汉奸”了!他实现了自己说过的话:“一死报国,以示清白。”

  斯人远逝,音容宛在;回首当年,直令人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6-27 15:56: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慷慨赴死易,从容负重难:抗战之魂张自忠(上)

下一篇:忠勇铸造民族魂 ——记抗战英烈张自忠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