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筑先(1881-1938),原名金标,生于山东省馆陶县(今属河北省)南彦寺村一个贫苦农家。9岁时进本村群众集资的义学学习,13岁因父病故而辍学,同年离家从军。辛亥革命后,历任中央陆军第四师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后因厌恶军阀混战,回乡隐居,并取字“竹仙”,以示自己像青竹一般气节高亮。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毅然复出,投冯玉祥部。并改名“筑先”,意为“筑路先锋”,以示革命决心。
范筑先曾担任过冯玉祥第一路军参谋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回山东,先后在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渠属下任第三路军少将参议、山东省沂水县县长、第三路军军法处处长、临沂县县长。他为政清廉,为人仗义,生活俭朴,关心民众,深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在他1936年7月调离临沂时,临沂城老百姓夹道相送。沿街摆了许多桌子,桌上铺红纸,置明镜一面,清水一盆,喻他官明如镜,清廉似水。他每走几步,即对相送人群拱手致谢。许多人泪流满面或啜泣成声。直至中午,他才走出长街……
1936年11月,范筑先升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下辖聊城、茌平、博平、堂邑、冠县、朝城、观城、濮县、范县、寿张、阳谷、莘县等12个县。他本想按照自己在临沂的做法再造福一方,不料上任不到8个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不久,平津失陷,战事转到津浦线以山东为主。接着,德州陷落,日军兵临黄河北岸。
1937年10月,韩复榘为保存实力,令属下第三集团军及各地军政要员南撤。范筑先只好依依不舍地率领专署机关人员离开聊城,撤至黄河北岸的齐河县官庄渡口一带观望。
一、违命抗日
早在1937年5月,彭雪枫就受周恩来委派,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经北平、济南至聊城,恢复了在六区专署任职的赵伊坪党的关系,介绍张维翰(张墨林)入党,并向他们传达了周恩来“要争取范筑先接受党的抗日主张”指示。当张维翰向范筑先汇报了彭雪枫来聊城的情况和党的合作抗日的主张后,范连连赞许说:“共产党的一套主张很好,不用红军战法是不能打败日本(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不能得到拯救”,表达了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和对共产党的崇敬心情。
根据彭雪枫指示,张维翰等在1937年8月邀请范筑先和原西北军的几个高级将领在津浦宾馆座谈抗战形势。会上,范筑先表示了要依靠共产党同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在他的要求下,山东省委派了姚第鸿到聊城,范筑先立即委任他为秘书,表示同我党合作的真诚愿望。接着,范筑先又通过已调山东省委工作的赵伊坪,聘请共产党员到第六专区协同抗战。山东省委遂通过第三路军政训处长余心清,从第三路军政治人员训练班平津流亡学生中挑选以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为骨干的政训服务员240名,分3批到聊城工作。同时,中共鲁西北特委也向当地党员传达了中共中央决定:要求共产党员拿起刀枪,深入农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特委还与平津流亡学生组成的政训处驻堂邑县办事处密切合作,以15支破枪创建了堂邑游击队,随时准备同日寇拼搏。
范筑先奉韩复榘命令被迫南撤之前,张维翰曾根据中共鲁西北特委的指示,向他提出决不南撤的建议,并表示愿同42名政工人员留守聊城,致使范筑先深为感动。南撤之后,范筑先又得知堂邑游击队联合政训处深入敌后,在聊城竖起中华民国国旗,以28支破枪打击敌伪气焰,被人誉为“二十八宿守聊城”,更是感慨万千。他深知南退无出路,再加上自己完全赞同共产党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主张及政策,遂决定返回聊城。他对属下说:“大敌当前,我们守土有责,不抵抗就撤走,何颜以对全国父老?”随后,断然拒绝韩复渠的南退命令,从渡口又毅然回师聊城和共产党合作。
当年11月初,日军侵入鲁西北,临清、高唐等城镇相继失守,形势骤然危急。韩复榘复命范筑先迅速撤退到黄河以南。范筑先则认为,国民党军队纷纷南撤,更不能指望他们抗战了。于是,他在聊城主持部下开会,再次拒绝了韩复榘的命令,并组建山东抗日游击第6支队,还于11月19日发出了“誓死不渡黄河南”的通电,向全国抗战军民表示:“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惜……”通电发表后,被全国各报竞相转载,引起极大轰动,鲁西北民众的抗日热情也随之更高了。
二、收拾残局
自韩复榘下令军政要员南撤后,鲁西北社会秩序极度混乱。一些地方富豪、兵痞、匪首乘机结伙拉帮、组织武装,闹腾得“土匪遍地,司令如毛”。他们为解决粮饷薪俸,不断抢掠村镇、祸害百姓。尤其是日寇侵入,到处烧杀抢掠,更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鉴此,范筑先于11月13日在聊城打响了鲁西北抗日第一枪:日军高桥联队进至临清,派骑兵侦察队窜入堂邑一带活动。范筑先闻报,亲率警卫队、政训队到溧水镇埋伏。日军本以为中国军队已悉数南逃,正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不料范筑先斜刺杀出,一个个全都变成了死鬼!此仗虽小,却在韩复榘数万大军纷纷南退之际,打出了民众的抗日士气。
1937年12月,济南失守。1938年1月,不战而逃的韩复榘被国民政府枪决。这时,黄河以北的地方政权全都土崩瓦解,局面更加混乱;鲁西北有土匪、民团、溃兵20多股,每股少则百人,多则千人,大股的更有四五千人;还有一些国民党溃军,打着抗日旗号扩充势力。而范筑先部下,仅有一个保安营;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也才刚刚组建。有人劝范率兵围剿土匪和溃兵,范说:“我们是全民族抗战,有血气的中国人都不愿当亡国奴,我们要用抗日的道理去说服他们,使他们成为抗日的力量。”随后,他不辞辛苦,甘冒风险,亲自去各个部队做说服工作。如他收编国民党溃兵齐子修部时,齐竟摆开阵势,架起机枪,杀气腾腾,如临大敌。范却只身骑着自行车前往,正气凛然,与齐子修见面就说:“你们这点人马跑来跑去,还不叫鲁西北的民众把你们吃掉吗?我们国家和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正是为国效劳的时候,不要乱跑了,随我抗战去吧!”几句话说得齐子修无言以对,遂同意他收编为抗日游击第3营。
范筑先还曾收编韩春河为司令的冠县土匪武装。当时,党组织决定支持他收编该部,逐步把该部改造成抗日武装,并预先做了许多工作。许多优秀党员也遵照党的指示“到民团去,到土匪中去,到汉奸部队中去”,在极为险恶的环境下,在下层士兵中发展党员,建立组织,争取瓦解伪军,发动群众破坏韩春河扩大势力的企图,全面配合范筑先行动。当韩春河部围攻李辛村数战不下之际,一天上午,范筑先仅带卫士20余人,突然来到韩的司令部。韩的传令队六七十人,皆手持匣抢,大张机头,气氛紧张,其他各队也待命行动。范筑先一见韩就说:“我是来求你们的!你们要学民族英雄,抗御外侮。要归我收编为抗日部队,走抗日救国的道路,当土匪是没有出路的!”韩春河无理地提出要李辛村投降才收编。范当即正告:“你们现在是土匪,民众才抗击你们。成了抗日部队,严守军纪,任何村寨都会欢迎你。”韩部下的反动军官,曾鼓噪要把范的警卫的枪下掉,把范抓起来。我们党组织立即发动进步势力坚决反对,明确表示“不能再当土匪!”大势所趋,韩春河只好同意收编。范向该部宣传了抗日道理,强调归编后要严守纪律,积极作战。他的浩然正气,令官兵肃然起敬。于是,这支“绿林”武装便被收编为抗日游击第6支队。
齐子修、韩春河等人的弃暗投明,很快便产生了积极效应:其他各股土匪、民团、溃兵,也相继投到范筑先麾下。范筑先遂照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政治制度,巩固部队”的建议,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将他们改造成了抗日游击队的勇士。
三、竭诚联共
范筑先当初发出“誓死不渡黄河南”的“皓电”时,对战争到底怎样打?能否取得最后胜利?心里并没底。但他仰慕坚决抗战的共产党和八路军,迫切希望与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取得联系。
恰在这时,中共山东省委派组织部长张霖之到聊城,以第六区政训处组织科长的合法身份,代表省委统一领导津浦路以西的抗日斗争。同时,山东省委还派红军干部洪涛、王幼平、廖云山、金维国和刚从济南被营救出狱的赵健民等人,到聊城领导武装斗争。
1938年3月,范筑先采纳张霖之的建议,派政训处民运科长、共产党员成润去延安汇报鲁西北抗战的情况。他还亲笔给毛泽东和朱德写信,表达了自己坚持敌后抗日的决心和信心,迫切希望能与共产党精诚合作、团结一致、抗战到底,并请求毛主席、朱总司令能从延安派一批干部来聊城协助他工作。成润到达西安后,向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负责人伍云甫作了汇报。伍云甫即派交通人员将范的信件转送中共中央。10天后,伍云甫给成润送来了朱德亲自署名的复信,信中对范筑先坚持敌后抗战表示钦佩,愿与范将军精诚团结、共同抗日,并同意派一部分干部到鲁西北工作,还同意鲁西北派干部到延安学习。
为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和支援鲁西北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八路军129师东进支队、第769团和115师344旅第689团、第5支队等,于1938年1月至5月初先后挺进冀南地区。
1938年6月,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邀请范筑先赴河北威县会晤。15日,徐向前与范筑先就冀鲁联防问题进行会谈。经过协商,双方达成了互通情报、互相交流干部、由冀南代鲁西北培训干部等协议。
9月23日,范筑先又应邀参加了八路军129师和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在河北南宫召开的冀鲁两省联席会议,并欣然接受了中共关于广泛动员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整顿部队、团结合作、长期抗战等主张。
威县、南宫之行,使范筑先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他回到聊城后,于10月5日召开了第六区军政联席会议。会议通过了《第六区抗战行动纲领》《整军方案》和《战时积极政策》3个文件。这标志着他完全接受了共产党合作抗战的主张。
此后,范筑先在共产党人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先后在梁水镇、界牌、南镇、范县、濮县、黄庄等地组织了一系列战斗,在鲁西北境内基本上肃清了日伪军,开辟了一大片抗日游击根据地,改编了留在鲁西北的国民党旧部。到1938年秋,隶属以范筑先为首的游击总队司令部统辖的武装,已有35个支队、3路民军,另外还有直属部队和独立团、营,共约6万人。其中,由鲁西北中共党组织直接创建领导的部队有1万余人。
在创建发展抗日武装的同时,范筑先还采纳中共鲁西北特委的建议,着手建立抗日政权,并先后恢复、新建27个县政府。县长皆由范筑先任命,其中濮县、观城、阳谷等13县都由共产党员或进步人士任县长。
范筑先还在共产党的协助下创办了军事教育团、政治干部学校、训练班,培养军政干部;在各县建立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救亡群众团体,开展抗日国民教育运动;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日报》以及各种抗日报纸、杂志、救亡小册子等,在根据地内部广为流传。同时,鲁西北经济得到恢复,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抗战事业蓬勃发展。因此,鲁西北抗日根据地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国民党顽固派则说:“老范红了,山东红了半个天”。对此,范筑先公开声称:我是良心抗战,谁真心抗战我就拥护谁;共产党坚决抗战,所以我要跟共产党合作。
四、抗日之家
范筑先本来是不留胡须的,但在他56岁也就是1937年开始留起胡须来。他还郑重地表示:“不打跑鬼子,就不剃胡子!”每次作战,他都身先士卒,带头冲锋陷阵。
在范筑先的动员和影响下,其家人也纷纷投入到抗日救亡工作中,他家成了名副其实的抗日之家:夫人吴志博是妇救会负责人,率先上前线慰问;长子、长女参加战地服务团,二子担任青年抗日挺进队队长,二女儿当了抗日小学的校长。三女儿虽然只有八九岁,也按爸爸的意思学唱救亡歌曲,参加演出。
1938年8月,为配合武汉保卫战,牵制日军行动,范筑先调动鲁西北抗日武装14个支队,动员上万民众,进攻被日军占领的济南。范筑先的二子范树民,当时正在发疟疾,但也要求率青年抗日挺进大队上前线。其母鉴于他的身体状况,劝他先别去。他不听,还说没关系,带上药就行了。令人痛心的是,青年抗日挺进大队于8月28日黎明行至齐河赵庄时,遭到禹城、晏城、齐河出动的300多名日军袭击,范树民不幸牺牲。吴志博闻讯后悲痛欲绝,范筑先却劝慰她说:“不要哭了,这是一件好事,不是树民为国牺牲,别人怎知道我们有这样一个好儿子呢?这是咱范家的光荣!”接着,范筑先又命其二女儿范树琨接任了挺进队队长一职,以示与日寇血战到底的决心!
范树民牺牲后,鲁西北和全国各地各界人士纷纷来电来函慰唁。范筑先在回复山东旅渝同乡代表杨光辰的慰唁称:“自中日战起,弟早打破家庭观念,齐河之役,民儿授命,不敢谓求仁得仁,差幸死得其所,弟……岂无父子之情,盖爱国心重,早置身家于度外”,充分表现出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崇高思想境界。
五、为国捐躯
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热火朝天,引起了敌人的恐慌。1938年11月11日,日军由济南、德州、禹城分三路袭来:一路是从东阿渡过黄河进攻聊城;一路从禹城经高唐向聊城进犯;另一路则从大名金滩镇过卫河扑向聊城。从东阿入侵之敌,是日军第114师团秋山旅团千叶联队,约有步、炮、骑兵300余人,汽车、坦克10余辆,并有两架飞机相配合。
范筑先获悉此情,于13日上午匆忙从茌平前线回到聊城,召开军事会议,商讨迎击日军的作战方案。共产党员张霖之、袁仲贤等人提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应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应把主力部队转移到城外农村,坚壁清野,与日军打游击。范筑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命令城内各机关、学校、主力部队连同军火于当天撤出聊城,全部移到农村,并动员群众出城,只留少数部队守护,以便内外夹击日军。
14日,日军进攻聊城。范筑先布置完战斗任务,正准备撤退出城时,鲁西行辕主任李树春突然乘车从临清赶到聊城,和范筑先商谈起整编部队的问题,致使范筑先被缠得迟迟不能脱身。下午4时,李树春离去,范筑先准备出城,但发现3个城门堵塞,1个城门外的路口被敌封住,根本无法出去。这时,在城东关布防的第一路民军,在日军围城前突然弃地而逃。范筑先的参谋长王金祥也以追赶逃军为名,从北门带着游击营的一个连溜出城外。后来,不少史家认为:范筑先当年陷入重围,乃李树春与王金祥二人串通而为。因为他们从骨子里反对范筑先联合共产党,所以故意拖延,将其置于险境。
范筑先无法出城,只好返回,率领少数部队守城作战,以待外援。不久,西门被日军攻破,西大街展开了巷战。在此情况下,部下随从人员劝范筑先从北城冲出去,以后再做收复城池的准备。可他走到城东北角又折了回来,大喊道:“我不能亲眼看着这聊城落到敌人手中!”说罢,又回到了城墙上指挥部队抗敌。
战至黄昏,城东关失守。日军在猛烈炮火配合下由东门、南门等三个方向爬城。范筑先急率传令队赶到东门。尽管此时主力部队和弹药已疏散到乡间,城内只留下一些武器粗劣的游击队伍,但在范筑先等人的指挥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仍打退日军对南门和东门的几次进攻。这时,各县电话尚未切断,范筑先用电话令各县部队火速来援。但是,各路援军都无法及时到达。
15日,攻城日军增至700余人,在飞机的配合下,向东门守军发起猛攻,并用大炮发射催泪性毒弹。我党优秀干部姚第鸿、张郁光等光荣牺牲,范筑先左臂也被炮弹炸伤。但他不下火线,仍组织部队同日军继续激战,毙敌100余人。这时,他的腿骨又被炸断,而且城内弹尽粮绝。卫士们要将他送往天主教堂医院,他却摇摇头,坦诚地说:“我已不行了,你们快突围吧!”随即高喊“中国万岁!杀敌到底!”接着,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壮烈殉国!他的警卫战士,也相继开枪自杀……
六、身后殊荣
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出后,举国痛悼,国共两党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高度评价了他的抗战业绩。
当年12月13日,在重庆为他举行的追悼大会上,朱德、彭德怀、吴玉章、董必武以及蒋介石分别送了挽联。
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周刊第58期发表了《哀悼民族英雄——范筑先先生》的时评,文称:范筑先将军的牺牲,“是山东同胞一个极大的损失,是全国抗战一个极大的损失。我们中共党人对这位忠勇卫国、仁义至尽、真正堪称为‘民之父母’的民族老英雄之死,敬致极其深切的哀悼!”国民政府也对范筑先“特令褒扬”,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并于1940年将聊城县更名为筑先县。
新中国成立后,范筑先遗骸于1953年由聊城移至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其子范树民、其妻吴志博生前与他一道抗日,死后也共同安葬于烈士陵园。
1988年,范筑先将军殉难五十周年之际,山东聊城市在他当年殉国处,修建了范筑先纪念馆。纪念馆位于聊城光岳楼北,坐北面南,占地2040平方米。庭院中心有一座用黑色大理石雕成的石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碑阴刻有范将军传略。纪念馆大厅檐下正中,悬挂一方由梁漱溟题写的“范筑先烈士纪念馆”木刻横匾。进入大厅,正中安放着范将军的白玉石半身雕像,两侧收藏有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为悼念范将军题写的诗词与挽联。
时至今日,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已成为向大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每日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
责任编辑:唐旭 最后更新:2016-07-13 15:44:1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武士敏烈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