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英烈事迹 1944年——李家钰
2017-11-23 15:10:49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点击:  复制链接

  李家钰(1892—1944),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追晋二级陆军上将。

  字其相,1892 年4 月出生在四川省浦江县大兴乡窗子坝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本乡读私塾,13 岁进入蒲江县高等小学堂。1909 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第四期。自幼天资聪慧,好读诗书,对《左氏春秋》及《孙子兵法》等书的爱好尤深。1911 年毕业后,又先后在四川陆军军官学堂第一期、南京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学习。1914 年回到四川。1916 年初,护国军总司令蔡锷亲率第一军主力从云南攻入四川(今宜宾市)一带。李家钰随部奉命坚守要隘马鞍山,因其作战有功而晋升为营长;后又升任第三师第十二团团长、第六旅旅长,1924 年升任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1925 年,杨森发动“统一(四川)之战”,李家钰随邓锡侯参与刘湘等部倒杨。正当四川军阀连年混战不休的时候,徐向前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湖北进入川北,在嘉陵江上游等地建立起“川陕省苏维埃”革命政权,解放了被压迫的人民。四川各系军阀遂停止内战,一致反共。1936 年2 月,红军西撤甘孜藏区,李家钰只得率部就防西昌。这时,蒋介石将川军再次整编,让李部恢复了军队建制,委任李家钰为陆军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所辖第一○四、一七八两个陆军师,仍驻西昌。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正在参加川康整军会议的李家钰痛感国家民族已处于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请缨杀敌。蒋介石于同年8 月密电川军抗日。李家钰率军出川抗战前曾赋诗:“男儿持剑出乡关,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李家钰部被编入新组建的第二十二集团军。

  1937 年9 月,李家钰率部由西昌出发沿宝成公路北上到达宝鸡,又乘火车到西安,随后转赴山西长治前线。东阳关、长治之役,是李家钰部与日寇进行的第一次大的交锋。长治一战历时两天,敌我双方伤亡均在千人以上。当时报刊评论道,虽然李军“器械不如敌军之优势,然官兵牺牲之精神,莫不令人敬仰”。对英勇杀敌壮烈牺牲的官兵,广大群众更是崇敬之至。长治战后,李家钰军被调往绛县、翼城一带,展开游击战,历时数月。1939 年夏,李家钰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同年冬,又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十七军军长。

  李家钰在与朱德、刘伯承将军的接触交往中,对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和统一战线政策有了较多的了解,因此,在山西抗战的几年中,李家钰始终坚持“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只要抗日就对”。李家钰军曾与朱德率领的第十八集团军友好相处,协同抗日,并与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密切合作,一举收复了平陆县城及附近多处据点。

  在抗日斗争的实践中,李家钰逐渐认识到民众的伟大作用,因此,他力戒所部困民扰民。1942 年,河南又遭受严重的蝗灾,李家钰命令所部驻军,协助当地农民消灭蝗虫,得到群众好评。

  1941 年冬,李部改守渑池、新安、孟津沿河防线,阻敌南犯。李家钰亲率幕僚沿线勘查,加强工事,组织火力网与北岸日军对峙,有时还派出小部队北渡黄河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炸毁敌碉堡,夺取敌武器,使日寇不得安宁。

  1944年3月,从黄河北岸各地和东京抽调而来的大量的日军集结于新乡、开封一带,待机而动。日军这一称为“中原会战”的计划为中国军队探知。李家钰力主“先发制人”,此建议未被采纳。4月18日夜,日军在中牟渡河成功后,迅即以大量兵力攻占了郑州,进逼洛阳。面对优势的敌人,李家钰指挥的第四十七军只有四个步兵团,他手书“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的誓词,表示与敌决一死战的壮志。

  5 月13 日,李家钰率总部开始向西安方向转移。15 日,与第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刘戡和第十四军军长张际鹏在尹村会晤,打算三军联合,但次日刘戡奉蒋鼎文之命南行汉城,去阻击从宜阳西进之敌,三军联合作战之策作罢。他即命第一七八师掩护刘戡兵团转移。5 月17 日,李家钰率集团军总部继续西进,行至距河底村约三里时,忽遭敌炮猛烈轰击。

  5 月21 日,从陕县渡过黄河的一股日军,正在追击第三十九集团军高树勋部。李家钰决定提前出发,沿途阻击敌人,掩护友军。想不到总部行至陕县秦家坡时,遭到追击高树勋部的日军骑兵部队的伏击。李家钰亲率特务营反复冲击,但因他穿着黄呢军服,目标显著,被敌人击中头部,左下肋也连中数弹,当场殉职,终年52 岁。

  李家钰为国捐躯的噩耗传来,举国哀悼。6 月上旬,全国各大报刊均显著报道李将军殉国的消息。重庆《新华日报》以《李家钰将军壮烈殉职》《李家钰将军忠勇殉国》为题连日报道李家钰牺牲的消息,并在《悼李家钰将军》的短评中,强调指出:“李家钰将军在此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希望前线将士都抱为国牺牲的决心! ”四川省政府主席张群发表悼念文章,蒋介石亦致电哀悼。6 月22 日,国民政府追晋其为陆军上将。

  四川省及成都市各界联合举行公祭和追悼会, 将军忠骸被安葬在成都市南郊红牌楼广福桥“李上将墓园”。

  1984 年,李家钰将军殉国40 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李家钰为革命烈士。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23 15:11: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英烈事迹 1944年——陈绍堂

下一篇:抗战英烈事迹 1944年——卢广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