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革命烈士、抗日英雄李基初
2015-03-17 15:23:25  来源:《三湘英烈传》  点击:  复制链接

  李基初(1914-1940),革命烈士,抗日英雄,湖南湘阴县金田乡贺家湾(今属欢峰县)人。

  1938年6月的一天,有几个青年朝湘乡县永丰镇汽车站走去。一个走在前面的青年突然停下,执意要为他送行的好友王克诚留步,并相约在抗日前线再见。他还从好友手里接过送赠的一首《沁园春》随即念道:

  打点行装,挤上车廂,走向远方。望长城内外,连天炮火,大江南北,遍地刀枪。流血成河,杀人如草,大祸临头快救亡。当兵去,倘楼兰未斩,誓不还乡!……

  他边念边说,“写得好!真说到我心坎里去了!”这位带头奔向延安的青年,就是牺牲在抗日战场的李基初烈士。

  李基初,又名人山,1914年10月生于湖南省湘阴县金田乡贺家湾(今属双峰县)。他5岁便放牛、拾柴;7岁入塾读书。1929年,他15岁时才进了湘乡县双峰高小;1931年,又升入湘乡中学。他善学能文,常向报馆投稿。中学毕业后,李基初已无力再升学,便回乡先后在罗汉堂学校和梓门吴祠南雅学校教书。在几年的教书生涯中,他关心国事,注视时局,痛恨国民党的治国无能,向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他除了经常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渴望自己有一天能投身到这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

  1935年,北平爆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深深激励着李基初的一颗爱国之心。他成天忧心如焚,密切注视着全国局势的发展。他常将报纸杂志中有关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材料收集起来,组织学生阅读;常向学生讲述东北抗日义勇军英勇抗战的悲壮事迹;常鼓励学生锻炼好身体,将来好上战场杀敌;并带领学生从事社会抗日救亡的宣传。

  李基初为了有一天自己也能到前线去,抓紧时间做好各项准备,如报名参加永丰社训队的军事训练,学习射击、刺杀本领和军事知识。他也多次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表示自己要与在前线的英勇爱国男儿一起杀敌。他说自己是国民的一份子,当然就负有保卫这个国家的责任。如果我和全国人民都奋起杀敌,何患日寇不能歼灭,失土不能收复呢?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更加坚定了李基初上前线杀敌的决心。他请了一个姓张的老师代课,自己悄悄作出征的准备。9月10日,他奋笔疾书,将心中复杂的感情涌于笔端,给父母写了一封洋洋3000余言的长信,表达了自己去前线的决心。后来,《湘乡民报》将这封信标上“愿您俩老做个爱国父母——益求去前线杀敌时禀父母的一封信”的题目,连续刊在9月22日至26日的副刊上。

  在这封信中,李基初首先陈述家与国、忠与孝的正确关系;讲述国难当头,爱国青年应当跑到前线去杀敌立功、甚至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道理。他劝父母对儿子要“除去姑息之爱,不要顾虑我的死亡,”“假若爱儿子……就要鼓励儿子去前线杀敌,而为儿子唱‘祈战死’的歌。”他恳求父母在“您俩老得我去前线的杀敌的消息,或者将来得到战死的消息;请不要难过,更不要悲伤!’……因为,儿子为国死了,还是父母的无尚光荣呢……接着,他又提出“假若我死在战场上,敌人还未歼灭,失土还未收复,那么,我请您俩老把弟弟送到前线来!”还说:“可惜我们家道贫寒,没有钱财,不然,我要劝您俩老毁家纾难了。然而,假使我们家里节衣缩食起来,也可以省一点钱去救国——集腋原是可以成裘的,我愿您俩老这样做呀!”最后,他深情地写道:“亲爱的父母,我到前线杀敌去了!……您俩老的儿子要做个爱国的儿子!……愿您俩老做个爱国的父母!”

  9月14日,李基初还给班上的学生做了一次告别的讲话,勉励学生要爱国,要努力读书求得救国的知识,以为将来救国之用。他还说,抗战是长期的,如果你们长大了,抗战还未停止,你们也应与我一样跑到前线去杀敌……正当他准备启程之时,不幸家里遭了变故,迫使他不得不推迟行期。此后,他在家停留半年多时间,仍积极从事群众宣传活动和募捐支援前线的工作。他常独自提着一面铜锣,走村串巷,鸣锣聚众,大声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动员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要为前方将士多送些物资去。他的行动曾在群众中引起反响。许多村镇的男男女女,都行动起来,捐钱献粮,为抗日做贡献。1938年春,他还结识了搬迁来金田乡镇璜壁堂的国立东北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刘祖汉及进步师生。这年6月,他告别父母、妻子,同刘祖汉一起乘车北上,直奔陕北延安。

  李基初来到陕北后,考入陕北公学縌邑分校,编在三十四队学习。不久,分校搬迁延安,他转入陕北公学高级班继续学习。1939年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年夏天,党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分校、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安吴堡青年培训班、延安工人学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前线,到晋察冀边区去办学。7月9日,李基初同各校师生一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接见,聆听毛泽东在讲话时提出要送学员的一些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革命团结的“三大法宝”,这使他深受鼓舞。12月,他随校从延安出发,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跋涉,挺进到晋察冀边区的阜平,投入更加紧张的学习和战斗。学习结束后,他被留校任军事教官。1940年,他又被调到河北省涞源县政府任教育科长。涞源地处沦陷区,工作十分危险艰苦。但他应用那“三大法宝”深入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经常给日本侵略者以打击。百团大战开始后,为了配合晋察冀军区对涞源日寇的进攻,他带领游击队配合作战,并组织群众从事抢救伤员,运送弹药等工作。在涞源战场上,他给家里写了最后的一封信,报告八路军克敌制胜的情况,再次表达自己“楼兰未斩,誓不还乡”的决心。

  百团大战胜利后,李基初被调去华中根据地工作。他迅速从涞源赶赴平山晋察冀中央局组织部报到。当他行至灵寿、平山两县接壤的两界峰村时,意外地碰见给他写词送行的故乡老友王克诚,得知王亦奔赴陕北参加了革命,现在雁北地委机关工作。老友重逢,分外高兴,特别提到两人在“前方相见”的前约,竟然如愿以偿,更增加了他们之间老友情深的自豪感。

  不幸的是,李基初与数十名干部战士,在这次南下途中,不期在山东境内通过封锁线时,被日寇发觉包围,他们仓促应战,除一小部分突围外,他同其他大部分干部战士壮烈牺牲,时年26岁。

  1950年1月,李基初的战友王克诚(后改名石虹)回家省亲,特地看望了烈士的遗孀和孤儿。并挥笔写下一首七律,以表示对烈士的深切悼念:

  血战多年斩毒蛇,群雄崛起救中华。

  天翻地覆人心快,海晏河清春色奢。

  梦断疑君还在世,时来怜我独回家。

  深情唯有故乡月,犹照山村桃李花。(来源:《三湘英烈传》)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5-03-17 16:49:3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烈士、政工人员模范萧国生

下一篇:新四军教导员、抗日英烈萧治平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