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元旦后不久,八路军第129师遵照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和副总 指挥彭德怀的命令南移,牵制晋东日军对黄河一线的进攻,配 合第115师主力和活动在晋西北的第120师作战。3月上旬,129师部队向襄恒一带展开,准备在邯(郸)长(治)公路上寻找歼灭日军的战机,破坏日军的交通线。第129师师部选择在黎城与潞城之间的神头岭,作为伏击日军 的中心地区。
作战行动初步确定之后,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带着几名参谋亲自到神头岭一 带观察地形。伏击地点选择好以后,如何使日军进入伏击圈就成为关键问题。刘伯承根据日军一处受袭、他处必援的作战规律,设想来一个"吸打敌援",就是以一股部队佯攻敌人的军事要地,当此地敌军求助援兵时,以八路军主力埋伏在敌人援兵必经之路旁边,待机伏击。这一战术成败的关键,在于佯攻目标必须选择在敌人最关痛痒的环节,而且此处的敌人在受到攻击时不能独立坚守,这样他们才会求援,我方预计的"攻其所必救"的伏击战才可展开。
经过细致的侦察,佯攻目标选在黎城。日军在对八路军发动6路围攻失败后,正组织一次对八路军的9路围攻,而黎城则是日军第108师团准备发动进攻的兵站, 显然是一个重要据点。这里的守备队最多时有800余人,几天前刚刚有约500人开往潞城,还剩下300人。如果此时对黎城进行攻击,守军必然会求援。于是,八路军第129师师部下了决心,袭击黎城,吸引潞城日军出援,在神头岭一带伏击这支援军,并准备打击由东北方向涉县来援的日军。
刘伯承 陈赓
3月15日夜,第386旅各团来到神头岭三面设伏。战士们利用蒿草,作成帽子带在头上,再往身上披一些,蜷伏在旧工事里。为了不暴露自己,战士们尽量不去动旧工事上的旧土,将极少量的挖起的新土作了妥善掩盖。同时,还将踩倒的小草一棵棵地小心翼翼地顺着风向扶起来。3月16日凌晨,天色渐渐发亮。由于战士们的巧妙伪装;使设在对面山上指挥所里的陈庚旅长用望远镜也看不出任何破绽,地貌、地物跟原来一样。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绝不会想到那里已埋伏着上千名八路军战士 。
3月16日凌晨3时半,第385旅第769团佯攻黎城的枪声打响了。第769团第1营很快就突入黎城城内。意外的是,前一天有日军的步兵、骑兵、炮兵和装甲车队约1200多人开进黎城,这个情况未被八路军掌握。此时,两股敌人合在一起,大约有1500人左右,顽强地抵抗着八路军的进攻。碰巧天还没有大亮,日军一时摸不清八路军的情况,只是固守在房子里不敢贸然出来。1营见敌情有变,不敢恋战,在消灭了上百名日军后,沉着地边打边退,激战到上午9时,撤到城外的乔家庄。等八路军出城后,日军才派了150多名骑兵追击,结果又被1营堵住并打回城里。这样,黎城日军只有按八路军预计的那样,向涉县、潞城发出求援信号。
涉县和潞城的日军接到求援信号后,立即出动,向黎城方向赶来。8时30分,涉县日军数百人乘汽车刚过东阳关,就发现八路军第769团设伏的部队,并向八路军射击。第769团随即开火。日军打了一阵,就缩回涉县。而这里的枪声,使埋伏在神头岭的第386旅指战员更加精神振奋,继续严阵以待。不一会儿,从潞城增援而来的日军果然出现了。只见骑兵,步兵排成长长的一串,足有1500余人,还有骡马100多匹。当日军走过赵店镇木桥后,八路军第771团特务连将木桥焚毁,断了日军的退路。由于八路军良好的伪装隐蔽,致使这股日军的侦察搜索部队行至距八路军伏击部队10余米处时还没有丝毫察觉。等全部日军都走上神头岭时,陈赓旅长从电话里一声令下,八路军的子弹、手榴弹顿时飞向敌群。毫无戒备的日军一下子被打得人仰马翻,四处逃窜。面对突然而来的三面围攻,日军方知中了八路军的调虎离山计,不由得暗暗叫苦,往回跑的退路已经被切断,突围又几乎不可能。一个叫田利秋的日军少尉和另一个日军军官先后声嘶力竭地喊着"陛下万岁"倒了下去,失去指挥的日军士兵们就像热锅上蚂蚁, 嚎叫着乱作一团 。
面对慌乱的日军,八路军指战员们沉着应战,打得英勇顽强。虽然八路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及日军,而且第386旅还有3个新组建的连队,新战士几乎都是拿着红缨枪,但是他们杀敌却异常勇敢,手持梭标同敌军展开肉搏拼杀。第722团第8连连长邓世松身负重伤后,包扎了伤口,继续指挥战斗,直到不幸中弹倒下。一位叫陈世忠的战士,胳膊负了伤,用毛巾勒住伤口,咬着牙又向敌人甩出去12枚手榴弹。另有一名战士负伤后用毛巾包住伤口,继续与敌人拼剌,接连又刺死6个日军,最后壮烈牺牲。扛着梭标参战的战士们,战前人人都写了一张纸:"矛子枪换日本的三八式",挂在梭标上。等他们从神头岭下来时,果然差不多都扛上了三八式步枪。下午1时后,敌人连续从黎城、潞城向神头岭增援,每次二三百人,都被八路军伏击部 队击退了。到下午4时,刘伯承师长下令部队撤出战斗。至黄昏时分,八路军参战部队全部撤离 。
神头岭战斗持续了7小时,歼灭日军步兵、骑兵1500多人,毙伤、俘获骡马600余匹,缴获各种枪支300余件,战果辉煌。 神头岭伏击战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创造的"吸打敌援"的成功战例。这一胜利有力地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出敌不意,用简单的武器照样可以战胜装备优良的敌人。对这次伏击战,连日军统帅部都不得不承认是八路军的"典型游击战"。八路军创造的这一战术,又在后来的战争中继续得到运用,取得了许多新的胜利。
责任编辑:李艳萍 最后更新:2020-08-07 15:45: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左权的黄崖洞往事(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