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神枪手胡先汉
瞒着爷爷,偷偷离家参加红军
1917年2月15日,胡先汉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兴莲乡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除了种田,还走街串巷卖豆腐、做木匠活,艰难地养活一家老小十余口人。胡先汉从小聪慧,深得父母喜爱,爷爷、奶奶也对他寄予厚望。
由于家境贫寒,为了让胡先汉读上书,爷爷磨破嘴皮将他送到一个教私塾的堂叔那里,边给堂叔家看孩子打工、边识字读书。胡先汉因为受不了老先生的虐待,待了两年就跑回了家里,跟着爷爷种田、磨豆腐。虽然胡先汉只读了两年私塾,但是在后来的红军中成为少有的“小秀才”。
1931年,红军来到了兴国县,胡先汉在村子组建了少年儿童团,并担任儿童团长,带领着全村的小伙伴们“闹红”,破除四旧、站岗放哨、传送消息,支援红军前方作战。
1933年5月,年仅16岁的胡先汉曾在众人惊噩之下徒手制服疯牛,在夜晚水田里用渔叉猎取数丈长的蟒蛇……眼看着村里一拨拨的年轻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参加了红军,胡先汉呆不住了,瞒着爷爷偷偷离家加入了红军。爷爷找遍兴国终于找到了他,将他连拉带扯拖到村口,胡先汉挣脱后,毅然跑回部队。
从此,胡先汉再也没有见到爷爷,告别了亲人,从深山沟里走向硝烟弥漫的战场,从一个放牛娃迅速成长为一名军人。
机枪神射手,打出红军军威
因为胡先汉作战机敏,勇猛顽强,曾多次独自完成战斗任务,加入红军一年他就成长为排长。
1934年,胡先汉与25000多名兴国红军战士参加了长征,胡先汉由排长升任连长。到了西康的沙溪,在红军整编中他被调到军团侦察连当侦察排长。红一方面军即将冲出草地时,胡先汉带着两名战士前出侦察,遇见敌军12个人的一个骑兵班,胡先汉沉着应战,一梭子弹打掉8名敌军骑兵,打出了红军的军威,成为红军中有名的机枪神射手,并被调到红军总部特务团担任机枪连连长。
红军到达延安后组建红军大学(后改名为抗大),当时的红军大学主要对红军中的中高级干部进行培训。为了办好这所军政大学,中央军委从部队中抽调一批有文化,作战勇敢,政治素质好的红军指战员组成教员队伍,胡先汉当时年仅19岁,是首批被调入红军大学担任军事教员的红军干部。此后,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担负着我军的军事教育工作,为军队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第一梭子弹发出,命中日军大佐胸膛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神枪手胡先汉陆续在延安抗大和山西、山东等地的抗大任军事教员和学员队队长。
在战争年代办军事教育,条件非常艰苦,胡先汉有时在根据地教学,但大部分时间是跟随大部队流动办学,在战斗中教会学员如何打胜仗。
有一年春节前夕,胡先汉带领三十多名学员杀猪宰狗准备在山里过年,因汉奸告密,突遭鬼子围剿。一名日军大佐带领一个大队鬼子和一个营的伪军共计800多号敌人来犯,胡先汉架起了机枪。当时有的同志说:“敌人距离还有二里路,目标太远,射击效果不好,容易暴露我们的目标。”胡先汉说:“坚决打,就是要杀杀鬼子的嚣张气焰!”他果断地在敌人还没有展开队形之前先敌开火,一梭子弹打出去,将日军大佐打下马来,同时打倒十多名日伪军。随后,他组织抗大学员分散开来,边打游击边突围,一夜激战,杀死大量敌人而自己无一伤亡,胜利突出了鬼子的包围。战后遭俘虏的伪军报告,胡先汉的第一梭子弹打出,命中日军大佐胸膛正中,当场毙命,敌人阵脚大乱,士气大跌。
抗战期间,胡先汉的英雄事迹在沂蒙山区广为流传,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胡打”,“胡打”的威名更让鬼子伪军闻风丧胆。
抗战后期,胡先汉在沂蒙山区担任山东军区特务团营长、山东军区独立二旅五团参谋长、滨海军区教导团参谋长等职务,率部开展大规模的游击战、运动战,狠狠地打击日伪军,立下了无数战功。
1987年12月17日,胡先汉因病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去世,与妻子合葬在南京雨花台功德园的红星园(妻子于1984年去世)。
子女眼中的父亲
这些年,胡建宁把听父亲讲述和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到的父亲的战斗历程写成了文章,以此表达对父亲的敬意和思念。“父亲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在战争年代,他不怕牺牲,意志顽强,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从中央苏区的反围剿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延安抗大的号角到沂蒙山区的硝烟,从解放战争初期的战略防御到淮海、渡江战役的大反攻,他闯过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穿过枪林弹雨,领军冲锋陷阵,立下赫赫战功,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一名我军的高级指挥员。”
而生活中的胡先汉在儿子胡建宁眼中,是一个非常慈祥的人,“父亲对我们子女从不打骂,他非常恋家,虽然工作很忙,但是跟我们的交流非常多,我们对父亲非常尊重。我们也从来没见过父母吵架,他们也一直相互尊重。”
“父亲艰苦朴素,不允许我们浪费,一粒米掉在桌子上都要我们捡起来吃掉。我们四个子女的衣服都是大的给小的、短的接成长的、打着补丁穿,每个人都有个针线包。老战友来,他也不会用公款请客,而要自己操办。”胡建宁说,父亲对他们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件事、一句话,而是这样的点点滴滴,“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也要宽容他人。”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3-22 15:39: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