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年的抗日大军中,有一支鲜为人知的特殊队伍:一批觉悟了的日本俘虏和士兵。他们毅然加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行列。
吃白面享受连级待遇
1939年1月2日,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村,在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召开的会议上,杉本一夫等3名日军俘虏走上台,当场宣布要参加八路军,成为第一批日本反战士兵。
抗战时期日本战俘在晋察冀成立反战同盟
11月7日,以他们3人为核心,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野战总部,召开“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成立大会,这是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此后,日本人反战组织陆续建立,遍及敌后抗日战场。到了1945年8月,盟员已多达千余人。
大批日军倒戈,在日军中引起极大震动,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当时,美军曾派“迪克西使节团”到中国考察对日俘虏工作。1944年7月1日,《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这里的日本俘虏并不是被关在集中营里,共产党人使他们相信,帮助八路军就是帮助日本从军阀和战争的重担下解脱。文章道出了日军倒戈的秘密。
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和优待俘虏政策,吸引了大批日军俘虏投入反战的大旗下。抗战初期,八路军就发布了优待俘虏的6项命令。后来,又特别增加了对日俘的具体政策,如:“对待日俘须以兄弟待遇之”,“愿意与家族或友人通信之日本士兵,应尽可能予以方便”等。
1940年春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俘虏了一名叫石田美喜的日军士兵。当时他拒绝八路军的忠告,提出把他送回日本军队的要求。出乎他意料的是,八路军竟然答应了他的要求。可是回去后,他非但没有得到日本军官的同情和关怀,反而受到残酷的虐待,并要将他军法处置。面对日军的残酷和八路军的善良,石田美喜追悔莫及。不久,他就逃了出来,重新回到八路军总部,加入反战组织。
在生活上,日俘也得到了照顾。当时八路军的月津贴为:士兵1.5元、排级2元、连级3元,而日俘一律按连级军官待遇。中国官兵以小米为主,连八路军首长也吃小米,俘虏们却主要吃大米、白面。上午是一菜一汤,下午是两菜一汤,几乎天天都有一点肉。根据地的群众还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省给他们,衣、被、鞋袜等生活用品也优先供给。
各种战法直插日军心理防线
反战同盟的反战活动,主要是发动宣传攻势,瓦解日军士气,唤起日兵觉醒。在实际工作中,反战盟员结合日本的民族习惯和日兵思乡厌战心理,创造了几十种斗争方法,直插日军的心理防线。
方法1:写信和日兵谈心
反战同盟将反战标语写在树干、桥梁、岩石等日军可能看到的一切地方。书写的内容广泛深入,如“亲人们望眼欲穿等着你回去”、“杀戮无辜的中国平民,如同屠杀自己的父母兄弟”、“八路军不杀俘虏,会兄弟般地接待你们”等。当时,冀南支部有个叫秋山良照的盟员,他多才多艺,不但能写文章,还善于绘画。在艰苦的环境下,靠着简陋的印刷条件,和战友们编写印制了大量宣传品,仅1942年就多达几十万份,全部散发给日军士兵。秋山还抓住日兵的心理,经常与他们通信谈心。到1942年8月,秋山良照收到的日兵回信,累积起来有一尺多高。
后来,每当夜间反战支部到敌人碉堡前喊话时,总有日本士兵问:“秋山君在哪里,他还好吧?”当时日军中纷纷传说“八路军中有个‘秋山良照’部队”,日军还专门讨论所谓“秋山事件”。日军下令通缉秋山良照,并发表公告,以连升两级和1万元悬赏。
方法2:唱小曲令日兵不寒而栗
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中,反战盟员协助八路军行动,向日军士兵进行宣传喊话,给日军士气带来非常大的打击。1942年11月,太行支部对山西省潞安县老顶山分遣队进行喊话。喊话在敌人的碉堡下进行,非常危险,碉堡上常常飞过冷冷的子弹。
反战盟员石田雄是胶东支部的宣传委员,他有一副清脆甜润的歌喉,并且能根据日本士兵的要求唱日本各地的曲调。1943年深秋,他到山东文登县城据点喊话。敌人正想开枪,石田雄用优美哀伤的男高音缓缓地唱了起来:夜半人静月更明,寒光斜射照进窗。期待在渺茫异国的丈夫啊!妻子和孩子非常寂寞和悲哀……歌声随风吹进碉堡,里面的士兵不寒而栗,思乡厌战之情油然而生。“你唱得太悲哀了,我们很难受。”碉堡里传出了声音,喊话就自然地开始了。
方法3:宣传画让日兵号啕大哭
抗战后期,日军思乡厌战、反战投诚、集体自杀之风在内部弥漫开来。反战同盟加紧活动,力求彻底瓦解日军士气。他们从日军士兵切身利益出发,不但制订《日本士兵要求书》,提出228条需要争取的利益,并教给他们斗争的方法;还针对不同战场特点,展开针对性宣传攻势。
在晋西北,某日军据点的士兵常年以黑豆为食,晋西北支部编出了“不要让我们吃黑豆”等传单发给日军士兵,并将日本歌谱谱上反对吃黑豆的新词,写在长长的木牌上,夜晚插到日军据点旁边。
在华中,苏中支部制作的精美宣传画,被日军据点哨兵看到,竟忍不住号啕大哭。原来上面画着一轮明月,月亮里站着一名妇女,月亮下是一座孤零零的碉堡,形单影只的士兵在站岗;在冀南,在反战同盟的争取下,还建立了一些“和平据点”。少尉分队长津金,每次出去执行任务,都亲自拿着小白旗,不打八路军,八路军也不打他。日军先后5次合击八路军,他的小队都故意让开缺口让八路军突围。
方法4:慰问品让日兵爱不释手
慰问袋是日本战时流行的一种风俗,当出征的士兵在前线作战时,国内民众将日用品或食品、慰问信等,装在一个一尺见方的布袋子里,赠送给前方士兵,以示慰劳和鼓励。在日军侵华初期,日本士兵每人平均年收8至12只,里面装的食品和物品也比较精致高档。到1940年,慰问袋降至6只,1941年仅为3只,所装物品质量也大大降低。
针对这种情况,反战盟员动手制作慰问袋,里面装上烟、酒、毛巾等日用品和慰问信。每逢春节、樱花节、盂兰节等日本传统节日,向各日军据点分送。开始,日军长官以有毒为借口,不许士兵拿。后来,不但无法控制,士兵或下级军官还友好地回赠礼物。
自制药品救伤员
除了进行反战宣传外,反战盟员还活跃在生产、教育、卫生等抗战各条战线上,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反战盟员山田一郎原是日军中尉医官,被俘后自愿为八路军医治伤员。在根据地药物奇缺的情况下,他就地取材研制出治疗肺病的代用药品,救治了不少军民,曾被誉为“日本白求恩”。
不少反战盟员还在战场上与敌搏杀。新四军反战同盟第五支部的十几名盟员,曾和五师师直敌工队一起,伏击了从湖北黄冈姚家开往河口的一个日军小队。盟员森增太郎亲手将日军小队长击毙,并缴获了他佩带的军刀。战斗结束后,森增太郎将军刀赠送给李先念师长,受到李师长亲笔写信表扬。
抗战末期,反战盟员积极投身受降工作。他们向日军士兵发出通电,号召他们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各地支部将通电印成传单,大量向日军散发,并反复向抵抗士兵喊话,叫他们放弃抵抗。同时认真安顿解除武装的士兵,为他们消除疑虑、安排生活、联系遣返。抗战胜利后,除一部分留在中国参与建设外,大部分反战盟员陆续回国,继续从事中日友好工作。
回顾这段历史,反战盟员与中国军民朝夕相处,手足相亲。1942年5月,侵华日军头目冈村宁次对冀中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当时,西村、浅见等反战盟友受重伤,被安排在马江村的郭大娘家隐蔽。
郭大娘知道他们是“日本八路”,像亲人一样地对待他们,给他们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在家里掩护了近一年时间。敌人闻讯前来搜查,把郭大娘打得昏死过去,她宁死也不说出他们的藏身处。西村学会的第一句中国话就是“娘”,他认郭大娘为自己的妈妈。西村伤好后被冀中军区接回部队,临走时,他拉着郭大娘的手,哭个不停。1981年,西村托赴西安的日本友人给郭大娘的女儿捎信说:他非常怀念中国,思念郭大娘及其一家。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17-07-25 16:54: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