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第1联队3大队在队长清水节郎的带领下,于卢沟桥以北进行以卢沟桥为攻击目标的军事演习。夜11时许,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日本驻宛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向冀察政务委员会提出交涉。中方表示可以代为查找,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晚炮击宛平城,并调兵一营,偷渡到运河以西,从东西两面夹击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第37师第219团在团长吉星文率领下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①中共中央代表及红军领导人也于同日分别致电蒋介石,申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深明民族大义,愿“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②中共代表与国民党代表经多次谈判,达成了两党再度合作的有关协议,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奋起救亡,团结抗日。全国抗战的形势推动了西江地区抗日救亡运动和武装斗争的发展。西江人民的抗日战争,与全国人民一样,经受着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战斗历程,从沦陷前的抗日救亡和前线抗日,到沦陷后的抗日游击战争,“南武”的“一日五战”,发展到西江人民抗日武装起义,抗日烽火风起云涌,救亡运动和抗日战事如火如荼,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爱国抗日的战歌。
一、西江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西江地区最早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是会宁华侨回乡服务团。大革命失败后,一些中共党员根据组织“分散隐蔽”的指示转移到港澳地区,以办学、经商、打工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也有一批党员转移到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谋生。1937年初,在港澳的四会、广宁籍的中共党员先后联系上党组织,恢复了党籍。3月,中共香港市工委指示他们设法把香港民间乡亲组织会(四会)宁(广宁)同乡会争取过来,使之成为开展革命斗争的阵地。抗战爆发后,他们发动同乡会回到家乡参加爱国抗战活动。12月初,“侨港会宁同乡会回乡服务团”在九龙旺角砵崙街会宁同乡会址成立。第一批回乡服务团有严玉田、孔令淦等17人,其中有中共党员5人。根据中共南方工委和香港市工委的决定,团内设立中共支部,书记孔令淦。1938年春节期间,同乡会服务团派员到南洋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同时争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会宁同胞回乡参加抗日救亡工作,3月底又吸收了一批新团员,这样,服务团成员不仅是港澳,而且还有南洋各地同胞。为扩大宣传活动的影响,经省委研究决定,将“侨港会宁同乡会回乡服务团”更名为“会宁华侨回乡服务团”。为适应发展会、宁两县党组织和抗战形势的需要,经上级批准,服务团内的中共支部改为特别支部,书记仍为孔令淦(后黎百松)委员:孔令淦、黎百松、欧新。
服务团于1937年12月22日第一次返乡活动,为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怀疑,他们推选德高望重的元老赵扶生为领队,共产党员孔令淦、陈子贤分任正副团长,24日抵达四会县城,随后分成两队:一队由欧新带领开赴广宁;一队由陈瑞芬带领留在四会。此后,两队分别在广宁、四会两县城乡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4月,服务团回港整训,同时派员到南洋发展会员,4月下旬,又重整队伍回到两县活动。他们从城镇到乡村,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宣扬前线军民英勇杀敌的光辉战绩。他们还通过标语、壁报、漫画、传单及演讲、歌咏、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宣传工作深入到街道、村庄,使抗日救国的道理家喻户晓。他们还大办城乡夜校、妇女识字班和青少年歌咏队等,在宣传抗战的同时,提高老弱妇孺的文化水平,以便明辨事理,认清民族大义。在广宁、四会两县办起的夜校、识字班和歌咏队就有200多处,参加活动的人有六七千之多。服务团在回乡活动期间,还将从港、澳、南洋等地募捐筹集的款项和物资发放、赈济外来难民和当地贫苦民众,并向农民传授冬种小麦、马铃薯等生产技术,改变过去无冬种的习惯,帮助当地农民渡过1938年的春荒。
服务团不仅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而且具体实际地配合地方当局组织民众自卫队等抗日武装,还组织了中共掌握的人民抗日队伍。是年10月,服务团帮助从延安抗大归来的陈德在其家乡四会黄岗乡建立了一支拥有40人枪的抗日自卫队。他们还分别派人到大革命时期农民自卫军基础较好的黄田、石涧、罗汶、江屯等地组织了近百人几十条枪,约一营编制的民众武装自卫队,服务团副团长陈子贤任营长,雷锡南任书记。
在广宁、四会,服务团还建立了多个抗日自卫武装,其中广宁大水、小水各一营;黄田、春水、上林等区乡各一营,四会会城、江谷、塔崀等区乡各一营,连同上述两支中共直接掌握的抗日自卫武装,共约近千人。当时比较正规、被称之为真正抗日武装队伍的四会国民兵团第1大队第1中队,由中共党员黄显声任中队长,并在中队内设立中共支部。这支部队曾在广州沦陷,四会、三水成为抗日前线后,与日军较量多次,战绩辉煌,饮誉西江。
会宁华侨回乡服务团在西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独树一帜,而省“抗先”的西撤则使西江抗日救亡运动遍地开花,如火如荼。
1938年1月1日,广州中山大学青年抗日先锋队等8个青年抗日团体联名发起成立了“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在广州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广州沦陷后,“抗先”撤至西江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广东大亚湾强行登陆,13日惠阳失守,14日博罗失守,20日增城失守。守卫广州附近的151师师长莫希德,第四路军总司令余汉谋,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吴铁城,国民党广州市党部主任委员、广州市长曾养甫,省税警总团团长张君嵩逃离广州,10月21日,中国南方大城市广州拱手让给日本人。当时广东便流传着:莫希唔得(德),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冇谱(甫),张君一松(嵩)(粤语“唔得”即“无能”“冇谱”即“不像话”,“松”即逃跑,“一松”即一见敌人就逃跑)这是用方言谙音的粤语民谣对他们腐败无能的辛辣讽刺。“广州不战而陷,国外感想甚恶”③广州沦陷后,“抗先”总队撤至西江,于11月1日在广宁成立总部,邓明达为总队长,梁嘉、陈恩为副总队长,同时成立了东江、西江、北江和粤中四个总队办事处,“抗先”总队驻西江办事处早于10月30日在云浮成立(后改为西南办事处)。“抗先”西撤后,对西江地区抗日救亡运动和党组织的全面恢复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广州沦陷后,大批战时政治工作队也同时撤到西江,加上“会宁华侨回乡服务团”和“抗先”在西江的活动,西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进入了鼎盛时期。
在西江北岸,1939年9月有中共掌握的由中共党员率领的123、124、125三个战工队活跃在广宁,10月又有一支由黄侠生率领的佛山“抗先”战工队开到广宁县城。四会也有由原佛山特支书记陈伙生率领的佛山“抗先”小分队,以后又有省“抗先”艺宣队第4大队(锋社剧团)及广州市壮丁社训队、中山大学学生战时工作队、旅澳中国青年回国乡村服务团等六七个抗日救亡团体到四会活动,广东省银行德庆乡村服务团在德庆也十分活跃,高要(肇庆)则有第127、130、133战工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又加上省“抗先”总队派出小分队以战时工作队的形式进驻各县后,在开展抗日救亡政治宣传活动的同时,帮助各县建立起本县的“抗先”、“青抗”(青年抗日先锋队)、“妇抗”(妇女抗敌同志会)等抗日救亡团体。广宁在县城南街镇成立了“广宁县抗日先锋队”,队员有230多人,四会成立了“第二区田东青年抗日先锋队”。高要桃溪组织了“抗先”支队,后来又成立了“西江抗日青年团”,开始有300多人,后来发展至近千人,在羚羊峡下后沥设立总部,下设桃溪、沙埔、典水、后沥、水坑、院主、莲塘等分团,总团长王韬(国民党爱国将领)、副总团长丁鉴成。继高要的“抗先”和“西青”成立后,党组织派员到县内外各地发动组织华侨回国救护队、西江轮渡工友服务团和156师政工队三个抗日救亡团体,培养并使其成为积极宣传抗日,开展救亡活动的进步团体。
在西江南岸,罗定县有147、165战工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后来又有第四批旅澳中国青年回国乡村服务团在县城和罗镜开展抗日救亡。1944年4月罗定还成立了青年抗敌同志会。云浮有省“抗先”西江17分队和第161战工队及共产党负责人唐章率领的工作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初,云浮也建立了“抗先”云浮独立支队。郁南县1938年底便建立了“郁南县青年抗日先锋队”。后来新兴也建立了“抗先新兴独立支队”并建立了“抗先”西南办事处,同时组织了“新兴抗敌青年团”,后来又建立了“新兴抗敌青年团督导队”、“新兴妇女抗敌同志会”等组织。此间,西江两岸抗日救亡团体如雨后春笋,抗日救亡活动如火如荼。
服务团、抗先队、青抗队、战工队、抗敌同志会等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在西江各县普遍开展了抗日政治文化宣传活动,以标语、口号、歌咏、戏剧等形式深入圩镇乡村进行抗日文艺宣传,标语、口号、歌声成了激励人们抗日的有力呼声。他们在县城及乡镇的街道上大量张贴壁报和漫画,还发动中小学校组织“晨呼队”,清晨集会,高呼誓死抗日到底等口号,唤醒民众。广宁不仅发动大人,而且少年儿童也组织起来成立儿童抗日先锋队,让他们既参加抗日宣传活动,还负责站岗放哨,盘查过路生人,严防坏人破坏团结抗战;在郁南,抗先队还在城郊附近村落设立乡村讲坛,吸引不少村民前来倾听抗战形势和抗日宣传讲演;德庆银行服务团常用萤火晚会形式在江边沙滩聚集当地青年漫谈抗战形势;在罗定,“青抗”和“三罗同学会”利用《三罗日报》宣传团结抗战,中共西江特委领导人刘田夫(书记)、梁嘉(组织部长)、梁威林(宣传部长)经常在该报发表重要抗日文章。怀集当时尚属广西,县内也纷纷组织抗日团体,先后有“救亡剧团”、“怒吼剧团”、“大众剧团”,在乡镇演出各种民族爱国节目,进行抗日宣传。西江各县在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宣传热潮的同时,还在各乡村举办了民族夜校、妇女识字班、儿童识字班,识文字、讲常识、教唱抗日战歌。服务团、抗先队还协助西江中共组织的恢复和重建。西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形成的抗日烽火遍布西江各地,使西江的抗日救亡活动发展成为抗日武装斗争。
二、沦陷前的前线抗日
自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广州外围的南海、番禺、从化、花县、三水(时属西江地区,中共西江特委曾于1941年初迁至三水芦苞麦街)随之相继沦陷。日军占领三水后,与西江地区其他各县只有北江一水之隔,日军对西江地区虎视耽耽,但又不能把战线拉得太长。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更无力向西发展,对西江各县只得垂涎三尺,但也不放过对西江人民的侵袭屠杀。自三水沦陷后至1944年整个西江地区沦陷,日军飞机经常对西江各地狂轰滥炸,单西江行署重镇肇庆一地,死者300多人,伤者近6000余人,毁坏商店民房560间,损坏学校3所(肇庆中学、肇庆师范、高要县中学)。附城各乡岩前、出头、厚岗、黄岗、桂林、禄步、小湘等乡村多遭残害。高要县各乡镇遭敌机突袭200多次,投弹3000多枚,死1150人,伤1822人,毁房屋商店5000多间,炸沉船只逾百,死伤牲畜无数。西江地区各县,也都同样遭日军空袭,损失之惨重不胜枚举。
日军的罪恶激起西江人民的民族义愤。日军占领三水时,三水、四会以及一河之隔的高要便成为抗日前线。他们在日军占领三水时就开始了小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
1939年间,退守北江西岸的大沙、马房一线的广东省税警总团与四会国民兵团自卫队一起,多次阻击日军入侵。是年10月,100多名日军乘橡皮艇数艘向马房进犯,自卫队第一中队队长黄显声指挥小分队埋伏在河堤滩头,严密监视敌人动态。在敌军将近靠岸时,黄显声一声令下,各伏击点的机枪、步枪齐发,阻击敌人登岸,同时手榴弹也向敌人船只投掷,顷刻间,硝烟弥漫,喊杀连天,打得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橡皮艇也被打穿,敌人急忙跳水逃生。此战,打死打伤日军20多人,敌督战指挥官也被击毙。此后一段时间,日军不敢西犯。
早在1937年间,三水就成立了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组编了3个集结大队(后改称自卫大队)。1938年10月,日军占领三水时,国民党三水县政府退至芦苞,后又撤至六和的蒲坑,一些国民党的正编部队也撤退到三水北部按兵不动。以民兵为主体的壮丁常备队、抗日自卫团队敢于袭击和抗御日本侵略军。是年12月12日,日军400多人大举进犯青歧灶岗,抗日自卫队与广东省税警总团第4团奋起抗击,毙敌176人,伤30多人,这是一场较大的战斗,大大鼓舞三水和西江抗日军民的战斗士气。1939年4月,三水西区抗日自卫团在大队长陆兰培率领下,与当地国民党驻军第929团第2营互相配合,夜袭驻马口的日本据点,歼敌220多人。此外,1939年夏至1940年间,抗日自卫队在南边坳头桥、仙花桥、南边宝月圩、范湖官地庄、高丰岗等几次战斗中击退日军进犯,有力地挫败日军企图占领三水全境的阴谋。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以中共党员黄平为大队长的南(海)三(水)大队,活跃在南三边境,开辟了南三边抗日游击区。1944年7月,南三大队在边区一带开展锄奸活动,先后除掉了沙头的伪三水县联防独立第4分队队长潘登和南海凤岗乡的伪第55师特工队长邝召龙,活捉了伪三水县政府调查主任和伪第五区征收主任,迫使三水县田螺乡伪联防队长何荣新、伪第五区区长潘玉枢和南海县小布乡伪联防队长黄七等人向抗日军民靠拢,成功地夜袭了三水南边圩的芦西地区伪警备工作队第三哨所,击毙南海大榄乡伪清乡特务大队大榄分站站长何三。为扩大南三大队的影响,该大队公开发表了《黄平部队告南三同胞书》,严正声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此举深得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南三大队发展至500多人,编成三个中队,一个机枪队和一个后勤组。后来编为珠江纵队独立第3大队。独立第3大队在敌后连续主动出击,狠狠打击日、伪、顽势力:夜袭南海南庄牧牛沙农场;袭击伪第三区区署和南海县伪联防第2大队驻地官圩;奔袭三水县乐平圩伪联防队骆汉戎部;坚持6天5夜的沙头、小布保卫战,粉碎日、伪、顽军2000余人的“围剿”。1945年3月,又重返南三边区,夜袭三水县源谭伪联防队禤绍祥部三水县南边陆坑村伪保警中队。
沦陷前,高要的抗日武装斗争主要是肇庆羚羊峡下西江水路阻击日军西进,表现了国民党爱国将士同仇敌忾的抗敌精神。广州失陷后,国民党海军江防舰队一部分舰艇从虎门撤至西江,分别在肇庆羚羊峡和梧州设立粤桂江防总处和江防司令部。1938年10月29日,江防总处派出执信、坚如、仲恺、飞鹏、湖山等6艘舰艇,由旗舰执信号舰舰长李锡熙率领,从肇庆江面出发驶往三水河口、思贤滘一带,执行阻止日军西进任务。当驶至思贤滘附近时,即与岸上日军展开激烈的炮战,江防舰艇官兵英勇杀敌,誓与舰艇共存亡。当场击毁敌人岸上炮垒4座,执信舰亦中弹沉没。“副舰长以下23人阵亡,15人受伤,舰长李锡熙身受重伤后,也不治身亡。其余舰只驶回肇庆峡。”④江防舰队舰艇撤回肇庆江面后,布雷封锁肇庆江面,以防止日军从水路西进。后蔡廷锴命原十九路军将领谭启秀率西江民众自卫团固守羚羊峡,还从广西加派一个团的兵力增援肇庆。
三、“南武”“一日五战”及三罗抗敌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日军为了挽救在太平洋战场的失利,妄图打通中国南北交通线,支援孤悬在南洋各地的日军,以挽救其行将灭亡的命运。为打通湘桂线,日军拟定了“一号作战计划”,计划的第三部份称为“广西会战”。日军从广东方面窜犯西江直达广西这一军事行动,就是“广西会战”和“湘桂作战”的一部份。根据这个计划,9月上旬,日军大举向西江地区进犯,9月11日,四会失陷,12日,广宁、怀集失陷,16日15时西江重镇肇庆失陷,22日德庆失陷,至此,西江北岸各县落入敌手。9月13日新兴失陷,19日,云浮失陷,22日郁南失陷,23日罗定失陷,至此,西江地区各县落入敌手。从此,西江各县在敌后开展了小型的抗日游击战争,较著名的有“‘南武’一日五战”和三罗(罗定、云浮、郁南三县)抗敌。
1944年9月20日,日军第22师团第84联队从连滩出发,分两路扑向郁南县城建城镇。由中共郁南党组织通过统战工作发动爱国民主人士李光汉组建起来的“郁南民众武力指挥部”(简称“南武”)派出张克率领的小分队80多人在冲口和回龙庙一带设伏,另安排一支战斗力较强的直属队100多人在五里亭桔仔坑一带埋伏,等待从井涌、车滘两个方向进犯县城的敌人。21日下午两时许,100多名日军到井涌,进入青山庙时,遭埋伏在枫木坪的“南武”部队的猛烈袭击,毙敌5人,后张克率队主动撤出。同日,又有100多名日军进入五里亭,“南武”直属中队以强大交叉火力打击来犯之敌。敌军增拨援兵企图将“南武”直属中队迂回包围。直属中队凭借熟悉地形、地物,与数倍于我之敌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敌人发起多次冲锋,均被“南武”打退,双方各有伤亡。激战至黄昏,日军自觉夜战对己不利,便慌忙撤出,向青山庙的日军靠拢,两部汇合后,向县城进犯。
青山庙,桔仔坑伏击战后,“南武”官兵陆续退回县城,天黑前,充分利用熟悉的街道、房舍,又与敌人打了一场巷战,毙敌10多人。巷战过后,敌人疲惫不堪,急忙找驻地安顿。“南武”又派出一支精干的“飞行袭击小分队”,乘夜下山,摸到县城周围,在文昌宫和古武庙附近打起了“麻雀战”。后来,飞行小分队乘黑夜潜入城内,从新路巷摸进有日军占住的史家,一进门便缴了两支上了刺刀的步枪,随即,小分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端起刺刀刺死两个呼呼大睡的日军。
在小分队巷战之际,“南武”指挥部又派出警卫排前往亚公岭军械库附近的斗米塘埋伏,掩护“南武”转运国民革命军第35集团军来不及搬走的枪械弹药,为使这批武器不致落入敌手,“南武”指挥部组织人力以最快的速度首先把军械沉入文昌河里,日后再视机捞起。在斗米塘附近设伏的警卫战士,以田埂、小山丘作屏障,与来犯之敌交火,激战至黄昏,终于完成了掩护任务。
这五次战斗,都发生在同一天,共毙敌官兵20多人,这些战斗,虽然都是小型的战斗,但当时日军在郁南的兵力十分强大,由22师团长平田正判中将率领的84、85、86三个联队不下万人,“南武”敢与近百倍于己的日寇战斗,实属难能可贵,故被人们称为“一日五战斗日寇”。
9月23日,日军4000多人向都城进犯。24日,日军第22师团后续部队5000多人由连滩经大方、通门转入广西,“南武”曾派出小分队袭击日军。
9月底,又有日军占领郁南县中、南部,在都城和南江口建立据点,并出动炮艇沿江巡逻,还多次派兵到桂圩等地进行“扫荡”。是年底,“南武”派出突击队夜袭都城镇,打死打伤日军多人。以后又由牒报队队长黄江海率手枪队进入都城,捕杀了都城镇伪警所所长莫尚武。“南武”特务中队也在沿江控制了几个据点,并曾多次以重机枪猛烈火力拦截敌伪船只,迫使固守在都城的日军不敢随意出动,舰只不敢登岸。
日军侵犯罗定期间,在县境内布防的国民党军第35集团军一部、三罗抗日民众集结队五六百人以及蔡廷锴(蔡在抗战其间曾回家乡参加抗战,还从自己的祖屋里挖起存放多年的一批弹药和军用物资支援当地民众抗战,计有8挺重机枪,近百支步枪。解放战争时期,他又从香港授命其长子蔡绍昌把故居收藏的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步枪78支、手枪8支、手榴弹4000多颗,子弹50000多发,还有军用地图等军用物资一批,全部赠给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4支队)亲自统率的第三区10多个武装团队1000多人和一些民间团体武装,积极参加抗日斗争,蔡廷锴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保卫家乡。1944年9月22日,日军已抵苹塘并向县城推进。当时以原19路军师长谭启秀指挥的三罗民众武力指挥部所部与敌伪约1万多人在围底、素龙等处展开激战。23日,罗城失陷。蔡廷锴命令各团队迅速进驻荔枝根、洞美、金山迳和渡头等地分散隐蔽,凭险扼守,准备迎击窜犯罗镜、太平之敌。三罗抗日民众武装集结队又在围底至县城一线抗击日军警戒分队,毙敌7人,俘1人,缴获军马、地图等军用物资。
1945年5月13日,云浮县民众抗日武装力量和四乡联防队相互配合,向驻杨柳、都骑的日军出击,敌军30多人与民众武装团队遭遇于大播山,激战一夜,双方各有伤亡。
此间,西江各地军民还积极配合,多次拯救遇难的盟军飞行员,并把他们转送到安全地方。
四、西江人民抗日武装起义
西江地区沦陷前,日本侵略军就对西江地区虎视眈眈,并进行了狂轰滥炸,对西江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西江地区沦陷后,日本侵略者更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对西江人民残害的手段之狠毒,更是无以言表,其罪行罄竹难书。有压迫就有反抗,西江人民只有以武装起义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民族压迫和屠杀政策,便爆发了西江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广四抗日武装起义。
经中共西江临工委、广宁中心县委和四会县委的组织发动,1945年2月20日,广宁排沙、江屯、扶罗等地起义的武装队伍由党组织负责人同时分别宣布起义。在排沙,起义委员会副主任、荆绥乡副乡长陈瑞琮率中共地下党员及武装所丁、群众30多人在乡公所宣布起义,智袭排沙的接兵营,俘营长及其属下30多人,缴获长短枪32支,子弹2000多发。起义队伍在排沙张贴标语口号,安民告示,瓦解敌人,号召革命抗日。当晚将俘虏押至扶罗紫荆坑;在江屯,杨明乡乡长江绍东和文书杨淦在共产党员熊弈轩、陈秀文的协助下,率武装所丁和阿公坑、义和等地的武装群众30多人在乡公所宣布起义。因情况有变,起义队伍改变原定攻打江屯的计划,在江屯破坏敌人的通讯设备,张贴标语告示后,于次日赶往阿公坑山区;在扶罗,欧新率领石涧、扶罗两地党组织负责人王德彬、蔡其生掌握的武装队伍12人在罗寺坑宣布起义,当日下午4时,袭击驻扶罗口炮楼敌一个连,击毙卫兵1人,缴枪1支。由于敌人早有准备,无法攻陷炮楼,双方坚持至午夜,起义队伍撤至紫荆坑与陈瑞琮率领的起义部队汇合。翌晚,从带洞口渡河到达罗汶山区;在坑洞口一带,由共产党员伍学祯、江进生掌握的活动在上林地区的武装队伍宣布起义;在木格,因没有掌握武装队伍,只由中共地下党员谢福球发动当地“神打友”(宣称以念符咒便可以刀枪不入的封建迷信组织成员)宣布起义并声援各地起义队伍;在荷木的起义负责人、中共地下党员高誉钤、陈应燊因遭到坏人告密而被捕牺牲。
2月21日晚,黄显声率领的四会战时集结队第三大队、陈铮郎率领的大沙自卫队和陈德、严为柱等率领的黄岗小学部分进步师生共七八十人,分别在安平、大沙、黄岗拉队起义,各路起义后向预定地点大沙圩见龙门集中。时交午夜,漆黑一片,风寒雨冷,队伍进至会城镇前,发现前路金鸡岗上的日军炮楼警戒森严,便主动避开敌人炮楼,飞快前进,急速赶到柑榄白坟前村,又遇该地更夫鸣枪拦阻,为避免不必要的磨擦,影响起义计划,起义领导人决定将队伍转向贞山祠掩蔽。23日晚,从广宁派来向导杨九,引导队伍绕道向广宁进发。24日上午9时到达广宁罗汶山区,与广宁起义的队伍胜利全师。随后,由陈子贤、严权道率领50多名农民在黄田进步村宣布起义,起义后也到达广宁罗汶。广宁、四会两县起义队伍会师后,公开宣布成立“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共210人,队长陈瑞琮,政委欧新,下辖广宁、四会两个大队,广宁大队由陈瑞琮兼任大队长和政委,四会大队由黄显声任大队长,陈德任政委,陈铮郎任参谋长。
广四起义建立的“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经过三个多月的英勇战斗,经历了大小战斗30多次,其中排沙战斗、锁匙牌伏击战最为著名。他们采取了避实就虚的方针,不但没有被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下去,而且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在广宁、四会周边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到是年5月与珠江纵队西挺部队汇合前,已开辟了以广宁为中心的广(宁)清(远)边、广(宁)四(会)边、广(宁)高(要)边、广(宁)怀(集)边四个游击区和抗日根据地,队伍发展至500多人,为后来珠江纵队西挺扩建更大的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945年5月,广四起义建立的“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与珠江纵队西挺部队汇合,成为后来战斗在广东、广西、湖南三省边界的粤桂湘边纵队的前身。粤桂湘边区,成为中共在华南七大战略区之一,而粤桂湘边纵队则成为中共在华南七支游击劲旅之一,为后来全国尤其是粤桂湘三省的解放作出了历史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西江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西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英勇奋战,不屈不挠,表现了团结御辱的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
注释: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5页。
②同上,第278页。
③驻美大使胡适致电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陈布雷转蒋介石,见《广州百年大事记》下,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502页。
④《广州百年大事记》下,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第502页。
责任编辑:石江鹏 最后更新:2015-05-19 09:44:4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丹阳沦陷与丹阳人民抗日自卫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