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长期以来都有1个传说认为在1944年4月,15万日军发动河南会战时。大量国军遭到所谓的河南农民缴械。近期随着冯小刚执导的《温故1942》电影上映,更是把这个问题又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实际上这些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是什么人在参加袭击?我们将一一讨论。
根据日本防卫厅出版的河南作战一书,日军在河南会战投入15万军队,配备有大量重武器,而不像某些人所说的只是5-6万轻装日军。图为参加河南会战的日军战车部队。
传说被缴械最厉害的国军第13军实际并无损失
第一个要搞清楚的问题是,缴械的双方是谁?在哪里被缴械的?规模如何?笔者将能整理到的资料在这里一一列出,这些记载均处于原始档案、一手资料或者第一当事人回忆。
我们来看第一个案例。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整个过程中被河南老百姓打得最惨的是汤恩伯的主力第13军,13军几乎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其原因是13军“军纪最败坏”。那么13军有没有被“百姓”缴械?有,其结果是未遂。根据时任13军军长的石觉将军回忆,当时他率领的军部到达嵩县东北时遭到日军轰炸,事后被不明身份的“暴民”哄抢。另有一股“暴民”也试图围攻一个战斗班,被士兵用枪榴弹驱散【石觉先生访问记录P181,182】。这是我看到的关于13军被围攻唯一一次有明确说法的记载。
传说有误汤恩伯本人并未遭到农民袭击
第二个案例。另外一个比较多的说法,莫过在突围过程中汤恩伯电台被缴获这件事了。甚至有些以讹传讹的说汤本人也差点被抓住,化妆成伙夫才逃脱云云。实际上,当汤兵团主力在嵩山一带被日军包围的时候,其本人并没有跟随大部队,而是在洛阳一战区长官部开会。
实际情况是当时国军31集团军被日军包围在嵩山内。第31集团军在艰难的突围中,电话无法联络,汤恩伯不得已派出总部之第三电台在一个班的陪护下到前方指挥所发电,后来这个电台班在嵩县被地方团队缴获,护卫班寡不敌众,全部被缴械,与第31集团军联络亦告中断。
后来不得已,委托弃军归乡的原第二十路军75师师长宋天才出面协调,直到8日下午,电台才被送回来【《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纪实》,P234】。这就是现在流传甚广的汤恩伯被河南民众缴械的真实经过。
国军炮兵营遭到农民袭击但并未被缴械
第三起有记载的袭击缴械事件,仍然针对的是汤恩伯副长官部的部队。当时在邙山头负责破坏郑州黄河铁桥的85军炮兵营在桥头阵地被日军突破后,开始向后方转移。该营在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后,于5月7日前后达到伊川白杨镇一带。一小部人在经过山上一寨子时遭到数十人持枪围堵,声称“把枪缴来”,幸亏后面持枪的数十名步兵赶到,该股人马才不得不放行【黄润生,《中原会战参战见闻录》-《河南文史资料》63辑P85】。
以上是战区副长官部也就是汤恩伯所属部队有明确记载被袭击的事件。
抗战时期,国军部队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在军师级部队里基本上都没有装备汽车,辎重主要就是靠肩挑扁担。
川军第47军辎重部队首先遭到不明身份人员袭击
接下来谈一谈蒋鼎文长官部所属部队被袭击乃至缴械的情况,其中有三个事件非常值得一提。
第一个是李家钰的47军。豫中会战爆发时,47军军部驻扎于洛阳新安县古村。后因战局恶化,47军开始准备转移,其在河上沟的先遣队主要携带的是行礼辎重和非战斗人员,而在军部人员尚未到达河上沟的时候,这些行礼已遭到当地人的洗劫【张仲雷《豫西撤退以及李家钰的牺牲》-《中原抗战》P387】。
国军遭袭最大损失为地方土匪上官子平所为
更巧的是,在17日,47军转移至渑池南面的城村时遇到从渑池败退下来的胡伯翰及其新编第八军。胡伯翰向李家钰诉说了其在渑池被当地武装包围并被其“所困”的事情【张仲雷《豫西撤退以及李家钰的牺牲》P387】。这件事情,在渑池县志和该县其他史料中均有更加详细的记载。包围新八军并实施缴械的是渑池地方土匪上官子平。
当时日军突破新八军暂编29师河防阵地后,沿南韩公路向南推进,新八军军部和直属部队仓促撤退,在邸坞的山沟中遭到预先埋伏的日军的密集射击,瞬间遭受了大量的伤亡。损失数百人。后拼命突围已成惊弓之鸟。随后他们又在北部山区落入了上官子平所率地方民团的伏击圈,损失惨重,这也是国军在河南遭到袭击损失最大的一次。【渑池县档案资料汇编 第一辑】。而根据战后统计,新八军在战役中失踪人数为2581人【《新编第八军战斗要报》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失踪人数创战区之最。
上官子平后投八路随后反水大肆屠杀八路军干部
上官子平部后来被八路军收编为独立第七旅【渑池县档案资料汇编 第一辑】。
1945年5月26,上官子平部忽然反水,导致中共党政军排以上干部损失100余人【《渑池县志》,《中共在渑池的70年》】。
日军俘虏到的国军有很多都在年轻的少年兵,空有爱国热情,而军事技战术水平不足。
杨虎城旧部第38军被日军三面夹击后方遭土匪袭击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在当今许多史书中被当做国民党军中一个比较另类的典型。在众多的史料中,似乎这也是一支军纪严明的军队。十七路军抗战后先是改编为38军,豫中会战爆发时,该军驻扎于偃师及其以东的汜水一线,负责黄河河防。
姚杰是38军教导队一期毕业,该军教导队是由中共协助建立的,一期为中共培养的大批军中地下党员。姚杰后任第四集团军新三十五师支部书记。他80年代走访该集团军对日作战地区,查阅大量原始资料以及档案,写了《抗日战争中的第十七路军》一书。
据称,五月十五日,三十八军在韩城与日军作战时,与日军相遇,三面迎敌。然而“韩城战地匪民不分,不断袭击部队,夺枪伤人,很难应付”【姚杰《抗战中的十七路军》P123】。五月十七日,三十八军在韩城西北再次遭到日军三面夹攻,而夺枪事件又再次发生,“以聂沟岭地区最为严重”【同上P124】。该军最后不得不后撤,撤退途中96军炮兵营与日军遭遇,火炮尽毁。三十八军辎重团在长水镇遭遇日军,几乎全军覆灭【同上P125】。
增援入豫的中央军后方也遭到大批武装人员袭击
十四军是卫立煌一手建立起来的中央军嫡系,是国军华北抗战的两大支柱之一。该军从平汉线北段作战到忻口会战,然后数年坚守中条山,中条山失守后退往黄河以南,驻守洛阳地区。豫中会战时,该军94师协同15军据守洛阳,其八十三、八十五两师在龙门阻止日军长驱直入洛阳。该军与日军精锐的战车第三师团精锐在龙门激战数日,使得日军付出重大伤亡。
该军退守洛河西岸后,却遭到沿岸居民不断的截击,“连日以来洛河西岸居民坚守于寨劫拦我军……..以致我军行动倍感困难,同室相残豆萁相煎,此种现象殊出意料也。”【刘戡兵团战斗要报—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941年,日军发动中条山大战重创国军。乘机占领河南北部地区直接威胁洛阳。图为河南灾民。
汤恩伯部队只略遭袭击真正遭袭的是蒋鼎文部队
那么我们对这些国军被袭击的事件的地点做一个梳理,嵩县,新安县,绳武,韩城,伊川
而从部队所属来看,除了13军和85军炮兵营属于汤恩伯部队外,其他遭到袭击的部队均为一战区长官部所属部队,也就是蒋鼎文的部队。
然而吊诡的是,后来人们却一直指责其原因是汤恩伯部队军纪败坏,民众恨之入骨所致。然而事实上,蒋鼎文的部队几乎无一幸免。其中特别是第九军是从第八战区调到一战区增援的部队,之前基本未在河南驻军,也同样遭到袭击【《中国陆军第三方面军抗战纪实》】。
袭击国军最猛烈地区其实并不是汤恩伯部队驻地
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些区域反而一直不是汤恩伯的防区,他的部队几乎从未在这里驻扎过,这里的人民因何对其如此恨之入骨,而其原防区的人们却又无动于衷?
有句开玩笑的话说河南是中国土匪的大本营,而豫西是河南土匪的大本营。图为河南西部的红枪会。
豫西土匪盛行始于清末鼎盛于民国初年
有句开玩笑的话说河南是中国土匪的大本营,而豫西是河南土匪的大本营。豫西的刀客蹚将们,不仅对地方治安影响巨大,甚至影响过中国的政治格局。豫西土匪盛行,始于清末,以王天纵为首的杨山十兄弟为代表,从土匪到革命党完成了华丽的转变。而其继承者刘镇华更是将其发展为民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镇嵩军。
豫西山区山高地远民间枪支泛滥兵匪难分
民国头二十年,河南成为了各类军阀角逐的主战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几乎为零,在豫西当局能完全控制并维持稳定治安的,基本上只有洛阳一城。土匪,民团,溃兵,枪支甚至大炮,大量的散落在民间。土匪和民团之间经常发生混战,甚至民团之间也发生过混战。陕州(今三门峡地区)和洛阳地区成为了滋生土匪的温床,特别是洛阳下属各县,因深入伏牛山地,山高皇帝远,更是土匪们的天堂。当你翻看豫西各县县志,想必一定会为豫西绿林如此之“昌盛”而惊叹不已。
洛阳政协曾整理过两本文史资料,全部讲洛阳地区的匪患。三门峡政协也整理了一侧近600页的匪患专辑,讲述三门峡地区的匪患。可以想见,如此的社会生态下,匪患何其猖獗。
可以说,严重的匪患也造就了当地强悍的民风,民匪不分是一个夸张而又不算过分的说法。
为了平息豫西地区的匪患,解放军投入第58军,第42军,西野骑兵师以及地方武装清剿豫西土匪。图为解放军参加剿匪。
1928年中共1个旅部队曾在豫西被土匪缴械
1928年,中共领导了渭华起义,起义后的许权中旅多方征战,最后被迫转入豫西。8月,许旅进入邓县,地主豪绅假意欢迎,但部队进城后,立即受到红枪会武装的包围和袭击。24日,刘文伯师(包括许旅)被迫离城,出城后即陷入数千受蒙蔽的红枪会群众的包围,当日下午2时,许旅在急滩街被迫交械,部队被打散【《渭华起义详细经过》---华县人民政府网站】。
红25军长征经过豫西时连续遭到土匪武装袭击
实际上,后来的红二十五军经过豫西时,也遭受了很多攻击。西进途中,该部经过村寨时经常遭到攻击【刘震回忆录P49】。然而伏牛山区地形绝佳,是非常适合做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刚来到伏牛山地时,曾考虑过能否在这里建立新的根据地。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当地民风太过强悍“不便于挫近群众开展工作(原文如此)”而不得不作罢【刘震回忆录P52】。
49年解放军进入豫西地区遭到万名土匪围攻
豫西的大股匪患,从中央军控制河南以后,基本被消灭,但是其小股匪患,从抗战开始到1949年解放,从未停止活动。淮海战役后,对豫西的匪患由于不够重视,匪患日趋变得严重起来,大量的土匪不断袭击解放军,抢掠民财,社会秩序遭到极大破坏。1949年2月十五日,嵩县一带的一个班被三百余土匪截击,“战士打散,武器全被掠走”。17日,“嵩县西德廷基干队被三百余土匪袭击受损,偃(师)、伊(阳)、洛(宁)边,宜(阳)、卢(氏)边,伊(阳)、洛(宁)、嵩(县)边,方(城)、南(召)边及襄(城)、宝(丰)、叶(县)与内(乡)、卢(氏)边境,皆发现新股匪活动,每股一二百不等”【《中原局关于豫西匪特活动的通报》--《中共中央中原局文件辑存》第一辑】。“豫西各地进来也发现不少因生活无法铤而走险的散匪骚扰现象。临汝破获有大汉军组织的约2000人,是利用庙道会及教会策动的”【同上】。
三月,信阳红枪会万余人将中共地方武装解决,分区武装赶来之后,竟无法平息匪患,进而形成对峙局面。3月30日,洛阳二区区公所被百余人包围,6名干部被杀【《中原局关于信、洛地区庙道会暴动的通报》--《中共中央中原局文件辑存》第一辑】。
解放军调集2个正规军1个骑兵师进剿豫西土匪武装
为了平息豫西地区的匪患,1949年6月16日至26日,中共河南省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开封召开。最后会议决定投入解放军第58军,第42军,西野骑兵师以及地方武装清剿豫西土匪。
关于剿匪的细节和更多的战斗,有更加丰富的资料,笔者这里推荐《师出豫西》和《河南的剿匪斗争》这两本书,有兴趣的可以进行研究。
传的纷纷扬扬的5万国军在河南被一群当地农民用木头棍子缴械纯属虚构。农民再厉害也不可能用木棍就可以缴建制完整的正规军武器。而国军在河南战役撤退时遇袭的损失也并不是很大,大约在2000人左右。参加袭击的都是有组织,有武器的大批土匪和地方武装。而这些武装无论是谁,无论是北洋军,国军,河南地方军还是中共领导的军队。只要看起来,有便宜可占就放手袭击。遇到强大的就投降,比如当这些土匪武装在袭击完抗战国军后,转身就有很多人投靠了随后而来的日军。
责任编辑:石江鹏 最后更新:2015-05-19 09:44: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1940年周恩来:抗战逾2年国军伤亡百万 新四军1千
下一篇:“飞虎队”战斗在昆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