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广州战役国民党海军抗日名将:陈策中将(组图)
2015-06-15 11:26:13  来源:桂系网  点击:  复制链接

  

陈策将军(右)从香港脱险后与接应的陆军人员合影

  国民党海军在当时中国最大的舰炮下合影

  国民党海军抗日名将“独脚将军”陈策

  陈策(1893年–1949年),字筹硕,广东(今属海南)文昌人,中华民国海军中将,国民党海军中广东舰队的名将。曾协助孙中山在广州对抗陈炯明,抗战时负伤截断一腿,有“独脚将军”之称。日军攻陷香港时,陈策带领数十名英军成功突围,获英皇颁授帝国骑士司令勋章。

  独脚将军陈策陈策三岁时随父亲到新加坡,八岁时回中国。小学毕业后,到广州的

  “广东海军学校”读书,并且加入同盟会。1912年民国成立后,曾成立“海校同志会”反对袁世凯,事败出走香港。1917年海军第一舰队程璧光支持孙中山的护法运动,陈策亦置身其中。之后更参与游说陈炯明支持孙中山。1922年6月,陈炯明与孙中山意见不合,双方发生武装冲突。陈策指挥舰队,乘载孙中山等人突围。1923年孙中山重回广州,任陈策为广东舰队司令,北伐后,广东舰队改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仍以陈为司令。

  1930年,陈策依靠海军舰队,盘踞海南琼州。1932年与陈济棠发生冲突,陈策率舰到海口,陈济棠出动空军轰炸,击沉驱逐舰一首,陈策被迫下野出国考察。1936年陈济棠以抗日名义再次反蒋,但手下的空军、陆军宣布效忠中央,海军亦投奔陈策。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策任虎门要塞司令,负责广东沿海防衞,主力防守虎门,数次击退日海军攻击。1938年与当时居往香港的李福林合演反间计,诱使日军登陆虎门,在海上击毙日军数百人。陈策亦于在这次战役中被日军炮火击中,左腿被截去。

  1939年陈策到香港,出任国民政府驻港全权联络代表。陈利用他在香港的各种关系,统筹在香港进行的抗日工作;包括建立地下抗日力量,使用各种合法及非法手段组织运送物资到中国后方,与及和英国政府联系军事。英国政府曾透过陈策,商讨万一日军进攻香港,中国军队加以援手的可能。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深圳河以北的日军亦同时发动对香港的进攻。十八天后,香港总督杨慕琦决定投降。投降前杨慕琦致电通知陈策,陈获悉后,决定乘船突围。英军即将仅余的数艘鱼雷艇交陈策指挥;同时十多名英国高级军官,及三十多名其他官兵及情报人员,亦决定跟随突围。途中陈策所乘的鱼雷艇被日军发现,对其开火射击。陈策手腕中弹,跳入水中。幸得副官徐亨背负游水上岸获救。(徐亨为出色运动员,曾于国际运动比赛得多项奖牌,包括游泳、排球及水球。徐后来于1970年代以中国、中华台北代表身分,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最后陈策等数十人成功经离开香港,经广东惠州抵达中国军队控制地区。英国官兵经云南、缅甸、印度回到英伦。为表扬陈策的贡献,英皇授予他“帝国骑士司令勋章”。

  日本投降后,陈策任战后广州市第一任市长,惟一年后因足疾离职养病。1949年8月31日晚上,陈策在广州家中逝世。

  关于陈策之死,有人认为可能是蒋介石特务为防止他投共,将其杀害。但亦有指可能是陈同时饮酒及服药所致。
      粤海将星

  1922年的广州,曾发生过一件对中国现代史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6月,陈炯明在广州炮击总统府并发动叛乱,是为孙中山广东蒙难之役。这场战役险象环生,曲折的经过在电影《孙中山》中有精彩的展现。很多读者记得孙中山登永丰舰指挥战斗,率领海军官兵平叛作战的史实,蒋介石也正是此时赶来永丰舰扈从中山先生,开始脱颖而出。

  然而,历史上孙中山脱险后,最初避难的军舰并非永丰舰,而是先到宝璧舰,因为该舰比较小,复改到永翔舰(有说法认为是楚豫舰,根据当时楚豫位置,笔者认为应是错误的记录)。请孙中山移驻永丰舰的,是一位矮个子的海军将领,他和永丰舰舰长冯肇宪认为舰队司令温树德心怀二意,永翔舰不够安全,因此以请先生训话为名,亲迎孙中山移镇永丰舰。第二天,脱险的宋庆龄也来到永丰舰(后果不出其所料,温树德接受军阀收买,出卖了护法舰队)。

  上面提到的这位矮个子将军就是当时的广东江防舰队司令,后来被英国授予爵士勋位,人称“东方纳尔逊”的民国广东海军名将——陈策。

  革命与反革命

  陈策,字筹硕,出身新加坡华侨家庭,1893年生于海南文昌。

  他的出生地就比较特别--提到这个边远小镇也许只能让当代人记得文昌鱼,很难想到东方明珠的宋氏三姐妹就出自这个地方。也许沾了庆龄美龄的灵气,文昌给当时的中国贡献出不少优秀人才,比如行政院长宋子文、特工之花郑介民、陆军名将郑廷芨等。笔者曾在海南工作过,发现文昌小孩子非常可爱,特点是皮肤白皙柔嫩,大眼睛且脸型秀气,看来风水的确很好。当地人说此处的妹子如果早早到大陆去,便是宋庆龄,如果在当地长大了嫁人,不到三十就成“黑狐精”——没办法,这地方的太阳太毒辣了。

  陈策将军小学毕业就前往广东读书,看来是避开了烈日的摧残。从照片看来,此人文质彬彬,实在无法让人将其与“悍将”的称呼联想到一起。陈酷爱读书,倾向反清,在广东海军学校(清时名为黄埔水师学堂)驾驶第五期学习时秘密加入同盟会,旋即参加辛亥革命。——这可是国民党元老的标志,由此算起来,陈的资历不让蒋汪。民国成立后,陈策秘密组织海校同志会,筹划反袁起义,战败后出走香港。

  从参加政治活动起,陈策就是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其忠心不亚于西北军中的“公道大王”樊钟秀——二人一个华侨,一个会党,恰是孙中山早期革命经历中典型的追随者。以至于陈策逝世的时候,于右任手赠挽联曰:“意气盟军重,忠诚国父知”。

  1917年,孙中山在广东组织护法运动,海军总长程璧光率第一舰队通电拥戴,陈策也跻身护法舰队参加该行动。说起来护法舰队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当时陈策所在的飞鹰舰奉命为先导舰,该舰舰长得知广东民众在广州码头聚集、翘首盼望护法舰队的到来时,脑筋一热,为抢风头下令不顾一切超高速疾行,开“英雄船”,结果飞鹰舰提前到达,一时万众欢腾,但飞鹰舰也就此锅炉烧坏,很长时间动弹不得。

  护法舰队中多广东海校学员,陈策因此威望日增,他代表海校同志会游说陈炯明,促使其从漳州来粤支持孙中山。陈策也因此得到孙中山的器重。当时,孙中山帐下的海军力量包括两支,大型舰艇主要来自拥护护法的原第一舰队,包括当时中国最大的战舰海圻号巡洋舰,最早使用透平主机的肇和号巡洋舰等;还有一部分是原清广东水师舰艇,广东水师曾经发展迅速,但甲午海战中北上增援的广甲、广乙、广丙三巡洋舰全部损失,自此一蹶不振,这时只有若干小型舰艇,孙中山先生委派陈策为长洲要塞司令,负责整肃原广东水师舰艇。

  当时的中国海军有一个奇怪的传统:主力舰队中高级军官全是福建人。据说这个传统源于北洋水师,它的主要汉族军官大多来自福州船政学堂,除丁汝昌邓世昌外都是福建人,海军中的Official Language是英语和福建话。福建话是中国语言中唯一有六个音的方言,那么,外省人要想学海军,可想而知有多别扭。于是,“闽系”海军作为中国的中央海军,一直存在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样一支地域性很强的部队显然有相当强的独立性。

  护法舰队也不例外。于是,当护法运动出现反复时,护法舰队在闽籍军官把持下出现了重投北洋军阀的迹象。孙中山授意召集驻省河的海军舰队非闽籍军官及省河、黄埔各炮台、飞机队司令等有关人员开会,决定由陈策带领江防舰队夺取驻泊黄埔的海圻、海琛、肇和等大舰。

  敢接这支令箭可不是闹着玩的,光海圻舰满载排水量就达到5000吨,当时陈策手里只有东江、北江等浅水炮舰,排水量不过二三百吨,最大的海镜清倒有600吨,却是李鸿章办北洋水师之前买的“蚊炮船”,比水兵的父辈还老,去和海圻交手无异于以卵击石。这个仗怎么打?陈策不愧是猛将,他采取的方法是海战陆打,效仿日本海军在厢馆之战中组织回天敢死队的招数,组织陆战队,跳帮夺舰!

  永丰舰最初驻扎在黄埔,但陈炯明势力强大,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海军舰队司令温树德先后反叛。特别是7月9日,温树德率海圻、海琛、肇和三艘大舰叛离黄埔,海军陆战队亦投降叛军,与海军互为犄角的长洲要塞陷落。孙中山被迫决定突围。

  突围之战以蒋介石为总指挥,但因蒋出身陆军,实际舰队行动由陈策负责。7月10日凌晨,陈策指挥各舰开始移动,以永丰舰率先突进,楚豫、同安、豫章各舰跟随,夜暗中与叛军车歪炮台发生激战。天亮后,叛军射击渐渐准确,永丰舰接连中弹,一发炮弹击穿驾驶台侧面钢板,险些将指挥战斗的陈策、蒋介石和舰长冯肇宪炸死。幸而豫章舰舰长、蒋介石的把兄弟欧阳格奋不顾身,率舰高速杀入永丰舰和炮台之间猛烈射击,吸引敌军火力,全队终于突出火网。永丰舰先后有五人阵亡,十余人负伤,根据当时纪录,时孙中山“站立甲板上,向炮手亲示以瞄准发射之方法,未几又为伤员施治。”——孙中山还能指挥炮手射击?不奇怪,外国人不是将中山先生称为Big Gun Sun——孙大炮嘛!敢打大总统还了得?据说国民党得势后彻查是哪门炮打了永丰舰,然后为了惩罚举行个仪式,拿封条把大炮炮口封了。

  在陈策的指挥下,舰队突围成功,进抵白鹅潭,这里地近租界,陈炯命不敢来攻,孙中山希望在此地等待北伐军回师。

  7月19日,永丰舰遭到鱼雷袭击,经查发现为陈炯明部江防司令周天禄收买工程师徐直等制造鱼雷,进行袭击。有人认为徐所用为水雷,或许是对海军武器不熟悉而误记。水雷为固定或飘浮之无定向武器,鱼雷方可瞄准发射,徐用小火轮潜至白鹅潭放雷攻击永丰舰,显然不是水雷。幸运的是当时正值涨潮,永丰舰起锚移位,结果鱼雷未能命中,触水中杂物爆炸,徐在观察战果时为陈策部下捕获——孙中山审了审,还没怎么地呢,陈策已经把人给毙了——后来笔者发现抓住人急着枪毙是这陈策的一贯风格。

  北伐军指挥官李烈钧率部回师平叛——就是西安事变后审张学良的法官大人——起初势如破竹,但在韶关战斗中因为原属陈炯明部的第一师反水而失利。8月9日下午,孙中山见大势已去,在居正和程潜的劝说下偕蒋介石、陈策、陈群等离开“永丰”舰,乘英国“摩汉”号炮舰,由广州赴港,永丰号冯肇宪舰长也跟随同行。

  陈策英勇善战,而且始终忠心耿耿追随于孙中山先生左右,应该算是革命者吧,可他偏偏一生和以革命为职业的共产党不合拍——陈策是典型的国民党右派。   

  离开广东以后,孙中山去上海组织军队,在张作霖的支持下——张大帅豪爽,雪中送炭,几十万几十万的给孙先生送军饷,张少帅后来也曾慷慨解囊资助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父子二人都有千金散尽的古侠士风度——顺利打回广州,陈炯明抵挡不住,跑到惠州煲汤去了。

  陈策将军指挥的最大舰艇

  1923年2月,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就任海陆军大元帅。随即提出三大政策,开办黄埔军校,励精图治,各方面都走上正轨。陈策,依然是孙在海军中信任的第一人,任广东舰队司令,他独出心裁:每艘舰艇的舰首两侧都漆有青天白日徽,成为广东海军的一大特色。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同年4月13日,广州革命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永丰舰改名为中山舰。这艘战舰屡经风霜,于抗战中战沉金口。20世纪90年代,湖北花费巨资将其打捞。从军事角度,中山舰不过是一艘日制中型炮舰,无论战绩还是作用和宁海、平海、应瑞、逸仙等民国战舰都是无法相比的。打捞它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该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纪念意义。

  一朝天子一朝臣,蒋介石掌握国民党军权后,多少忌惮陈策的资历,把他作为耆老看待,其实这时候的陈策也不过三十多岁。长江后浪推前浪,三大政策面前,陈策也并不是与时俱进的人,多种原因使他自此多少偏离了国民党的统治核心。

  国民党海军中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这就是黄埔军校一期高材生李之龙。

  其实,李之龙担任海军局局长,多少有些勉强。因为他虽然在烟台海校学过,毕竟是陆军出身,其提升多少沾了些蒋介石军队“黄埔化”的光,试想一个步兵出身的,没干几天就成了海军中将,人家陈策干了那么多年,出生入死还是个少将,不问政见分歧,搁您是国民党元老派的人物,心里能没有想法么?

  中山舰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如同罗生门,一人一个说法,至今不能大白于天下。

  不管真相如何,蒋介石动手了,利用中山舰事件先打掉了左派:第一军中的共产党撤走了、苏联顾问换了、李之龙捉了……共产党因为猝不及防,而且习惯单线联系秘密工作,也闹不清自己内部有没有人冒险捣鬼,一时陷入被动;等共产党反应过来,老蒋又推出右派顶缸,因为右派当时欣喜若狂,对共产党落井下石,结果多遭弃用。其结果就是左派右派都被削弱,而蒋介石终于稳固的确立了领导地位。

  说起来陈策在中山舰事件中起了什么作用,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只不过大陆把他和王柏龄等统统列入右派分子名单,且抓李之龙的欧阳格又是他的好友,他恐怕是难逃干系。右派基本都是追随孙中山很久的国民党元老,陈策和他们同甘共苦,感情上应该比较一致,何况陈对于李之龙恐怕一直不太看得惯,看中山舰事件和后来国共大翻脸,广东囚禁左派人士的地点——虎门要塞、鱼珠炮台,可都是陈策管辖的!

  不过,因为蒋介石的左右开弓,陈策并没有从中山舰事件中获得进阶。蒋介石在海军问题上的确需要人,但是陈策资格太老不好控制,蒋更看重比他易于掌握的把兄弟欧阳格,此后委派欧阳格组建电雷学校,试图建立自己的海军力量。

  北伐战争开始后,海军的兵种缺陷暴露了,在这场国民党最为辉煌的战役中,陈策的海军无从参战,只能袖手旁观。中央海军的陈绍宽主动输诚,给国民党奉上一支从战舰到官兵都第一流的海军舰队,陈策和他那些又老又旧的广东军舰就更没人搭理了。

  恐怕陈策也只能慨叹生不逢时了。

  1928年,广东海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陈策积功升任中将舰队司令。

  官升了,军舰还是这些,没变化。

  南海藩屏

  1937年“7•7事变”,中国和日本的八年血战就此爆发。

  1945年9月2日,在日本的东京湾锚地,日本帝国代表重光葵,拖着在中国失去一条腿的身躯,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向美中英法各国盟军签字,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三百架盟军战机同时掠过天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一天走到了终点。

  这一刻,中国海军上将陈绍宽,就站在密苏里号扬眉吐气的盟军将领中,中国海军这一刻的尊严,洗雪了甲午以来五十年的耻辱。

  但是这一刻,中国海军也已经全部拼光了。

  战前的排水六万吨,九艘巡洋舰组成的中国海军舰队,在战胜的时刻,只剩下了重庆芭斗山锚地的几艘浅水炮舰,不足两千吨。

  陈季良的第一舰队、曾以鼎的第二舰队,在长江的江阴、马当封锁线拼光了。

  沈鸿烈的第三舰队,在青岛沉没了全部舰艇,陆战队带着舰炮节节后退,节节抵抗,在马当长山要塞血战中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宿。

  陈策的第四舰队,在两广一直打到西江上游,全军覆没,司令官陈策中将重伤致残。

  三百八十万抗日军人之血中,不乏海军官兵的亮色。

  天南御倭

  陈策,自抗战开始,即以国民党中央执委、海军部次长、广州江防司令的身份,督战虎门要塞,率领第四舰队(又称粤海舰队)和海军陆战队拱卫中国的南大门,自1937年8月起,日本陆海军连续进犯珠江口,威胁广州,陈策每战必身先士卒,在炮火中指挥作战。

  说起来,国民党中央执委海军中将这个职务可是不低,到第一线硬拼实在是过分。

  问题是陈策没办法,他这个海军中将属于皮包式的,手下的军舰满打满算几千吨,虎门要塞的大炮从孙中山讨陈炯明的时候就不断被陆军借走,且无一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陆战队员加在一起不到陆军两个团,中国政府在长江上的主战线一个劲儿吃紧,老蒋红着眼睛把粤军往华东华中战场上调,连余汉谋看家的邓龙光师都扔进南京会战了,哪有余力给远在天南的陈策补人补炮。

  这中将也快成要饭的了。没办法,当时的中国就是这个情况,没有钱,没有炮,可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守土抗战中国人没有退缩。

  在这艰难的情况下,陈策依然认真的进行了作战准备,他电令第四舰队最大、最好的两艘战舰肇和号巡洋舰、海周号巡防舰出虎门巡逻截击日军登陆部队。因为防空力量不强,陈筹措资金,急速从香港购买高射炮,并联络空军予以协防。此外,虎门要塞官兵还搜集废船、鹿角等沉塞于珠江口,堵塞航道,并加紧修筑广虎战备公路。

  陈策令陆战队增贮炮弹,将虎门要塞有效布防为三线,即最外端的大角、沙角炮台为第一线,横档炮台为第二线,镇远威远炮台为第三线,分兵驻守。正常的布防,应该是大炮在后,小炮在前,因此日军进攻大角沙角炮台的时候,三线炮台都可以对其打击,陈自知力量不够,因此巧于用智,下令把口径最大的维克斯大炮部署于最前,而后面的两层炮台只装备轻型火炮,用于打击绕到大角沙角背后的敌舰。这古怪的变阵其实是个变相的空城计,又象个核桃壳,外面硬,里面软,实战中这个古怪的阵势让日本人大吃苦头。

  日军此时也大力加强在华海军兵力,除原有在华兵力外,抽调舰只成立第四、第五舰队,专门实施对华作战。华南方面,日军派出了强大的海空军,其主力为航空母舰龙骧号、凤翔号,巡洋舰夕张号、驱逐舰疾风、追风、朝颜等组成的南支派遣舰队。仅一艘凤翔号航空母舰,就超过了广东所有中国军舰吨位的总和。

  1937年8月8日,日军飞机低飞侦察虎门要塞,守军用高射炮射击,日机退去,随后开始轰炸虎门要塞和周围阵地,虎门之战拉开序幕。

  从1937年8月开战,到1938年10月5日虎门要塞陷落,日军先后对虎门发动过三次大规模的进攻。

  8月中旬开始,日军不断派舰炮击虎门要塞,并以飞机轰炸。

  最初的日军进攻并不顺利,陈策深沟高垒,虎门要塞的岸炮舰炮配合,官兵对水道了如指掌,只要日舰靠近炮台,便随时发炮还击,尤其肇和海周两舰虽然陈旧,但在自己内线行驶,依托岛礁活动,机动灵活,神出鬼没,日军无法捕捉其航迹而顾虑重重。日军飞机侦察也因为天气原因效果不好。9月1日,因为急于立功,一架日机误入虎门炮台高射炮集火射击范围,当即被击落坠毁于黄潭,两名飞行员死亡,中国军队将飞机残骸运回莞城,陈列在民众教育馆以鼓舞士气。日军收买水匪汉奸刘阿九等四人侦察水道情况,结果运用不慎被中国海军陆战队抓获,按照陈策快速毙人的习惯,即日被枪决,一时大小汉奸胆寒,不敢为日军卖命。庞大的日军舰队和陈策对峙月余,竟奈何他不得。见到虎门要塞坚固难以攻击,日军转而攻击周围岛屿。

  中山舰

  9月3日,日军海军陆战队登陆东沙岛。

  东沙岛是东沙群岛主岛,也是中国海军在南海诸岛当时唯一的设防岛屿,为了东南沿海的气象预报及舰岸通讯确保航安等目的,战前江宝容中校即率领海军陆战队驻防东沙岛,驱逐当地盗采磷矿的日本浪人,并兴筑双层气象大楼、无线电台及淡水制造厂房,更重修日人捣毁我先民在岛上的天后庙。9月3日晨,日军巡洋舰夕张号、驱逐舰朝颜号驶近东沙,发炮轰击守军阵地,掩护登陆艇上的日军陆战队登陆。中国海军守备队固守阵地,激战竞日,终因兵力悬殊、火力单薄,战至四日中午,中国

  守军弹尽力竭,东沙岛失守。这是第四舰队所属海军部队的第一个重大损失。

  此后,日军又攻占大铲岛、三灶岛,控制了虎门外围的万山群岛。因为当时中国空军在南线已经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日军全面控制了制空权,制海权。虎门战局逐渐转入被动。

  要说广东的空军,并不是不能打,这个地方华侨众多,几乎是抗战中飞行员的故乡,陈瑞锱等王牌飞行员就是出自广东,然而,此时广东空军主力第三大队却全线北上,在淞沪和日军苦战呢,留在广州的,只有一个第29中队,中队长何泾渭,霍克Ⅲ型战斗机九架。这是中国空军在整个广东留下的全部力量——用九架飞机防守英国一样大的土地。但就这九架飞机也打得很不错。

  8月31日,日轰炸机编队空袭广州天河、白云机场,但是没有战斗机护航,这是日军经过淞沪1931年空战,得出结论——“战斗机无用”。这个错误的结论让日军在八一四南京空战中吃了高志航的苦头,现在又在广东吃亏了。一番激战,广东空军飞行员尽管缺乏经验,依然取得了击落两架日机的优良战绩,空军的纪录如下:

  1937年8月31日,日木更津航空队三菱96陆攻轰炸机6架由台湾起飞,首次轰炸我广州天河、白云机场。时值29中队飞行员黄绍廉、邓从凯、谢全和战斗值班,他们冒着日机的炸弹,从天河机场强行起飞,赶上了投完弹返航的日机。黄绍廉从后上方靠近96陆攻对准机体开火射击。由于广东空军在开战前只训练过飞行、地靶和夜航,没有进行过格斗空战和空靶射击,因此居然3位中国空军飞行员首次面对日本飞机时,不知道如何下手,也不懂计算提前量。虽轮番攻击,但是命中甚少。直到飞过了虎门,邓从凯冲到日机水平尾后方,拉平后攻击,才将日机击落,但自己也因为敌护尾机枪的射击中弹受伤,被迫返航。黄绍廉跟上去又用拉平射击法击伤了日编队中左边飞机,该机油箱泄露,拖着白色长带逃走,后在珠江口坠毁。这是广州市上空的第一次空战,敌折损2架宝贵的96陆攻,我方仅2机受伤。

  英雄本色

  1936年。

  今天,在我们轻松的说出这个年代的时候,很难想象当时中国人的那种感觉。

  众所周知,中国的全面抗战,是在1937年开始的。然而,大部分抗战的准备,都是从1936年开始进行的。

  在这一年,按照蒋百里将军持久抗战的国防理论,中国秘密修建的吴福、湘鄂、西康三线国防工事初具规模,中国政府作出了以川边横断山脉为最后抗日战线的决心。

  在这一年,第一夫人宋美龄就任航空委员会委员长,美制马丁B-10轰炸机、霍克Ⅲ战斗机开始装备中国空军,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向空军要求,“准备全部轰炸机袭击敌之佐世保、横须贺及其空军根据地,并破坏东京、大阪等大城市”。

  在这一年,张杨两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拘留蒋介石实施“兵谏”!国共再次合作,携手救国。不是中国人想打,是日军的炮口,已经顶到了北京的城门上,再不打,就要亡国灭种了!

  中国的各个有识阶层,都在同一面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开始挽起手来,从一八四零年以后,中国人第一次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共赴国难!

  陈策将军和其他的国民党高级官员一样,也为这种精神所鼓舞着。他从欧洲访问归来以后,即担任国民政府军令部海军处长、海军部次长、国民党中央执委,晋升海军中将(又晋升一次?对,国民党的军衔就是这样混乱,还有上将晋升少将的例子呢),和他的老对手、海军部长陈绍宽共同制定了针对日本海军的海军作战甲案、乙案,成为抗战前期海军的主要作战指导方针。

  翻看当时材料,这种情况不仅见于陈策身上,很多军阀,都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比如川军军阀饶国华将军,就在抗战爆发后主动请缨出川,在广德血战中拼光了自己的部队,然后自戗殉国。

  那是一个危急、然而血性十足的时代,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仿佛露出了英武的风采。然而,也有不合谐的音符。

  1936年6月1日,陈济棠联合李宗仁在广州宣布独立,成立以日本人为后台的“抗日救国政府”,自任首脑,史称“两广事变”。

  这个“抗日救亡政府”十分滑稽,因为就在广州的沙面等处,正是一百多名日本军事顾问在帮助这位南霸天准备起事,而日本政府赠送给陈济棠的军火,正在运往虎门的航路上。

  连李宗仁当时也借此和日本人打的火热,不过,他的机锋要到一年以后才为鬼子们所了然。这位将军的心里早有主见,在归附中央及“七七事变”后,桂系两个月即装备四个军,共48个团开赴抗日前线,居全国各路之首。桂军在整个“两广事变”中没朝中央军放一枪,倒是抗战爆发以后,空袭桂林的日本飞机突然遭到桂系空军的英勇截击,鬼子惊讶的发现,扑过来的正是前一年免费“赠送”给李宗仁的日本九一式战斗机,飞行员还是日本明野飞行学校“免费”训练出来的……

  陈济棠对日本人就不一样了,“我们的策略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已取得日本军方谅解,愿意支持我们的行动”,所以他的抗日纯粹挂羊头卖狗肉——有日本人帮着组建“抗日政府”的么?

  陈济棠已经筹划多年,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认为这次反蒋胜算很高。政治上老蒋正被全国指责不抵抗,自己有国民党三巨头之一的胡汉民为依托,广东陆军第一集团军总兵力二十万,广西十万,空军八个中队实力不亚于中央空军,海军有粤海舰队和虎门要塞,此外,他前两年暗中倒卖钨矿砂大发横财,财政充裕。

  最重要的陈济棠迷信成癖,他大哥陈维周精通术数,拜谒蒋介石的时候暗中给蒋相面,认为蒋面带煞星,气数已尽,1936年有一“束手就缚”大劫;陈手下养的术士们也算出蒋的气数竭尽,有一个叫翁半玄的大师为陈济棠求签,结果是“机不可失”,倒蒋良机——后来果然丢了飞机,陈济棠下野。

  陈济棠发难的机缘是蒋介石用要对广西用兵试探他,他顺水推舟挟持李宗仁上船起事。

  起事的仪式上,陈济棠还遵照术数大师的指点,对着蒋介石的画像回旋起舞,掐决念咒,连斩三剑。

  连陈的左右心腹都大摇其头,这哪里是经纬天下的气度?

  实际上,陈的计划完全是一厢情愿,尽管他老哥的相术的确惊人——蒋1936年是有一大劫,却应在张学良、而不是他“南霸天”身上。

  在当时的局势下,人心思定,从后来发生的西安事变过程看,当时全国各界普遍认为蒋是此刻能够领导中国抗战的不二人选。张杨捉蒋,反而促进了中国各界的团结,连共产党这样对蒋介石恨之入骨都要和他联合抗日,这种时候陈济棠搞分裂能有好果子吃么?

  具体来说,陈所依靠的优势其实哪个也指望不上。政治上,陈起事之前,胡汉民忽然急逝,陈的政治靠山崩塌(这也是个巧合,胡年纪虽长,一向身体硬朗,是非常活跃、一天不生事就难受的主儿,怎么会一下就过去了呢?原来此老干什么都认真,那天和他太太的哥哥下棋,一个眼花被妻兄吃掉一车,全局顿时危险。胡汉民急了,一定要其缓棋,不想这位也是个认真的人,就是不肯,结果争执中老胡气往上撞,“嘣”的一声,脑溢血了……)。

  孙中山与宋庆龄视野广丰舰.

  军事上,针对广东蒋介石政府也早有部署,分别用戴笠、陈卓林和陈策对付陈济棠的三军。广东陆军,因为地理的原因,黄埔军官很多,主要的指挥官在蒋左右都有关系好友,戴笠的军统局和他们早有接触,此时立刻开动机器,用封官许愿、取而代之的种种好处发动瓦解攻势,进展顺利。   

  空军教官陈卓林,作为广东空军司令黄光锐的代表,早和蒋介石有所联络,开价两万元一架飞机,用银子当润滑油,许诺只要有钱,广东空军全部起飞投蒋。

  广东海军,则靠陈策的威望和关系网了。陈策这个时候表现了他优秀的一面,他既

  不要权,也不要钱,就是为了海军的统一而奔走——国民党内部后来说陈是“为名” 为了好名声作这样的事情,还是挺值得佩服的。

  陈策的策反工作比陈济棠起事还早,早在一九三五年,他就一举搞垮了陈的海军主力,史称“三大舰事件”。

  1933年,三艘大舰又背叛逃到了广东,到1935年陈济棠反骨已现,国民政府开始考虑策动这三大舰脱离广东,干这个最好的人选,海军内部认为非陈策不可。但陈策自有他对这些反复无常之辈的理解,他表示:策动他们造反不难,让他们归顺中央,那可就难了。一旁的海军部长陈绍宽表示了,没问题,只要他们出来,下面交给我吧。

  这陈策真有办法,三鼓捣两鼓捣,1935年6月15日,三舰官兵爆发不满陈济棠撤换舰长及欠饷的暴动,抓起舰长又反了。倒霉的是三舰开出泊位才发现水位过低,无法出海——笔者写到这里忽然脑筋一转,会不会是陈策这老家伙要对这帮反复无常的小人来一个借刀杀人?他在广东那么多年,什么时候水深什么时候水浅不知道?三艘大舰被迫折回鱼珠炮台。陈济棠急令虎门司令李洁之出兵截击,并出动飞机轰炸。

  好在三舰的防空武器不是当年飞鹰号可比,高射炮火力强劲,而且广东空军也早已厌倦内战,并不过于逼迫。这时天助叛舰,16日夜,忽然大雨滂沱,珠江水涨,深夜一时许,除“肇和”机件损坏不能行驶,“海圻”、“海琛”由黄埔港启航突出海口,向虎门炮台发炮百余发,沙角探海灯被击毁,守军还炮欠准——虎门要塞陈策经营多年,关键时刻可不能坏自己人的事。两舰乘雷雨全速驶出虎门。

  两舰官兵刚刚松了一口气,半空中突然出现了一架水上飞机,而且漆着中央海军的青天白日徽,这种没见过的新式武器令叛军们面面相觑,觉得有些不妙。这架飞机,正是当时中国海军最新锐的巡洋舰宁海号的舰载机,陈绍宽派出来侦察两舰动向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架水上侦察机还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设计师是马尾海军工程处的巴玉藻,名字叫作“宁海二号”。宁海号上载有两架水上飞机,是该舰的“千里眼”。

  16日上午,两舰发现海天相交处出现了中国海军宁海号巡洋舰的银灰色舰体,陈绍宽部长亲自率领中央海军舰队来截击了,要求两艘叛舰降旗投降。

  宁海号的主炮口径不大,只有144毫米,论吨位火炮,两艘叛舰都不在下风,可是海圻和海琛都是清末的老舰,特别是海圻号这时候才发现昨天对虎门炮台打得太多,自己的203毫米主炮只剩下2发炮弹了!逃吧,论航速那宁海号要快差不多十节,再说,往那儿逃?回广州么?

  出乎陈绍宽预料,这两艘军舰虽然不敢交手,也跑不过,但依然不肯就范,一头撞进了英国人控制的香港。这一手玩得绝对漂亮,港英当局生怕两边在港岛开战,拒绝陈绍宽的舰队入港。

  这两艘军舰为什么死活不愿意投降呢?问题出在陈绍宽部长的身上。

  前面说了,这位上将海军部长被称为“清正廉”,但就是不太“明”,怎么讲呢?不近人情。有两件事颇不得人心,一个是严格的执行“铨叙”制度,那时候海军的晋升必看资历,你再有能耐岁数不够也是白搭;一个是古板的遵循海军条例。有一次一条星级雷击舰辰字号的舰长准备叛变,被副长发现缴械,拿送陈部长,陈部长把正副舰长一块儿处理——那副长大喊冤枉——陈部长百忙中接见,告诉他:按照海军条例,你这是违抗你的上司,当然应该处分!

  有这么不讲理的么?难怪沈鸿烈笑话陈是好学生,而不是好司令。两艘叛舰上的官兵都不知道自己叛变多少回了,落到他手里,能好么?最后,还得老将出马,南京政府即派陈策率舰南下调停,陈策问明原因,对症下药,提出两艘军舰归顺中央,但是归军政部直辖,不属海军部管。于是问题圆满解决。

  到7月9日,陈策率两舰离粤北上,这期间广东海军的鱼雷艇队也开到香港投奔陈策。陈济棠起兵,虎门要塞司令李洁之等海军高级军官很快宣布中立,拒绝服从叛变的命令。海军问题终于提前解决。

  至于陆军,陈济棠一发布起事,第一军军长余汉谋、第二军副军长李汉魂、师长邓龙光等人就纷纷宣布反正服从中央。陈的陆军土崩瓦解。这几位后来在抗战中都大有作为,余汉谋长期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独当一面;李汉魂率粤军大战九江,恶斗南浔线,不愧汉魂之名;邓龙光,南京战役中只有他的师完整撤出,因为别的部队都是向西撤退,而他判断日军是钳形攻势,后退正落入钳口,他的部队抗命向日军来的方向--东方猛突,反而以极小的代价突出重围。陈济棠部下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人愿意跟他搞分裂。

  最令人感动的是广东空军。宣布起事后,陈济棠派出三十余名日本顾问到白云机场指导广东空军作战,参加过一二八淞沪大空战的广东飞行员大哗。7月4日,黄光锐、丁纪徐等40余人驾机飞离粤境,并于6日发出通电,表示服从中央。7日,又有粤机9架飞宁。而当蒋介石接见飞行员,颁发预先约定的每机两万元奖金时,黄光锐等全体官兵拒绝受领,说明投归中央只为杀敌报国,不为金钱,蒋大为感动。

  陈济棠黯然下野,赴欧“考察”去了。疾风知劲草,国难当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而陈策,也将在抗战中走向了他一生事业的顶峰。作者:萨苏

责任编辑:熊胜科 最后更新:2015-06-15 11:37: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 1940年国共合作刺杀日本裕仁天皇的亲外甥经过

下一篇:桂柳反攻战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