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文并摄/记者 冯碧珩
在即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本报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这是一位现居上海的新四军老兵杨朝老先生所写,在信中讲述了当年发生在沙家浜地区的一场悲壮的战斗。随后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这位老战士,详细了解故事的始末。
杨朝老先生在1940年从上海赴无锡参加了新四军“江抗”三支队二连(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54团6连)。1941年,杨朝所在的连队到常熟参加对侵犯我根据地的“忠义救国军”的“八字桥”战斗(在东唐市至横泾之间),此后就在这一带活动。那一年从7月1日起鬼子在苏常太地区进行“清乡”,对此连队分组活动。7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杨朝所在连队的另外一个小组在政治指导员林家春率领下,到达沈浜(沿湖村)宿营。与此同时由副政指颜求真率领的另一个小组也到达了这里,只是两组人分别驻扎在村子的东西两头互不知道。没想到这次行动被特务告密。拂晓时分鬼子用大量兵力分多路包围沈浜。两个小组的13位同志奋起抵抗,奈何兵力悬殊,而且副排长诸友文所持的轻机枪中途故障卡壳,林家春在冲出村庄一座小桥时见已被重重包围,在抵抗后举枪自戕,全体壮烈牺牲。
“当天我们队远远听到了枪声,第二天赶过去才知道发生的一切。战斗结束后村中老乡将烈士遗体埋在林边一座大坟中。”杨朝一直难以忘记这些战死的英烈,1990年他又一次寻访找到了当时发生战斗的地方,找到了一些了解当时情况的老百姓,更详细地询问了那场战斗,“很多人还记得当时的情况,除了13位队员,还有一位地方工作者也在队伍里,因为他穿的是老百姓的便衣,所以被当地百姓藏了起来,躲过一劫。13位烈士牺牲后,鬼子还用刺刀戳他们的尸体。”
13位烈士遗骸已经在解放后由政府移葬于烈士陵园。在前往烈士陵园缅怀战友时,杨朝发现因为年代久远,陵园方不知道这些烈士的原单位更不知他们英名,他希望能使13位烈士的英名为常熟人民所知并载入史册,列在烈士陵园的烈士英名录上,“他们都成为了无名烈士,我觉得很是遗憾。”不仅如此,通过与本报的联系,他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这些英雄的事迹,“我已年过九旬,来日不多,希望这些战友的事迹能被报道而不至湮没无闻。”为了能确切寻找到地点,杨朝老人还详细描述了沈浜(沿湖村)的地点,“东唐市西面儒家浜往西原有个太阳庙向北走即到,他1990年去时属宗戈大队”。
在了解情况后,记者与沙家浜新四军研究分会取得了联系,分会秘书长徐耀良听说这件事后很是激动。他告诉记者,杨朝老先生所说之事应该是确有其事,曾经在老同志的回忆录里看到过对于那场战斗的叙述,可惜都没有相关姓名等详细信息流传下来,这次的来信也许可以帮助他们补全那段历史,“那是日本侵略者进行清乡初期,当时大部队已经转移,还有一些小组在我们这里分散活动,由于刚开始对日军清乡估计不足,大部分同志都牺牲了,而且很多人都名字都不可考,这次得到的资料很珍贵,可以作为档案保存。”至于杨朝老人描述的地点,徐耀良表示讲的非常准确,当地人一下子就能知道位于何处,当时该地区属于横泾,后归属唐市,当地以前有一座太阴庙,杨朝老人说太阳庙估计是记忆或者读音造成的谬误。随后徐耀良立即将相关内容转给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以便于进一步就此挖掘,寻找更多关于烈士的相关信息,有机会的话可能还会去走访杨朝老先生,通过交流更好的补完资料。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7-08 08:41: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