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对日作战牺牲最大的第51军
2015-07-17 10:46:46  来源:腾讯军事  点击:  复制链接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讲武堂》特推出《抗战名师》系列文章,以纪念当年为了国家民族,与侵华日军浴血奋战的忠勇将士。第七期--东北军第51军在抗战期间阵亡7名少将、8名上校、15名中校,全军累计伤亡接近3万人

  

  接受检阅的第51军机关枪队

  论抗战名军,大多数朋友首先会想到大名鼎鼎的五大主力,他们装备精良,又经常能打胜仗、硬仗,自然为大众熟知。然而在艰苦的八年全面抗战岁月中,更多的部队只能依靠简陋的装备去面对占据火力优势的日军。许多部队为了完成任务,往往需要付出惨重的伤亡,更甚者会有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本文所要介绍的这支部队,便是以"惨"而闻名。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这支部队坚持作战六年,既参加过重要的会战,也在敌后坚持过多年游击。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这支部队为了完成任务,光中高级军官就有7名少将、8名上校、15名中校阵亡,全军累计伤亡更是达到近30000人,几乎换了一遍血。它就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1军。

  历史最悠久的民国军队

  说起第51军的前身,可从1917年成立的陆军第18混成旅谈起。而该旅的组成基干人员,则可继续向前追溯至清末的毅军。因此有人说,第51军是民国时期各军队中,历史最为悠久的部队。

  第18混成旅成立之初,由老牌毅军军官赵荣华担任旅长,该部属直系,后在继任旅长于学忠的率领下发展成师,继又投奔奉系。此后几经改编,于1933年2月扩编成第51军,军长由于学忠继续担任。

  于学忠(1890.11.19-1964.9.22),山东蓬莱人,字孝侯。他出生于军人世家,祖上都是在淮军任职。淮军一部改编为毅军后,于学忠在父亲的保送下入伍当兵,随后考入毅军随营学堂接受军官速成教育。有了这段历史,使于学忠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渐成为毅军余脉的领军人物。

  于学忠为人正直诚恳,对军官恩威并重,对士兵则倍加爱护。在北洋军阀时代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将军,可谓少之又少。也正因为如此,于的部属都能与他同甘苦共患难,大家共同为这个小团体的存在而努力奋斗着。

  

  第51军首任军长于学忠

  要想在军阀林立的派系中求得生存,还必须能打硬仗。当于学忠率部加入奉系后,便在河南、江苏与国民革命军展开激战。在奉系部队接连败退的情况下,于学忠的部队不仅挡住了国民革命军的进攻,而且还承担起掩护奉系主力北撤的重担。如此种种,不仅奠定了于学忠在奉系内部的地位,也使部队不断得到壮大,直至发展为军。

  1933年2月第51军成立时,是一支三师制甲种军。但在经过1936年的"西安事变"之后,东北军被分化瓦解,第51军也在此形势下被缩编为两师制乙种军。其实在事变发生前,驻军甘肃的第51军是拥护张学良最为坚决的部队之一。事变发生后,第51军又是率先在陕西境外对中央军采取武装缴械的部队。照理来说,这样的"叛军"随时都有被南京方面解决的危险。好在事变结束后,蒋介石还想安抚东北军余脉,尤其是于学忠这位在东北军中素有威望的高级将领,便任命他为江苏绥靖公署主任兼第51军军长,使这支部队能够拥有自己的小地盘,继续得以维持。

  鏖战淮河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第51军的任务是戍守原防。等到1938年1月日军侵入山东、安徽境内时,军长于学忠奉接到了军事委员会的直接电令,要该军开赴淮河布防,以防攻占南京的日军北上,与从山东南下的日军会攻徐州。

  2月1日,日军第13师团先头部队3000余人对第114师据守的临淮关发起进攻,遭到了第114师的顽强抵抗。在东北军各部中,只有第51军没有参加1933年的长城抗战,但通过友军的经验交流,第51军官兵对于日军的战法已有初步了解。第114师师长牟中珩根据自己的领悟,命令所属第340旅派遣一个营布置前进阵地,以试探日军火力,等到日军实力大都暴露时,牟中珩便命令前沿部队全部撤入关内据险防守。为了使部队在日军猛烈的炮火轰炸下尽量减少伤亡,牟中珩又命令所部只以少数兵力据于关隘之上,主力则退居二线。等日军冲到关下,再全部调上阻击。如此接连作战两天,都能成功将日军击退。

  2月3日,日军第13师团另一路攻占蚌埠、凤阳,临淮关失去防守价值。根据于学忠的命令,第114师此时归还第51军建制,并后撤至淮河北岸与先期抵达的第51军主力会合。

  

  正在火车站集结准备参加抗战的第51军士兵

  淮河防线原本修筑有坚固的国防工事,防线纵横是由南向北,但日军此次却是由北向南进攻,这使第51军根本无法利用这些已经修筑完成的工事进行防御。第51军所要面对的难题是,这些工事无法利用,但如果放弃,势必成为日军有利的前进据点,而51军根本不可能展开有效的反攻。在此情况下,于学忠只得命令所属各守原防,他以第113师在路西、第114师在路东紧急修筑简易的防御工事去阻击日军。

  从2月5日开始,日军第13师团先后对第51军阵地发起多次猛烈进攻,双方激战三昼夜后,日军强渡淮河并成功突破第113师据守之小蚌埠防线。于学忠得知后,决定亲自指挥第339旅发起反击,旅长窦光电见军长上阵,自然不能退缩,他脱光上衣,亲自带着特务排投入冲锋,其余士兵见状也都奋不顾身。第339旅成功于10日将小蚌埠收复。

  2月11日,占据临淮关的日军开始对第114师防线发起猛攻。第114师师长牟中珩、第342旅旅长李雨霖皆前往一线督战,经过四小时的往返厮杀,终于将日军击退。此后第51军又与日军第13师团鏖战两天,直至奉命将防务移交给第59军,这才撤至西寺坡车站一带休整。淮河一战,第51军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完成了第5战区要求其阻挡日军的任务,可谓首战告捷,坚定了全军敢于同日军硬拼的信心。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7-17 11:00: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70多年前泉籍华侨共赴国难抗日 复兴民族一条心

下一篇:抗日人物:向世界“呐喊”的沈阳九君子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与处置管理办法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