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江宁龙都烈士陵园
八年全面抗战中,南京虽然沦陷,但新四军和抗日武装却一直活跃在南京周边地区。在江宁,新四军部队和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一直坚持斗争,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战斗中也有不少烈士光荣捐躯,长眠在这片热土上。日前,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和三位小记者一起,在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青年抗战史学者胡卓然的带领下,探访江宁龙都烈士陵园,了解烈士们英勇的战斗事迹。
抗日热潮直抵南京城下
龙都烈士陵园现为江宁区文物保护单位,陵园正中是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纪念碑的后面是多座烈士墓。胡卓然告诉记者,长眠在这里的烈士,大部分是在抗战中牺牲的,其中包括李义志、王齐贤、焦恭士、刘鹤亭、高之桂等人。
胡卓然介绍,1941年8月1日,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当时,抗日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正处于艰难困苦时期。而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存在,让日伪在江宁的一个个傀儡政权无生存空间,抗日热潮直抵南京城下。
斗争的形势是异常艰巨的,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被南京城内的日伪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急欲除之而后快。同年9月,县长夏定才不幸被捕,后来在句容被日军残酷杀害。1942年1月,强博调任江宁县县长,继续领导对日作战。
强博,原名蒋文林,江苏金坛人,毕业于吴江师范,本来是一名小学教师,新四军东进抗日来到金坛,他弃笔从戎,组织队伍抗日。据当事人回忆,当时,面对艰苦局面,强博常常坚定地说:“越是艰苦,越是要去,共产党员没有见困难就退缩的道理!”
牺牲前用尽力气掩埋文件
记者和小记者一起,在胡卓然的带领下,探访江宁龙都烈士陵园,了解烈士们英勇的战斗事迹。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鹏 摄
小记者感言
1942年3月30日,强博与县政府秘书焦恭士、龙都区区长王齐贤等人,率警卫连和区大队战士五十多人,夜宿龙都西南三公里的邹家村。
由于消息走漏,日军集中了优势兵力,趁着浓雾包围了邹家村。战斗打响后,战士们纷纷突围。但日军占据了有利地形,武器也胜出一筹。焦恭士、王齐贤等人先后牺牲,强博已经游过了村外的河沟,但却被埋伏在那里的伪军击中背部。临终前,强博用尽最后的力气,将随身携带的文件埋进河泥里,牺牲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是新四军”。
这次战斗中,共有13名干部战士壮烈殉国,大部分就地安葬,新中国成立以后迁葬龙都烈士陵园。胡卓然告诉记者,为了给烈士们报仇,半个月后,新四军十六旅旅长钟国楚率四十六团一个营从句容奔袭江宁,将多个配合日军进剿邹家村的汉奸武装全部缴械,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1956年,强博的父亲将其遗骨迁葬回金坛老家。但龙都烈士陵园的墓碑仍刻上了这位牺牲时年仅24岁的县长的名字作为永久纪念。而其他在邹家村牺牲的烈士,就长眠在龙都烈士陵园。
今天我们来到龙都烈士陵园,听胡老师讲江宁抗战的故事。强博烈士的枪声仿佛回荡在陵园的四周,时刻提醒着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是无数的革命烈士用顽强不屈的斗争换来的。
——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三(3)班 张驰
胡老师告诉我们,强博烈士在牺牲前,背部中弹,强忍剧痛,用尽全身最后的气力,把随身带的文件埋进烂泥里,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我们也一定会用行动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三(4)班 王璨
站在纪念碑前总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崇高的灵魂。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加应该从小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和正义感,努力奋斗,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江宁区龙都中心小学三(3)班 张伟
龙都烈士陵园里还埋葬着其他一些抗战烈士,胡卓然也为小记者们一一讲述了他们的事迹。
李义之烈士,湖南平江人,先后担任过赤北县委书记、句北县委书记,是南京东部的江宁句容交界地区地方武装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夏定才牺牲后,李义之曾代理江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的职务。1941年10月,李义之不幸被叛徒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
高之桂烈士,抗战时江宁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庞家桥支部的首批5名党员之一,担任地下交通员。一次,高之桂携带了县委的密信,遇到日军突袭,他吞下密信后不幸被捕。日伪军对他严刑拷打,高之桂坚贞不屈,最后英勇牺牲。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于峰)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7-30 10:07: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四军兵临城下,气贯长虹 7000伪军起义,盐城和平解放
下一篇: 追寻时光足迹 重温新四军在盐抗战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