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焕球老人(左一)向记者回忆方家桥战斗。左二为方桥村书记陆叶青,左三为太仓市史志办党史科科长章昌健。
首席记者 邵群
抗战时期,太仓属苏南东路(以地处当时京沪铁路东段而得名)地区,因地处上海外围,又是前哨,成为日伪严密控制的据点之一。1939年5月,以新四军六团为骨干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在叶飞等率领下由茅山出发,向东路地区挺进,直至上海近郊。包括太仓在内,苏州广大农村进一步掀起了抗日斗争的高潮。
太仓市史志办主任张志华告诉记者,方家桥,一个自然形成的小集镇,位于现在的太仓市浮桥镇方桥村。“江抗”东进时,在抗日烽火中的这块弹丸之地,曾召开有国民党地方武装参加的“国共统战联席会议”,还响起了新四军苏南“反清乡”斗争的第一枪!
近日,记者和市十中高一学生尹鹏前往太仓,寻访方家桥抗战旧址,与87岁的陆焕球面对面,听老人回忆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一起追寻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
“联席会议”揭开合作抗日序幕
从太仓市政府出发到方桥村,大约40分钟车程。方桥村党委书记陆叶青领着记者一行来到方红路东侧的一处田埂上,指着开阔的农田说,当年“方家桥国共联席会议”就是在那里的一户龚姓村民的旧宅里召开的,现在属于方桥村16组,上世纪70年代中期曾经修缮过,后于2010年初拆迁。
“江抗”东进后,1936年6月底,江抗”副总“指挥何克希、吴焜率“江抗”一部和部分地方部队,进入太仓境内。当时,太仓境内城厢、浏河、浮桥、沙溪、璜泾等几个重镇均有日军驻守,在广大农村,尤其中、东部地区属国民党地下活动区域。国民党县政府机关流动于岳王、老闸、三家市和方家桥一带。国民党江苏省第二行政区保安第四团(简称“省保四团”)驻守在茜泾、杨林、七丫等沿江一带,以及牌楼、新塘等附近农村。
当时,“江抗”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派人员和省保四团、国民党县党部联系,说明“江抗”进入太仓,是借道东进抗日,希望双方不要发生冲突,应该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1936年6月30日夜,何克希、吴焜率“江抗”部队抵达三家市宿营。7月初,何克希应省保四团的邀请,前往方家桥龚姓农民家中会晤。其间,举行了“江抗”、省保四团、国民党太仓地方当局参加的联席会议。与会的有省保四团的唐纳民、郭曦晨,国民党地方当局的郑凤石、罗启祥、浦太福等。
这次联席会议就“江抗”、省保四团避免摩擦、合作抗日等问题达成了协议。联席会议上,唐纳民、郭曦晨主动要求“江抗”派干部来帮助改造省保四团,使之成为一支坚强的抗日队伍。于是,江抗”派中共党员、连指导员朱慕陶“留在省保四团开展工作。
陪同记者到现场采访的太仓市史志办党史科科长章昌健说,“方家桥联席会议”为“江抗”顺利通过太仓,以及与省保四团建立统战关系打下了基础,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其他爱国力量,在太仓地区合作抗日的序幕。
章昌健说,联席会议结束的当晚,江抗”部“队即从三家市出发,经岳王市、陆渡桥、渡过浏河,进入嘉定、青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顾复生部、吕炳奎部会合,转战浦西地区,直达上海近郊。
老人重返旧址忆方家桥战斗
穿村而过的双浮公路,把方桥村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87岁的陆焕球老人从小就住在公路南侧的方家桥南街。老人告诉记者,反“清乡”第一仗在方家桥打响时,自己才10多岁,当时的战斗现场就在自家南面50米开外的地方,那天晚上,一阵阵枪炮声不绝于耳……
陆焕球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还在岳王读小学,1941年7月,学校放暑假回到家中。“那天晚上10点钟左右,南面50米左右的地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枪炮声,持续了大概有一两个小时。当时父亲叫我们不要慌,听到枪声,就赶紧躺到地上,这样就可以避开子弹”。
当年的战场离家步行不过七八分钟,老人领着记者一行来到现场,“发生的战斗第二天,我们来到这里,看到地上还有没爆炸的手榴弹,居民家的门窗有不少被弹片损坏了,地上还有用芦席裹着的尸体……”
1941年7月1日,日伪集结重兵,对苏常太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清乡”,在太仓投入人兵力达到3000多人,分驻于城厢、支塘、沙溪、璜泾、浮桥、浏河等地。日伪军对“清乡”区域进行分割占领,形成网状封锁,然后采取拉网战术,分进合击,对抗日游击武装进行“梳篦式”清剿。
当年7月上旬,新四军六师五十五团七连由团政治部主任钟发宗率领,悄悄越过白茆塘日伪封锁线,从常熟向太仓进发。中共太仓县委书记杨子清、县长郭曦晨等带领40余名县机关人员,迅速与部队会合。
为了牵制敌人的兵力,打乱敌人“清乡”部署,钟发宗和杨子清、郭曦晨决定主动出击,攻打方家桥日军据点,并根据侦察情报和方家桥地形,进行了战斗部署,决定由七连担任主攻,县大队配合阻击。
7月中旬的一天深夜,七连向方家桥日军据点发起攻击,战斗异常激烈。大家发现,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原来侦察后敌情有变,该据点里的日军有所增加。由于敌我火力悬殊,再加上当时已过午夜,在拂晓前攻占据点的目标已无法实现。显然,再坚持强攻,反而于己不利。于是,七连决定主动撤出战斗。次日晨,七连主动实施战略转移,途中曾多次受敌包围袭击,指导员朱明、排长周堂受重伤。钟发宗、副连长王祖兴率剩下的五六十名战士成功突出重围,回到常熟抗日根据地。
章昌健告诉记者,方家桥战斗是新四军苏南“反清乡”斗争的第一仗,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和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均有记载。这一仗发生在日伪控制地区,打乱了敌人的“清乡”部署。
继承革命先辈精神努力开拓创新
抗战的烽火淬砺了方家桥。如今的方桥村,是2004年由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3900亩。全村共有515户、33个村民小组、村民2900人。村域内除双浮公路外,还有协星公路、牌九公路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方桥村党委书记陆叶青向记者介绍,去年村级经济总收入550万元,可支配收入246万元,主要由原存量集体资产出租金,镇村集体抱团的企业标准厂房出租金、集体建设用地租金和土地流转费组成。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7969元。
陆叶青说,“村里成立了方家桥合作农场,村民90%的土地流转到了村集体。这样既减少、杜绝了农田里乱搭建、乱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而且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里还建成了一个占地120亩的省级高效农业设施区。”
记者了解到,目前方桥村已实现60岁以上老人合作医疗集体包干。每个村民家庭均可享受人身意外保险、高校录取、亡故、改厕等多项村级福利补贴。从2010年到去年,全村共浇筑近8万平方米水泥路,新建16个大小停车场,供村民们使用。
章昌健感慨地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革命先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太仓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依然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他说,太仓人民倍加珍惜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将一如既往团结拼搏、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文中老照片由太仓市史志办公室提供)
小记者采访札记
先烈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
我作为《姑苏晚报》小记者,跟随着邵老师来到太仓市浮桥镇方桥村,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地采访。进方桥村的路平坦宽广,一路上,不时有村民的轿车迎面开过。方桥村党委书记陆叶青说,现在村里几乎家家有汽车,去年人均收入接近两万八千元。”“
87岁的方桥村村民陆焕球老人,见证了当年发生在方家桥的新四军苏南“反清乡”斗争的第一仗。采访开始了,老人娓娓道来、忘情回忆,让那场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战斗的场景,仿佛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方家桥战斗打响了“反清乡”的第一枪,苏南地区人民反抗日军侵略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苏州人民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殊死斗争中、在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彰显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没有革命先烈的殊死战斗,哪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的生活?革命先烈们伟大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我以前干一点活就嫌苦嫌累,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应该有一种拼搏的精神,努力学习,攻坚克难,不断争取新的进步!衷心感谢《姑苏晚报》的邵老师带着我参加了这样一次有意义的采访。
(市十中国科大班学生 尹鹏)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06 10:19: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