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抗战时期,新四军在鄂中行军。(资料图片)
图为:京山县小焕岭村,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
图为:新街战斗遗址纪念碑。
图为:京山县博物馆内展出的日军空袭炸弹残片。
文\记者 别鸣 通讯员 黄河 翟存波 实习生 李艳 图\记者 孙文
阅读提示
抗战时,京山县城人口不足1万,没有重要军事设施,没有军队防御阵地。然而,1938年8月29日,日军竟出动飞机56架次,在此投下200余枚重磅炸弹,酿成日军空袭中国城镇单日造成伤亡最多的特大惨案之一。
血债血偿。李先念率领新四军一部挺进京山,于1939年10月在新街与日寇激战,在鄂中给了日军第一次重击,让新四军威名远播,被称为“新四军鄂中抗日的平型关战斗”。
当年,日机为何疯狂轰炸并不起眼的京山?新四军如何为乡亲们报仇雪恨?
7月中旬,我们在京山县问路而行,辗转80多公里,寻访抗战老兵,仰望英烈遗迹,回溯历史疑云,铭刻战争记忆。
京山被炸
“县城炸平了,我要当兵打鬼子”
受访者:原京钟游击大队战士田仕儒(90岁)
7月14日清晨,记者一行驱车穿过京山县城,寻访抗战老兵田仕儒。只知道“胜利村2组”这个模糊地名,我们不断问询,在雨雾缭绕的山前终于找到一条蜿蜒小路。行到一处低矮房屋前,一个身躯瘦高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檐下,正是老兵田仕儒。
90岁的田仕儒已经老了,交谈需要旁人在耳边吼,走路也颤巍巍。说起鬼子轰炸京山,说起抗战经历,他眼里有了一线威武的光。
“那年8月,日本人飞机突然来了,炸弹密密麻麻丢下来,半天就把县城炸平了,太惨了,死了几千人,绝了96户!”田仕儒说。
1938年8月29日上午,日本侵略军于8点、10点、12点,分3批共计出动飞机56架次,对既无任何防空设施、又无任何防空意识的京山县城进行密集轰炸,投下炸弹200余枚,大部分都是500磅以上的重磅炸弹,同时俯冲用机枪扫射,造成2000多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一天内空袭伤亡惨重程度,超过了武汉、重庆、成都等地,是抗战时期日军空袭中国城镇单日人口伤亡最多的特大惨案之一。
京山县党史专家李甫清介绍,据老人回忆,那天早晨8点(亦有说是7点左右),天空突然传来飞机嗡嗡的声音,且越来越大,震耳欲聋。十多架飞机由东边飞来,开始在城区上空盘旋。日机分为两个编队,每队9架,共18架。人们全都仰起头来看稀奇,有的还用手指着清点架数。一会儿,飞机队形散开,人们看到飞机“下蛋”了,一些人还以为是大飞机放出的小飞机。但顷刻间,巨大的爆炸冲天而起。许多人祖祖辈辈蜗居山城,连飞机都没见过,突然间面对从天而降的狂轰滥炸,一时间不知所措,整个山城顿时陷入一片慌乱。
史载,轰炸开始时,县长蒋章骥在县府前厅忙于行政扩大会议会务,首枚炸弹在县府门前爆炸,蒋妻与其10余岁的女儿急忙躲避,女儿当场炸死,蒋妻腹部炸开,剧痛难忍,请求补枪以求速死,蒋不忍,令警卫开枪,警卫亦不忍,蒋只得从警卫手中夺过手枪,含泪向妻子开了枪。
当时京山城人口不足1万,又没有重要军事设施,也没有作为中国军队防御阵地,为什么会遭到日机如此疯狂轰炸呢?
李甫清说,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在相关军事档案中找到确切的答案,但从当时一些背景情况,或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1938年春,京山县城东郊曾修建了一个飞机场。7月,新任县长蒋章骥到任,兼任县抗日游击司令、县抗战后援委员会委员长。8月28日至29日,县政府召开全县行政扩大会议,商议抗日事宜,各区、乡和大保行政人员及财政、教育、税务、治安等各部门人员聚集县城,大家都以“蒋委员长”称呼县长蒋章骥。而就在轰炸前一日(8月28日),国军参谋总长白崇禧等军事要员乘坐数辆小轿车赴襄樊路过京山,并作短暂停留。
因而,包括田仕儒等当地人普遍认为:轰炸的主因,就是各种迹象和传闻引起了日本奸细的注意,导致日军情报部门误以为蒋介石到了京山。
残酷轰炸,反而让不少京山人走上了奋起抗日之路。田仕儒就是其中之一。
“那年我13岁,参加了新四军京钟游击大队打鬼子,年龄小就当哨兵、生活员,在小花岭为李司令(李先念)、陈政委(陈少敏)站过岗。”田仕儒颤巍巍从屋里拿出自己的宝贝——一本《京山新四军名录》,上面有他的姓名。
新街破袭
“鬼子摸过来了,机关枪向大家直扫”
受访者:原京北游击大队战士胡元清(91岁)
91岁胡元清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很多。他身躯依旧灵活,在京山县福利院里走来走去,边和我们对话。然而,过去已经在他脑海里逐渐淡去了,老年痴呆症让他对于大部分战时记忆,总是迟疑片刻,然后回答:“不记得了,不记得了。”
据其子吴章彪介绍,胡元清15岁时放牛,新四军一支游击队从塆子里经过,他回家给母亲说了,就参加了游击队。后来,一直担任通信兵。在各大队及司令部之间徒步送信。后来手下有了4个通信兵,最远送信到荆州、天门一带。
胡元清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早上,日军突然出现,“鬼子摸过来了,机关枪向大家直扫”。他拼命跑到司令部送信。这次战斗,就是被称为“新四军鄂中第一捷”的新街战斗。
新四军是在县城被炸之后进驻京山的。1939年初,李先念率领160余人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自河南竹沟南下,进入豫鄂边区,深入敌后,汇合和聚集中共领导的零散武装力量。6月,李先念、陈少敏率新四军挺进团来到京山大山头,与陶铸领导的武装汇合,在养马畈召开会议。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成立,李先念任司令员。
10月,新四军鄂豫边区游击支队司令部驻刘家冲,一团团部及三大队驻新街。新街是一个四五十户的小集镇,在京山西北角的罗店镇境内,西边宋河镇,西南罗店,东南蔡树店,东北雷公店,都是日军据点。
为了游击支队和区党委首脑机关的安全,第一团一大队驻新街西北的杨家冲,向宋河方向警戒;三大队驻新街东北的范冲,向雷公店方向警戒;团部和二大队驻新街。3个大队在大山头东南、呈倒“品”字形布防。
13日拂晓,罗店、贾店日伪据点出动300多日军、400多伪军偷袭新街。我流动哨发现后鸣枪报警。日伪军冲到新街南面,用八九挺机枪同时向街内开火。“敌人机枪一响,寨内寨外的群众都慌乱了起来。我们的部队初来此地,穿的是灰土布,拿的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老套筒、汉阳造。‘这样的装备,能打鬼子吗?’群众对我们显得没有信心。”老战士余曙光回忆。“打,坚决地打!”通信兵带回了李先念司令的命令。三大队占领南面城墙,用手榴弹连续击退日伪军三次进攻,将日军压到水塘边。团长张文津和通信员冲出寨子,组织驻在新街附近的一、二大队从两侧继续进攻,冲垮了两翼的伪军。
这时,阵地上忽然四处腾起蓝色烟雾。余曙光说:“战士们一个个被熏得流眼泪、打喷嚏、淌鼻涕,呼吸感到窒息。日本鬼子在放毒瓦斯!由于不懂,许多战士以为敌人在烧辣椒熏我们。各级指挥员马上下令,让战士们用手巾浇水捂住嘴巴、鼻孔,没有水就浇自己的尿。”坚守新街的三大队发起反冲锋,把日军压到街南一里多远的黄家台凹地竹林里。
下午,李先念率领二团第二大队前来增援。他告诉部队:“这一仗必须打赢,打输了或打一个平手都不行!中原人民都在盼望我们新四军的战报!”
激战至天黑,数路敌军前来解围。同时,黄氏祠堂那边冒起了黑烟,一股混合着血腥气的焦臭味,弥漫在空中。原来是被围困的日军伤亡惨重,害怕天黑后地形不熟,会被新四军围歼,便一面佯攻,一面将几十具尸体焚烧。余敌从小路仓惶突围,但战场上还丢下了来不及焚烧的二十多具尸体。此次战斗,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10余支、战马6匹、军用物资一批。
眼见数十个敌人溃逃了,战士们都为没有全歼而感到惋惜。余曙光回忆:“李司令告诉大家,不要紧,我们在这里还是第一次打鬼子,应该让他们跑回去几个嘛!不然,叫谁给我们宣传宣传呢。”
新街破袭,历时十余小时,是新四军进抵武汉外围后,给日军重大打击的第一战。大洪山里的国民党22集团军45军用特大号字发了报纸号外,报道这一捷报。
“小延安”
“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
受访者: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看门人张祥主(81岁)
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一行行,一列列,如绿色的哨兵。群山环绕间,两栋黑瓦灰砖四合院,墙上大大写着一行标语:“反共是亲日派卖国的阴谋!”
在京山县新市镇小焕岭村,还保存着新四军抗战指挥基地之一——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
1940年10月上旬,日军对京山县新市镇八字门村一带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原驻于当地的鄂豫边区首脑机关转移至小焕岭,直至1942年6月。
可是,不少资料记载,此地名为小花岭。到底是小焕岭?还是小花岭?
81岁的张祥主嘿嘿一笑,答道:“这是当年陈少敏政委取的地名,说这里是革命之花,所以叫小花岭。”童年时,张祥主和小伙伴经常到这里玩耍。他回忆:“这里是指挥部,当时有哨兵站岗,一般人都进不来,但孩子们可以自由进出。”
1980年起,张祥主成为小花岭旧址的看门人。他说,这本是自己远房叔叔张光泽的宅子。抗战爆发后,张光泽投身革命,收编周边土匪,加入新四军,且主动让出宅子作为抗战指挥基地。他还记得,过年时周围农家都会被邀请到指挥部里聚餐,李先念司令、陈少敏政委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十分开心。“那时,新四军的日子很苦,自己种菜吃,穿草鞋打仗。当时都会唱一首歌:陈少敏,种白菜,种的白菜人人爱;李先念,种南瓜,种的南瓜人人夸;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张祥主说。
边区委员会旧址分东西两院,占地面积650平方米。李甫清介绍,李先念、陈少敏、杨学诚、任质斌、刘少卿等领导,在小花岭指挥整个鄂豫边区的抗日游击战。当时,边区各地党政军负责人均来小花岭参加会议,汇报工作,接受任务;边区行政公署、医院、洪山公学、《七七报》社印刷厂、边区建设银行、十月剧团等单位,也驻在这一带的村湾里。
光荣的小花岭,一时成为鄂豫边区的“小延安”。许多热血青年,从大后方、大城市千里跋涉赶来参加革命,投身抗战。
新闻背景
新四军第五师:湖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即屯以重兵,截至1940年底,盘踞在武汉地区的日军共21.8万人。日军曾对其兵力密度作过这样的比较分析:“若以华北占据地区的兵力密度为1,武汉地区则为9,长江下游三角地带为3.5,华南为3.9。”武汉地区是侵华日军的“兵力密度之最”。
1939年1月至10月,李先念率部队从河南竹沟南下,成立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后曾改称新四军豫鄂挺进支队)。对于这支新生力量的诞生,党中央给予了很高评价:“武汉附近新四军挺进纵队(有9个团)的组建是一个伟大的成绩,这次经验证明了一切敌后地区,不论在华中或华南,我党均可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并且可以存在和发展。”
据《国共两党抗战战绩比较》,截至1943年6月,日军在华中有14个半师团、24万人,新四军抗击了47%。新四军第五师共抗击了日军3个半以上的师团、共约6万人,占侵华日军总兵力的10%、在华中兵力的25%。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新四军第五师在全民族抗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14 08:59: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血与火中的青春之歌
下一篇:江南堡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