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全芳老人在烈士碑前介绍70多年前的往事。 记者 龚国荣 摄
□记者 张颖 通讯员 张琦
在鄞州区集士港镇双银村,有座海拔不足50米的山,取名银山。从地貌看,其不过是鄞西山地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中一座孤立的小山丘。然而,在抗战时期,西进山区、东出平原的银山却是军事战略重地。
1944年9月,银山反抢粮战斗拉开序幕。那一年,双银村村民翁全芳年仅18岁,是村里民兵队的成员,与队友做后勤保障工作。
“战斗打得很激烈。一开始支援未到,牺牲了七八个指战员,我和其他队员就负责将烈士抬去安葬。”时至今日,89岁的老人仍对那段历史记忆犹新。
为纪念牺牲的革命烈士,1951年,当地群众在银山顶上建造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每逢清明时节,前往祭扫,悼念先烈。
纪念碑上刻着十来位革命先烈的名字
在银山山脚,一眼就能望见矗立于山顶的纪念亭,红黄相间,与山色形成鲜明对比。
“这纪念亭是六七年前新建的,烈士的名字就刻在里头的纪念碑上。”翁全芳指着银山山顶说。山不高,纪念亭也近在咫尺,然而上山的路并不好找。在一片杂草中,翁全芳熟悉地踩了上去,领着我们在高及膝盖的草丛中穿梭。
登顶后,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率先映入眼帘。纪念碑高168厘米,宽94厘米,顶部有些破损。背面,刻着十来位革命先烈的名字。
“那时候,西乡的老百姓负担都很重。一年种下的粮食,常常一夜之间被日伪军搜刮一空。‘反抢粮’斗争口号一日日喊响。”指着西边山林,翁全芳说当年三五支队的战士们就是从这边爬上山占领山头,打退日军的。
提起当年的事,老人的眼眶有些湿润。战斗胜利了,可先烈也洒下了热血,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随着年事增高,翁全芳已不能时时来山顶,陪着先烈的英魂眺望这片土地。可他依然期望,后人能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银山的反抢粮战斗。
“上山的路要是能修修就好了,除点草也行啊。”站在山顶,老人总念着这么一句话。他怕日后记性退化,无法在茂密的草丛中找到那条通往山顶的路。
一日军被俘后加入了新四军
银山的战斗为何是一场“反抢粮”战斗?
1944年,日军对浙东抗日根据地实行进一步封锁,并进行野蛮的掠夺,其中粮食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之一。
为此,中共浙东区委党委决定,武装保卫秋收,打击日伪抢粮。随后,浙东游击纵队以中队为作战单位,将部队分散,配合地方武装打击敌人的抢粮行动。根据命令,五支队二大队五中队在鄞西一带活动。
银山“反抢粮”战斗,就发生在1944年9月秋收后。“那时平原地区晚稻已基本收割完毕,日伪军就想着来抢粮。”翁全芳清晰地说着战斗的经过。
9月21日上午,日军50余人、伪军三十七团200余人,携带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等武器,自高桥向鄞西沿山方向移动。
鄞慈县武陵区委接到民兵报告后,一面派人将此情报迅速告知驻在山下庄村的五支队二大队五中队,一面立即率自卫队从上阵出发,直奔银山,并召集上阵、峧山等村民兵随后支援。
当自卫队快接近银山时,战斗已经打响。原来五中队在银山脚下与日伪军遭遇,五中队59队率先占领银山制高点,向敌军开火。
为了争夺制高点,敌军拼命向银山山顶冲击。这时,五中队55队也随即冲上银山,合成火力射向敌军,敌军军官受伤,敌军被击退。不久,五中队全部登上银山,他们集中火力,击退了敌军的一次次反扑。最终,日伪军被击溃,向东仓皇逃跑。追击中,日军上等兵栗花落岩被我军所俘。
9月23日,中共四明地委和四明自卫总队在慈南芝林(今属余姚)召开“银山战斗祝捷大会”。大会上,被俘的栗花落岩当场把日本军帽摔在地上,大声说:“我今后要戴上光荣的新四军的军帽,参加为世界人民解放的新四军。”这一段祝捷大会的历史,被记载在同年10月2日的《新浙东报》上。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21 09:32: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