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皖江雄师七师十九旅
2018-01-17 11:59:28  来源:巢湖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博客  点击:  复制链接

  (一) 1941年1月8日,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并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我党针锋相对,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并任命了新四军的领导干部。委任了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并将陇海路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整编为新四军7个师1个独立旅。根据华中局4月15日指示,新四军七师于5月1日在安徽省无为县东乡白茆洲正式成立。师长张鼎丞(未到职),政委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后为孙仲德,政治部主任何伟,后为王集成。十九旅同时宣告成立,旅长孙仲德,政委由曾希圣兼任。师部和旅部合署办公。七师部队由江北游击纵队一部改编的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团和“皖南事变”后突围到江北的新四军指战员(700余人),以及一些地方游击队改编组成。七师刚成立时,只有近2千人,下辖十九旅和挺进团、独立1营、3营、特务营。其中连以上干部大部分是老红军。

  为了实现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战略部署,七师成立后经过整顿,从1941年9月,先后派出部队向西南、东南、东北三个方向发展,以求打通与五师、六师、二师的联系。

  十九旅的发展历程在抗日战争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初建阶段。十九旅和七师同时成立,于1943年3月实行精兵简政,主力部队地方化时十九旅撤消,部队分别同地方武装整编建立沿江、皖南、含和、巢湖4个支队和1个独立团;重建阶段。1945年6月,以沿江支队的主力部队同2师16团(即巢大)、独立团合编重建了十九旅。重建后,参加了对日寇的反攻,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于1945年10月同新建的二十旅、二十一旅一起,告别皖江地区人民,北撤至山东津浦路前线,参加了新的斗争。

  (二)十九旅初建时,以皖南突围的部队成立了55团,以无为游击纵队成立了56团,后来又以56团1营为基础和铜陵地方武装合编成立了57团,将挺进团和桐、怀、宿、望地方武装合编成立了58团。55团团长谢忠良,政委黄火星,副团长黄彬,参谋长刘世湘,政治处主任何志远;56团团长丁麟章,后为张铚秀,政委张闯初,后为杨汉林,副团长徐绍荣、顾洪,参谋长胡金龙、于得胜,政治处主任高立忠,后张经武;57团团长梁金华,政委马长炎,副团长陈仁洪,后为赖正钢,参谋长徐绍荣,政治处主任王荣森;挺进团团长林维先,政委张友来,后为李丰平;挺进团改编为58团后,团长傅绍浦,政委彭胜标,副团长叶树槐,参谋长李德安,政治处主任曾宪忠。

  特别应该提出,“皖南事变”突围的将士和上饶集中营暴动越狱的战士,他们冲破重重封锁,闯过层层生死险关,渡过长江到江北无为参加新四军七师有近千人,他们当中多数是干部。由于他们的参加,使七师的素质大大提高,领导力量也加强了,在抗日反顽斗争中多次取得战斗胜利,对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第十九旅是新四军七师成立最早,并是以红军为基础的老部队。十九旅在皖江地区的抗日反顽斗争中贡献最大,是开辟、坚持、发展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擎天柱。

  (三)1942年形势有些变化,日寇把侵略重点放在敌后,矛头主要对着八路军、新四军,同时蒋介石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桂顽不断向我进攻,这样以巢无为中心的解放区敌、顽、我斗争更加复杂激烈。

  1943年3月,日寇抽调日伪军6000余人,对我巢无中心区进行奔袭“扫荡”,并分兵8路合击,企图一举把我七师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消灭。我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与敌人展开了十多天的激战,杀伤敌500多人,最终将日寇的大规模“扫荡”粉碎。日寇不甘心失败,于4月30日第2次对我又进行大规模“扫荡”。皖中军民采取坚壁清野、麻雀战等战术,奋力反击,敌人的这次“扫荡”终于也很快宣告失败。

  1942年7月后,处境日趋困难的日本侵略军对我华中皖中抗日根据地重点“扫荡”被粉碎后,施展 “以华制华”阴谋。在皖中地区,日军从7月起就撤出设在我根据地边缘上的黄姑闸和盛家桥两据点,使蒋军和我新四军两区接近,引诱蒋军向我中心区进攻。

  日寇两次“扫荡”失败后不久,皖西地区的桂顽猖狂地向我巢无中心区进犯。对于顽军的进犯,七师根据中央指示,坚决自卫反击,将桂顽的两次大规模的进犯击退。特别是1943年11月进行的磨盘山自卫战,巢大生俘顽军第8游击纵队第2支队长郑其昌及以下400多人,打死打伤顽军700多人,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取得了反顽斗争的空前胜利。以后,七师又取得了两次周家大山自卫战的胜利,歼灭了顽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成功地保卫了皖中抗日根据地的安全。

  我56团在反顽斗争中,打的英勇顽强,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如桂顽占领天井山、关山后,全力围攻我三尖山,该团4连1排在党支部书记张柏与排长张开运的指挥下,连续打跨敌人整连整营10余次冲锋,杀伤顽军数十余人。敌众我少,全排23名勇士提出“与阵地共存亡”的壮烈口号。弹药打光,他们就用枪托、刺刀、石块与敌拼杀。杀敌数十人后,砸坏机枪,在支部书记张柏和排长张开运带领下,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全排与敌肉搏,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四)1943年根据中央决定,皖江地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实行精兵简政和主力部队地方化。七师撤消十九旅,部队改编为沿江、皖南、含和、巢湖4个支队及1个独立团。沿江地区以58团为基础扩建为沿江支队,支队司令林维先,政委王集成、副司令傅少甫,副政委彭胜标,参谋长王培臣,政治部主任何志远。沿江地区的发展,是以无为、庐江为依托向西发展,江北沿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县发展,江南沿青阳、贵池、东至、彭泽等县发展,与鄂东五师打通了联系。沿江支队从创建改编到重建十九旅,经历2年零4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同敌伪顽进行了多次战斗,部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初建时的1500多人,发展到5千多人。

  皖南地区,以十九旅57团为基础和地方武装相结合,扩建了皖南支队。支队司令梁金华,地委书记、支队政委黄耀南,参谋长周绍昆(后任副司令),政治部主任高立忠。皖南支队初建时规模很小,只有几百人,而且部队很分散,大都在江北的无为东乡和无为南乡及铜陵、繁昌一带活动。后来形势发展,由江北转到江南,支队指挥部由白茆洲转移到江南的铜、繁、南三角交界的“三条冲”。部队进一步发展,活动到芜湖、宣城、青阳、泾县、贵池边缘地区。部队由扩建时几百人,后来发展到5千多人。成立二十旅时,已有2个有战斗力的58团、59团,加上无为独立团改成的60团。

  和县含山地区,以含和独立团为骨干与55团一部组编为含和支队。支队长、政委由师参谋长孙仲德兼任,马长炎任副支队长。不久黄火星任政委、张铚秀任参谋长、杨汉林任政治部主任。含和支队任务是巩固和含、开辟江全,打通与二师、军部联系。江全是敌伪统治华中中枢——南京的京畿之地,社会情况非常复杂,是敌顽我三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谁能争夺到这个地区,关键是看谁能争取到大刀会。大刀会是带迷信色彩的群众组织,每户都有人参加,受敌伪影响控制很深,但它又是防匪保家的群众组织。由于我党我军执行正确的政策,进行深入的争取改造团结工作,大刀会改变了态度,由反对我军、怀疑我军到依托我军。1944年我在江全成立了4个区级政权,在浦镇成立了了1个秘密区委,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打通七师和二师、军部的战略性的交通线任务。1945年上半年,江全县委在江南铜井建立了1个秘密据点,在当涂建立了2个区级政权,和六师打通了联系。含和支队由成立时的1千多人,到抗战胜利发展到5千多人,武器装备也有很大的改善。

  巢湖支队是由巢湖独立团改编的,支队长唐晓光,政委余再励,副支队长张学文,副政委程明远,参谋长宣济民,副参谋长龚杰,政治部主任高立忠、副主任杜大公。巢湖支队是以巢北为基地,向肥东发展。因为肥东是七师和二师联系的一条必经之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肥东(巢北)建立了5个区级政权,成立了肥东(巢北)办事处,张植任办事处主任。支队司令部原在巢南槐林嘴(班家巷),后迁移到肥东白龙场。1943年12月,根据军部决定,巢湖支队除支队长唐晓光、政治部主任高立忠和驻在巢南的第3大队仍留七师建制外,其余驻巢北的第1、第2大队改称巢北支队,连同巢北地区均划归新四军第二师管辖。由宣济民、杜大公接任支队长、政治部主任,第二师派汪登科任副政委。1944年9月,经新四军军部批准,巢北支队归还七师建制。这时巢北支队人数由开始7个连600多人,发展到10个连2200多人。

  师独立团是以56团为基础,从57团、58团、含和独立团各调一个连合编组成的。团长熊应堂,政委罗保廉,副团长陈仁洪,参谋长徐绍荣,副参谋长蔡园,政治处副主任王荣光。

  (五)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迎接对日寇的大反攻,1945年6月,七师以沿江支队的主力部队同谭希林代师长从2师带来的16团(对外称巢大)合编,重建了十九旅。旅长林维先,政委黄火星,参谋长熊应堂,政治部主任余明,供给部长陈新,卫生部长尚英才,下辖55、56、57三个团及特务营。原巢大改为55团,团长朱鹤云,政委邓清和,参谋长邬兰亭,政治部主任汪佑志,副主任储云;原独立团改为56团,团长王培臣,政委石裕田,参谋长何济生,政治处主任王荣光;原白湖团改为57团,团长徐绍荣,政委顾鸿,参谋长黄金龙,政治处副主任徐志明;特务营营长唐松光,政委郑子争。全旅兵力达5000余人。

  十九旅重建后,参加了对日伪军的大反攻。当年7月25日,56团配属旅特务营,对巢(县)盛(家桥)公路沿线日伪军据点发起进攻。经过一昼夜的战斗,连克散兵、长岗井、盛家湾等敌据点,歼灭日伪军600余人,缴获三七平射炮1门、轻重机枪10挺、掷弹筒6具、步枪数百支及其他军用物资一部。

  7月下旬,皖南支队长梁金华指挥十九旅临时南渡长江的55团1、2两个营和皖南支队第2营,攻打有严密设防的中分徐,歼敌1个多营。

  8月中旬,在新四军第七师代师长谭希林和十九旅副旅长熊应堂、政治部主任余明的指挥下,56团、55团3营、师特务营、巢大、独立团等部队,攻克巢县东南望城岗,歼灭伪军第四师增援部队第12团和巢县保安团的大部,共歼灭伪军副团长以下1300余人,缴获轻机枪30余挺、步枪700余支。我军伤亡200余人。8月17、18两日,55团1、2两营攻克运漕,歼灭日军1个小队,俘日军1人、伪军80余人,缴获步枪80余支、轻机枪两挺、掷弹筒1具。

  接着,56团、55团及含和独立团协同作战,攻打雍家镇及从裕溪口增援的敌伪军,共毙敌400余人,俘敌800余人,缴获步兵曲射炮2门、重机枪4挺、轻机枪26挺、掷弹筒10具、长短枪500余支。

  (六)从1941年七师成立到1945年日本投降,在皖江区党委、七师首长领导指挥下,七师十九旅和全师的同志,依靠皖江人民,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经过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取得了重大的成绩。

  1、发展壮大了七师。据粗略统计,七师从建立到抗战结束,共进行了大小战斗2000余次,攻击敌人据点200多个,毙、伤、俘敌伪20000余人,缴获步枪4千多支、轻重机枪100余挺、炮5门、其它战利品无数,战果辉煌。七师刚成立时不到2000人,1943年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同地方武装相结合,成立4个支队,加上兄弟师的支援,部队更加充实和加强。到1945年日本投降,七师北上进行改编,发展成为3个旅、9个主力团,近30000人。

  2、开辟扩大了皖江解放区。到抗日战争结束时,皖江抗日根据地已发展成一个东从江苏浦口,西到江西湖口长约500公里;南到太平、绩溪北到合肥宽约300多公里的广大解放区,包括无为、巢县、庐江、铜城、和县、含山、江浦、全椒、繁昌、铜陵、芜湖、宣城、南陵、青阳、至德、绩溪、泾县、太平、潜山、舒城、望江、怀宁、宿松、太湖等约30个县的大部或部分地区。解放区拥有3万平方公里土地,300万人口。皖江抗日根据地日益巩固和扩大,成为华中7省地区新四军艰辛缔造的8大解放区之一。

  3、皖江地区的财经工作对抗战作出重大贡献。皖江根据地初建时,由于日伪顽对我根据地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和破坏,七师的处境十分困难。皖江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根据地民主政府积极开辟财源,采取先富民,后强兵的方针,七师的财政状况要比新四军其它各师稍强,时称“五师人多、四师马多,七师钱多”。皖江抗日根据地以卓有成效的财经工作而著称于华中敌后,不仅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很好地解决了七师部队和党政机关人员生活供给问题,而且在财政上对军部和兄弟队部有着特殊贡献。

  4、完成了党中央、华东局、军部交给七师的战略任务。七师所在的皖江是沟通军部、淮南二师、鄂东五师和苏南六师的枢纽。刘少奇同志曾指出:无为是二师、五师和六师之间的中心地带,像一个纽扣,起到连接的作用,“华中连成一片,无为是关键”。少奇同志这段精辟的话,深刻地指明了皖江根据地对新四军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坚定了七师就地坚持斗争的信心。在近5年的斗争中,七师与军部、各兄弟部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作战;七师部队与西部五师李先念部遥相呼应,取得联系;与北部津浦铁路西侧的二师罗炳辉部经常直接配合作战,打击粉碎了敌伪顽多次的联合进犯;经常通过二师地区,与军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取得上级和军首长的指导;与苏南六师谭震林部亦有情报人员来往保持联系。此外,七师与各兄弟部队在干部、兵力、财力上也不断互相支援。所有这一切战略行动的实施,使日伪顽对我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阴谋,及排挤新四军、搞垮我抗日根据地的企图始终无法实现,从而发展了华中敌后抗战的大好形势。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17 12:00: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四军七师在皖江地区的抗日斗争

下一篇:新四军第七师沿江支队战斗历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