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胡传章:这个战略意图取得了成功的,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题目为整理者所加。胡传章,湖北党史研究专家,《董必武传记》作者。整理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南方局研究室主任
问:长江局与南方局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认识长江局的历史作用?
答:193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长江局。这个时候正是淞沪会战战败,日本正准备发动徐州会战,国共两党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一致抗战。12月23日,长江局在武汉正式成立,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领导,同时加强国共谈判和两党合作,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长江局和南方局就像一篇文章的上下篇。上篇是长江局,下篇是南方局。撤销长江局设立南方局是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在国统区的指挥中心由武汉向重庆转移的大背景下,党在国统区工作重新布局的重大举措。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调整,中央决定在重庆成立南方局,长江以北成立中原局,南方局东南面成立东南局,这样就形成了党在国统区有南方局、中原局、东南局3个中央局的布局。长江以北中原局管,长江下游东南局管,长江上中游南方局管。
长江局成立以后,1937年12月21日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从这以后到它正式撤销(正式撤销实际上是1938年1月——整理者注)整整一年时间。期间,长江局所辖十几个省都建立了省工委。之前,这些省的共产党员只在红军游击区比较多,而在城市的国民党统治区里基本没有。长江局成立后,根据中央的决定,大力发展党员,并把这项工作看成由苏区走向国统区的决定性措施,使党发展成一个有广大群众性基础的党。这一年,十几个省的党员由几百、一两千发展到8万多人。至1938年底,全国党员50万,其中,老党员只有5万,45万是新党员,而长江局发展的8万多基本上都是新党员。
长江局的工作,无论是统战、党的建设、武装力量的准备,还是发动群众工作,都为南方局的工作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例如,各省在南边有组织的群众就达到几十万,总共不下一百万;在武装工作方面,新四军东进、北上,跨长江两岸开辟敌后根据地。同时各省动员人民自己建立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建立游击队,一面支援新四军,一面支援国民党正面战场;从党的组织来说,长江局一年发展党员8万多人,也为后来的南方局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组织基础。
在长江局期间,王明是书记,周恩来是副书记。周恩来由于工作细致认真,作风又好,得到了长江局全体主要领导人、绝大多数干部、各省领导的拥护。虽然名义上王明是长江局的书记,但实际上形成了以周恩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长江局期间发展党员的工作,周恩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党内,中央曾经有一个决定:共产党人不能在国民党政府里面任职。1938年2月,国民党想学共产党搞政治工作,决定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里成立政治部,像北伐时期一样,恢复国民党的政治传统。但政治部的权力不能放,所以部长职务由蒋介石的亲信陈诚担任。但是要把政治部办好,没有共产党人又不行。蒋介石比较清醒地看到这一点,所以他决定请周恩来担任政治部副部长。首先是蒋介石发出邀请,之后陈诚也一再邀请。但周恩来说,这个政治部副部长我不当,我就当个指导委员吧。蒋介石说,指导委员是指导,副部长有实权,可以做很多工作。长江局经过研究后,向中央报告,最后中央同意了。此时,也正是长江局成立之初。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里设了好几个厅,其中搞宣传工作的是第三厅。大革命失败以后,郭沫若脱离了共产党,此时已有将近十年。蒋介石以为他不是共产党,所以聘请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实际上,1937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后,上海党组织就恢复了他的党籍,是秘密党员。由此,共产党既可以掌握副部长这个职务,也可以掌握第三厅,就可以掌握整个武汉的宣传工作,以至于以武汉为中心展开宣传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条件。
问: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中共在国统区办《新华日报》?
答:《新华日报》能够成立经过了很长的酝酿时期。最早在上海就曾经谋划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办一份共产党的报纸。当时中共中央认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合作,共产党就要从根据地走向全国。除了发展党员,中央认为,需要在国统区办一份党的机关报,这是党从根据地走向全国的一项重要措施。
1937年7至8月间,周恩来分别在庐山和南京同蒋介石谈判时就提出:我们希望在国统区办一份中国共产党的报纸。蒋介石同意了。于是朱德和周恩来去拜访于右任,于右任很高兴,在8月提写了报头。当时的报头不叫“新华日报”而叫“新中华日报”。钱之光前去把报头取回,又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登记备案,邵力子也同意了在南京办这份报纸。可是,蒋介石又后悔了。他公开同意,暗地里指示南京国民党市政当局不要同意办理,此事就一拖再拖。虽然中共在南京已经把办报的房子、机器设备、人员等都准备好了,但由于南京市政当局没有同意,加之淞沪抗战正值紧张之时,在南京实际上办不成了。
随着战事的发展,南京八办和武汉八办合并,向武汉撤退,南京中共中央代表团主要领导人都到了武汉。12月上旬,办报的事就在武汉继续筹备。当房子、报社的印刷设备和技术工人又全都找到了,湖北省政府又接到蒋介石的指示,说该报不能办,邵力子批准的不算数,要重新向国民党中央报告。潘梓年、徐迈进等只好重新想办法,他们打听到办刊物比较容易,武汉市政府就可以登记作决定。潘梓年又找到邵力子,说报纸办不成,刊物我们一定要办一个。邵力子同意了。于是,由徐迈进到汉口市有关管理部门办理刊物《群众》的注册。在当时,刊物虽创办容易些,但是要交保证金600元,可是他们经费紧张,连60元都拿不出来。徐迈进就跟负责登记的人讲,我们是有钱的,但是现在一下拿不出来,怎么办?以后补上,行不行?负责登记的是个年轻人,对中共坚持团结抗战持同情和支持态度,就让徐迈进在登记表上写上600元,他去做工作。最终,《群众》周刊于1937年12月21日出版了。
到武汉以后,周恩来再次正式向蒋介石提出办报的事,蒋介石只好同意。很快,就办理了登记手续和注册。这个时候,一方面是由于淞沪抗战虽然失败了,但是徐州会战又已经开始。大敌当前,蒋介石需要联合共产党共同抗日。这就是蒋介石最后同意中共在国统区出版《新华日报》的大背景。
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大楼,中共中央长江局即秘密设于其中
问:您怎么看“以空间换时间”这个问题?
答:我认为“时间换空间”的说法应该成立。为什么呢?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集大胜”这个说法在国民党高层早就提出来了,并不是《论持久战》发表后才总结和提出来的。只能说《论持久战》站得更高、更系统、更科学地解决了中国抗战的战略战术以及取胜的途径、道路和方法。
“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集大胜”的思想在国民党的战略战术中是一个努力争取实现的过程。至少有3件事情可以证明:一是淞沪抗战。为什么会有淞沪抗战?如果日本侵略军从平汉路打到武汉是比较快的,因为有铁路干线。河北、河南是广大平原,机械化部队便于行动,要是在河北同日本人搞战役决战必然吃亏,抵挡不住,日本人就会沿着平汉路南下直取武汉,没有什么回旋的空间,就谈不上以空间换时间,可能武汉很快就会丢失。是在河北同日军进行战役决战,还是把它引到东边去呢?这个时候,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决定:放弃北边,北边取守势,搞游击战争牵制敌人,把日军的战略进攻主力作战战线引到东边去;在东边淞沪则采取打的方针,越打越大,国民党的军队越来越集中,日军就随之被牵着把战线移到了华东。我认为这个战略策略是成功的,是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以空间换时间,以小胜集大胜”思想的主动决策;二是徐州会战,即以台儿庄战役为核心、为主体的大会战。这个主动决策怎么来的呢?1938年5月19日徐州失守,日军参加徐州会战的主力很快沿着陇海路向西进,想拿下开封、郑州,从北边南下。这时,蒋介石及一些主要的作战参谋人员想出一个办法,叫做“以水代兵”,即把黄河南岸的两个大口子,中牟以北的赵口,郑州以北的花园口炸开,引黄河水南下,形成一个黄泛区,阻止日军从陇海路由北向南的进攻。这个战略策略也起了作用。黄泛区形成几十公里宽、数百公里长的一个广大区域,一直从河南、安徽、到江苏,也就是开封、蚌埠到江苏的淮阴,这个线的以西以南全是黄泛区。日军的机械部队在黄泛区起不到作用,有的部队在这里还被国民党军队消灭了。这就又使日军把作战重心从北边回过头来向东,再由东向西打,仰攻,沿着长江,或者打大别山的南北,夹着长江两岸向西进攻。这终究是一个很长的地理距离,所以这个战略意图也是取得了成功的。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果也非常严重。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5-03-01 11:41:0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