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八省红色游击健儿汇集成的新四军,在组建的初期为保持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全军开展了发扬优良传统运动,军部确定把“保持发扬优良传统”八个字作为八个主力团队的代号:第1团称保团,第2团称持团,第3团称发团,第4团称扬团,第5团称优团,第6团称良团,第7团称传团,第8团称统团。现将这八个主力团队简要介绍如下:
1、保团,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
新四军第1支队第1团是由湘鄂赣边红军游击队于 1938年1月4日组建编成,团长傅秋涛,副团长张正坤(后江渭清),参谋长江渭清(后王怀生),政治主任钟期光。全团一千一百余人,六百余支枪。该团随陈粟东进后与6团对调回皖南军部,皖南事变中被打散。
2、持团,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
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是由坚持在湘赣边、赣粤边、赣东北和皖东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2月组建编成,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参谋长王必成,政治主任肖国生。该团随陈粟东进,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2旅第4团。
3、发团,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
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是由闽西红军游击队和闽赣边汀瑞红军游击队组建编成,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参谋长熊梦辉,政治主任钟国楚。全团一千二百余人,五百余支枪。该团随陈粟东进后调回皖南,皖南事变中被打散。
4、扬团,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
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由闽西红9团、闽粤边的新编红3团和浙南红军游击队组建编成,团长卢胜(后张道庸),副团长叶道志(后周桂生),参谋长王胜,政治主任廖海涛。全团六百多人,二百余支枪。该团随陈粟东进,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7团。
5、优团,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
新四军第3支队第5团由闽东北、闽北红军游击队为主组建编成,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昭铭,参谋长杨元三,政治主任刘文学。全团一千二百余人。该团曾参加著名的繁昌保卫战,其一部挺进皖中,团主力在皖南事变中受到严重损失,后一部突围到皖中。
6、良团,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
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是由闽东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24日组建编成,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后吴焜),参谋长黄元庆(后乔信明)政治主任阮英平兼(后刘松青)全团一千三百余人,七百余支枪。该团随陈粟东进,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1旅第1团。
7、传团,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
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是由红28军第82师第244团和新兵营编成,团长杨克志,政治委员曹玉福,参谋长林英坚,政治主任胡继亭(后徐海珊)。全团一千一百余人,七百余支枪。该团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0团。
8、统团,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
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是由桐柏山红军游击队组建编成,团长周骏鸣,政治委员林恺,参谋长朱茂绪(后赵启民)政治主任谢有才(后徐祥亨),全团七百余人,三百余支枪。该团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第2师第5旅第13团。
上述各部队在皖南事变后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了战友的尸体与八路军115师南下主力部队一道共同承担起了华中抗战的重任,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成为抗日的铁流——铁的新四军。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8-12-27 10:39:4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新四军苏中军区地方团队
下一篇:新四军的由来和铁军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