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今日的中国,正处于近代中华民族国力最强大的年代,国家气运昌盛,社会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那是最坏的时代。70多年前的中国,国力衰微,政治失序,锦绣河川惨遭日军铁蹄践踏,数千万生灵涂炭。
没有抗日军民在那最坏时代里的抗争,就没有今日最好时代的到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是总结、回顾历史的重要时刻。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淮安军民对日伪军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国民党军队虽然在正面战场进行了抵抗,粉碎了日军在短时间内灭亡中国的图谋,却无法阻止日军铁蹄践踏中华民族神圣国土。1939年3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由连云港沿盐河、由宿迁沿运河、由沭阳沿淮沭路三个方向的日军,在毫无阻击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就侵入了淮阴城。随后,淮安(今淮安区)、涟水等县城也相继沦陷。国民党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部及江苏省政府机关在沦陷前一天全部撤离淮阴城,逃往兴化。广袤的淮海地区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人民被置于敌人明晃晃的刺刀之下。
在这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淮阴抗日义勇队”“涟水抗日义勇队”“东灌沭民众抗日自卫队”等民众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斗争活动,分别在淮阴、涟水、东灌沭等地打响了抗日第一枪。淮安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家宁通过翔实的史料,回顾了淮安人民面对强敌,敢于亮剑,在抗日斗争史上所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页。
五条路战斗——淮阴人民向日军发出第一枪
1939年3月初,日军突然占领淮阴城及涟水等县后,在中共淮属中心县委书记张芳久的领导下,吴觉、宋振鼎、夏如爱等赶到淮阴渔沟,利用先前贮存在那里的近20支长短枪及自己家中与家族的自卫枪支,武装了族中和附近的贫苦子弟,汇集了四股武装力量,人数达200多人。1939年3月底,他们在丁集乡张圩成立“淮阴抗日义勇队”,吴觉任总指挥,张芳久任参谋长,谢冰岩任秘书长,宋振鼎任政治部主任。下设教导大队,夏如爱任大队长。
淮阴抗日义勇队成立后,立即成了淮阴沦陷后最大的地方武装力量。
据淮阴抗日义勇队总指挥吴觉后来回忆,在该部草创之初,听说日军的一个车队将经过渔沟奔往淮阴城,便与地方抗日自卫武装李可拔的队伍配合,在渔沟东的五条路(今渔沟镇卢华村附近)布阵埋伏。当时部队刚刚创立,除张芳久外,没有人打过仗。因而当日寇的车队闯进埋伏圈时,战士们没等听到命令就开起枪来。日军随即摆开阵势,用机枪、小炮还击,义勇队和李可拔武装势单力薄,迫不得已,依托密集的村庄,得以安全转移。敌人十分气恼,一把火烧掉7家民房,包括一家地主的宅院。
吴觉在回忆文章中说,这次战斗虽然未能给敌人以大的杀伤,但是,这是淮阴人民向鬼子发出的第一枪。
为了纪念这次战斗,2013年渔沟镇党委、政府在渔沟中学东南角广场竖立起一座“淮阴五条路战斗”纪念碑,以纪念先辈,教育后人。
鲁渡战斗——打响涟水人民抗日的第一枪
日军侵占涟城后,在涟西地区,林士钧、朱启勋、张景文、王雨洛、王晓楼等人搞到一批国民党第五十七军北撤时留下的武器。1939年3月7日,在朱南荡成立了“涟水民众抗日救国独立营”。与此同时,李干成、陈亚昌等在红窑乡龙兴寺组织了抗日义勇队,有30余条枪。3月12日,两支武装在龙兴寺会合,合编为“涟水抗日义勇队”,推选李干成为队长、林士钧为参谋、陈亚昌为副官。
3月下旬,在涟东地区,由万金培、陈书同、薛华甫在南集、大东一带串联发动,以国民党常备队为基础,联合部分武装,成立了“涟水常备队独立中队”。
4月5日,日军一个班强迫100余名民夫在鲁渡修筑公路,涟水抗日义勇队决定伏击这批日军。当义勇队接近敌人时,首先对天鸣枪,惊散民夫。日军见状,边还击边集中,然后沿公路向南准备逃往涟城,当行至离鲁渡不到一里地的地方,进入了义勇队的伏击圈。
只听一声令下,枪声大作。突遭打击的日军惊慌失措,向鲁渡以东落荒而逃,最后龟缩在一农家屋内固守待援。次日上午,在李干成、林士钧、陈亚昌的率领下,义勇队全体出动,向敌人发起攻击。县常备队独立中队也派来一个排配合战斗,围攻敌人。
但直到中午时分,敌我仍处于相持状态。我方指挥员考虑到武器装备差,又是初战,临阵经验不足,于是采取围而不打、敲山震虎的战术,不让敌人站住脚。第三天拂晓,涟城日军一个中队赶来增援,被围日军才得以狼狈逃回据点。
涟水抗日义勇队队长李干成后来在给淮阴地委党史办公室的一封信中说,“在这次战斗中,虽不知敌人的伤亡、损失情况,但这在涟水境内,是第一次打鬼子,所以震动很大。在围困的第二天,盐河东西数十里内的抗日人民武装都来参加”。
1999年4月4日,为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涟水抗日第一枪打响六十周年之际,时码乡党委、政府在鲁渡村兴建了涟水抗日第一枪纪念碑。
五里槐伏击战——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9年3月,高兴泰、赵心权在淮安县(今淮安区)以原抗日同盟会成员为基础,成立了“淮安民众抗日自卫队”,坚持在淮安北乡进行抗日斗争。而在东灌沭地区,以汤曙红为首成立了“东灌沭民众抗日自卫队”,不久扩大为东灌沭抗日游击队指挥部。4月10日,正式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简称“三团”),汤曙红任团长。
三团成立后,寻机打击敌人。团部经过侦察了解到,日军有一运送物资的船队将在6月初从灌云大伊山沿盐河南下,三团决定埋伏在“五里槐”打一仗。三团老战士魏锦后来回忆说:“说实话,当时这支年轻部队成立不过二月,人员年龄轻,战士大多是二十岁以下的毛头小伙子。没有打过仗,有的人连枪也不会放”。
为了提高战斗人员的必胜信心,三团领导对所有参战人员进行了战前动员,部署了严谨的作战方案。战斗当天,从大伊山开过来的两只日军汽艇,拖了五六只木船,装载着大批军用物资和百余日伪军。由于在侵占淮海各县城时,没有受到中国军队的抵抗打击,气焰嚣张的日军此时竟毫无防备。当敌船进入我伏击圈后,突然两岸枪弹齐发,日伪军惊慌失措,不少人跌落水中,损失颇重。但考虑到我军初战缺乏经验,久战不利,三团于是乘胜撤出战斗。五里槐伏击战胜利的消息很快传至东灌沭各地,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22-11-15 14:46: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