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新四军打响皖北抗日第一枪
2019-01-09 11:01:54  来源:中安在线  点击:  复制链接

  芦家庙夜袭获大胜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在亳州这片土地上,无数人用生命演绎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战历史,其中留下的深深印记记载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记载着那些永垂不朽的英雄先烈。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本报今天推出“烽火留痕——亳州抗战风云录”,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在亳州犯下的罪行,全景展现亳州各地军民献身抗战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谯城区位于皖北边界地区,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亳州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这块土地上不仅见证了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六克亳县”的传奇战史,也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开展武装斗争的壮举。同时,也是在这里,新四军打响了皖北抗日的第一枪。

  8月25日,皖北烈士陵园内,一群公安干警正在聆听一位老军人讲述70多年前芦家庙战斗的情景。这里就是这场战斗的旧址,如今被建成皖北最大的烈士陵园。

  “当时敌人还都在睡觉,没想到有人敢来打他们……”讲述起当年的情景,近90高龄的老军人黄金付有些激动,也很自豪,“当时鬼子和伪军乱成一团,被打得‘嗷嗷’乱叫”。

  1938年9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河南竹沟成立。随后,彭雪枫带领300多名战士从竹沟出发,向东挺进,开赴抗日前线。1939年元旦,日军占领了鹿邑县城后,派出日伪军500多人,在头目崔华山的带领下,占领了亳县城北的芦家庙,意图再次进犯亳县县城。

  1月8日夜晚,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大队队长滕海清带领尖刀排和三个连,乘崔华山立足未稳之机,兵分两路向芦家庙前进。随着战斗的开始,芦家庙枪声大作,各连实施各个包围,一部分敌人还没有来得及起来,就稀里糊涂地在睡梦中做了俘虏。

  经过3小时激战,我军共击毙日伪军100余人,俘伪军参谋长崔学善等官兵100余人,缴获步枪87支、轻机枪1挺、战马4匹、子弹千余发、军用品一批。新四军牺牲干部1人,伤干部1人、士兵17人。

  “芦家庙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侵犯亳县的企图,显示了我军的威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谯城区党史办相关负责人刘颖超介绍,芦家庙之战是新四军东进游击支队在豫皖苏打的第一场大仗,奠定了创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基础,鼓舞了皖北人民抗日的决心。

  两年时间亳县两次沦陷

  1938年5月24日,刘汝明的68军进入亳县接替汤恩伯部的防务。从26日起,日军利用重型装备进犯大寺集,在炮火掩护下强渡涡河,向县城发起进攻。日军冲破防线将县城四面包围,并用重炮轰城。30日夜,日军步兵攻入城,双方展开巷战。

  31日,守城部队转移,亳县县城第一次沦陷。

  1938年9月,亳县城内的日军撤到商丘,城内保留少数伪军。9月8日,安徽省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五路总指挥余亚农率3个大队会同在亳驻防的第3支队,收复了县城。

  1939年4月25日,日军兵分三路再次向亳县进犯。26日,日军在重型炮火的掩护下逼近城郊,炮轰县城,薛阁塔被击中,致30余人死伤。9时许,日军3架飞机与大炮一起轰炸城墙,守军各部虽通讯断绝,但没有放弃抵抗。日军攻进城后,双方展开巷战。就在守城部队准备一部分作战,一部分冲出西门收容士兵进行反击时,日伪军突然向收容地进攻,守军被迫撤退。

  至此,亳县县城第二次沦陷。

  第一次沦陷前,40多名无辜群众在日军的轰炸中死伤。沦陷后,留守驻军百余人烧杀淫掠,凶残至极。第二次沦陷后,日寇在县城成立了日伪特务组织新民会,日军驻城指挥部位于姜公馆,其西院地下道关押的人有进无出,其东院空地是日军使用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狗咬等各种惨无人道刑罚的地方,以至于姜公馆在以后多年没人敢进。

  日军在城内的暴行激起了当地各族群众的愤怒。一位年轻卖杏小伙面对日军的狂妄,毫无畏惧地将两个鬼子打跑;德振街一回民,上街卖鸡遇到抢鸡的鬼子,他抡起扁担将鬼子打跑;一位名叫刘佩五的私塾先生写出了“门前犹国土,岂肯树降旗”的诗句,表现出了民族气节。

  这一次,日寇在亳城盘踞长达7年,日货充斥市场,导致城内工商业凋敝,欠下了累累血债。

  驻亳联络站秘密组建

  坐落在市区的亳州教师进修学校,曾经是一个秘密联络站。也许是保密工作做得相当好,也许是知情人已经不在,现在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并不知道这个事情。

  据史料记载,1939年元旦,在占领鹿邑县城后,日军显示出再次进占亳城的迹象。1939年元旦刚过,彭雪枫就按计划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涡北地区,开展武装抗日斗争。1月3日,彭雪枫令滕海清、谭友林率第二团进驻亳县,当地人民深受鼓舞,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为了开展对亳县国民党地方政府的统战工作,彭雪枫下令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驻亳县联络站,派联络科长任泊生担任站长。办公地点选在了南门里大街路东的转家大院,也就是现在的教师进修学校,当时,联络站全部成员只有四人。

  转家大院由四合院、天井院等多个院落组成,房屋有上百间。任泊生到亳县建立联络站后,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并向国民党军、政官员和上层人士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其中,成功开展对安徽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五路指挥官余亚农的统战工作,这是新四军游击支队驻亳县联络站的成绩之一。

  余亚农是第五路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指挥官,自卫军兵源主要是各地农民抗敌协会的会员及一些中小学师生,也有国民党的退伍军官和掉队士兵。彭雪枫部来到涡北后,很快与自卫军建立了亲密关系。后来,统治安徽的国民党桂系决定取消、进攻与新四军关系密切的抗日人民自卫军,并通缉余亚农。为了抗日统一战线大局,经联络站从中调解,余亚农离开自卫军,自卫军接受改编。

  1939年4月,日军进攻亳城,亳城沦陷,任泊生等被迫转移,亳县联络站至此终结。

  涡水汤汤祭英魂

  涡河北岸,亳州烈士陵园傍水而立。进入陵园,一座高约12.8米革命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纪念碑左边,是由60块碑刻组成的亳州革命斗争史碑林。碑林为徽派园林式建筑,由碑刻和碑廊两部分组成。碑廊长约80米,碑刻讲述了自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来亳州革命斗争史上的大事,诸如亳县蛋厂工人运动、彭雪枫会见余亚农、夜袭张阁、芦家庙战斗和攻克亳州等。碑文大多由启功、沈鹏等书法家亲笔题写。

  与纪念碑遥遥相望的是烈士纪念馆。该馆的三间大厅里面陈列着不同时期为亳州乃至全国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的英名录、照片、骨灰、遗物及革命事迹简介等。记者看到,新四军游击支队在亳州开展革命的资料很多,很可惜很多烈士的资料不详,只留下照片或姓名。

  2015年建成皖北烈士陵园,并对外开放。烈士陵园位于安徽省亳州市,从市区往北,沿芦苏路前行15公里便来到了原芦家庙战斗的遗址——皖北烈士陵园所在地。

  芦庙位于皖北边界地区,这里也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亳州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根据地,这块土地上曾经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开展武装斗争的壮举,见证了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取道亳县挥师南下,“六克亳州”的传奇战史,见证了淮海战役中亳州人民积极支援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后方医院的场景。 皖北烈士陵园不仅是亳州的红色纪念园,它也是记录皖北地区战争面貌的一本史书。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1-09 11:03: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英雄连队:新四军82壮士血战1600日伪军(图)

下一篇:13处军部旧址见证新四军抗战历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