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青年军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末期所建立的一支政治性很强的军队。中国青年军由于组建的时间比较晚,等完成训练正式成军的时候抗战基本结束了,所以在抗战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也没有更多让后人记住的东西。
一、中国青年军的组织、号召。
1944年,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提高军队素质。蒋介石成立青年军的用意,不仅是为了扩充抗战力量,其更重要的目的,首先是在政治上与中共争夺青年,因当时许多爱国青年都认为到延安去是“抗日救亡”之道,其次是要把青年军办成一个训练干部的大学校,重建“黄埔精神”。1944年10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发表《告知识青年书》。
(一)该书分析了中国过去知识分子存在的问题及当今知识分子必须承担的责任:
我们中国过去知识份子向以温文儒雅自命,重文轻武,好逸恶劳,演成今日文弱颓废的风气,因而造成了国家的衰弱,遭受了「东亚病夫」的议评,召致了如此空前的外侮,这实在是我们国家民族莫大的耻辱-现在我们经历了七年余的艰苦抗战,而且已到了决定胜败的最后关头,今后的一年,将是我们争取最后胜利的一年,也是决定我们民族盛衰,国家存亡的一年,这正是我们知识青年报效国家千载一时最难得的时机-倘若我全国知识青年,皆能振臂而起,踊跃从军,发扬踏隔,挺身卫国,就可以彻底改造我们社会的颓风,洗雪我们民族的奇耻大辱,不仅可以完成抗战的胜利,并且足以奠立建国永久的基础。否则如果我们知识青年至今还是漠视国家的安危,坐视将士的浴血牺牲,而不痛改其本身已往苟且偷安贪生怕死的恶习,仍以社会上的特殊份子自居,则亡国的惨祸,无可幸免,而中华民族世世子孙,势将万劫不复了。中正深感我国家兴亡民族盛衰的前途,完全寄托在我们全国知识青年的肩上。乃由中央发起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号召我有志节、有血性的知识青年,一起奋起,志愿从军,共同集合在一个集团之内,在我亲自统率之下,来做我的部下。凡是立志革命,决心报国,愿与我同患难、共荣辱、来做我部下的青年,我必与之同生死、共甘苦,视之如子弟,爱之如手足,竭我心力,尽我职责,来领导你们完成革命抗战实现三民主义的大业。今当这个运动开始之际,列举要义,以告我全国的知识青年。
(二)该书回溯了我国五十年来的革命历史及七七抗战发动以来部分知识青年参加军事或与军事有关的工作。
回溯我国五十年来的革命历史,最初国父倡导革命,号召救国,我海内外青年志士,纷纷牺牲学业,舍弃家庭,在国父领导之下,提义兵、举义旗、掷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为国牺牲,迄辛亥之役,终于推翻满清专制,建立中华民国。乃至民国十三年,国父创立黄埔军校,全国各地有志青年,间关跋涉,冒险参加,接受革命军事的训练,造成了国民革命军的基本力量。经过东征北伐三年间的奋斗,终于肃清军阀势力,统一全国。这两次伟大的成就,可说都是以知识青年从军为其契机,这固然是表现了知识青年赴难争先,报国恐役的精神,也可以说明知识青年从军对革命建国贡献的伟大和关系的重要。
自从七七抗战发动以来,虽有一部份知识青年参加军事或与军事有关的工作,也有不少青年学生,或入军校受训,或应征调服务,而最近一年,更有不少在学青年与公教人员,自动请求入伍,但是事实上知识青年从军还没有普遍到全国各地各部门,知识青年们因为兵役法有缓征缓召的规定,因而自动请缨的也不够热烈。现在抗战局势已临到决战的阶段,一切须为军事,一切须为胜利,当前形势的紧急和重要,远过于辛亥革命和北伐的前夕。我知识青年要对得起过去为革命牺牲的先烈,对得起七年余为抗战而殉难的军民,就要认识现在正是你们效忠报国的唯一时机,踊跃入伍,以身许国,发扬我革命青年的一贯精神,克尽其为民前锋的责任。
(三)该书公布了从中央到地方有关知识青年从军机构设置情况。
中央为使知识青年们得有效忠报国的机会,已经决定第一次号召知识青年十万人从军,凡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曾受中等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的青年,只要体格健全,不论依法是否缓征缓召,均得志愿报名参加,中央现已设置全国知识青年从军指导委员会,各省市县各地方各机关,以及各专科以上学校,皆将设置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委员会,分别筹划办理征集有关事宜。中央并已选拔优良的干部从事领导,务使这次从军的知识青年们获得实益,蔚成劲旅,而过去一般军队编练中的缺点,亦已详加检讨,切实改革,务使过去一切征集训练的弊端,彻底扫除。至于军中待遇,则参照驻印军及远征军的办法,将来训练成军以后,我必将这个部队使用于发挥最大战斗效能的方面。其他实施办法,均积在极进行之中,而我对于这件事,必亲自负责督导,尽其心力,来作极周到的准备,使知识青年们从军以后,得为国家作最大的贡献。
(四)该书体现了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为使大家明嘹此举意义的重要,特作如下几点说明:
第一、青年非从军无从造成其人生伟大的志业。我要提示我全国知识青年的,你们要充实自身,锻炼自身,实现其平生的抱负,创造其伟大的事业,而成为一个非常的人才,那就一定要在战斗生活中来锻炼来学习。战场是我们创造事业基础唯一的学校,在炮火中可以增进我们许多的智能胆魄和体力,在生和死的斗争中,才可以真正了解人生的意义。惟有在战场上与我们同生死的战友和民众,才可以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实际的学问,而这些学业与知能,都不是在任何普通学校里所能学得到的。我自己在少年的时候,便立志从军,一向都认从军为人生中最快乐的生活,亦为革命中最高尚的事业,我现在所有的经验和学识以及精神与人格的修养,都是从过去的军人生活中锻炼和体验得来的。你们入伍以后,我必和你们在战斗中共同学习,教育你们,指挥你们,所以你们绝不要顾虑到抛弃现在的学业为可惜,而踌躇不前,要知从军以后,你们将在战场上得到更广博更宝贵的知识和教育。古今中外有许多伟大的事业,和高尚的人格,实在都是从枪林弹雨的战士生活中历练出来的。我们要充实自己,要锻炼自己,创造革命建国的伟大事业,非实行从军不可。
第二、青年非从军无从湔雪其国家积弱的耻辱。我要提示我全国知识青年的:就是世界各国现代的国民无不视当兵为他神圣光荣的义务。在这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各国都彻底实行全民总动员,全国人民,无分职业的种类和知识的高下,对于兵役,无不踊跃应征,其未被征调的,且以未能亲临前线执戈卫国为憾,不仅男子服兵役,妇女也应征服军队的辅助勤务。因为动员的彻底,所以他们作战胜利,便有切实的把握。反观我国知识青年,却还是大都视从军为畏途,逡巡却愿,瞻望不前,迄今我们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受过中等教育的,可说是占绝对的少数。这样,不但我们部队的素质无法提高,而外国人士,对我国家的观察,认为现在还有这种特殊偏颇的现象,无不表示讶异和轻蔑,我们国家的地位和荣誉,也因此而受到最恶劣的影响,这实在是我全国知识青年的耻辱。所以我知识青年如果要挽救国家,洗雪耻辱,如果要转移风气,复兴民族,就一定要争先入伍,自动从军,方能无愧于你们慷慨许国知耻自强的志愿和抱负。须知现在全国军民都在注视我们知识青年的从军能否实行,和从军是否踊跃,来晰定我们知识青年是否真正爱国,是否克尽国民义务,抑或只望他人赴前线赴汤蹈火,而自己却在后方苟且偷安。我知识青年诚能以国家为重,抱定为国家牺牲的决心,相率入伍,实行从军,则风声所播,不但我前线官兵,开风欢跃,增加他们作战的勇气,社会各界也必观感一新,互助互勉,以亲临前线杀敌为无上的光荣,以规避战时国民义务最大的耻辱,必须如此,然后乃能改革过去颓风恶习的旧社会,树立举国一致为国效命的新风气,确保我国家独立自由的地位,洗雪「东亚病夫」的耻辱。过去我会指出「军事第一的重要」,现在我更要提出「军事第一」的口号,作为全国人民的基本认识。这就是说:我们国民的地位,要以军人的地位为最崇高,国民的职务,亦要以服兵役的职务为最光荣。全国同胞都应以军人为楷模,适龄者固应踊跃从军,而未及龄与超龄的更要尊敬军人,爱护军人,随时随地要为前线的军人服务,要为军人的家属服务,造成全国普遍具有「军事第一」的观念,而我们知识青年尤应具备军人的人格,军人的修养,军人的精神,踊跃投效,来作一个最高尚最光荣最受国民尊敬的模范军人。
第三、青年非从军无从获得其抗战最后的胜利。我要提示全国知识青年的:七年以还,由于我前线数百万将士的浴血苦战,后方无数同胞的出钱出力,艰辛奋斗,已奠立了最后胜利的基础。今当战争已发展至最后关头,百年来的奇耻大辱,能否湔雪,七年余全国军民所牺牲奋斗而获得的光荣,能否保持,皆视此一年之中最后决战能否胜利来决定。在这个敌我决战开始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现代的战争,需要现代化军队,更需要现代化的军人,而在我们争取最后胜利,执行反攻的积极准备期间,尤其需要有高度知识和技术的士兵所组成的部队。我们现在一般的部队,论牺牲的精神,论爱国的情绪,论刻苦耐劳的习性,实在都不落人后。今日我们一般部队所最需要的,还是在于知识和技术。所以我们这一次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不是只要知识青年来充当官长或是只在军中服军佐的业务,而是要我们知识青年来充当战斗的列兵,直接来担任卫锋陷阵真正为民先锋的任务。必须我知识青年能踊跃从军,大量入伍,方才可以提高我们军队的知识水准,使精良武器的使用,新式战术的训练,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而且知识青年都有相当的知识修养,有独立判断敌情与应战的能力,不仅加入特种兵部队易于训练,就是在一般部队中,能使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士兵,增加一个师,就无异于增加普通十个师的力量。我们国家要能真正得到自由平等的地位,首先就要我们军队知识程度能与人家平等,尤其要我们士兵的知识水准能与人家平等,中央这一次号召我们知识青年从军以后,将来还要继续征集编练,从根本上来改造我们部队的素质。知识青年必须明嘹你们这次的志愿从军,不仅是献身报国最难得的机会,而且也是我们中国建立现代军队最切实的张本。所以你们要重视此举的意义,要认识自身对于国家可能贡献的重大,而一致起来,响应我这一个号召。
最后我更要告勉我亲爱的全国知识青年们,胜利和光荣,是不能坐待而致的,必须以热血和头颅来换取,自由与独立不是依赖或侥幸所能获得的,必须以自立与自强来争取,你们有热烈真挚的情感,你们有弥漫充沛的活力,你们更有高尚远大的抱负与理想,现在国家需要你们参加实际战斗,你们就应该自动奋起来报效国家。从军救国,就是你们发抒热情表现活力实现你们高尚理想和远大抱负的唯一途径。希望你们效班超的投笔,学终军的请缨,走上前线,以军人的战斗精神在枪林弹雨之中开拓你们前途壮阔的人生,更以军人的战斗行动,于狂涛骇浪之中,创造你们绚烂辉煌的事业。尤盼我全国同胞,互相督促,父论其子,兄勉其弟,妻劝其夫,朋友相规,师生相勉,竞以志愿从军为光荣,以规避兵役为耻辱,恢复我们民族尚武的德性,改造我们社会颓废的风气,整我军旅,灭彼倭寇,更望我全国士绅和教育界以及社会上负有领导责任的各位贤达,首先倡导,努力劝勉,使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一致响应我这个从军救国的号召,获取抗战最后的胜利,完成我们这个神圣的共同使命。
(五)10月11日至14日,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召集中央各部门、各省党部以及教育界人士150余人参与的“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会议”,就在这个会议上通过了知识青年从军方案:要求应征青年年龄18~35岁,接受过中等以上文化教育;身体健康者均可参加,服役年限定为2年。1944年10月21日,蒋介石在知识青年从军大会上,举起拳头,激动地发出了令青年热血沸腾的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一声呐喊响亮有力,唤起许多青年报名参军。政府于同年11月开始办理青年志愿从军登记甄选,合格的有125,500人。广大青年军参军人员的目的都非常明确: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颁布《知识青年从军征集办法》。
(一)、宗旨:为提高国军素质增强反攻力量争取最后胜利贯彻抗战目的起见特征集知识青年编组远征军。
(二)、标准:甲、知识青年(男性)年满十八岁至届满三十五岁者依法缓征缓召及应征服役者均得志愿参加。
1、年满三十五岁者如经特准亦得志愿参加。
2、女青年征集办法另订。
乙、受中等以上之教育或具有相当知识程度者。
丙、体格标准合于下列各条件者:
1、身长一百五十二公分以上者;
2、体重四十六公斤以上者;
3、胸围七十六公分以上者;
4、五官四肢及肺脏正常者;
5、无重痧眼痔疾及精神病者。
(三)、数额:暂定为十万人,其各省市分配数额另定之。各省市征集知识青年数额准抵补各该省市原定征额。
(四)、征集:甲、征集机关为发动知识青年勇跃从军并筹划办理征集期间有关事项特设下列各级机构。
1、中央设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指导委员会;
2、各省市设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
3、各县市设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
4、各专科以上学校及机关得设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
5、上项组织办法另订之各机关之征集委员会组织办法各自订定呈报全国指导委员会备案。
乙、集中地点应征入伍知识青年按照下列三个步骤分别向指定地点集中:
1、各县市及各机关学校应征知识青年先向各该县市及各机关学校征集委员会集中;
2、在各县市及各机关学校集中后即分别向所属及所在地之各该省征集委员会或其指定地点集中,其路线由各省征集委员会规定之;
3、在各省征集后应遵照全国知识青年从军指导委员会指定之地点分别集中。
丙、集中时间:自三十四年一月一日起至三月底止,各省市县集中办法另订之。
丁、集中管理
1、各县市及各机关学校征集途中期间由各该县市或机关学校征集委员会选派适当人员负责编组并率领到所属之各该省征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地点交接
2、各省征集委员会接交后即选派适当人员负责编组并率领到指定入伍地点交接
征集费用
1、征集新时期所需之粮食及费用除另有规定外其他如宿舍等之准备应由征集或集中所在地之征集委员会负责准备
2、应征青年未到达入伍地点以前仍着自备服装
3、交接输送要求迅速应以车船飞机为原则不得已时徒步行军
4、征集所需各项费用另表规定之
(五)、入伍:应征入伍之知识青年除特种兵外以按其籍贯编组为原则
(六)、待遇:除照远东军之待遇办理外副食费酌量增加
(七)、服役:服役期间定为两年期满后退伍
(八)、优待:入伍期间家属之优待及退伍后就学就业之奖励另行规定
三、知识青年志愿从军优待办法
(一)、本办法依据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办法第八项之规定制订之。
(二)、知识青年志愿从军于入伍之日起其本人及家属之优待除依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家属条例及其他规定之优待办法令办理外并享有本办法各种之优待。
(三)、知识青年志愿从军自入伍之日起其本人得享有下列之优待:
1、原任职于各级党政教育机关者保留其职务并按月照发其薪津及其他给与;
2、原从事于国营公营商营事业者由原机关保留其职务并照发其薪津及其他给与;
3、原肄业于各级学校者保留其学籍;
(四)、志愿从军知识青年之家属应享有下列之优待:
1、继续享受原服务机关有关优待职员家属之各项待遇;
2、领取入伍辅助金其不原愿领者另给名誉奖励。
(五)知识青年退伍后得享受下列之优待:
1、党政教育机关及国营公营商营事业机关人员得依本人志愿仍回原机关服务该机关不得借任何理由拒绝其复职并须给予升迁之优先机会;
2、学生得依本人志愿仍回原校系公费免费生及领有奖学金者一并恢复并特许参加升学考试;
3、凡参加留学考试及各种考试应予以优先录取之机会;
4、凡志愿参加国内外军事学校以及出国研究深造者由政府择优先保送之。
(六)知识青年因作战阵亡或受伤残废与积劳病故除由政府照规定从优抚恤外其家属得由原机关学校优恤救济。
1、有子女者其子女成年为止;
2、无子女者至其配偶死亡为止;
3、无配偶者至其直属血亲等亲属死亡为止。
(七)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得于服务完毕后由原学校原机关刻碑列名以示崇敬。
本办法经国防最高委员会核定施行。
四、为了鼓励知识青年从军,教育部颁布《志愿从军学生学业优待办法》。
1、原任职于各级党政教育机关或从事于国营公营商营事业者由原机关保留其职务。
2、原肄业于各级级学校者得保留其学藉。
3、继续享受原服务机关有关优待职员家眷之各项待遇。
4、从军青年受训期满复员时得依其本人志愿仍同原机关服务该机关不得借任何理由拒绝其复职须给予升迁之优先机会。
5、从军学生复员时得依本人志愿仍回原校复学不受休学年限之限制,其原校公读生免费生及领有奖学金者一并恢复并特许参加升级考试中等以上学生因特殊情形不能返回原校复学而拟转学他校者得分别呈请各省(市)教育厅局或教育部酌依志愿予以分发相当学校肄业。
6、从军复员学生得由学校举行甄别考试,其成绩特优者得酌与升级一学期或一学年,其成绩较差者暂随原班肄业并由校予以设法补习。
7、应征时原系初中三年级或高中三年级修业期满或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修业期满或及届毕业学生,而复役成绩确属优良者,复员时应由原校准予办理毕业手续后发给毕业证书仍作为原毕业年度毕业。
8、从军复员学生,其应征时会在大学先修班修业期满或高中毕业者继续升学时,得由教育部予以登记免试分发各专科以上学校肄业。
9、凡参加留学考试及各种考试应予以优先录取之机会。
10、凡志愿参加国内外军事学校以及出国研究深造者由政府择优优先保送之。
11、从军知识青年退伍后参加考试优待办法
(1)、从军知识青年具有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之资格者得受应甲种公职候选人考试之检定。
(2)、从军知识青年具有专门职业者及技术人员,考试法第六条或第八条所定之毕业学分者得分别应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同等受普通考试之检定。
(3)、各种考试应考资格所定经分年资准收入伍期间并入计算。
(4)、从军知识青年参加指定考试时,其笔试科目准予免试及格者发给应考证明书。
(5)、从军知识青年参加各种考试时得不受年龄之限制。
(6)、从军知识青年参加 各种考试时除医务人员考试外准以总平均分数满五十分为及格。
(7)、各种考试定有录取名额者,从军知识青年与其他应考人同遇及格标准时,从军知识青年应优先录取。
(8)、初试及格人员从军退伍者准免予训练及再试发给考试及格证明书退伍后初试及格者亦同此但初试及格依照规定应行实习者仍应实行并准以实习成绩代替再试成绩。
五、同时国民政府制定了青年守则,内容如下:
1、忠勇为爱国之本;2、孝顺为齐家之本;
3、仁爱为接物之本;4、信义为立业之本;
5、和平为处世之本;6、礼节为治事之本;
7、服从为负责之本;8、勤俭为服务之本;
9、廉洁为强身之本;10、助人为快乐之本;
11、学问为清世之本;12、有恒为成功之本。
本文作者:卢建欣
责任编辑:石江鹏 最后更新:2015-04-27 11:46: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期间的广西学生军
下一篇:艰难抗战路——中日总体实力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