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1944年中国远征军缅北反攻 缴南京大屠杀日军大印
2020-02-27 14:25:05  来源:中国远征军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他在缅甸驾坦克为南京“复仇”

  内战“临阵脱逃”:不打自己人

  在南京的乌衣巷里,住着一位91岁的坦克教练冯宗尧,头发全白,但声如洪钟、眼睛闪闪发亮,抗日战争时冯宗尧在印缅战场作战,是全班唯一前往印度的远征军战士。

  冯宗尧原籍江苏宜兴,父亲是满清秀才,冯宗尧是家族单传的独苗,对于当兵这么冒险的事,他说,自己是国仇家恨综合在一起做出的选择。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时,冯宗尧在武汉读初中,次年日军攻占武汉,他们一家人便开始逃亡,随即战火烧来,连防空设施都没有的小城镇遭到了敌军的低空轰炸,当时炮弹从冯宗尧头上飞过,他死里逃生。之后,一家人一路西逃到了重庆,在那里,他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重庆防空洞惨案”,五六百人闷死在防空洞里,当时他又一次侥幸逃生。惨案后不久,他报名去了黄埔军校。

  “参加战争,谁不怕死,最初我报名选择了辎重兵科,因为那里距离死亡比较远。”冯宗尧说,当兵时自己还只是十几岁的娃娃,然而经历战火洗礼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在即将毕业的前夕,全班77个同学中,只有他一人报名参加了远征军的集训。“好男儿要当兵,要不躲在后台当孬种啊,当时去印度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去的。”冯宗尧参加远征军到达缅北之后,被派往印度兰姆伽,这里是中国军队和同盟国军队的后方。冯宗尧被编入战车第七营第二连,随后兼任坦克教练。“当年我才21岁,但是我在班里是开坦克用坦克最好的,营长一眼相中了我,让我教同志们用坦克,营里200多人都是我手把手教的。”

  “教了那么多坦克手,其实我最想去的是到前线厮杀,要么不当兵,当兵就要出去打!”在这期间,冯宗尧几次想上前线,打了三次报告,都被上级拒绝了,上级表示,都是为国做贡献,坦克教练一职更需要他。1944年,中国远征军缅北大反攻,冯宗尧训练的坦克兵冲在了第一线。在面对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18师团时,坦克兵们同仇敌忾,一举冲进师团指挥所,缴获日军关防大印。如今,这枚大印依然保存在台北国军战史馆中。

  冯宗尧对扬子晚报记者说,解放战争开始后,作为国民党士兵,冯老不想与祖国同胞兵刃相见,于是便当了一名临阵脱逃的“逃兵”。说起这段往事,老人的话语也缓慢了很多,眼神中多了些许惆怅,“我父亲说,自己人不杀自己人,让我上阵杀日本人我一百个愿意,但你让我与同胞拼个你死我活,我真做不到,于是逃走了。”

  有力量才能不被人欺

  首个公祭日就要到来了,冯宗尧表示很激动。“我们可以不仇恨过去,但一定要记住历史,铭记历史,正视历史,多一个人知道这段历史,就多一份维护和平的力量。无论何时,国家都要强军、强国,铭记当年的历史,只有勿忘国耻才能振兴中华,只有国家有了力量,才能不被人欺负,立于不败之地。”
 

  他任教黄埔军校 培训两千抗日精英

  他的学生大多牺牲在战场

  今年已经98岁的徐祇则老人耳不聋眼不花,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书房,说:“我是真正的90后呢!”徐祇则老人1936年考入黄埔军校,是第十三期学员,经历过抗日战争,并于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已经占领东三省和华北,苏北学校很多学生都流亡到外面去,寻求加入抗战组织。”徐祇则祖籍山东,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当时有些学生去了陕北,而自己报考南京的黄埔军校,就是怀着满腔的热情,希望投身军旅,将侵略者赶出中国。徐祇则说,1937年,随军校西迁,在徒步迁移途中知道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状况。“当时义愤填膺,只能化所有悲痛为学习和训练,期待能在毕业时上前线。”徐祇则表示,毕业时,因为成绩优秀留校任教。徐祇则教导过两期黄埔学员,在西北边疆作出教学贡献,后来去兰州中队、新疆驻军,为抗战前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1948年徐祇则保护玉门油矿立下功劳,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中。

  徐祇则投身军官培训工作的那些年,直接带队培训过的学员多达2000人,他们大部分都充实到了抗日战场最前沿,很多人的消息渐渐不再传来,他们在战争中献出宝贵的生命。“那些既是我的战友,又是我的学员,看到战争的惨烈,让年纪轻轻的血气小伙们丧失了性命,非常难过。”徐祇则告诉扬子晚报记者,那些战友和学员的名字已经渐渐模糊,但想起他们为国捐躯的壮举,回想与他们一起保卫祖国的热血青春,就觉得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

  记住历史不是“冤冤相报”

  现在,首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徐祇则老人感慨颇深:“历史不能忘记,但记住历史不是简单的‘冤冤相报’,而是铭记历史,尊重历史,达到和平和谐。”徐祇则老人称,建立国家公祭日非常好,设立这样的纪念日,教育后代不应该忘记历史。“希望日本人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暴行,而不是像安倍晋三一样蔑视历史,忘记历史。必须同时教育日本人,让他们的年轻一代认识到祖先的犯罪行为,正视历史。”

  (来源:扬子晚报 时间:2014年)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2-27 14:27: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刘新凡:从中国远征军走回来的抗战老兵

下一篇:远征军老兵岳子云:炸腾冲城墙 子弹从我头顶擦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