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日军侵略我家乡的回忆(口述/许光仁)
2024-07-09 14:56:11  来源:岳阳市情网 2017-02-07  点击:  复制链接

  1939年9月至1944年5月,中日4次湘北会战中,汨罗江南岸的新市镇是日军从岳阳南犯长沙的必经之地。据史料记载,新市街4次沦陷,4次遭受破坏,日本鬼子放火烧街4次,仅新市街被杀和被迫外流人口达1000余人。其中,最大的一次屠杀是在1939年,新市街被屠杀平民500余人,史称“新市惨案”。

  我家在新市镇合心村,系原湘阴县武昌乡第十保藏书团邹家屋场,离新市街不远。1941年,我9岁,当时邹家屋场共9户人家,我家9口人,有祖母、父母和我们六兄妹。那时起我对日军侵略家乡记忆深刻,记得9岁那年我首次外出躲日本兵时,父亲挑一担行李,我用两个提桶挑着炉锅碗盏,母亲抱着妹妹还要背东西,一路逃至密岩山方家洞蓝家大屋(现属白水镇)。当时,有两个妹妹患病,无医无药,定娥妹不幸死亡,父亲抱着她去掩埋时,四肢还在摆动。嫦娥妹留了一条命,落个说话不清的后遗症。虽然无比伤痛,父母亲还是说:“住在别人家,不能哭,人家信禁忌。”

  1941年至1942年,先后两次“躲兵”,年轻人每天一早就向更远处跑,晚上才回。跑不快的小孩和老人则几十人躲在一间房子里。日本鬼子来了我们不声不响,有时鬼子找老人要“八哥大”(香烟)、“咸盐可干”等。有一次,我和许明月被掳,老人们跪地求饶未准。当天下雨路滑,鬼子叫我提个盐罐子跟着走。我光着头出门,注意记方向。一路上鬼子掳了不少人挑担子,如果有人喊挑不起,鬼子就给他加重一砣……当天傍晚,我凭记性跑回来了,许明月跟着搞了七八天才回,后来我父亲被掳,搞了20天才回。自我和许明月被掳后,我俩也要天天往外逃。有一次,我躲在一座大山里,正中午了,不知归路,放声大哭,幸亏堂兄登明哥听到把我带回来。那天下午,母亲一手抓住我同她躲在金井洞里,躲了整整一下午一整夜。次日早我们出来时,鬼子正放火烧屋,在坪里拍手哈哈大笑。我堂伯父欲提水灭火,鬼子不准,同屋的邹清泉要救火,鬼子恼怒将他杀死,肠子都洒在地上。本屋场被杀的还有邹送卿,死在田里,挣扎时把禾苗都探死(俗语:即压死)一大块,真是惨不忍睹。事后站在我家门口,就能看到屋场内外的近20栋屋,被烧掉了绝大部分。

  当时日本鬼子实行“三光”政策,见了劳动力就掳为“苦力”(夫子);逃跑的就“搏落”(用枪打),未跑的不顺从他就用刺刀杀;见了妇女就“晒谷”(强奸);见了猪、牛、羊就咪息(杀),有的只砍了一二条腿,或只剜了一块肉还活着,家畜都惨鸣不已;进了屋,能拉动的物品就抢走,拉不动的就打烂,未打烂的菜坛子就撒尿、拉屎。当时不少人家做了夹墙藏东西,鬼子到处打洞寻找,有所获便罢,否则放火烧屋。

  因害怕“三光”中的“抢光”缘故,稻子成熟了,不敢下田收割。少数胆子大的,晚上偷偷回来割点稻穗,绝大部分稻子在田里发芽,红薯烂在地里,普遍冒饭吃,只能吃杂粮野草。1942年新年时,邹家屋场全靠我堂兄登明哥借来一斗多米,每户分两升米过个年。新年后,劳动力都躲在外地未下苗,田土全部荒芜。

  直到1944年下半年,日军留有少数驻兵,地方一些人出面组建“维持会”,“三光”稍有缓和,人们才陆续回来。因日军施行细菌战,加上无医无药,乡亲们都患了全身奇痒的“老疮病”,多数人染病不轻,我家又死了立娥妹,回到邹家屋场的小孩共死了4人。此时的生活仍不安定,也无来源,仍需注意躲避。首先要躲飞机,白天要躲进山林,晚上不能点灯,怕暴露目标。其次是要躲打掳,屋场每天要几个人放哨,鬼子来了就发出喊声,往外地逃或躲进山林。当时新市街被炸,烧成一片废墟,不少人去捡废铁卖钱营生,我也参与了。一次,飞机空袭,我躲在汨罗江边一棵大树蔸底下,机关枪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我面前,炸浮桥的木片四处飞溅……艰难的时局中,我还学会了编草鞋、搓草绳、编棕叶扇以济营生。最头痛的是冒盐吃,有钱无市,偶有一石谷(10斗)就拿去换12两盐(16两为1斤)。连粮食都换不到盐怎么办?一是挖地皮,用墙脚陈砖熬硝盐;二是拿鸡蛋到“维持会”去换盐,我曾去过多次。

  “三光三光,地罢田荒;推子歇息,磨子遭殃;走路叹气,坐得抓疮。”“日本鬼子一把火,白骨成堆无人埋。”这是当时广泛流传的民谣,也是对鬼子暴行的真实写照。抗战结束后,我听说新市街一位靠挑水营生的人叫张早清,整天一担担挑着尸骨倒入一个民间捐资修建的塔内。这个塔在新市的梅家桥附近,塔名为白骨塔!

  虽然烽火硝烟已散去近70年,但童年血与火的记忆,生与死的博弈,时时如警钟响起:苦难永不忘,中华当自强!

(作者系汨罗市政协原副主席)

责任编辑:于雷雷 最后更新:2024-07-09 14:57: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协同八路军抗日(口述/莫武 整理/李瑞香)

下一篇:童年“躲 兵”记(口述/陈德辉)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