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渊子崖保卫战幸存者:男人打仗妇女提着菜刀送饭
2019-01-19 16:03:33  来源:琅琊新闻网  点击:  复制链接

  
91岁的林庆玉双手在战争中残疾

  村民林祥松守着纪念塔,梳理着那段历史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八年里,沂蒙人民不分老幼妇孺,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警示后人,即日起,我们联合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推出《铁血抗战——重访抗日堡垒村》系列报道,追忆这段可歌可泣的伟大抗战历史,展现延续至今的不屈精神与力量。

  1941年12月19日,在莒南县渊子崖村,英勇的村民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铁叉和铡刀,与千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殊死搏斗,以牺牲147人的代价,歼敌121名。其场面之惨烈,其精神之豪壮,惊天地而泣鬼神。渊子崖由此被称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7月8日,记者的采访车缓缓驶进渊子崖村,宽敞的街道,整齐的房屋,崭新的社区风貌,祥和的生活早已覆盖了昔日战争的印迹,但在上了年纪的村民的记忆中,那一场浴血保卫战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历史回放

  渊子崖村坐落在沭河东岸,当时属沭水县板泉区,今属莒南县板泉镇。

  1941年11月,日军开始对我滨海、鲁南地区进行“铁壁合围”,驻新浦的日军向北扫荡,进驻汤头。小梁家据点的汉奸为了向其主子“进贡”,向各村征收粮款,渊子崖村民在村长林凡义的带领下拒绝了勒索,并将前来勒索的汉奸打得狼狈逃窜,这惹得汉奸恼羞成怒。

  12月19日(农历十一月初二)早晨8点多钟,日军驻汤头的步兵、骑兵共1000多人,从许口出发,由汉奸引路拉着4门大炮,气势汹汹地向渊子崖扑来。

  渊子崖有1400口人,当时是个典型的大村。闻讯后,村里的男女老少在村长林凡义和林庆忠的带领下全部动员起来。自卫队守卫围墙,妇女和儿童运送弹药、石头,送水送饭。人们在围墙上修上垛口,墙里搭上架子,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以牺牲147人的代价,歼敌121名。

  这是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激烈悲壮的浴血保卫战,渊子崖被称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老实巴交的农民,那一天个个是英雄豪杰

  走进村子,先辈们用鲜血誓死保卫的家园,如今已是面貌全新的社区,街道宽敞笔直,房屋整齐林立,小孩子在街道上欢呼雀跃地玩耍,有人在街上叫卖着水果,还有一些人在村外的田地里忙着除草、打药,村民们过着平静祥和的日子。

  如今的孙辈们依旧憨厚朴实,他们的祖辈也是和他们一样老实巴交的农民,但在74前的那一场与日军殊死搏斗的保卫家园之战中,他们个个是英雄豪杰。

  推开渊子崖村抗日保卫战纪念遗址的大门,眼前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六角七层红石塔,这是1944年沭水县为纪念保卫战而建,高塔巍巍,记载着渊子崖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红石殷殷,浸滋着无数烈士的鲜血。

  “建这个塔用了一年时间,全是人工打磨。”今年67岁的村民林祥松带领记者参观遗址。当年,他的爷爷林庆忠和父亲林守玉都亲历了战争。

  “这一面刻着当时牺牲的147人的名字;这一面刻着全县各区抗战牺牲的英烈名字;这里是滨海专署专员谢辉、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在碑上题词。”林祥松一一向记者讲述。

  “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这是当时沭水县参议会在塔上的题词。如今,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逢节假日,各地机关、学校、工厂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瞻仰渊子崖抗日遗迹,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用铡刀接连砍死7个鬼子后倒在血泊中

  林祥松常听长辈们讲述当时的战争场面:那天下午鬼子用大炮轰开村子东北角的围墙,从缺口往里进,村民们与进攻的鬼子展开肉搏。其中,村民林九兰举着铡刀守在缺口,进一个鬼子就砍一个,一连砍死了7个鬼子,后被从上面落下的炮弹击中牺牲。

  今年85岁的林祥霖也向记者回忆了那段历史。他当年只有11岁,外面开战,他坐在自家门前的土炕上。“中午了,我们村40多岁的林王氏用扁担担着茶水、煎饼,手里提着菜刀路过我家门口。她一边大步走,一边喊‘乡亲们,给打仗的男人送饭吧,拿着刀,杀一个算一个,杀两个赚一个。’”林祥霖后来听大人讲,送饭的林王氏没再回来,她的丈夫也在当天牺牲。

  鬼子攻进村里,先用机枪扫射,然后顺着街追杀村民,每到一所房子前就放火烧屋,从东烧到西,从北烧到南。一时全村浓烟滚滚,墙倒屋塌,夹杂着枪声、孩子的哭喊声,村民们被迫向村子西北角撤退。

  “那时候的胡同很多都是半截的,村民林九明退到一个小胡同里发现没了后路,顺手抓起一把钊子(一种刨地的工具)打死了一个鬼子,但后来被进攻的鬼子杀害。”林祥霖说。

  下午3点多钟,住三义口的八路军山纵二旅五团三营的七连和九连,与县委区委临时召集的区中队闻讯赶来援救。正在疯狂屠杀群众的两路日军正准备在村中会合,听到村外我军的枪声,匆忙撤到村东。

  经过一番激战,直到太阳落山(下午5点多钟的样子),才把鬼子赶走。

  鬼子刺刀下捡回一条命,现在已经104岁

  当日战争,147人牺牲,存活下来的村民如今也大都去世了,仅有几位老人至今犹在,不过除了85岁的林祥霖身体还算硬朗,其他都已耳聋眼花,几乎不能正常与人交流。

  其中一位在鬼子刺刀下幸存的村民今年已经104岁。由于不能正常交流,他的故事,记者是听林祥霖讲的。

  “鬼子杀进村子,见到青壮男人就杀,有八九个人被鬼子用刺刀穿身,然后推到一个臭水汪里,日本鬼子是真狠毒呀!他们将人推到汪里还不算完,看到水面有泡泡,就知道那人还有气还没死,就再补上几刀,直到人没了呼吸。”林祥霖说起这些还恨得咬牙。

  “这位104岁的老人是林九兰的六弟,当时他中了刺刀后被推到水里,恰巧趴在牺牲的人身上,喘气的时候鬼子察觉不到,就这样才捡回了一条命。”林祥霖说。

  在渊子崖村居委会往北一里地,记者来到了建国前老党员林庆玉的家,今年91岁的林庆玉耳背得厉害,说起当年亲历的这场战争,林庆玉举起自己有点儿畸形的双手,激动地说:“我这手就是被鬼子烧成这样的!”

  林庆玉回忆起当年的战争,仍然历历在目。当时,鬼子攻进村里后到处放火,十五六岁的林庆玉躲在柴火垛里。

  “火烧起来了,我烤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出来了,没想到鬼子还在附近放火,看到我跑出来,抓到我又把我扔到火堆里去了。”林庆玉说,他被扔到火堆里后翻滚了几下晕了过去。

  “鬼子走了没多久,我就醒了过来,身上没有大碍,就是头部有轻微的烧伤,这双手也是彻底残废了。”林庆玉说。

  林庆玉右手上缠着绷带。“这几年,我这手老是发炎,断断续续的,老是不见好。”林庆玉说,在当年的战争中,他能活下来就是万幸。

  一首渊子崖抗日战争歌传唱至今

  “沂蒙山41年,起了西北风,鬼子头刚上河东,渊子村人民要革命,哎哟一哎哟,渊子村人民要革命……妇女们也参战,手拿着菜刀上前线,送茶又送饭,哎哟一哎哟,送茶又送饭。小儿童真勇敢,搬运石头当子弹,打倒鬼子一大片,哎哟一哎哟,打倒鬼子一大片。”

  这样一首《渊子崖抗日战争歌》,充分再现了当时全民团结抗战的情景,歌曲里有青年,有老人,有妇女,有儿童,所有的百姓都齐心协力抗日。

  “打仗时我只有11岁,这首歌我是后来上学时学的。”记者采访时,林祥霖又唱起了这首歌,虽然已经85岁高龄,可唱起这首歌丝毫不马虎。

  “这首歌老人唱了一辈子了,歌词早已能倒背如流了。”板泉镇党委的工作人员说。

  “我把这首歌教给了我的外甥,他在小学工作,今年六一儿童节,渊子崖小学就排唱了这首歌。我老了唱不动了,以后就让更多的娃娃们继续唱,唱得更好。”老人说着,呵呵地笑起来。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3-07 16:45:3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兰陵下湖村男女老少齐上阵 土炮轰得鬼子狼狈逃窜

下一篇:[口述沂蒙抗战史] 誓死阻击 147名村民英勇牺牲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