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位于太行山麓主脉,地势险要,有藏量丰富的煤矿。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井陉,派一个中队和伪军300余人驻守。井陉的煤矿除供给日军在华北的全部需用外,大部分运往日本本土。显然,这里成为日本侵华战争中掠夺中国资源、推行“以战养战”战略的一个重要能源供应基地。
1940年8月,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副总司令的亲自指挥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
8月20日,担任晋察冀军区中央纵队总指挥的司令员杨成武,从聂荣臻那里受领了袭击娘子关至微水一线的任务。聂荣臻要求此役应以井陉煤矿为重点,用飞兵奇袭的方式解决战斗,如突袭不成,则强攻克敌,务必制胜。杨成武选中三团作为主攻井陉煤矿的部队。很快,三团便拿下东王舍新矿。
正当杨成武为三团的胜利感到欣慰的时候,忽然接到三团报告:井陉煤矿火车站日本副站长加腾清利夫妇被炸死了,遗留下两个小姑娘,被三团一营的战士从炮火中救了出来。杨成武当即命令一营营长赖庆尧(后改名为赖兴中)把孩子送到前方指挥所。
见到两个日本孩子后,杨成武立即用电话向聂荣臻司令员报告。聂荣臻听了后很高兴,说:“很好,很好!三团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好事。你们要把孩子照顾好,马上派人送到我这里。”
两名小女孩中年龄稍大一些的叫美穗子。救出她的四连战士杨仲山,奉连长韩金铭之命,连夜将孩子送到了营部救护所,交给营长赖庆尧后,便返回小土山参加战斗,对后来发生的事,他便一概不知。比如一营侦察员是怎样将孩子送到杨成武处的,杨成武又是怎样派四分区政治部通信员封奇书,用筐挑着两个孩子送到聂荣臻处的,更不知道两个孩子最后怎样被我方人员送到了微水镇日军驻地。
关于从战火中救出美穗子的战士姓甚名谁,当时谁也没有留意过。三团后来留下的“阵中日记”里,也只记下了事件本身,没有记下杨仲山的名字,包括后来沙飞在我军收到日方的回信后,于1940年9月14日《晋察冀日报》发表《老乡:把这两个日本女娃娃送到敌人那里去》一文,也没有提到救人的战士名字。邓拓先生1942年7月7日发表在《晋察冀画报》上的文章,记载了进攻东王舍的部队营救两个日本小女孩的事儿,也未提及救出小女孩的战士是谁。新华社记者韦明在1945年2月11日的《新华日报》上则说,“三团团长听到孩子的哭声,在东站堡垒外有一个日本小女孩,侦察员抱来了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没多久,另一个连队,又送来一个四五岁的身子很瘦的女孩子,两个八路军战士护送着她们离开了正在战斗的火线。”救出日本小姑娘的战士,仍是无名无姓。沙飞在1947年1月3日晋察冀画报社摄影工作者经验交流会上也说:“当时我虽然拍摄了一些生动的材料,检讨起来,还很不够,因为我没有把那位不知名的勇士的事迹—从在战场上发现幼儿,直到亲自送到部队首长那里,具体地生动地记录下来。这件事情,现在想起来还感到遗憾,值得在今后处理同样情况时注意。”
那么,杨仲山到底是怎样救出美穗子的?事情还得从三团一营攻打东王舍新矿的那场战斗说起。
1940年5月,17岁的杨仲山,在一分区三团一营四连当通信员。8月中旬,三团奉命向正太线战役前线行军。经过6天酷暑行军,于19日到达井陉边沿的小作村,进入战前准备。村东山顶有日军炮楼,村南过几个小山就是日军占领的井陉煤矿。四连当时的任务是攻打矿区最高点小土山据点,然后向车站方向发展。小土山只有30多米高,70多米长,日军在山顶上筑有一个大碉堡,半山腰有一个小碉堡,居高临下,对防守整个新矿区十分有利。
8月20日夜幕降临时,部队沿着通向新矿的山路小径前进。翻过几座小山后,全连进到离新矿约500米的东王舍村。在矿工向导的带领下,四连开始从东王舍村北一条深沟里出发,向新矿接近。全连进到离小土山围墙外约30米的地方停了下来,等待进攻时机的到来。
8点30分,战斗序幕正式拉开。工兵将矿区总电源切断,矿区一片漆黑。四连开始对小土山发起攻击,全连6挺机枪以猛烈的火力,向山上据点射击。日军在我军火力压制下,退到小土山大碉堡及附近工事向我反击。小土山上的铁丝网延缓了部队的行动,四连几次进攻受阻。到凌晨4时许,四连一排终于攻破日军防线,打开一条通道,攻占了小土山,消灭了碉堡里的敌人。
杨仲山就是在冲进半山腰一个碉堡里时,遇到日本小女孩美穗子的。那时,杨仲山与连长韩金铭、四班班长及卫生员小李等人,冲到小土山西半坡的一个低碉堡时,敌人的火力仍不停地向这里打来。借着火光,杨仲山发现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中,站着一个四五岁的日本女孩, 他稍加思索,就抱起她,沿着小土山的交通壕,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下坡时,路很陡,他不得不弯下身子,一手抓着树皮草根,一手抱着孩子,慢慢地向前移动。大概是由于激烈的战火刺激和一夜的惊吓,小女孩不哭不闹,只是乖乖地被杨仲山抱着走啊、爬啊。尚且年幼的她当然不会知道,此时此地发生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也不会记得是什么人护送她脱离危险,保护了她的小生命。走过崎岖的山地,越过围墙,杨仲山终于走上通往东王舍营部的大路。突然,从营部所在地东王舍村北面又传来一阵阵激烈的枪声。子弹从杨仲山头顶上呼啸而过,同时还夹杂着几声日本人哇里哇拉的喊叫声。原来,驻守在井陉煤矿的一部分日军,得知煤矿遭到我军袭击,便连夜赶来支援,却在此处与我军相遇。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杨仲山机智地抱着小女孩,一头钻进路旁的高粱地里躲藏起来。
直到天大亮,枪声停止,东王舍村边开始有人来往,杨仲山这才带着小女孩离开潮湿的高粱地,来到村头的营部救护所。杨仲山汇报了他救出日本小姑娘的情况,并把小姑娘交给营长赖庆尧和营部李医生。赖庆尧说:“要照顾好孩子,赶快往后方送,不能走就用担架抬着走。”杨仲山说:“本来4点多我就往营部这边走了,可路上发生了战斗,我就躲进高粱地里等战斗结束了才出来,为了她的安全,我来晚了。”赖庆尧说:“营部本来是要靠近四连便于指挥。可我们也是刚走到东王舍村北的凹道时,就与日军遭遇了。结果,发生了战斗。你快回去,告诉连长准备攻打车站吧。”
杨仲山将小姑娘交给赖庆尧后,便和三排及指导员一起返回小土山,向连长韩金铭报告说,小姑娘已经送到了营部。8月22日,连队返回出发阵地小作村进行休整时,他才知道营部救护所已派侦察员将日本小姑娘送到了后方。战斗结束后,《晋察冀日报》上刊载了“日本小女孩已被我八路军,送回日军驻地微水镇”的消息,以及聂荣臻写给日军的信。
这位小姑娘就是美穗子,她的父亲叫加滕清利,是日军占领下的井陉煤矿火车站副站长。当时,她家就住在小土山前、火车站旁的一个四合院平房里,离山坡上的低碉堡只有60多米远。那夜,战斗打响后,母亲加滕麻津便带着美穗子进入有日军防守的碉堡里,美穗子的父亲加滕清利则抱着美穗子年仅7个月的妹妹美馏子,慌乱中逃到了矿井,不料被井内的大火烧死。幸运的是美馏子还活着,并被我军另一名战士救下。就这样,美穗子与美馏子两姐妹分别获救,被一起送到聂荣臻身边,并最终回到日方。
杨仲山送走美穗子之后,就投入了新的战斗,他没看过当年的报道,也没看过三团的“阵中日记”,更不知道当时连队是如何向上级汇报的。1978年,杨仲山从天津警备区某师副政委的位置上退休。1980年5月28日,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姚远方发表的《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一文及聂荣臻与美穗子的照片,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自己当年救出的小女孩。而在当时广播、电视和报纸的一系列报道中,救出日本小女孩的战士不仅无名无姓,还被认为已经牺牲。他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了当年部队的情况和三团这支部队当时的所在地。5月29日,解放军画报社派峭岩、刘铁生等3人到天津找他了解情况。
其实,当年四连参加那场战斗的人很少。当时,一排冲在山下,天又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斗位置。在场目击到此事的也只有连长韩金铭、通信员杨仲山、四班长和卫生员小李4个人。而连长韩金铭于1941年反“扫荡”时阵亡,卫生员当时也牺牲了,四班长于1941年5月被叛徒杀害。四连的骨干几乎没有保留下来的。杨仲山也于1944年冬被调出三团学习,后在另外一个团当了指导员。这一点,当年的营长赖庆尧和一营二连通信员田大得(解放后任张家口消防大队指导员)都有回忆。
杨仲山反映的情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在《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那篇文章发表后不久,日本《读卖新闻》社就在日本宫崎九州找到了美穗子(现名为美穗子)。
1980年7月10日,应中国有关方面的邀请,美穗子全家来华访问。本来接待部门安排了杨仲山及原部队代表一起参加欢迎美穗子的活动。但由于外事活动的种种限制和美穗子身患感冒,访华期间的两周时间内,杨仲山没能同美穗子见面。不过杨仲山营救日本小姑娘美穗子这一感人事迹,日本《神户新闻》在1980年8月20日,以醒目的大标题和长篇文字作了详细报道,并刊登了杨仲山的照片及他的一封信,信中详细记述了美穗子当年被救的始末。
8月22日,访华归国不久的美穗子设法从神户市岸信雄先生那里了解到杨仲山的联系方式,当夜便与他拨通国际长途电话。通完电话的美穗子辗转反侧,立即给杨仲山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感谢“在战火中最初救出我的杨仲山先生,不顾自己的安危,在没有道路的黑暗中,雨淋中,炮火中,保护我幼小的生命”,对此,“我含泪写这封信,表示深深的谢意”,“我的幼小生命的得救,证明你们是人道主义的,热爱世界和平的”。
2005年3月15日,杨仲山给美穗子回信道:
美穗子:
你好。最近你身体好吗?我是65年前在战火中救出你生命的八路军战士杨仲山。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我今年80多岁了,你也70了吧?你是否可以寄一张你的照片给我作纪念,我非常感谢。祝全家幸福,祝你身体健康。祝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杨仲山
2005年4月25日,一封来自日本的信,被送到了居住在天津市河东区的杨仲山老人手里。信中写道:
杨仲山先生:
您好。谢谢您邮寄来照片,65年前您救过我的命,我现在还深深地感谢。邮寄去春节时的照片,中间的是我,左边的是友好往来支部的来柱新平部长。回信晚了,深感抱歉。请您注意健康好好生活。
美穗子
2005年6月,美穗子家乡中日友好往来支部部长来柱新平,专程到北京采访了杨仲山,并详细记录了他当年救助美穗子的经过。2005年8月25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来柱新平带着美穗子访华。杨仲山与美穗子相隔65年之后,终于在北京相见。
2005年8月25日美穗子(左)来华与杨仲山(右)见面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4-07-22 17:19: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一个日本孤儿的中国成长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