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烽火之一·二八淞沪抗战
2017-05-23 09:37:43  来源:360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1. 简介;

  一·二八淞沪抗战

  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又称"一·二八"事变。

  2. 起因;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为掩护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府的阴谋,由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田中隆吉与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于1932年1月18日,唆使日僧天崎启升等五人向马玉山路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军投石挑衅,与工人发生互殴。田中操纵流氓汉奸乘机将两名日僧殴至重伤,日方传出其中一人死于医院。随即以此为借口,指使日侨青年同志会一伙暴徒于19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三名中国警员。20日,又煽动千余日侨集会游行,强烈要求日本总领事和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发表恫吓性声明,以保护侨民为由加紧备战,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27日,村井向上海市当局发出最后通牒,限28日18时以前给予满意答复,否则采取必要行动。国民党政府为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对日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军政部长何应钦急电第19路军忍辱求全,令上海市长吴铁城于28日13时45分全部接受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暂时下野的蒋介石委托国民党元老张静江说服蔡廷锴避免与日军冲突,并调宪兵第16团接替上海第19路军防务。日方接到吴铁城答复表示"满意",却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中国军队必须撤出闸北,不待答复便于当晚突袭闸北。鼓吹、

  3.过程;

  第19路军奋起抗战

  事变之初,驻上海日军有海军陆战队1800余人及武装日侨4000余人、飞机40余架、装甲车数十辆,分布在虹口租界和杨树浦,另有海军舰只23艘,游弋在长江口外和黄浦江上,由海军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1月28日午夜,陆战队分三路突袭闸北,攻占天通庵车站和上海火车北站。上海军民义愤填膺,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3个师共3万余人,第60、第61师分驻苏州、南京一带,第78师2个旅驻守上海,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防守市区的第156旅,在前来接防的宪兵第16团主动配合下,打退由横浜路、虬江路、宝山路进攻的日军,29日夺回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日军败退租界,通过英、美等国领事出面"调停",达成停火协议,缓兵待援。上海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纷纷组织救护队和义勇军,积极支援第19路军抗战。29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威胁中国政府,诬指上海事件是中国排日运动引起的。南京政府于30日仓促迁往洛阳。至2月2日,日军从国内增调航空母舰2艘、各型军舰12艘、陆战队7000人援沪。蒋光鼐急调第60、第61师参战。3日,日军破坏停火协议再向闸北进攻,被守军击退。日本内阁遂增派第3舰队和陆军久留米混成旅援沪,由第3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接替盐泽指挥。7日,野村改变攻击点,以久留米旅进攻吴淞,陆战队进攻江湾,企图从守军右翼突破。第19路军依托吴淞要塞及蕰藻浜水网地带与日军激战,第61师将进攻纪家桥、曹家桥及偷渡蕰藻浜的日军各个消灭,其余日军又龟缩租界,由英、美等国领事再次出面"调停",以待援兵。

  第5军驰援上海作战

  上海战况于日军不利,日本内阁于2月14日又调陆军第9师参战,改由第9师师长植田谦吉统一指挥。同日,中国政府派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5军军长,率所部第87、第88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19路军统一指挥,接替从江湾北端经庙行至吴淞西端的防线,为左翼军。第19路军为右翼军,担负江湾、大场以南及上海市区的防御。18日,植田发出最后通牒,要挟中国守军于20日17时前撤退20公里,被蔡廷锴严词拒绝。20日植田令日军全线总攻,采取中央突破,两翼卷击的战法,以第9师主突江湾、庙行结合部,企图北与久留米旅围攻吴淞,南与陆战队合围闸北。守军第19路军与第5军并肩作战,密切配合,利用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及既设工事顽强抗击,并组织战斗力强的部队夹击突入江湾、庙行结合部之敌。经过6昼夜争夺战,日军遭受重创,由全线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再由重点进攻被迫中止进攻。

  日军增兵袭击浏河攻上海

  淞沪抗战激励全国,后方官兵纷纷请缨抗战,蒋介石拒绝再向上海增兵。而日本内阁决定组建上海派遣军,派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任司令官统一指挥。2月27日起,上海日军又得到陆军第11、第14师的增援,总兵力增至9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战斗力骤增。当时中国守军总兵力不足5万,装备又差,而且经一月苦战,伤亡比较严重,左侧浏河地区江防薄弱。白川汲取前三任指挥官正面进攻失利的教训,决定从翼侧浏河登陆,两面夹击淞沪守军。3月1日,指挥第9师等部正面进攻淞、沪,以第3舰队护送第11师驶入长江口,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突然登陆,疾速包抄守军后路。淞沪守军腹背受敌,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国民革命军在江湾一带抵抗日军进攻至3月2日,由于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被迫全线撤退。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

  战役,中国军队在人民支援下浴血奋战,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但政府当局妥协退让,不继派援兵,守军寡不敌众,防线终被日军从翼侧突破而被迫撤退。由于上海的战事让长江航运中断,列强位于华中的利益受损,于是逼迫日本政府谈判。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于3月24日在上海谈判,5月5日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国军暂留现驻地(沪宁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不久,国民党政府将英勇抗战的第19路军调往福建"剿共"。——后来发生了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 1月29日凌晨,日机从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能登吕”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闸北华界,宝山路584号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书馆(中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藏书超过三十万册)均被炸毁。闸北多处燃烧。但日本陆战队夺占北站的企图以失败告终。

  1月31日,日本援军抵达上海,有巡洋舰4艘、驱逐舰4艘、航空母舰2艘及海军陆战队7000余人。

  2月1日,日本军舰从长江上炮轰首都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往洛阳,表示决不屈服(年底才迁回南京)。

  2月初,1万多日军多次进攻吴淞,均被击退。2月13日,日军劲旅久留米混成旅团千余人,在蕴藻浜曹家桥偷渡成功后,在永安纱厂门前被中国重兵包围,又有60名敢死队员实施自杀攻击,1600日军全军覆没。日军遭受重创,一举占领吴淞的企图遂破产。

  之后战事扩大,日军四易主帅,指挥官由海军少将改由海军中将任,最后以陆军大将,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担任;数度增兵后日方最后投入兵力超过三个师团七万人;并兼以海空军、战车助战。

  中国方面,蒋介石于事变发生后复出主理军事,以中央军第八十七、八十八师及税警团、教导团为第五军,由张治中指挥,于2月16日加入上海作战;之后蒋再调正在江西围剿共军的第十八军陈诚部入浙。中国军队在国民支持下,在江湾一带抵抗日军进攻至3月2日,由于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全面从前线后撤。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

  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中国军队暂留现驻地(沪宁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

  学运风潮 推动抗战

  事变发生后,9月29日,由上海的交通大学、光华大学和法政、美专等大中学校2000余名学生组成的“上海学生抗日救国请愿团”,分两批抵达南京请求政府出兵抗战。国民党中央训练部吕奎文在次日写就的调查报告中反映,请愿团“系由各校编为大队,大队之下又分为队,每队设队长一人,每校有一总指挥及一总纠察,负指挥及纠察之责。”该报告还称,“见各校学生组织严密,纪律极佳,毫无涣散喧扰情形。”当天下午,蒋介石在中央军校大礼堂接见了全体学生,他对学生请愿回应了两条意见:一是各校学生愿意回沪者当晚就离开南京,二是不愿回沪者即送到南京孝陵卫加入义勇军接受军事训练。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和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也相继讲话。学生们表示满意,当晚就分批乘火车陆续回到上海。

  12月17日下午,上海文森氏英语专门学校学生杨同恒在南京参加“各地学生请愿团”请愿抗战期间,不幸跌入河中牺牲。

  一个月后即1932年1月10日,上海30个抗日救亡团体共400余人,在南市公共体育场为追悼杨同恒集会。中午11时半,杨同恒棺柩被抬入会场,全场行礼致哀,法政学校和文森氏英文专门学校学生会主席相继上台宣读祭文,有关学校代表发表演讲,会场气氛沉重悲痛,不少与杨同去南京请愿的学生忍不住痛哭流涕。会上通过四条决议:一是拍卖已经没收的日货抚恤杨同恒烈士家属,二是反对南京政府的秘密外交,三是罢工罢市罢课,四是扩大反日运动。会后,集会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队伍沿方斜路经老西门、民国路向法租界而去,沿途学生们还高喊抗日口号。集会第2天,新任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就向行政院递交报告,他认为:“所谓'杨同恒追悼会’实不啻为共产党人之示威运动大会也。”

  各界名人 奔走呼号

  1932年1月28日午夜,驻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以3个日本和尚被三友实业社的工人义勇军打死打伤后,提出第19路军退出上海防务的要求未予答复为借口,分三路沿横浜桥、虬江路、宝山路,悍然向该军闸北防区发动突袭,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于此爆发!

  第二天,第19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的指挥下,驻守市区的第156旅与前来接防的宪兵第16团密切配合,血战日军进攻,夺回了被攻占的淞沪铁路天通庵车站和闸北上海北火车站,日军被迫通过英、美等国领事调停,与中方达成停火协议,企图缓兵待援。

  曾是民国初年高官名将的朱庆澜一眼就洞穿日寇的调援再战的意图。1月30日,他与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等,致电南京国府林森、汪精卫、蒋介石、冯玉祥等领导人,为孤守上海的第19路军呼叫后援:“沪战日军大败,万众欢腾,惟闻日本援军行将抵沪,我军亟待增援。”

  2月3日至7日,日军仗着刚从国内调来军舰和援兵,悍然破坏停火协议,先后向闸北、吴淞、江湾发动进攻。第19路军依托吴淞要塞和蕰藻浜水网地带英勇击溃日军,使其重新缩回日租界,日本又请英、美领事第二次调停,以待援兵。

  2月4日,上海闻人杜月笙在积极支前的同时对尚无援军驰援的状况非常不安。这一天,他作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理事,与会长史量才、副会长王晓籁和理事虞洽卿、张啸林、刘鸿生等,以该会及个人的名义,向林森、汪精卫、蒋介石发出一份措辞十分急迫的电文:“究竟政府通令各军抵抗以后,对于悬沪孤军有何援应方法?上海三百万市民现几濒于绝境。无上海即无全国,置十九路军而不顾,岂特弃我三百万市民?试问全国失此经济中心,今后将何以自立?急盼电复。”这份电报确有分量,仅过了3天,行政院长汪精卫亲自出面回电:“此次十九路军为正当防卫而战,将士奋勇,克尽所职,政府爱护不暇,岂有听其孤军失援之理。当此时局严重之际,擘画纵未能宣布,而事实终必可表现,敬祈勿信浮言,致生疑贰,是所至望。”

  杜月笙他们有所不知的,是蒋介石已经在积极部署淞沪会战。

  2月14日,蒋介石指示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下达命令,要求主动请缨杀敌的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将军,紧急编制驻南京的87师和驻杭州的88师为第五军,由张亲任军长火速驰援淞沪战场。这两个师均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套德式装备,武器精良、战斗力强,主要任务是拱卫首都南京及沪杭地区,平时一般不轻易动用,如今,为了淞沪会战蒋介石痛下血本。果然,上述两师投入前线一星期后,就奏胜了庙行大捷,毙死击伤日军三千余人!

  鉴于屡攻不陷,日本内阁决定组建上海派遣军,2月27日起,日军总兵力增至9万人,由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任司令官。而当时蒋光鼐、蔡廷锴的第19路军和张治中的第5军合计才4.13万人,而且武器装备总水平远比日军差,双方军事配比十分悬殊。

  3月1日,白川命日军第9师担任正面进攻,同时派第3舰队护送第11师从浏河口、杨林口、七丫口等我军侧翼突然登陆,致使我淞沪守军腹背受敌,第19路军被迫退守嘉定、太仓一线,第5军则撤至常熟县东南沿线。3月2日,日军攻占上海。3月3日,“国联”宣布前来开会调停,中日双方军队脱离火线,第一次淞沪抗战实际告一段落。

  对于中国军队的失利,3月4日,陶孟和、李四光、傅斯年、张奚若等学界巨擘致电汪精卫,要求政府继续战斗到底。3月26日,因在战事中支前有力的沪上大亨杜月笙,已经被公推为“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的副会长,这天他与会长史量才、副会长王晓籁以个人暨全体会员的名义,再次致电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兵增援上海战场:“连日沪战剧烈,为开战以来所仅有,前线诸军,浴血苦斗,而敌军继续而来,深知政府早经筹划增调援师,同人鉴于情势急迫,敬恳准予赶速抽调,星夜赴援”。

  然而,国民政府军政部只是在3月9日调上官云相的47师开抵常熟,归张治中的第5军指挥,共同钳制已经占领上海的日军而已。

  普通百姓 万众一心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日子里,上海民众毁家纾难,坚决抗战。这从一·二八当天上海市政府发给南京行政院的一份密电可见一斑:“查关于民众自动组织之义勇军,前奉钧院第六零四九号密令,经已饬属遵照在案。惟现在本市各种义勇军,风起云涌。如中华民国退职军人抗日救国义勇军、中国国民精忠义勇军、中华民国抗日救国敢死队、灾民义勇团、国民奋进会……有退伍军人组织者,有系市民及工人所组织者,纷呈本府备案,或请保护前来。”

  上述密电中提到的“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亦在行政院遗档里有报告记载:该团体有团员55人,于1932年1月14日晚乘火车抵达南京,领到军政部发给服装、行政院补助经费1400元后,继续渡江北上,请求张自忠部队发给枪械,以冀出关杀敌。“甫抵北平,闻一·二八沪战又起,当即兼程南下,参加十九路军做宣传工作,颇蒙蔡(廷锴)军长之嘉许。”

  战事激烈进行之时,上海市民劳军慰师,与第19路军、第5军结成了真正的血肉长城。2月29日,上海各界各团体集会举行了“上海抗日血战周月纪念大会”,并向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汪精卫、军政部长何应钦发去《艳电》:“暴日寇沪,存亡一发,务祈钧座迅派大军来沪增援,且令张学良提兵出关,收复失地,以分敌势。”

  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中国政府居然接受了日方提出的包括上海地区不再驻军等践踏我国主权的条件,消息传出后,上海各界一片反对议和、要求再战之声。5月18日,一个名为“现代法政研究社”的机构,给临时迁往洛阳的国府发去电报痛斥该协定丧权辱国:“暴日侵凌,淞沪为墟,凡有血气,畴不痛心,乃政府诸公,坐视强敌,摧残我文化,焚烧我卢舍,杀戮我人民,占领我疆土,竟于五月五日签定丧权辱国之上海停战协定。宗留守渡河未闻,岳少保朱仙已召,奇文异事,旷代罕有。务请立毁亡国之约,再起抗日之师,不战亦亡,宁战而亡,此项协定,本社同人誓死反对,泣血陈情,伏侯明察。”

  中国损失:

  据统计,事件中中国金钱损失约为十四亿元。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5年后八一三淞沪会战,闸北华界几乎全部被毁)同济大学(吴淞)、复旦大学(江湾)、上海法学院等均遭轰炸。

  日本的损失:

  在两国正式签署停战协定前,日人在4月29日于虹口公园举行阅兵,庆祝日本天皇长寿的天长节及日军胜利。

  韩国人反日志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宾席投掷炸弹,结果白川义则被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被炸断一腿,植田谦吉中将师团长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后来被捕,在日本被处死。

  双方参战兵力

  中方:中方兵力为驻上海的19路军,含第60、第61师,分驻苏州、南京一带,第78师2个旅驻守上海。3个师共3万余人。

  中国军队5万人:十九路军;第五军(张治中)。

  日方:开战初,日军为驻上海海军陆战队1800余人、武装日侨4000余人、飞机40余架、装甲车数十辆,分布在虹口租界和杨树浦,另有海军舰只23艘、游弋在长江口外和黄浦江上。

  日军7万人:第三舰队、混成第二十四旅团、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师团;

  28日开战后,中方多占上风,2月2日,19军加调第60、第61师参战。当天,日军从国内增调航空母舰2艘、各型军舰12艘、陆战队7000人援沪;3日,日军增派第3舰队和陆军久留米混成旅援助; 2月14日又调陆军第9师参战;同日,中方张治中率所部第5军第87、第88师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增援上海,归第19路军统一指挥,经过6昼夜争夺战,日军遭受重创,由全线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再由重点进攻被迫中止进攻。

  事变过程中,我方国内群情激昂,后方官兵纷纷请缨抗战,老蒋则拒绝再向上海增兵。

  相对应,日本内阁在前述增援基础上决定组建上海派遣军, 2月27日起,上海日军又得到陆军第11、第14师的增援,总兵力增至9万人、军舰80艘、飞机300架,战斗力骤增。而我军总兵力不足5万,装备又差,且经一月苦战,伤亡比较严重,战至3月2日日军攻占上海,3日战事结束。

  5月5日中国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不久,19路军被调往福建剿共,11月,发动反蒋“福建事变”,惜GCD正处王明左倾期,未予理会施援,后遭老蒋剿灭。

  3. 战果对比:

  19路军并后来增援的第五军,连续击败日军进攻,使敌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受到沉重打击,我方伤亡略多于日方。

  4. 1932年1月中旬日军开始在上海寻衅时,表面已下野的蒋介石幕后授意何应钦、朱培德电令十九路军于1月27日退出上海市区,遭到19路军拒绝。

  十九路军因中央政府称国难严重税收困难而“自1931年10月起,从未领到应得军饷分文”,并被截留各地支援十九路军抗战捐款。

  事变之时,作战最需要之“平射炮和高射炮,经两军(即19路军和第5军)政务一再呼吁请领,军政部始终不发一炮一弹”。

  事变之时,19路军向海军借大炮、铁板遭拒。

  事变之时,空军收到密令:“对日海军,决不抛掷炸弹”。

  事变之时,海军与日本海军达成“互不攻击,以维友谊”协议。海军部长陈绍宽紧急命令各舰:“日海军炮击狮子山及南京市,与我海军无干!非日舰炮击我舰,不准还击”

  事变之时,驻无锡、苏州一带的上官云相一师,驻浙江的戴岳一旅,驻江北的梁冠英一路以及在杭州、赣东老蒋嫡系部队共约60个师兵力,皆按兵不动。事变时各部队收到军政部通令:“十九路军有三师十六团,无须援兵,尽可支持。”“各军将士非得军政部命令而自由行动者,虽意出爱国,亦须受抗命处分。”

  向第19路军并第五军英勇作战的官兵致敬!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5-23 10:06: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三党策动“一·二八”淞沪抗战

下一篇:我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回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