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英勇无畏!镜头下的绥远抗战
2017-05-15 09:03:20  来源:新华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方大曾,1912年7月13日出生于一个外交官家庭,从小热爱摄影,在中国摄影水平整体落后于世界的那个年代,他几乎是无师自通地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摄影师。方大曾虽出身于官宦之家,但他的镜头中没有达官贵人,更没有风花雪月的仕女,对社会的关注让他频频将镜头对准底层百姓,思考着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进入上世纪30年代,面对风起云涌的战争形势,热血青年方大曾拿起相机,饱含激情地记录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准备,同时揭露出日军的种种丑恶行径。

  绥远前线挖战壕的中国士兵。

  1938年2月,当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来到中国抗战前线进行采访时,或许很难想象,许多中国同行此前已经用手中的照相机阐释着他的名言了——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方大曾,无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奇人物。

  1936年年底,绥远抗战爆发。方大曾只身北上,深入绥远抗战前线。在持续40多天的战斗中,他凭借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与毅力,孤身一人在茫茫荒原上追逐着战火的脚步,拍摄了大量纪实照片,真实地记录了绥远抗战的过程。

  方大曾家属捐赠给国家博物馆的原版照片,系方大曾从前线寄给母亲的肖像照,照片上有方大曾本人的亲笔题记。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方大曾第一时间赶赴前线。在华北战场上拍摄采访了3个月后,这位蜚声国内的战地记者突然失踪,从此再无音讯。

  他是第一位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摄影记者,将生命的形态永远定格在了25岁,只留下家人和朋友年复一年的等待。

  绥远前线,阵地上的中国军队机枪手。

  余华在其《消失的意义》中这样评价:“方大曾的作品像是上世纪30年代留下的一份遗嘱,一份留给以后所有时代的遗嘱。这些精美的画面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旧式的火车、早已消失了的码头和工厂、布满缆绳的帆船、荒凉的土地、旧时代的战场和兵器,还有旧时代的生活和风尚。然而那些在一瞬间被固定到画面中的身影、面容和眼神,却有着持之以恒的生机勃勃……当一切都消失之后,方大曾的作品告诉我们,有一点始终不会消失,这就是人的神色和身影,它们正在世代相传。”

  绥远前线中国军队的战地医院里,一位士兵的右臂已伤痕累累,但由于条件艰苦,只能接受简单包扎。

  时至今日,方大曾拍摄的837张照片悉数为国家博物馆收藏,这位传奇的战地摄影记者终于从尘封的历史中被重新发现,连同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同进入现代人的视野。

  《绥远——失踪战地摄影师方大曾的抗战记录》是国家博物馆的杨红林先生自2010年起研究方大曾照片的所得。他将这些珍贵的照片“嵌入”真实的历史当中,引领读者重新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更以此来展现一代传奇战地摄影师方大曾的传奇人生。

  紧急奔赴绥远前线的中国士兵。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5-15 09:26: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绥远1936——失踪战地摄影师方大曾的抗战记录

下一篇:绥远抗战的先声—红格尔图战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