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滇西大血战:国军四场鏖战将日寇逐出西南国门
2017-06-14 11:42:39  来源:360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在装备整训一新之后,拔营东进,开始向缅甸大举反攻。复仇之师锐不可当,他们一路闯关夺隘,打得号称“丛林之王”的日军第十八师团节节败退。为了挽回败局,日军驻缅方面军策划了个一箭双雕的阴谋,突然向印度的英帕尔发动了攻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一举攻占这个盟国反攻缅甸的基地,同时切断中国驻印军的后路。战端初起,日军连连得手,英军防线岌岌可危。为挽颓势,盟国要求中国军队提前在云南向日军发起攻击,以策应印度和缅甸的战局,尽管当时驻云南的中国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好,但出于整个反法西斯战略格局的考虑,蒋介石同盟国首脑几经商榷,最终决定提前出兵。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揭开了反攻作战的序幕。

  血攻松山

  远征军强渡怒江后,迎面遇到的第一个大障碍就是松山。松山雄踞怒江之滨,俯视着怒江峡谷,滇缅公路就在它的脚下蜿蜒。此山因长满了松树而得名。1942年日军进攻怒江防线失败后,便选择了这个扼守怒江沿线的制高点作为防御重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动用一个工兵联队外加大量的中国劳工修筑工事。特别是在其主峰,日军在阵地上不仅构筑了密如蛛网的战壕、铁丝网和明碉暗堡,还在山顶上修建了两个大的主堡,主堡下面还有三层地道联接着各个火力支撑点。主堡的建筑极为坚固,内部有钢筋和圆木加固,外部除了坚固的水泥墙外还加了很大的复盖层。工事建好后,日军“缅甸派遣军”司令官河边正三、第十五军军长牟田口廉在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的陪同下,到松山视察主堡的抗毁坏强度。日军用150毫米的大炮和重达500磅的航弹对主堡进行直接的轰击,未能损伤其一根毫毛。于是,日军得意了,扬言松山能够坚守11个月以上,中国军队不死十万人休想攻占松山。守卫松山的是日军五十六师团一一三联队之一部,总共只有1260人,加上其他几个附属阵地,守军约2500人。

  1944年6月4日,攻克松山的战役打响,首当其冲的是第十一集团军的新二十八师,他们连续组织了5次攻击,全部被日军猛烈的火力打了下来。7月5日,远征军调上来精锐的荣誉第一师三团和八十二师二四五团接着强攻,也是惨败而归。以后,攻防之战越发残酷,中国的生力军一批一批地调上来,又一批一批地倒下去,一个连队打光了,又一个连队接上去。山坡上布满了中国官兵战死的尸体,时值大雨滂沱的季节,战死官兵的鲜血顺着陡峭的山坡被冲下来,那场景真是名副其实的尸山血河。还有些官兵冲到距离敌人前沿很近的地方被火力所阻,进不得,退不成,只得蹲在积满雨水的弹坑中,几天几夜动弹不了。

  从6月上旬到7月底,经过近两个月的攻击,在付出了重大牺牲的代价后,远征军终于攻克了松子坡、大垭口、腊勐街、滚龙坡等松山的外围阵地,只剩下代号为子高地的主峰还在日军手中。

  松山久攻不克使蒋介石大为震怒,他下达了死命令,限八月底以前拿下松山,违者自军、师、团以下,一律按“贻误战机”论处。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在传达“委座”军令时,还特别关照第八军军长何绍周,“希勿以熟相欺,以身试法”。军令如山,从统帅部开始,一级压一级,层层加码,到了基层官兵那里就只能以死相拼了。据一些老兵回忆,在滇西作战中有一位营长就是在“限期”的重压下,明知办不到,又不想让手下的弟兄们白白送死,万般无奈之下,只身走出指挥所,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勾动了扳机。

  在限期攻克的命令下,主攻松山的第八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声势浩大的强攻,结果徒增伤亡而少有斩获。

  军法如同铡刀架在了各级长官的脖子上,逼着他们想出办法来。在何绍周的一再催促下,办法是想出了不少,但逐一被否定了。最后,八十二师副师长王景渊想到了坑道爆破的妙计。何绍周当即采纳,并要王景渊主持坑道作业。

  在子高地前,几个月的攻坚,数千士兵的牺牲也不是一点进展没有,中国军队占领了子高地前约半个多足球场大小的一块平地,这里原来是日军辟出当操场用的,中国军队就用它作出发阵地,对准山顶两个主堡开挖下去,开始挖的是明壕,当接近到主堡的地方便转入了地下。日军发现了中国军队的企图,多次出击想破坏作业,均被中国掩护部队用美式火焰喷射器烧得焦头烂额。8月18日,在敌主堡的下方两个药室完成。左边的药室填入了50箱,每箱25公斤TNT炸药,右边的药室填入了70箱。8月20日上午,中国军队大炮齐鸣,一场声势浩大的进攻又开始了,部队冲到一半,便偃旗息鼓,悄悄地退了回去。原来这次佯攻的企图,是把更多的日军引诱到表面阵地上来,以便增加爆破的效果。9时15分,工兵按下电钮,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两个坚不可摧的主堡,在骤然升起的蘑菇云中化为废墟。至于这次大爆破究竟炸死了多少日本兵,有两种说法。中国的战史记载,炸死日军官兵75人。上世纪80年代,有个守过松山的日本老兵回到中国云南,他说事先日军已经知道中国军队的大爆破计划,因此只留下六个人守阵地,其余的人乘夜转移了。这事不知真伪,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中日滇西对抗中,中方的保密工作太差,上至蒋介石,下至军、师、团的电报多被日军破译。

  爆破了主堡,日军无险可守,中国军队一鼓作气拿下了子高地。不料,第二天,日军利用中国军队的麻痹,发动逆袭,又把阵地夺了回去。8月22日,远征军荣誉一师三团组织反击,由30人组成的敢死队率先突上山顶,与日军展开肉搏,到后续部队完全收复高地时,敢死队已全体阵亡,山顶上尸横遍野,两军官兵在肉搏中抱在一起死的竟有62对。据经过拼死厮杀的老兵讲,人在杀急了眼的时候,会停止射击,迎着敌人用刺刀去拼,而当杀红了眼的时候,就会扔掉枪支,抱住对手,用手掐,用牙咬……

  占领主峰后,远征军乘势而下,于9月7日完全收复了松山。松山大血战,歼灭日军三千余人,中国方面有7600名官兵阵亡。

  血拼腾冲

  腾冲古城是滇西的一颗明珠,在这里汇集着热带雨林、高原湿地、火山温泉等各色大自然的美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对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赞不绝口,挥毫写下“极边一城”的墨宝。古城方圆不到四公里,城墙建筑就地取材,用的是当地的火山石砌成。城高10米,宽6米。

  日军占领腾冲后在城头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城墙中间也被他们掏空了,明里暗里布置了许多射孔。在城中的街道两旁也构筑了无数的火力点,再用地道把所有的火网编织成一个整体。在交通壕和地道的上方,他们还用很粗的绳子结成像蜘蛛网一般的吊索,当空袭和炮击的时候,他们就像猴子一样爬到绳子上,以避免炸弹的巨大冲击波给自己造成震伤。

  坚守腾冲的日军五十六师团一四八联队有个恶名叫“黑风队”,单凭这一点就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极其凶残的对手。中国军队攻城时,日军守城部队有三千余人,其中守卫城池的日军2025人。

  中国远征军自6月起逐步逼近腾冲,日军为了加强防御,特别从龙陵方向运来了大批的弹药,将其囤积于一户民居里。这一情报被我第十一集团军腾东情报组侦知,经核实后,一封密电发到大理“总台”。为了指示轰炸目标,情报人员还想方设法在目标的上面放了一面反光的镜子。美国空军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前来轰炸,很快发现了一处房顶闪闪发光,接着炸弹呼啸而下,地面则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爆炸和大火一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7月2日拂晓,中国第二十集团军开始对腾冲外围的扫荡,经过连续奋战,拿下了来凤山、飞凤山等几处拱卫城池的制高点。7月27日,二十集团军下令攻城。各路大军蜂涌城下,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然而在坚城之下,无数官兵战死,城墙却岿然不动。

  重炮撼不动城墙,就请来美国空军助战。重磅的大炸弹投到城墙上,竟然也只能留下比洗澡盆大不了多少的一个坑。美国空军的飞虎队员们开始动起脑筋,他们发现原来这里的火山石不仅极为坚硬,中间有许多气泡的石头还具有超强的韧性和弹性。为了对付这种坚固的石城,美国飞行员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们把缴获的日本刺刀焊在炸弹头上,让炸弹戳到城墙里面去爆破。8月4日,60架美军轰炸机腾空而去,带着上了刺刀的炸弹直扑腾冲城墙。浓烟火光处,厚实的城墙一处处倒塌下来,午后,一共有十几处城墙被炸出了缺口。远征军踏着硝烟冲进了城中。不料,入城后的巷战比攻城更为艰险。躲在暗处的日军从四面八方向中国军人射击,伤亡骤增。远征军被迫调整战术,掘壕对峙,步步为营。攻击放缓下来,伤亡却与日俱增,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怎么办?还得借助美国空军的支援。但难题在于腾冲是座古城,其人文价值无法估量,大轰炸意味着古代文明的毁灭。一边是士兵的生命,一边是人类的文明。孰轻孰重?中美两军指挥官反复权衡,最后下定决心:炸!

  8月13日,美军重型轰炸机群凌空,把无数的重磅炸弹投向城市的街道屋宇,古城从此毁灭了,日军也受到了重创。日军最高指挥官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和几乎所有的佐级军官均在大轰炸中毙命。残存下来的一千多名士兵,在一些低级军官的指挥下宁死不降,继续在残墙断垣中抵抗。

  腾冲古城里原来有一口明朝铸造的青铜大钟,厚厚的钟壁比日本的轻型坦克还结实,日军在大钟的上面掏了一个枪眼,里面放上一挺轻机枪。青铜大钟坚不可摧,子弹打在上面发出的轰鸣,令远在几十米以外的中国军人都受不了,最后里面的日军子弹打光了,几个中国兵冲上去,合力推翻了大钟,发现里面只有一个日本兵,他用布条死死堵住了耳朵,仍然被震得七窍流血,不一会儿就死了。

  血流得很多很多。一位参加过淞沪抗战的老兵说,他参加过的所有的战斗都不如腾冲之战残酷。当他随着部队打入城里时,街道上到处流淌着血浆,黑紫色的陈浆上面泛着鲜红的血浆。闻腥而至的苍蝇爬满在上面,每当美国飞机的炸弹落地引起震动时,苍蝇便嗡的一下飞起来,多得遮天蔽日。一一六师上士班长蔡斌在回忆中这样说:“在进攻路上,我们为了隐蔽身体,不得不扒开敌人腐烂的尸体,从一堆堆的蛆上爬过去。在受到日军火力所阻,又找不到隐蔽的地方,就只好把尸体堆起来,作为工事,使自己卧倒在恶臭的血水之中。有时一梭子机枪或一颗手榴弹炸在尸体上,弄得我们一头一脸臭烂的死人肉。”

  9月9日,又传来了蒋介石的死命令:“腾冲必须在9月18日国耻纪念日前夺回。”命令既颁,中国军人只能以死相践,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冲锋、肉搏。战至9月13日,枪声渐渐平息。

  腾冲大战之惨烈,亘古难见。战后,古城除了一处孔庙和英国领事馆外,全城没有完整的建筑。而战斗的激烈程度也是没有经过战争的人无法想象的。一位一九八师的营长说战后的腾冲:“没有一片树叶没有两个以上的弹孔,没有一幢房子可供人临时避雨之用。”

  腾冲一战,日军除被俘军官3人,士兵52人外,全部战死。后来一位日本的教官问他的学生:“中国最成功的歼灭战是何战役?”学生回答是赤壁之战。教官说:“赤壁之战曹操和几位大将都逃回去了,我看腾冲之役才是中国最成功的歼灭战,因为日本军队全军覆灭,一个也没有跑掉。”

  为了这个歼灭战,中国军队伤亡超过万人,在今天的腾冲国殇墓园中埋下了四千八百余具忠骨。

  血战龙陵

  滇西重镇龙陵,是中日两军撕杀时间最长的一个战场,双方打了个三进三出。差不多在松山、腾冲战役刚开始的时候,争夺龙陵的战斗也打响了。1944年6月4日,宋希濂指挥的第十一集团军开始发起战役,起初中国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打到龙陵城下,又一鼓作气打进城中,到6月10日,城里除了还剩下几百个鬼子据守在十来个据点中以外,龙陵大部分已经被远征军攻占。年轻气盛的宋希濂一时间忘乎所以,不等硝烟散尽,一封电报直接发到了“校长”那里:

  职亲率七十一军及第二军主力,分别由毕寨渡、打黑渡过怒江,后向龙陵之敌攻击前进,沿途各地之敌均顽强抵抗。我军士气旺盛,连克腊猛、镇安街各点,6日迫近龙陵,经围攻苦斗,于10日攻克龙陵。

  然而宋希濂高兴得太早了,剩下的几处据点居然久攻不下。天公也不作美,接连不断地下起了暴雨,美军从空中进行的支援和补给都中断了,而日军却做出了异乎寻常的快速反应。他们从各条战线上抽调兵力,一万多人马从不同方向杀过来,第十一集团军几乎被切断包围,不得不吞下功亏一篑的苦果,撤了出来。日军不停地向溃退中的第十一集团军发起攻击,一度打到了宋希濂的司令部门口。

  前方吃紧,后方也不妙,蒋介石闻之兵败龙陵,勃然大怒,一纸严令发到卫立煌的办公桌上,要追查战败的责任人。宋希濂回电,一怨第二十集团军久攻腾冲、松山不克,致使日军得以增援,二怨空军配合不力,未能尽扫龙陵残敌。弄的蒋介石高举着板子却不知该打谁的屁股,只得下令再攻龙陵。

  二次攻击,远征军的兵力从一万人增加到三万人,8月上旬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向龙陵进攻,又一次把日军压了回去。龙陵四周的制高点被一一拿下,日军再次退到城里苦撑待援。龙陵日军守备队长小室中佐于8月23日向师团长报告:如此战况继续下去,今后最多还能坚持两天。

  龙陵之战又一次打到了千钧一发的关头。日军再次从各条战线上抽调兵力1.5万人,从芒市方向反击过来。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于8月27日突入龙陵。第二次攻占龙陵的作战不得不终止。

  9月上旬,松山拿下,中旬,腾冲克复。中国远征军终于腾出手来,集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第三次向龙陵杀来。这次日军黔驴技穷,再也无兵可调,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军队的重炮,把龙陵四周坚固设防的高地轰得寸草不生。中国军队不仅摧毁了日军的战场防线,也开始摧毁日军的心理防线。在龙陵逐渐成为一座孤城的时候,被日军视为两次坚守龙陵的英雄小室中佐突然于9月17日下令放弃龙陵,在砸掉了X光机等贵重物品后,率全队退却。后来日本的战史留下了这样的记载:第五十六师团参谋长川道大佐告诫小室中佐要死守龙陵。第二师团长冈崎中将也急派参谋严令确保龙陵。小室中佐遂收回退却令,对副官说:我为什么变成这样懦弱了呢?好似从恶梦中醒来。9月18日午后,小室中佐自杀。

  10月29日,攻城战斗打响,在中国军队压倒优势的打击下,日军只顽抗了五天,就彻底战败了。

  龙陵之战,前后拉锯六个月之久,中国军队在这里取得了滇西抗战中最大的战绩,共击毙日军10640人,中国军队也牺牲和失踪了28384人。

  血祭国门

  中国远征军拔掉了松山、腾冲、龙陵三大日军据点后,乘胜追击,把日军一路驱赶到国门所在的畹町。日军五十六师团长松山佑三不甘心就这样被赶出中国,他把经过补充后的主力集中到畹町北面的屏障回龙山、黑山门、大黑山一线,并向所属部队下达命令:不能再后退了,全军将士必须与阵地共存亡。在主阵地回龙山一线,他摆上了在松山被歼灭后又重建的一一三联队,妄想借助一一三联队的亡魂挡住中国军队的前进。

  日军在回龙山也经营了两年,其工事的坚固不亚于松山。首攻回龙山的是七十一军二○○师。这个师过去在戴安澜师长的指挥下,曾经重创过日军对缅甸同古的进攻。这一次,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二○○师连续向回龙山日军阵地发起进攻达七昼夜,伤亡官兵五百多人,却没能撼动回龙山。美国空军见此开始退缩,声称不愿意再浪费弹药。

  危难之际,集团军司令黄杰找到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对他说:“畹町近在咫尺,而回龙山攻不下,老头子的电令急如星火,美国空军又作梗,这仗不是你来指挥恐怕不能打了。”陈明仁的回答让黄杰感到意外:“小菜一盘,不过得依我一件事,空军、炮兵、步兵由我一人全权指挥。”

  黄杰不敢立即答复,因为空军的指挥权从来在美国人的手里。他只好请示远征军总司令卫立煌。卫立煌答应可以给陈明仁全权指挥,但要他立下军令状,限期三天拿下回龙山。

  “立就立!”陈明仁二话不说,提笔立下“如三日内打不下回龙山,唯军法是问”。

  消息传出,军营里开了锅。议论纷至沓来。第八军军长何绍周说:“回龙山的日军工事犹如松山,子良(陈明仁的字)兄不可等闲视之。”第二军军长王凌云讲:“但愿回龙山不是落凤坡。”他这是拿《三国演义》里的掌故在说事。美国顾问也来了情绪,不仅答应派飞机助战,还要全体顾问和联络官到附近的山上去观战,看看陈明仁到底用什么法术能在三天拿下回龙山。

  1945年1月2日,陈明仁披挂上阵,他换下二○○师,拉上来八十七师。9点30分炮火准备,美军飞机也按时赶到,狂风暴雨般的急袭持续了整整两个钟头,然后步兵发起冲锋。谁知不大的工夫就被日军给打了下来,还伤亡了七十多个弟兄。接着再干,一天之内连续发动五次攻击,结果是放倒了三百余人,寸步未进。第二天继续浴血仰攻,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也就前进了80公尺。

  一直在旁边观战的卫立煌、黄杰和英、美军的顾问们开始怀疑了,连远在重庆的蒋介石也在第二天夜里两次来电,询问战况。陈明仁还是那句话,小菜一盘,请校长放心,还有24小时哩。

  这时的陈明仁已然心中有数了。他从老百姓那里打听到,日军在山后的密林中修有防炮洞,我军炮击一停,他们就立即出来,这时中国军队刚好冲到他们的步、机枪射程之内。为了挫败日军的招术,陈明仁想到用炮火欺骗射击的办法。

  最后一天,远征军的进攻照样以排山倒海的炮击开始,打了一阵之后,炮击停止了,就在这时,日军从防炮洞里钻出来占领了阵地,可还没站稳脚跟,炮火再次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二百多个日军全被炮火消灭了。攻击部队则按照与炮兵的事先约定,在接近敌人阵地时,向天空发射了一颗红色信号弹。炮击立刻停止,步兵们跟着炮弹冲上了阵地,一举拿下回龙山。

  陈明仁得胜回到司令部,见夫人谢芳迎上来,劈头就问:“你带来酒还是白布?”

  夫人答:“两样都带了。”

  “怎么只见酒,为我收尸的白布呢?”

  “听说你攻下回龙山,我拿去给伤员包伤了。”

  回龙山防线一破,日军全线动摇。我各路大军争先恐后地向国门畹町冲过去,谁都想第一个打到国门。十来天的工夫,进犯云南的日军就全部被赶出了中国。

  1月21日中午,中国远征军在畹町举行了隆重的光复升旗仪式。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痛快淋漓地把侵略者赶出国门。然后,各路大军又从美国工兵搭建的钢桥上跨出国门,继续追歼日寇。在他们的前面,前来会师的中国驻印军先头部队已经遥遥在望……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6-14 11:45: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揭秘中国抗战中最为惊险一幕

下一篇:1942年7月14日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兰姆伽整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