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广东农村的合作运动
2017-07-02 09:08:09  来源:中国论文网 作者:张晓辉 屈 晶  点击:  复制链接

  [摘 要]抗战时期广东省的合作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农民得以组织,为承受银行的农业贷款奠定了基础。农村金融的活跃,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巩固战时经济,打击敌伪侵略。本文透过对战时广东合作事业发展的考察来揭示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其予以客观评价。

  [关键词]合作社 农业贷款 抗日战争 农村金融

  抗日战争爆发前,广东农村经济极为衰落,农民受不合理的租佃制度及高利贷的剥削生活困苦。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当时的国民政府开始意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抗战的重要性,于是普遍提倡农民组织合作社,设立各县合作金库,以扶助农村经济,发展生产。广东于是响应中央号召开始在全省推广合作运动以组织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巩固抗战基础。

  一、广东农村经济破产亟需发展合作组织

  根据1935年的大晚报报道:“粤省农村的破产,已成一种铁的事实。在全省中,随处可以见到,其比较明显的,为农产物价格的跌落,与销路的停滞,而其结果,则为农民之入不敷出,渐渐趋于生活的恶化。” 据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1937年关于各省农家经济各项状况的调查,广东省收支不敷的农户占到了一半多,高达52.08%,负债比例达50.72%,负债总额为235976元,平均每户负债约32元。农民负债严重,生活困苦,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广东省政府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如其在1933年的施政计划中所指出:因年来之内战外患水灾旱灾及生产界之守旧不变,科学之研究不精,机械之利用未明清,耗欲之增加未已,而呈经济破产之现象。各种农业无发展之可能,是非集中资本用于农村以调剂其金融无以救危亡也。”当时的有识之士也认为合作事业的发展与农村金融状况的好转有着极大的关系,通过合作社进行低利贷款是救济农村金融枯竭,遏制农村高利贷盛行的一剂良方。“因为农业技术之改良,如种子、肥料、农具等,暨排水灌溉之设施,皆非农民个别所能胜任,端赖合作组织,始克有济,而低利借款之获得,亦为合作组织之信用与责任是赖。”此外,广东虽为农业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7%),粮食却一直不能自给,每年依赖进口之数甚巨,一旦开战,粮食问题必将更为严峻,事关省计民生,也迫切需要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以共谋农业生产之发展。

  二、合作社组织的发展概况

  合作社即谓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而其社员人数及股金总额均可变动之团体。合作社是一个法人,由社员缴纳股金成立,拥有理、监事会等相关组织,并根据组社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为谋求生产发展的生产合作社,为了调节农村金融的信用合作社,以消费为目的的消费合作社等三大类。

  广东的合作运动发动较迟,至1933年3月广东省政府响应中央号召才开始设立合作社筹备处,训练合作指导员,同年12月成立广东合作事业委员会,发动62县市之合作运动,至1936年夏裁撤,同年12月又设立广东农村合作委员会继续办理,至抗战前全省仅225个合作社。迨1938年广州失守后,全省合作事业更是完全陷于停顿。一直到1940年8月省建设厅设立合作事业管理处(以下简称合管处),才重新开始统筹全省合作事业的发展,负责合作事业的设计、组织、指导等项。由于合作事业与银行贷款的密切关系,合管处成立前的合作社主要是由负责全省农贷的广东省银行负责组织。

  省行深知合作社组织健全与否之于农贷的意义,因此专门制定了《指导组织合作社人员须知》以指导组社活动。除利用各分支行处的原有农贷人员外,还专门录用广东地方干部训练所结业的合作系学员180余人,派赴各县指导组社。粤省各县大部分合作社是由省行负责指导组织的,如普宁农贷分部在1941年的业务报告中指出“本县最初所有合作社既由本部指导组织(现县府登记之合作社本部经组织者占80%左右)”。1939-1941年省行组社情况如下:

  年份    组成合作社所数       社员人数

  1939         1214                23245

  1940          9098              294922

  1941        14869              509188

  合管处成立后,省行农贷人员即基本不再负责直接组社,如遇农民有组社的要求,省行将采取写介绍信的方式,令其赴合管处分驻各地的合作指导室办理登记组社等各项程序。至各社业务之经营,社容之整顿,社员之训练则仍与合管处共同负责指导整顿。初期的合作社是以村为单位组织的,嗣1942年7月中央颁布新县制各级合作社组织大纲要求各地组织以保为单位的合作社后,粤省开始组织新的保社并将原来以村为单位的合作社改为保社。实行新县制后由合管处组织的合作社更为规范,全省的合作社共分三级:县合作联合社、乡(镇)社及保社等,保社加入乡(镇)社成为会员,每户由一具有公民资格之人加入即可。

  三、合作社组织的历史作用

  合作社之社员,估计自耕农以上之农户占70%以上,半自耕农约占20%左右,而佃农不过10%。由于合作社的份子复杂,而农民又较容易被愚弄欺骗,故难免流弊。如在德庆工作区,即发现操纵舞弊的合作社达10个之多。然在战时的状态下,由于合管处及省行的努力,合作社的组织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有利于政府与金融机关共谋战时农村经济之发展

  为使农贷与合作获得平行之发展,省行与合作机关常进行工作交流,“如县府方面与本部每月经常将合作社登记及贷款情形互相列表函送备查,至于合指室方面则除共同下乡工作外,并每月召集座谈会一次,最近为发扬合作与农贷起见,双方于本县动员日报合编《合作与农贷》之副刊。”省行同时规定各农贷分部应将逐期贷款计划所拟定之贷款区域,社数、贷额、贷款种类等项通知各该县合作指导人员,要求其参照省行的贷款计划进行组社。

  2. 有利于银行战时农贷活动的开展

  合作社的成立为银行从事农贷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方便。一是在贷款的发放与收还上可以社为单位,方便贷还款操作。我国农业资金融通向赖私人借贷、典当及合会等,战时因商业利润较高,商家多不愿向当地农村投资,即便出借,利息也约在二分左右甚至高至四五分,农民有苦借无门之叹。组织合作社后,以合作社为保证,农民获取银行贷款大为容易,避免高利贷的剥削。二是便于对贷款进行监督。合作社社内各成员的贷款数目公开便于互相监督。此外银行便于对贷得款项的合作社实行派员监放并做严密调查,有些合作社的理事并未将贷得的款项全数给农民(如贷款明细表上核定应得30元,则仅给10元或20元,却对社员说银行没有贷足),而侵吞一部分用来经营投机事业,更有冒名或化名象银行贷得多额款项,转作高利贷者。施行监放后,易引起社员的注意与监督,防止流弊,贷款的用途,也更能保证。

  3. 有利于团结农民共同发展农业生产

  合作社的成立,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及团结民众,集众人之力以谋发展,并不仅仅是为了承受省行贷款。例如发展较好的阳春四社,其本身拥有生产、信用、供销、农仓等各项经营业务,社员也可以向社存款,“春湾镇社原由省行贷款24000元辅助,现因其可自筹资金,故贷额由其自动减为15000元。预料自三十三年度资金可完全独立,无须再由银行贷款。关于一切账目处理,均采用复式部记,形同银行,凡往参观者,莫不赞誉。”只不过发展较好的合作社极少,大部分合作社的存在,无非即是方便借款而已,一般仅从事合借合还这一项业务。

  参考文献:

  [1]徐堪:《四联总处推进全国农贷意义与今后展望》,《财政评论》第3卷第4期,1940年

  [2]《中国农村经济的透视》,朱其华著,上海中国研究书店出版,1936年6月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土地委员会关于农家经济贫困状况与土地金融情况的调查报告》1937年1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4]广东省政府秘书处:《广东省政府三年施政计划说明书》,1933年

  [5]刘荣基:《合作运动与生产建设》,《农贷消息》第1卷第2期,1939年,第12页

  [6]参见云照坤:《整饬后之粤省合作事业》,《广东一月间》第6期,1942年,第13页

  [7]《普宁农分部三十年度业务报告》,《农贷消息》第6卷第1期,1942年,第23页

  [8]云照坤:《抗战四年来之广东省银行》,《金融知识》第1卷第6期,1942年11月,第47页

  [9]《普宁农分部三十年度业务报告》,《农贷消息》第6卷第1期,1942年,第23页

  [10]公民资格即指年满18周岁的国民

  [11]冒景瑄:《乡村服务与农业贷款》,《农贷消息》第2卷第11期,1940年,第7页

  [12]陈同白:《办理农贷与合作指导应有之联系》,《农贷消息》第5卷第2期,1940年,第1页

  [13]《广东各县经济概况》,《广东省银行季刊》第2卷第1-3期合刊,1942年6月,广东省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第219页。

  [14]郑璧荣:《如何健全德庆的合作社》,《农贷消息》第3卷第3期,1940年,第14页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25 09:40: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时期“工合”运动衰落的原因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

下一篇:工合运动:开展生产自救 支援抗战前线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