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毛泽东的经济哲学思想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抗日战争时期,在艰苦的敌后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为毛泽东的经济哲学思想的丰富、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实践环境,使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经济哲学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方针
抗日战争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这一时期同样也是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逐步丰富、完善并发展起来的阶段。由于日本这时在中国战略重心的转移,已将战略重心从战争初期的正面战场转移到了敌后根据地,使得革命根据地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而“经济建设是巩固根据地的基础,也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战胜日本侵略者的物质保证。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武装斗争,抗击日本侵略的同时,在抗日根据地进行了必要的经济建设,使根据地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
一、实事求是的发展思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同时,实事求是也是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的重要指导原则。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从来反对离开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去研究马克思主义。” [2]而当时一些搞经济工作的同志却带着从国外带回来的经济学的“圣经教条”,从空想的虚幻出发,去搞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他们搞经济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从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被敌人分割的、因而又是游击战争的农村环境这一点出发” [3]。对此,毛泽东指出:“发展经济的路线是正确的路线,但发展不是冒险的无根据的发展。有些同志不顾此时此地的具体条件,空嚷发展,例如要求建设重工业,提出大盐业计划、大军工计划等都是不切实际的,不能采用的。” [3]因此,在搞具体的经济工作之前,必须首先在思想上将这些错误的经济思想予以纠正,“一方面要反对陈旧的保守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大计划。” [3]
从实事求是的立足点出发,在当时具体的革命根据地,必须立足于自身的经济建设,而不能指望外援。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一以贯之的“反共”政策,在各种必要的军事物资方面,并不向敌后的共产党方面提供,一切都需要共产党自身的解决,因此自身建设就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3] 而具体到敌后根据地的具体环境,“由于是农村,人力物力都是分散的,我们的生产和供给就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由于是农村,农民都是分散的个体生产者,使用着落后的生产工具,而大部分土地又还为地主所有,农民受着封建的地租剥削,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兴趣和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我们就采取减租减息和组织劳动互助这样两个方针。” [3] 因为,“减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兴趣,劳动互助提高了农业劳动的生产率。” [3]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不但要组织农民生产,而且要组织部队和机关一起生产。” [3] 并且毛泽东对军队和机关一起进行生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毛泽东认为,“由于是农村,由于是经常被敌人摧残的农村,由于是长期战争的农村,部队和机关就必须生产。由于是分散的游击战争,部队和机关也可能生产。” [3]因此,军队和机关学校也参与到了生产建设中来。对于当时一些关于军队就应该只关心打仗的问题,毛泽东指出:“部队生产就不能作战和训练了;机关生产,就不能工作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3]因为“军队和学校机关所发展的这种自给经济是目前这种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它在其他历史条件下是不合理的和不可理解的,但在目前却是完全合理并且完全必要的” [3]。而在敌后根据地,共产党正是采用了这些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终于克服了各种经济困难,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经济与财政
经济问题最直观的现象就体现在财政数字上,但如何正确地解决财政数字所体现出来的经济问题,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搞得清楚的。
当时根据地的许多同志都是学习过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也十分重视财政问题的解决,但是这些同志只是“片面地看重了财政,不懂得整个经济的重要性;他们的脑子终日只在单纯的财政收支问题上打圈子,打来打去,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3]。毛泽东认为,“这是一种陈旧的保守的观点在这些同志的头脑中作怪的缘故。” [3]所以这些同志寄希望于通过一些好的财政政策就能将财政问题进行解决,毛泽东认为这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死办法,财政问题绝不可能仅仅依靠几条所谓的好的财政政策就能真正得以解决。毛泽东运用辩证的观点,对财政与经济问题进行了全面、辩证地分析,毛泽东认为相关“财政政策的好坏固然足以影响经济,但是决定财政的却是经济。未有经济无基础而可以解决财政困难的,未有经济不发展而可以使财政充裕的” [3]。而具体落实到“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问题,就是几万军队和工作人员的生活费和事业费的供给问题,也就是抗日经费的供给问题。这些经费,都是由人民的赋税及几万军队和工作人员自己的生产来解决的。如果不发展人民经济和公营经济,我们就只有束手待毙” [3]了。因此,对于虚拟的财政数字问题,必须通过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为“财政困难,只有从切切实实的有效的经济发展上才能解决。忘记发展经济,忘记开辟财源,而企图从收缩必不可少的财政支出去解决财政困难的保守观点,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 [3]。因此,毛泽东同志指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 [3]
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方针,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及时地开展了生产自给自足的军民大生产运动。而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绩。例如,在“陕甘宁边区,1940年开荒68 989亩,1943年增长到976 224.5亩。在耕地面积方面,1940年为11 742 082亩,1943年扩大到13 397 213.3亩,1945年更扩大到15 205 530亩,较战前增长了79.4% 。粮食产量1937年110万石,1943年增加到184万石。棉田种植面积,1940年为15 177亩,1943年增加到150 287.5亩,收棉花173万斤” [1]。可以说,军民大生产运动不仅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而且还保障了军政人员的物资供给,为夺取全面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三、军民平衡的经济关系
抗日战争期间,在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生产结果的分配问题。在当时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观点认为,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一切都要服从抗战的需要,因此对生产的结果就应该全部送去前线支援抗战,至于老百姓的困难,那只是抗战的需要,无需操心;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正因为是抗战时期,老百姓的生活不好,所以共产党应该多实行“仁政”,减少对百姓的赋税。客观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它们的共同缺陷就在于只是片面地看待问题。
毛泽东首先肯定了抗战的大背景下,人民负担一定的赋税是无法避免的,“为了抗日和建国的需要,人民是应该负担的,人民很知道这种必要性。在公家极端困难时,要人民多负担一点,也是必要的,也得到人民的谅解。” [3]至于“有些同志不顾战争的需要,单纯地强调政府应施‘仁政’,这是错误的观点。因为抗日战争如果不胜利,所谓‘仁政’不过是施在日本帝国主义身上,于人民是不相干的。反过来,人民负担虽然一时有些重,但是战胜了政府和军队的难关,支持了抗日战争,打败了敌人,人民就有好日子过,这才是革命政府的大仁政” [3]。其次毛泽东也指出绝不能借口抗日而完全忽视了人民的困难,否则,抗战也是不可能胜利的,所以,“一方面取之于民,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经济有所增长,有所补充。这就是对人民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盐业和商业,采取帮助其发展的适当步骤和办法,使人民有所失同时又有所得,才能支持长期的抗日战争。” [3]因此,对于“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这是国民党的思想,我们决不能承袭” [3] 。因此,在产品分配的问题上,必须公私兼顾。“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民营的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虽在困难时期,我们仍要注意赋税的限度,使负担虽重而民不伤。而一经有了办法,就要减轻人民负担,借以休养民力。” [3] 也只有这样的政策才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正确选择。
四、结束语
毛泽东经济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济建设的实际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我们必须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切积极成果,在新的实践中运用和发展这些成果,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保证我们的事业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继续前进。” [2]
参考文献:
[1] 贺耀敏.中国近现代经济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305-307.
[2]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Z],P50-55.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1-1019.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02 09:49: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