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工业是在边区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边区私营工业的建立和发展,有力配合了公营工业、合作社工业,对于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争取实现边区工业日用品的自给自足、促进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私营工业 作用
陕甘宁边区私营工业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打破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解决边区军民对工业和手工业日用品自给或半自给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是边区工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区私营工业是在边区公营工业、合作社工业的带动下,在边区政府的保护、扶持和帮助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对于争取实现边区工业日用品的自给自足,发展边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陕甘宁边区私营工业建立和发展的社会历史环境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陕甘宁边区属于中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商业落后萧条,基本上没有近代工业,手工业也十分弱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首的共产党人在这里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5年11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甘根据地后,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颁布了发展陕甘宁苏区工商业的布告,改变了苏维埃时代那种对私营工商业的限制政策,并采取了保护和扶持私营工商业存在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宣布取消对工商业的一切税收。12月1日,《红色中华》报发表了《目前只有苏区才是经营工商业最好的地方》的社论,重申“关税、营业税等都一概免收”,“允许苏区内外正当的大小资本家投资各种工业”[1](p1)的政策,欢迎私营工商业者在苏区投资办厂,发展苏区的工商业。但由于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边区只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军工厂,工业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
抗战开始后,在1938年以前,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组织边区的经济建设中,主要是提倡和组织边区人民发展农业,进行粮食生产,保证边区抗日军民粮食的供给。边区的一切工业、手工业日用品等仍然主要依靠外界输入。从1939初年开始,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颁布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和军需物资,海外华侨和后方进步人士的援助被阻止,使原来边区工业日用品等物资就日趋困难的供应更加紧张起来,边区财政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自己动手,号召边区抗日军民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发展边区经济建设,以克服财政经济严重困难的局面,坚持持久抗战。在这种形势下,边区政府开始加强边区的工业经济建设,边区的私营工业随之建立和发展起来。
陕甘宁边区在工业建设中首先发展公营工业,这是与当时的政治军事环境相适应的。边区公营工业建设以军需工业为重点,在建设中从实际出发,首先将原来的小型工厂加以扩大、加强、改进和提高,产品供给政府和军队,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创办一批急需的工厂作为公营工业的骨干,带动整个边区工业的发展,促进边区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从1939年开始,边区公营工业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有军工、军需、化工、纺织、制革、制药等工业。到1940年,边区的大小公营工厂发展到33个,1942年增长到62个。边区公营工业的发展,不仅对于促进边区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于保障边区军民工业日用品的供给,实现丰衣足食,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起到了重要作用。
陕甘宁边区的私营工业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在边区公营工业的带动和促进下,特别是在边区党委和边区政府的大力帮助和扶助下,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在1939年以前,边区的私营工业只是小手工业作坊和较小规模的厂矿,如铁匠坊、木匠坊、油坊、皮坊、烧木炭等小手工业作坊,大多为合股经营,产品主要供当地群众需要,作坊大部分是农民半农半工的临时性质,季节性较强。规模稍大的是煤矿和盐矿两类。当时边区的煤矿都是合股小规模的人力开采,主要在延安、安定、延川、延长等地,共有20多处;盐矿主要在定边、盐池两地,大约有五六处,“均系群众合股经营,盐的产量颇丰,除供边区之外,可供往陕西、甘肃、宁夏数省需用”[2](p645)。因此,1939年之前边区的私营工业只是小手工业作坊和人力开采较小规模的厂矿,不仅规模小、数量少,发展缓慢,并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自1939年开始,在边区政府的提倡和支持下,边区的私营工业迅速建立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手工业工厂和作坊成倍增加,从业人数也迅速增多,而且许多工厂和作坊是全年生产和营业。特别重要的是,一些新兴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如纺织业、造纸业、化工业等,而且工厂的数量、生产规模、从业人数都有较快的增长。1940年3月8日,《新中华报》刊文报道:“几年来边区工业在边区政府的提倡与经营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全边区私人手工业竟增至一倍以上。”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对私营工业采取的是保护、扶助和促进发展的政策。为了促进边区私营工业的发展,实现边区工业品的自给自足,边区政府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扶助和奖励私营工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边区私营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如边区政府规定:私人经营工业、运输业,三年免收营业税;资金不足者,边区政府酌量予以贷款之协助;原料及产品享受政府减税或免税之奖励等等。边区政府对私营工业除进行贷款投资进行帮助外,还采取加工订货、收购产品的办法帮助其发展。如边区政府在绥德、陇东等分区建立了土产公司、贸易公司等,收购私营工厂生产的布匹、纸张、食盐、煤等产品。在对边区私营工业税收上,边区政府规定私营工厂的营业税全部免收,对工厂必需的工业原料从边区入境实行减税和免税。为促进和推动私营工业的发展,边区各级政府还对私营工厂在创办和经营中成绩突出的负责人进行奖励。这些政策和条例的实施,对私营工业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边区私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从1939年开始,在边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边区开展生产自救运动中,边区的工业经济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不仅公营工业、合作社工业发展迅速,私营工业也随之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个体手工业是边区私营工业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边区的个体手工业,一是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纺织业,一是各种小手工业作坊。这两种个体手工业的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分布也较为广泛,生产人民所需的一些日用品,特别是纺织业中的“家庭纺纱,不但供给了人民的需要,而且和公私营的纺织工厂相结合,供给后者以原料”[2](p532)。边区政府制定了保护个体手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积极扶持私人个体手工业的发展。仅以个体纺织业为例,在政府的扶持培育下,边区的民间纺织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如神府县政府“为鼓励私人纺织工厂的发展,决定发放纺织贷款10万元,并在原料、工具诸方面予以实际接济,各工厂所需工人及指导人员,一律由县府派给”[3]。据边区建设厅统计,1942年边区从事民间纺织业的有8.85万人,生产大布1.416万匹;1943年增加到17.2万多人,生产大布3.54万匹;1944年扩大到达21.3万人,生产大布11.5万匹,“全边区党政军民共需消费大布31万匹,照1944年的产量,能自给1/3[2](p552)”。
除个体纺织业外,边区各地各种行业的小手工业作坊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些个体小手工业作坊的生产和经营范围,与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所需直接相关[3],在边区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边区政府采取积极扶持私人小手工业的政策,加之边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促进了边区诸多行业私人小手工业作坊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边区人民生活实际需要起了重要作用。
在边区私营工业发展中,发展较快和规模较大的是纺织、造纸等行业,这是和边区生产自给运动中扩大植棉,解决人民穿衣用布的自给,以及边区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对纸张需求迅速增长密切相连的。如私营纺织业,1939年边区私营纺织工厂只有6个,到1941年10月增加到30个,1943年发展到50个。1943年以后,私营纺织工厂又有迅速的增加,从业人数和生产量也有快速的增长。造纸业是陕甘宁边区工业建设中新兴的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39年,边区厂仅有米脂民生、葭县、绥德等几个私营小型造纸厂,生产纸池、从业人数及产量不多,1940年,私营造纸厂增至39个,1943年发展到56个,“年产纸张2468令”[2](p647),“据43及44年统计……公私在内,年可产纸1万多令,按全边区军民需要约可自给50%左右”。[2](p136)
1943年至1944年,边区政府提出了争取工业日用必需品在两三年内达到完全自给的口号,并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使边区工业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据1944年5月边区政府建设厅对私营工业从业工人的统计,当时私营工业中盐业工人1959人,煤炭工人1891人,纺织工人809人,造纸工人150人,化学工业工人346人,以及被服业、木工业、铁匠业等工人共计6364人。边区私营工业在发展中,以纺织、造纸、盐业、煤矿四大基础产业的发展,又带动和促进了漂染、制衣、陶瓷、制革、木器、药材、酿造等行业的发展,成为边区私营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边区私营工业的发展,配合了边区公营工业,为解决边区抗日军民的生活日用所需,为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巩固陕甘宁边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边区私营工业发展的作用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促进边区经济发展,对私营工业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使私营工业迅速建立并得到发展,对于配合公营工业和合作社工业,为争取实现边区工业品的自给,促进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和发展边区经济建设,以及夺取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边区私营工业的建立和发展,配合边区公营工业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克服财政经济困难,争取实现边区工业品自给或基本自给起了积极作用。1945年,边区私营纺织业和公营纺织厂“可以织150万匹三八布,已达到边区需要的3/2”。“经过边区军民的努力,到1944年底,在工业方面,生活日用品之毛巾、肥皂、火柴、袜子、纸张、陶瓷、纸烟、蓝、铣等已能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4]1944年底,边区“公营工厂及民间造纸厂一年共产纸15000令,据估计边区军民共需纸20000令,按以上数目自给已达4/3”。[4]“石油、肥皂已全部自给,且有能力供给临近和前方需要”。[2](p539)边区公营和私营盐业的发展,“盐之产量曾达40万到60万驮(每驮约150斤),除供全边区需要外,抗战期间每年输出10万到25万驮”[5],换回了大量的边区所需物资,是边区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边区私营工业的发展,有力地配合了边区公营工业,促进了边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边区工业的大发展,使工业产品迅速增多,工业产品的丰富,满足了边区军民对工业制品及日用品的需求,不仅保障了边区商业的货源供应,而且也促进了边区商业的发展。同时,边区通过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实施,生产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获得提升,购买力显著增强,又进一步刺激了私营工业的发展。边区私营工业的发展,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保障了边区工业日用品的供给,壮大了边区的经济实力,为促进和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第1辑)[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2]陕西省档案局.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3编)[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3]神府发展纺织业,群众自动开办小型纺织厂[J].延安:解放日报,1943-03-25.
[4]边区展览会开展,各项建设大有进步[J].延安:解放日报,1944-12-27.
[5]高自立.为工业品的全面自给而奋斗[J].延安:解放日报,1944-08-22.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7-25 10:12: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毛泽东与减租减息政策
下一篇:减租减息运动:乡村社会的最大变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