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布克
任命书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阅兵仪式,其中“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令70岁的梁红安想起父亲梁布克。梁布克留下的回忆录手稿中,详细记录了他70年前受命前往当时惠阳平山执行日军受降任务的经过。
“若这样的史料埋没就可惜了。”梁红安认为,这一段回忆录极有价值,也是东江纵队抗战的有力佐证,他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89岁撰写的回忆录
梁红安今年70岁,现住在广州市天河区。近日,他在家看阅兵仪式的训练实况,得知有“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参加其中。在梁红安看来,这次大阅兵特别安排“华南游击队”方队,就是肯定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所投身队伍的这段光辉历史。
梁红安介绍,父亲梁布克1915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华人家庭,17岁离家回国求学。最初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附中华侨补习班,后来升到高中,期间结识了许多共同倾向抗日救国思想的同学,例如曾生、杨康华、张华明等,并参加了地下学联和一二九抗日运动。1939年,梁布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从此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国家建设,直至91岁(2006年)离世。
梁红安说,父亲在2004年开始撰写回忆录,那时候他已经89岁高龄了。回忆录主要记录了17岁回国后直到退休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回忆录大约写了10万字,但许多记录都是大纲式的,他还没来得及细化修改就走了。”梁红安说,可是父亲对于70年前受命前往惠阳平山执行日军受降任务的经过却写得还算比较详细。为此,他专门整理了父亲的这一段手稿,希望公布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回忆录着重交代经过
梁红安说,他父亲生前曾多次向家人提起过这段“受降”的经历,当时所描述的情景,与他回忆录中记录的基本一致,如日军给他看美女照片,向他索要撤军路费等。
“这一内容我父亲前后约写过三、四稿,每一稿内容几乎一样。”梁红安说,父亲文中记述自已执行东纵司令部命令,亲自带队接受日军受降一事,着重交待了整个事件的真实过程,没有更多描写渲染,否则应很有故事性及戏剧色彩。
也正是因为梁布克回忆录记录的许多事件故事性不太强,细节描述也不多,且没有写完,梁红安也一直没把父亲的手稿整理出来发表或出版。
在梁红安看来,撰稿时已年近90岁,回忆60年前往事,某些细节遗漏在所难免,但整个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在梁布克的另一篇手稿中,他还提到此事的一些背景。当时梁布克才30岁,是东纵江南政治部宣传科的一名干事,执行受降任务原本是另一部门同志去的,因故临时委派他,故去前难免有些心虚及顾虑,但命令下达就坚决完成任务。
回忆
梁红安:父亲名字寓意布尔什维克
“我父亲就是一个典型的老革命。”说起父亲梁布克,梁红安用了这样一句话来描述他。
梁布克17岁从印尼回国求学后,直至91岁离世,都没有再回去过印尼的家中。期间,只是靠通书信跟家人联系。当初,印尼的家人都盼着梁布克学成回去,帮忙家里做事,减轻家庭负担,可没想到,梁布克一直没有回去。对此,印尼的家人都说他 “爱国不爱家”,而梁布克就用“忠孝不能两全”来回应。
梁红安说,改革开放后,他的姑姑曾到广州来探望过父亲。“我姑姑说,我奶奶去世时,还一直念着我父亲的名字。”
说起梁布克的名字,也还有一段故事。梁布克的原名叫梁琦俊,回国求学后,他曾与几名同学创办抗日地下刊物,如“游击队”、“尖兵”、“侨众生活”,自己撰写,自己刻印,自己散发,用的就是“布克”的笔名,而“布克”就是布尔什维克的简称。后来,许多人都直接叫他布克,他也把名字改成梁布克了。
梁红安说,父亲离休后,还经常参加东纵老战士的聚会。看着许多老战友纷纷出书,他在大家的劝说下,于89岁高龄开始撰写回忆录,可惜还没完成就离世了。
相关链接
东纵曾接受部分日军投降
《南方都市报》8月16日曾报道:1945年8月15日后,先后有8000多名日军向共产党军队东江纵队和国民党军队新一军投降缴械。
报道指出,9月16日,广州方面8万余日军签订投降书。同一天,在香港的日军签订投降书,日军中国方面舰队第二遣华舰队以及香港防卫队(一部)合计约2万人向英军投降。海南岛、汕头及雷州半岛约5万日军也纷纷投降。东江纵队在深圳开展受降工作时,一部分伪军投降,日军拒降。8月18日,曾生以中国解放区抗日军华南总队司令名义,命令广东日军指挥官田中久一立刻派代表到东莞接受命令。东江纵队在深圳数年的征战,成绩不菲,打垮伪军第20师,解放南头、罗湖等大小圩镇32处。但深圳日军奉上级命令,拒绝向东纵投降。东纵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先从个体的日军下手开展说服和劝降工作。8月12日至9月12日,约有150名日军向东纵投诚或投降。8月下旬,东纵在罗湖召开庆祝大会。
市委党史研究室回应
“东纵资料较宏观,尚未掌握相关信息”
对于梁布克回忆录中描写的奉命“受降”一事,日前记者咨询了市委党史研究室。
“我们掌握的东江纵队资料比较宏观,目前还没掌握这方面的信息。”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科科长胡嘉峰介绍,据其了解,因为东江纵队比较分散,华南地区的日军不肯向东江纵队投降,甚至发起进攻,因此尚未掌握梁红安所提供的内容。
有本地历史学者认为,在市区的日军依据命令向国民政府军投降,但不排除县区或偏远地区的日军向东江纵队投降。
据史料记载,1939年1月13日,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主办的《东江》周刊在惠阳淡水创刊,由梁布克任主编。《东江》出版宗旨是:沟通南洋各属侨胞与东江各县同胞之间的信息,扩大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救国救乡工作的影响,使中华民族同胞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救国救乡而奋斗。
责任编辑:雷攀 最后更新:2015-11-25 17:38: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南京黄埔路受降与励志社审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