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
重庆.晴
1945年8月15日晨5时15分,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用无线电动打字机通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及中国外交部次长吴国桢,约定于华盛顿时间14日下午7时即重庆夏季时间15日晨7时,同时公布日本正式投降的消息。
早在8月10日,日本政府虽然乞求投降,因日本乞降时还附加着条件,因此遭到中美英苏的拒绝。8月14日23时,日本政府向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发出了投降照会,在此“照会”中日本只要求保留天皇制,美国政府首先表示同意,其他三国也就同意了,因此四国决定在同一时间发布日本正式投降的消息。
“雾都”重庆战时的中国首都今天是个晴天。
7点左右,日本投降的消息被美国新闻处证实。美军总部的大孩子们首先跳了起来!
到处是“号外!号外!”的喊声,到处是人们的读报声:“日本无条件投降!”张贴着《中央日报》号外的墙前,万头攒动,连不识字的赤脚汉也挤在里面,雨样的汗水把每个人的衣衫和周围人的衣衫黏在了一起。
获知日本投降的消息,数以万计的重庆市民迅速拥上街头。
无论是锣鼓、喇叭、口笛、口哨、脸盆、手掌、嘴巴、铃铛,都为胜利发出了响声。有一个鞋店的店员,看着游行人群敲锣打鼓而来,急中生智,抓起一双皮鞋,当做打击乐器,尽兴而拍,啪啪作响,更加引起人群的欢笑。
满街的人好似潮水般的激流,随处在涌动。鞭炮声,像巨雷一样地响着,火花、鞭炮简直改变了初秋的的景象。
几年来警报频响、一日数惊的日子已经过去;灯火管制、恐惧难眠的黑夜已经过去。人们尽情地享受着胜利,享受着和平。
有一群老百姓,在重庆崇文镇的一家小杂货店外收听这消息。
那时收音机贵重罕见,住着不少官员和军政机关的崇文镇,竟然只有三四台。其中的一台,是一个爱玩弄机器的杂货店老板自己组装的,打开时“吱啦吱啦”响,勉强才能听清,平时几乎无人理会。可那天傍晚则不然了:
不一会儿工夫,商店门前,便被人群挤满,左三层右三层,大约有二三百人之多,引颈驻足,倾耳细听。因为是重复广播,而且声音急昂激动,所以人人听得清楚,人人面部表情在欢欣中有严肃。《大公报》的记者陈纪滢看到若干上了年纪的听众,一面听,一面眼中淌着眼泪,还有哭出声来的……
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写了一首《凯歌》:
胜仗!胜仗!
日本跪下来投降!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
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
漫山遍野是人浪!
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向东望,
看我们的百万雄师,
配合英勇的盟军,
浩浩荡荡,
扫残敌,如猛虎驱羊踏破那小扶桑!
河山再造,日月重光。
……
我们一同去祭告国父,
在紫金山旁。
八年血战,千万忠魂,
才打出这建国的康庄。
这真不负我们全民抗战,
不负我们血染沙场。
在北平,大街小巷中到处飘扬起中国国旗,各日军机关门口的鬼子兵没有了往日的神气,无奈地望着在他们面前欢庆胜利的中国人。在上海,聆听了天皇诏书的日军已撤入军营,但却传来“二鬼子”伪军奉重庆当局命令出来“维护治安”的消息。在南京,城内各日军大院里傍晚时分冒出滚滚浓烟,日本人正在奉命“销焚可能成为战后审判证据的文件”……
延安.晴
1945年8月15日,延安艳阳高照。陕北的天好像从来没有这样蓝过。
下午,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中央军委总部正在召开会议。会议室里的人们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兴奋地跳了起来,尽情欢呼。
党中央早在8月10日就已经知道日本投降的确切消息。那天傍晚,新华社工作人员正在抄收路透社新闻,忽见抄报纸上出现一连串英文“急电”的字样,紧接着又有两个英文单词出现在眼前:“日本投降了!”
获悉日本投降,毛泽东欣然题词:“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15日晚间,日本投降的消息已传遍延安城。不用召唤,人群像潮水一样从各个山沟和窑洞里涌来。缺少柴禾的延安,人们寻找着一切可以燃烧起来当作火把的东西。有人毫不吝惜地撕下棉袄,扯出棉花,蘸了油,当作火把点了起来。
延安全城轰动,万众欢腾。无数火炬照亮山巅河畔,机关与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出发游行,灯火彻夜未熄。
光明的河流在延安城内彻夜流淌。
《解放日报》这样报道那一夜的延安:“东南北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一个卖果子的小贩,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
这天晚上,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里中美双方人员,共庆胜利,开怀畅饮。
这一天的《新华日报》发表了诗人萧三的《延安狂欢夜》:
整个延安起了骚动。
男女老少涌出窑洞。
延河两岸岗山,
野火漫天通红。
(扫帚、草褥都拿来烧了!)
……
诗人艾青写了《人民的狂欢夜》:
感激传染着感激
欢喜传染着欢喜
……
所有的门都打开
迎接欢乐
款待欢乐
欢乐是今天夜晚最高贵的客人。
……
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根据地政府迅速组织宣传队赶印号外和传单,飞送各地,传播胜利消息……
在河北的回民支队驻地,战士们彻夜欢庆。抗日英雄马本斋之子、日后成为海军少将的马国超当时只有6岁,妈妈拉着他的手,随着人流来到“本斋亭”。突然,欢呼停止了,战士们摘下军帽肃立致哀,为他们敬爱的司令员,也为千千万万没能看到抗战胜利的中国人……
同一天,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命令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及其所属的一切军队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投降。
蒋介石企图把八路军、新四军排队在一切受降仪式之外,遭到了敌后抗日军民的断然拒绝。山东枣庄,残留日军准备逃到徐州向国民党军队投降。当他们行驶出城后,却发现前面的铁路已被破坏,退路也被切断。携带上千支武器的日军,只得向不足百人的铁道游击队缴械投降。
华盛顿.晴
公布日本正式投降之时,华盛顿是8月14日夜间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晚随着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这是美联社发出电文的第一句。报道接着说,“发疯”了的记者们涌进杜鲁门总统的办公室,把再也没有用的作战地图摔向墙壁。
美联社当晚收到的新闻报道来自世界各个角落,虽然来稿都很短,但记者们的兴奋之情跃然稿上。发自东京的一则报道说:“这是世界上最令人振奋的新闻,今夜我们有理由欢庆。”
在纽约,几十万欢庆胜利的人们迅速淹没了时代广场。胜利的欢呼把人的神经都要震麻木了。
全世界都在传播着日本人投降的消息。
南京.烈日
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他的臣民和军队正式宣布投降《诏书》。所有的日本人都站着或是跪着,收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冈村宁次带着侵华日军总司令部的全体人员,集合在广场前聆听天皇“玉音”。直到广播结束,这些曾在中国土地上骄横一时的侵略者,还目光呆滞地站在南京的烈日下。
东京.阴
1945年8月15日,惶恐不安中苦苦度日的东京市民,迎来了又一个溽热的阴天。
一大早,广播电台就反复告知:“天皇陛下将于今日正午亲自广播,此乃最高之恩泽,举国臣民务必届时恭听。”
人们不知将有何事。虽然早在6天前(8月10日),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就在全世界传开,但作为普通的东京市民,他们听到的仍然是充满“大捷”词汇的战报,不过“大捷”的地点离日本本土却是越来越近了。
东京时间中午12时整,收音机里传来了一个略微带些鼻音并有些发尖的男声:“战局未能好转,世界大势亦对我们不利”,因此“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半个小时后,广播员以清晰的声音说:“天皇陛下为开万世之太平,已于昨日通知美英中苏四国,接受《波茨坦公告》。”
东京市民们都不太清楚《波茨坦公告》的具体内容,但这一刻大家知道,日本真的已经战败了。
抽泣声、嚎啕声、呼天唤地的撞击声迅即在东京,在日本列岛,在日本所占领的亚洲各地响起。
在5个小时前,中、美、英、苏四国发表了“四国公告”,同意日本投降后,日本天皇才发布这个《诏书》,《诏书》中虽然没有“投降”二字,实际上是天皇要告知他的臣民,如何应付投降后的时局。
其他
8月15日的《大公报》上用五个特大的字和一个惊叹号写着:《日本投降矣!》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大公报》用杜甫的诗句做了8月16日社评《日本投降了》的开头。
“日本投降了!在八年苦战之余,得见这胜利的伟大日子到来,我们真是欢欣,真是感激,在笑脸上淌下泪来。”
8月15日,当16岁的日本水下敢死队员门奈高一郎正在等待执行最终的自杀性任务时,上级命令他穿上正式的黑色制服,来到一张铺了白布的桌子跟前。桌上摆了一个收音机。门奈按照指示尊敬地鞠了一躬。静电干扰的电波,他听到裕仁天皇时断时续的讲话,其中提到“忍其所难忍”。这是天皇在宣布日本投降的决定。但门奈没有听到这些内容,信号干扰很严重。他以为天皇在鼓励将士们更努力地战斗。但随后有人奔走相告,说日本输掉了这场战争。门奈不知道应该相信什么。他仍然希望一场“神风”能把敌人吹跑。
那天下午,门奈坐在海边,呆呆盯着水面。突然,他发现有些渔民坐船入了他们平时训练所用的禁区海域。这些渔民看起来很高兴。这时的门奈才真正意识到,战争结束了。
还有一些平民也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感到十分愤怒。19岁的可野清子听到天皇宣布投降后她在日记中写道:“听起来好像休战了。我们都很失望。我们感到非常沮丧。”
“回天”鱼雷操控员金田寿治也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想过要像他的同伴那样,穿戴整齐坐在自己的“回天”鱼雷里自杀。但后来,他内心升起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看看他的国家将如何渡过这场浩劫。没有自杀了。
天皇宣布投降之后,至少有500名日本官员自杀。
在关岛,彼得.贝尼纳托和其他海军陆战队员正准备向日本发起进攻。“我们不想杀进去。日本人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不会投降。”接着他听说美国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完全摧毁了两座日本城市。他们面面相觑,惊讶一颗炸弹能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当日他们听到了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他们都想狂欢一下。不知道啤酒是从哪儿弄来的,他们喝了很多。
和平到来的时候,唐.登克尔正在菲列宾,准备再次投入战斗。他是全连187名士兵当中毫发未伤的7人之一,全连共有50人牺牲。他和战友们的感觉是“解脱,只有解脱。就像死刑被解除了。”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07-03 19:04: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日本投降诏书的炮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