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铎(1917-1991),生于江西萍乡,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南兵工局副局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五机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他是新四军兵工事业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兵器工业的开拓者。
战争年代,吴运铎曾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他的身上仍留有几十块弹片。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他们都为了革命几次身受重伤、落下伤残,但仍然凭借顽强的毅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斗,因而,吴运铎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1951年,吴运铎荣获特等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开始懂得了革命的道理”
吴运铎
吴运铎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为了维持生计,他15岁就进入煤矿当学徒,被分派到电机间工作。电机间大量的机械设备让吴运铎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当时的理想,便是做一名机械工人。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吴运铎在学徒期间,不断遭受到工头的欺负与压榨,苦难、屈辱的经历让他认识到社会的不公。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运铎参加了中共党组织派人在矿上举办的抗战讲座。一到晚上,大家便成群结队地前来听讲,吴运铎的家中也成为进步工人们的集会场所。之后,吴运铎等人组织了工人时事座谈会,他们热烈地关心着国家发生的一切事情,大家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吴运铎从中强烈地感受到“个人的力量不是增加了一两倍,而是千万倍”。
一天,一位在《新华日报》工作的同志找到吴运铎,他们准备在矿区建立发行站,想让吴运铎负责。《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大型机关报,在宣传党的政治纲领、政策主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于是,吴运铎在矿上成立了《新华日报》推销站。在《新华日报》的影响下,他的思想逐步觉醒,“开始懂得了革命的道理,了解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任务”。吴运铎认识到,中国工人阶级受的压迫非常深重,要想得到解放,凭借个人力量是不行的,只有更多的人都觉悟了,行动起来,才能达到目的,团结斗争就是胜利的保证。
当时,国民党政府虽然表面上允许《新华日报》公开发行,但在暗中却想方设法对其进行钳制。他们有时借故没收报纸,有时甚至直接抢走报纸,吴运铎将工人组织起来“护报”,使报纸能够继续发行。此外,国民党政府害怕工人群众思想进步,便极力打压工人时事座谈会,他们还在矿区散布各类谣言,试图扰乱推销站开展工作。但大家都清楚谣言的来源,纷纷跑来安慰吴运铎,让他别泄气,“坏蛋不是打击你一个人,是打击我们大家啊!只要干得对,我们什么也不怕”。
在不断的斗争中,吴运铎愈发坚定了决心,他要将工人阶级的利益和人民解放作为毕生追求。他说道:“哪怕是变成土,只要是铺在通往真理的通路上,让伙伴们大踏步走过去,那也值得!”
“我要回去造炮弹”
1938年,面对日军大肆侵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节节退败。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吴运铎毅然决然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他被分配到修械所当工人。次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吴运铎便投入到为之奉献一生的人民兵工事业中,逐渐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用一生诠释了“把一切献给党”的赤子之心。
由于敌人的封锁,根据地兵工生产困难重重。但是,吴运铎仍然感到非常幸福,他说:“生活在这个战斗的年代,尽管斗争非常残酷,革命战士的生活也不会黯淡。因为愈艰苦,愈奋斗,也就愈快乐!”在生产资料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吴运铎和同志们因陋就简,他们从没爆炸的炮弹和炸药包中挖取火药作原料;用民兵挖来的铁轨、道钉改造车间里的钢凿、旋刀、钢模;用长凳、木桩、木板、石磨造出旋床、打光机、发动机等设备。靠着这些土方法、土机器和土设备,吴运铎等人成功制造出新步枪和自制子弹,有力地支援了前线。此外,在日寇越来越频繁的“扫荡”中,吴运铎和工人们经常要抬着重型机器,不断进行转移,但他们一有时间,便马不停蹄地开展生产,没有丝毫松懈。
随着华中抗战形势的发展,新四军军工部决定把吴运铎等兵工干部和工人分配到华中各根据地,建立更多的兵工厂。交给吴运铎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年产量60万发步枪子弹的兵工厂。一年要生产这么多子弹,就必须要有生产子弹的机器和设备。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只读过5年小学的吴运铎硬是啃下了《机械原理》等专业书籍,设计出一张又一张机床图纸。当弹壳大冲床的图样设计完成时,吴运铎和工人们立刻分成三班,展开生产,昼夜不停歇。
1941年的一天,吴运铎收到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部长吴师孟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前方等着用炮弹,请尽一切力量修好他们送来的废旧炮弹。其实,这些废旧炮弹大多只剩一个空壳,没有零件,这不仅仅是修理,几乎等于重新制造。但吴运铎并没有退缩,在他眼中,自己多留一滴汗,战士们便会少流一滴血,他立即带领大家抢修炮弹。
就在炮弹快要修好的时候,吴运铎突然发现,他们缺少引发爆炸的炸药——雷汞。由于当时没有制造雷汞的材料,前线又迫切需要炮弹,吴运铎决定,取出废雷管中的雷汞做炸药。但雷汞敏感度极高,稍微一个挤压或碰撞,就会发生爆炸。吴运铎想到,将雷管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等到完全浸湿后,它便基本不会再产生爆炸。于是,他将旧雷管拆卸下来,浸泡在洗脸盆里。一个多星期后,吴运铎从脸盆中取出一支最大的雷管,仔细地观察,他小心翼翼地拿着小签子挖出一小块炸药。本以为雷管已经浸泡好了,没想到,凉水只浸透了表面一层,内里还是干的。当签子第二次接触炸药表面时,轰的一声,雷管就在吴运铎左手里爆炸了。他的左手被炸掉4个手指,左腿膝盖被炸开,露出膝盖骨,左眼一直流血,脸部也严重受伤。吴运铎马上被战友们送去医院,院长和护士急忙为他清洗伤口、消毒,准备手术。由于伤口过多,他的衣服根本脱不下来,护士只好用剪刀把衣服剪成碎片。但此时天已黑了,医院没有电灯,无法进行手术,只好等到天亮。那天夜里,吴运铎一度陷入休克状态。
最终,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下,吴运铎脸部的伤口慢慢好转,体力也逐渐恢复,但手上和腿上的伤,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即便在住院期间,吴运铎依旧不忘党交给他的任务,仍然坚持返回工厂,“他有时猛然跳下床,向外面跑,一边跑一边高喊‘我要回去造炮弹’”。在他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中,吴运铎写道:“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要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党给我勇气,敢冒生命的危险,党也一样给我毅力,来克服疼痛”
1946年夏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一天夜里,军工部接到上级指示,命令兵工厂连夜向北转移。吴运铎等人从淮南转战到淮阴、沂蒙山,后又渡海到东北大连。1947年7月,吴运铎奉命留在大连,参与筹建新的兵工厂。
《吴运铎同志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兵工斗争史料》(部分) 中央档案馆藏
为满足前线源源不断的弹药需求,吴运铎被派去指导大型炮弹的研制,他们废寝忘食地工作着。在制造炮弹的最后关头,吴运铎等人碰到一个棘手问题——炮弹钢的热处理。炮弹钢最后要不要热处理加工,只有在进行炮弹爆炸试验、检查破片情况后,才能作出决定。
于是,吴运铎和厂长吴屏周选择在紧邻海岸的山脚下做试验。为防止发生意外,他们让其他同志留在山外,两人走到山里。他们在山脚的乱石坪上,挖了一个坑,把炮弹埋进去,外面只露出炮弹的信管,然后又在信管撞针的横梢上系了一根绳子,两人拉着绳子卧倒在远处小土丘的背后。吴运铎使劲一扯绳子,山脚下立刻同火山爆发一般,巨大的爆炸声冲击着山岩,震得悬崖上的石片和泥土纷纷坠落,炮弹破片和碎石猛烈地向四面飞散。待一切安静后,他们起身前去搜寻破片,记录了本次爆炸结果。接着,两人埋下第二颗炮弹,同样也成功爆炸了。他们又埋下第三颗炮弹,吴运铎拉动绳子,撞针的横梢掉了,炮弹却没有响。在等了一支烟的工夫后,他们上前查看情况,吴运铎冒险将信管取下来,两人又将炮弹挖出来,这一颗炮弹作废了。
他们继续进行试验,第四颗、第五颗、第六颗都成功爆炸了。当吴运铎扯动第七颗炮弹的绳索时,却没有听到爆炸声,两人到达埋炮弹的地方,准备检查炮弹。没想到,他们刚一蹲下,炮弹就山崩地裂般地炸开了。巨大的冲击波将吴运铎掀到五六丈开外的海滩沙地上。他的左手腕被炮弹炸断,右腿膝盖下部被炮弹炸劈了一半,骨头断裂,脚趾也只剩下一半,脸上许多伤口不断地往下流血,衣服破烂不堪,早已被血浸透。吴运铎挣扎着坐起来,向山脚那边寻找吴屏周,只见岩石旁躺着一个血肉模糊的黑影,吴屏周被轰到山脚下,已经停止了呼吸。
之后,吴运铎被同志们送去医院。在手术台上,医生用剪刀剪去他全身的衣服,想把那些大块弹片取出来,但却无从下手,因为吴运铎全身是伤,根本没法进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则很容易“醒不过来”。医生只好干脆不用麻醉,直接把吴运铎按在手术台上,用刀和钳子硬从伤口中取出一块块弹片。在手术过程中,剧烈的疼痛让吴运铎多次昏迷,但他还是挺了下来。
不知经过多少个日夜,吴运铎终于恢复了意识。他躺在病床上,左手和右腿都被夹板牢牢地固定住,头部、腹部,一直到脚尖,全被纱布、绷带缠满,他就像被铁钉钉在床上一样,一动也不能动。吴运铎知道自己伤势严重,但他始终坚信,死亡跟自己无缘。他战胜死亡已经不止一次了,即使是死,或者落下各种残疾,他也不觉得遗憾。因为,他的内心有着坚定的信仰:“党给我勇气,敢冒生命的危险,党也一样给我毅力,来克服疼痛。”
吴运铎的一生,历经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多个重要历史时期。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带领战友们因地制宜、艰苦试验,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制造出枪榴弹、平射炮等一大批武器弹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以超人的毅力战胜伤病,始终坚持战斗在兵工科研生产一线。他对党忠诚、不怕牺牲、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不惧挑战,勇往直前,正如吴运铎所说:“每个年轻人,在为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的斗争中,做一个无限忠诚的战士,永远前进!”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2-11-15 09:29:3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致敬!那些感天动地的抗战英雄
下一篇:于天放诗词中的“红色誓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