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笙原名泽杭,字翰荪,1901年4月21日出生在贵州省赤水县城关镇东后街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自幼就能在伯父膝间诵读和背诵短文、小诗,6岁起他在私塾里学习,更在书法和古典文学方面打下了一定基础。段雪笙不仅善于学习,年少时的他还是一个有胆识、能文能武的少年,更表现出机智过人的谋略。
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宣告成立,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这激发了段雪笙的少年壮志,他将学习的重点偏向了文史功课,成为名列前茅的尖子生。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正处在苦难和黑暗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出路和光明前景,给中国先进分子正在苦思焦虑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答,更给予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苦斗的仁人志士新的革命方法和启示。段雪笙不仅认识和感受到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划时代影响,更从两国国情的比较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俄国十月革命能取得胜利,中国来一场“十月革命”,也一定能获得成功。
五四运动爆发,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段雪笙针对本校学生不满军阀干涉教育、安置私党、替换校长的情况,积极在学生中因势利导,领导学生进行抗议,反对军人干预校政,并约同南溪中学、叙府中学学生支援,在江安县省立第三中学掀起学潮。这次学潮后,段雪笙虽被校方开除,但他的革命意志却得到了锻炼,思想有了很大进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意志更加坚定。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让段雪笙感到很震撼,早就具备革命思想的他决心北上寻求革命的正确道路。1924年,独自远赴北京,经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赏识,特许作为北京大学特别研究生。1925年,“五卅”运动后,段雪笙心存极大愤怒,发出“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同时积极投身于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等各种抗议活动,并经孙炳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的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了由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一个崭新的文学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这是党在文化界反对关门主义、停止文艺界“内战”,党与非党文艺工作者实现联合的一件大事。鉴于全国左翼文学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共北平市委认为北平市北方最大的城市,又有文化基础,决定派段雪笙等一起筹组“北方左翼作家联盟”。
1931年9月,震惊中外的“九•一八”日本侵华事件爆发,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了进攻,使东北人民陷入亡国惨痛指之中。段雪笙领导北方左联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唤起民众觉醒,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同年10月,段雪笙回到家乡赤水后,立即与党的地方组织取得联系,并四处奔走,了解家乡的革命斗争中,指导开展地方斗争。随后,中共赤合特支请段雪笙在赤水县城北街古月堂楼上召开“古月堂会议”。会上,段雪笙以《当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为题,分析了国内外形势,阐明了党的救国纲领,强调要争取进步力量,反对一切破坏团结的阴谋和言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段雪笙的报告深入浅出,风趣诙谐,启发与会者思考。比如,段雪笙说:“水是翻船呢还是船翻水?”让与会者明白了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的道理。最后,段雪笙强调学习,要求与会者天天学习、参加政治活动。古月堂会议达到了宣传抗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目的,推动了赤水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远离抗日前线的赤水县城,在中共赤合特支的影响下,一些进步人士于1931年12月中旬就开始了抗日救亡宣传教育活动。
古月堂会议后,在段雪笙的倡导下,中共赤合特支于1931年底建立“流波社”和“读书会”,作为中共赤合特支的外围组织。“流波社”和“读书会”均以发行刊物形式传播进步思想,宣传抗日救国。
“流波社”主办的是《寒华之夜》,为文学性周刊,发行对象为小学教师。“读书会”主办的是《少年大众》,曾名《我们的园地》,为文学性旬刊,发行对象为中小学生。《寒华之夜》和《少年大众》被称为“姊妹刊”,其创办都得到了段雪笙的指导。段雪笙在《少年大众》发刊词写道:“我们因为年轻,不惯于吗啡的刺激,不惯于‘红中’、‘白板’的摩搓,不惯于街头踯躅,于是,无法可想,但要生活!少年大众是为着生活,不仅是消遣。”段雪笙所写的发刊词,其革命思想犹如一粒种子播撒在热血青年心中,逐渐生根、发芽;犹如斗争的宣言、战斗的号角,引导家乡的年轻人觉醒,从容走向祖国各地,积极投身革命。
段雪笙同志是20世纪20年代就投身革命的早期中共党员,也是赤水乃至贵州省内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段雪笙同志的一生,是对党的事业坚贞不渝、义无反顾的一生,更是为革命奔波不息、战斗不止、无私奉献全部智慧和心血的一生。段雪笙生前虽多在外面奋斗,但他却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把马列主义与新文化新思想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方针政策传播到赤水,并实地指导党在赤水的地方组织开展革命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志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党在赤水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莹 最后更新:2022-12-05 09:51: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贵州地下党创办的红色书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