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代以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也是中国国际政治地位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民族战争中,战斗之残酷,牺牲之壮烈,令人不可想象。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的正面大型会战先后共有二十二次,此外,还有两次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作战,战线之广阔,灾难之深重,更是前所未有的。全面抗战爆发的第二年,中国沿海地区全部沦陷,即就是没有被日军占领的重庆、昆明、西安等城市也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空袭。国家民族的危亡,将中国作家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战争上来,以文为战,以笔为旗,抗战燃起了中国作家和青年文艺者从来未有的热情和火焰,战争的激变提供给他们空前未有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民族面临的生死存亡的挑战,这一切都使得他们不能不写,不能不放声呐喊与歌唱。中国作家们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展示这场波澜壮阔的反侵略战争。对于他们而言,抗战不仅仅是增添了文学的写作题材,战争的推进也迫使中国文艺的中心不断发生转移。战前,中国的文艺中心在北平、上海地域,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集结着一大群流亡的青年文人。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武汉与广州成为文学活动的新中心。武汉和广州失守,陪都重庆的文学活动异常活跃。珍珠港事件爆发后,香港被日本人占领,桂林取而代之成为作家云集的地域。一九四四年桂林沦陷,重庆成为“大后方”最后一个堡垒。毋庸置疑,伴随着战争的推进,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也深入到内陆及边远地区。抚昔思今,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了,抗战烽火里中国文艺号声盘旋,歌声绵绵。中国文艺对民族精神的展示、对人性隐秘的揭露、对社会动荡的描述是多方位的。今天,不论是我们对民族崛起、国家振兴的厚望,还是对长久和平的渴求,以及缅怀那些为抗战而牺牲的英烈,都不会忘记这场捍卫民族尊严和保卫民族独立的战争,让我们永远铭记那血与火纷飞的岁月。
松花江上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侵略者的大炮和刺刀给东北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从白山黑水到草原牧场,从莽莽林海到三江平原,到处流淌着血和泪,到处弥漫着硝烟与炮火。一群从东北流亡到上海的年轻作家,作为日本侵略的最早见证人,很快就写出了被异族蹂躏的东北乡村的作品,几乎是一夜之间他们成为了名作家,这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东北作家群”。生的斗争,血的飞溅,使这支铁蹄下诞生的文学劲旅焕发出一种生机和活力,他们集结在鲁迅的周围,在上海出版了“奴隶丛书”。最早出现于上海文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李辉英的《万宝山》,取材于当时震惊中外的万宝山事件,作品反映了伊通河畔的农民举行的反对日本人强行垦荒掘沟、保卫田园的武装暴动。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描写了一对农民情人受到日军的侮辱,游击队枪毙了亲日的地主,争取佃农入队的故事。“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蛔蛔,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鲁迅《八月的乡村·序》)《八月的乡村》明显受了苏联战争小说的影响,在田园风光的描写与揭露敌人的暴行中,开创了中国反日小说的先河。
在这群东北作家里最富有才华的则是女作家萧红,这位来自呼兰河小城的女子,以女性的敏感凝望着黑土地,在那风俗画般的描写里,在那如歌如谣的叙事中,萧红呈现出别样的写作风格。“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萧红《呼兰河传》)萧红是寂寞的,萧红也是诗情的,而我们总能够在那静默的文字中看到三月的小城,悲悯的大地。
对于土地,东北的作家们都有很深切的感受。端木蕻良自然不例外,他在《大地的海》里这样说:“倘若真的,在半途中,竟尔遭遇了小小的不幸,碰见了一块翘然的突出物,挡住了它的去路,那准是一块被犁头掀起的淌着黑色血液的泥土。”年轻的端木可谓是才华横溢,在二十一岁时就写下了《科尔沁旗草原》这样一部具有家族史诗性的长篇小说。端木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在一个叫昌图的地方度过的,这里是辽宁肥沃平原的行政和商业所在地,在历史上属于蒙古族科尔沁旗,对此,端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他以端正的散文笔法并借鉴电影的技巧,来展示生活场景和刻画人物,展示出一个最早定居于东北的地主家庭,直至日本人入侵前夕的爱国主义的觉醒。“红胡,无赖,游杆子,闲人……还有,一切的从前出入在丑恶的夹缝的,昼伏夜出的,躲避在人生的暗角的,被人踹在脚底板底下喘息的,专门靠破坏别人的幸福、所有、存在来求生存的,都如复苏的春草,在暗无天日的大地钻出。那样的承揽着熹微的晨光,那样的新绿嫩黄,生气渥沃。”小说充满东北原野的粗犷,最后一章以沈阳以西的地区正发生着地壳激发,来预示入侵的敌人将陷入其中而被一举歼灭的寓意。这部小说为后来全民抗战的英勇小说定下了基调,从而成为许多记录近代中国史实的长篇范式。此外,还有罗烽、白朗夫妇写下的《第七个坑》,舒群创作的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
东北作家们以苍劲浑厚、粗犷奔放的格调,浓墨重彩地勾勒出东北地区雄阔的草原、广漠的土地、奔腾的河流和苍莽的山林,从而呈现出强劲粗犷、雄健有力的美。他们以同样的心境书写着东北这片神奇的土地,表现着失去土地的悲伤和凄凉,这种感觉可用一九三六年作曲家张寒晖所创作的《松花江上》来概括。“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东北沦陷之后,作曲家张寒晖亲眼目睹流亡到西安的东北军士兵失却家园的悲痛,一九三六年在西安写下了这支抗战名曲《松花江上》,歌曲一经创作出来,立即在东北军官兵中传唱,之后,唱遍大江南北。流浪、流亡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生活场景,长歌当哭,山河破碎,东北作家们普遍写出了英雄形象,并且赋予这块土地文化上的意义,从而使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第一次出现了东北的身影。
长城外面是故乡
在中国的北方,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蜿蜒着一条巨龙,这就是长城。历史上,游牧民族要进入中原,则必须越过长城一线。因此,长城的安危历来是确保中华民族安危的关键所在。一九三三年,东北三省全境沦陷后,长城沿线驻军在古北口、喜峰口等地自发抵抗日本侵略者,国内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是年春,东北军在热河战败,第二十九军奉命防守喜峰口,从此拉开了长城抗日的序幕。三月十日晨,日军大举反扑,二十九军与之短兵相接,展开白刃格斗,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二十九军在长城浴血奋战,这是自九一八日本侵华以来,所受到的中国军队最顽强的抵抗,也是中国军队自抗日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因此,“抗日英雄部队”二十九军声名大振。
二十九军的胜利捷报和大刀队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很快通过电讯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更震撼了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青年作曲家麦新,作曲家一气呵成创作出了这支气势豪迈的《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曲完成于七月,八月作者在上海浦东大厦亲自指挥了首场演出,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抗日口号声回荡在大厅。大刀是带有鲜明中国色彩的武器,也是敌我双方军事力量悬殊的表现,但是中国军人以昂扬的战斗精神,以气壮山河的气概,打破了日军攻无不克的神话,至今,这支抗日名曲仍在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一九三四年冬,诗人和剧作家田汉在狱中为影片《风云儿女》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填写了歌词,后来经作曲家聂耳谱曲,随着影片的放映,这支歌曲在中国的大地传唱不衰。《义勇军进行曲》是诗人和音乐家合作的结晶,一经创作出来,很快就成为独立的艺术精品,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义勇军进行曲》词曲都富于动力,充满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志和信心。强烈的民族危机意识和抗争精神,使它后来被选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抗争、前进。
《长城谣》是潘孑农、刘雪庵于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在上海创作,原是为华艺影片公司所拍摄的电影剧本《关山万里》所作的插曲。影片讲述了一位东北的京剧艺人,九一八事变后,携妻女流亡关内,在颠沛流离中,自编小曲,教育幼女牢记国仇家恨的故事。影片里,幼女在流亡途中走失,被一位音乐家收养。后来,在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募捐演唱会上,幼女演唱了这首《长城谣》,从而父女团圆。“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抗战期间,长城成为文艺作品中反复歌咏的对象,长城的象征意义正是中华民族不甘欺辱、顽强抵抗的民族精神的显现。
烽火《七月》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宣传抗日,文学理论家胡风创办了《七月》、《希望》等文艺期刊,在他的周围团结了一大批爱好文学的热血青年,他们中有专门写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路翎,有才华横溢、最后在战场上饮弹而亡的东平,还有最早写出南京保卫战实况的阿垅,以及鲁藜、曾卓、牛汉、绿原等一大批年轻的诗人。七月派是一个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创作实绩的文学流派,在诗歌和小说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受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影响,七月诗派的诗人们强调现实意识与生命美学相结合,对民族的现实与未来有着深切的关怀和明确的政治理想,所以他们是战斗的民族诗人,也是革命的政治诗人,因此,很快就成为抗战及四十年代诗坛上最引人注目的左翼诗坛的生力军。“风走在前面,前面。现在,云块搬动着。从天的每个低沉乌暗的边隙,无穷尽的灰黑而狰狞的云块的轰响,奔驰而来;以一长列的保卫天的真实的铁甲列车奔驰而来,更压近地面,更压近地面,以阴沉的面孔,压向贫苦的田庄,压向狂啸着的森林。无穷尽的云块的搬动,云块的破裂,奔驰而来,从每个阴暗的角落里扯起狂风的挑战的旗帜。”这是诗人化铁写的《暴雷雨岸然轰轰而至》,描绘出一幅山雨欲来、黑云压顶的气象。七月诗人饱含民族复兴的希望,作品里浸透着人民的苦难与沉重。阿垅在《纤夫》里直喻中华民族的处境是“古老而破旧的船”,然而人民的脚步不可阻挡地迫近“那一轮赤赤地炽火飞爆的清晨的太阳”。七月派诗人共同的追求是要使诗歌革命化,但是革命化的追求并没有把他们引向战前左翼诗歌狭窄的境地,反而赋予了诗歌现代的美感,以及介入现实的抒情姿态和自由刚健的诗风。
与七月诗派拥有同样审美风格的七月派小说创作实绩也非常突出,最早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丘东平。一九二七年东平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起义,之后,又参加了一二八抗战和热河保卫战,七七事变后,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随后奔赴山东等地抗日前线。由于多次亲身参加战斗,对战争有更为深切的感受,《第七连》、《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小说显然是在追寻一种民族的伟力,以有血有肉的战斗生活,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热情而深沉的艺术风格,凝视着战争的神圣与军情的怪诞、生命的庄严与现实的荒谬,因此,他的小说充盈着一种强烈的冲撞力和悠长的悲鸣感。可惜的是,在一场战斗中,东平因悲愤交集而饮弹自尽,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伤感。如果说东平是七月派小说的开创者,那么路翎则是七月派最重要、最有实力的小说家。他的《财主底儿女们》是抗战时期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全景式展览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江南大地主蒋捷三的儿女们各奔东西为情节主线,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到四十年代初期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向和知识分子不同的生活道路。小说从一二八事件写到七七事变,从八一三抗战写到苏德战争爆发,集中展现了蒋家在内外冲突中分崩离析的过程,尤其讲述了蒋家三子蒋纯祖在战乱中的曲折经历。《财主底儿女们》的深刻之处,不仅在于揭示出人性的异化与反转,而且在于刻画出知识分子人格升华的艰难历程。正如胡风在《序》中所说:“在这部不但是自战争以来,而且是自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规模最宏大的,可以堂皇地冠以史诗的名称的长篇小说里面,作者路翎所追求的是以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底动态。然而,路翎所要的并不是历史事变底纪录,而是历史事变下面的精神世界底汹涌的波澜和它们底来根去向,是那些火辣辣的心灵在历史运命这个无情的审判者前面搏斗的经验。”七月派小说以江潮裹挟泥沙,广袤包容芜杂,常态伴生着变态,使我们获得审美的饱和感、满足感,也产生压迫感、紧张感,并以对人物心理刻画的丰富与独到的深度感染着读者,以拥抱热情的现实主义色调屹立文坛。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07 09:43: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客家华侨与抗日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