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循着一张张旧报纸回望历史,纸墨之间是中华民族鲜活的抗战史,是一代报人浴血留存的民族记忆。前线有战士奋勇杀敌,后方有报人以笔为戈,他们以报纸为根据地,誓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原标题:抗战烽火中报人勇担当
严冰 吴丹 康晰 姚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9月18日 第 07 版)
《正报》残片
号外
雷烨
何云
耄耋之年的老人举着放大镜,一张张仔细察看抗战时期留存的原版老报纸。这是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举办的大型抗战老报纸展览上的感人一幕。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循着一张张旧报纸回望历史,纸墨之间是中华民族鲜活的抗战史,是一代报人浴血留存的民族记忆。前线有战士奋勇杀敌,后方有报人以笔为戈,他们以报纸为根据地,誓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战火熊熊,报业不息
1937年8月13日,举世闻名的淞沪会战爆发。时任第四航空大队队长的高志航奉命从南京飞抵杭州,不料于笕桥机场突遇日军袭击,高志航迅疾反击,最终率其所在大队共击落敌机4架。
仅两小时后,伴随着“号外!号外!”的叫卖声,杭州的大街小巷都知晓了“高志航”这个抗战中首次击落日军飞机、打破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英雄。
次日,《东南日报》刊发题为《我空军空前胜利》的文章描述这场胜利:“敌机虽由台湾远道而来,仍能在我领空作战近三小时,至被我击落之四机,计一架落于笕桥附近,一架落于小河车站,余两架落于钱塘江边。”
正如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张治中所言:“抗战中制报、办报的条件之艰苦,毋庸赘言。但各类报刊却能不畏艰险,迅速反应,积极进行战时宣传报道,实属难能可贵。”
擎起共同抗战的鲜艳旗帜,吹响救亡图存的声声号角。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克服艰难险阻,积极创办报刊、通讯社、杂志、电台,广泛宣传抗战理论、路线、方针、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50天,新华通讯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就在瑞金成立。从此,红色电波每天传播着中华民族坚强的抗战声音。从《新中华报》到《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了上千种报纸杂志,“行看星星之火,燃成熊熊之焰”,发行到苏美加等国10多个城市,开创了“传播最远,读者最众的黄金时代”。
亲自领导了《解放日报》创刊的毛泽东曾在发刊词中强调:“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在极端困难时期诞生的《解放日报》,不仅承担了宣达中央政策的重任,更积极宣传敌后人民的英勇抗争,成为“除敌方之昧,正我方视听”的耳目喉舌。毛泽东倾心指导报纸工作,亲自撰写社论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在国统区,由郭沫若担任社长的很具影响力的《救亡日报》也广开言路,报道各种政治力量的抗日主张和救亡活动。在沦陷区,上海租界难捱的4年“孤岛”生涯中,该地区的新闻工作者转入地下坚持抗战,同样在中国的“新闻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总体而言,抗战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是中国各种政治立场的报人摒弃隔阂、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共同完成的,为民族大义并肩战斗,这一点值得钦佩。”张治中如是评价。
生死无惧,报人报国
抗战烽火下报业砥砺前行的背后,是万千报人前赴后继、不惧生死的坚守。
资深媒体人高山认为:“中国报人不持枪杆握笔杆,脚踏烽火乱,挥笔著文章,铮铮铁骨担道义,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与前方战士同心共战,同样可歌可泣。”
雷烨,著名的八路军战地摄影记者。他以照相机为武器,拍摄了《日寇烧杀潘家峪》《驰骋滦河挺进热南》等一系列极为珍贵的战地照片,用鲜血浸染的相册对战争的惨烈、日军的暴行等做了珍贵的历史记录。
“在这毕业礼场上,也就是战斗前的誓师,4000条喉咙合唱出他们的毕业歌。是时候了,同志们,该我们走上前线,不除日寇不回来相见!”1938年8月1日毕业于抗大的雷烨,如此描述自己的一腔抗日报国情。
5年后,雷烨在去往晋察冀画报社驻地取秘密文件时遭遇日军“扫荡”,壮烈牺牲。他还未来得及拍摄下一张抗战胜利的照片,生命就终结于29岁的青春岁月。
在山西省左权县西山村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背靠千仞绝壁,面朝抗战时《新华日报》社的驻地,这也是时任《新华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牺牲的地方。
在反击日军“扫荡”、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何云带领工作人员一面同敌人周旋,一面坚持出版《新华日报》、向延安新华总社发战报。1942年,日军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何云坚持架起电台收听电讯,亲自撰写稿件,最终因撤退不及中弹牺牲,年仅38岁。
史料存续,致敬前人
无论是抗战时期各大报刊的历经风雨,还是报人报国的感人事迹,都被白纸铅字、图片或影像记录,新闻史用一叠叠厚重的草稿铸成了抗战回忆的精彩书稿。
“中国众多有思想、有理想的报人宣传抗战的正能量,鼓舞民众的抗战热情,维护统一战线的稳定,增强全民族抗战的信心。每一份报刊也聚集了一大批爱国人士,集众人进步之力,推动了抗战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进程。” 郭沫若纪念馆副研究员张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作为抗战老报纸展览的主导者,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副秘书长、会展部主任张维春指出:“在纪念反法西斯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点上,用原版老报纸展现抗战时期各方面的真实情况,是用历史说话,用事实说话。这不仅是对各党派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突出贡献的肯定,更是对一代报人的致敬,读史明志,这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9-21 09:46: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书生顿首唤国魂”--记抗战时期安徽籍著名作家张恨水
下一篇:救亡图存 “抗战书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