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歌曲:穿越炮火烽烟的号角
2015-10-14 09:06:33  来源:大众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经典抗战歌曲,经受过血与火的淬炼与洗礼,深入人心、刻骨铭心,早已超越时空而成为中国人民音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仍然显示出无比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我们高唱抗战歌曲,这是珍藏在音乐中、鲜活在歌声里的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在音乐中、在歌声里,我们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展望明天,祈愿和平。

  我国是一个声乐大国。歌曲,在普通民众间的普及性与影响力,远非其他艺术门类所能企及。抗日战争14年间,爱国的音乐工作者谱写了大量抗战歌曲,犹如穿越炮火烽烟的嘹亮号角,鼓舞士气坚定意志,团结军民同仇敌忾。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全国各地高唱抗战歌曲的群众性活动此起彼伏、高潮迭涌。7月21日启动、8月26日公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全国网络投票评选结果:《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松花江上》《毕业歌》《南泥湾》《歌唱二小放牛郎》10首入选歌曲皆为传唱久远的经典名曲。

  经典抗战歌曲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时代性、多样性、群众性、艺术性的共同特征。如下例举可略见一斑——

  战斗歌曲:英雄精神的礼赞

  在所有的抗战歌曲中,因特殊时期、特殊背景,雄壮坚定的进行曲式的军歌、战歌,应该是为数最多、比例最高的类型。

  众所周知,《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5月诞生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血雨腥风中。这是抗日战争题材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一首军歌、一曲战歌。开始的前奏,似响亮的冲锋号角,有着拔节而出奋起向上、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动力感。第一声“起来!”非常人格化、口语化,积蓄着一股深厚的内在力量。“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将全曲推向高潮。“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音乐情绪所激化、活化的动势之需,更强化、催化了文辞的意蕴内涵。经历80载风雨春秋,这首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经典之作,在世界各地传扬。

  “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知名音乐学家、歌曲译配专家薛范说,《救亡进行曲》和《义勇军进行曲》“好似双鼓齐鸣,惊天动地,很快便成为在‘一二.九’运动中传唱最广的战歌。”可见其号召力、影响力都十分强大。

  在群众歌咏业余合唱活动中,《大刀进行曲》选唱率与普及率极高。“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词简明直白,酣畅淋漓。在“九.一八”事变5周年之际,正是“大刀”的词曲作者麦新,同蒋介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的相关言论针锋相对,写出了《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孟波为之谱曲的一首迅速传遍全国的进行曲。

  在全国民众一致抗日的大背景下,《七七进行曲》《抗战进行曲》《胜利进行曲》等,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抗敌歌》《热血歌》《出征歌》《巷战歌》等军歌、战歌,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更有歌名一目了然的《战歌》《“八.一三”战歌》《新四军军歌》《八路军军歌》和《救国军歌》《远征军歌》等等,无不表达出一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其中,《救国军歌》是冼星海1935年从法国归来后,开始创作抗战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枪口对外,齐步前进!”坚定果敢的音乐主题和塞克简洁晓畅的文辞,珠联璧合浑然天成。《远征军歌》曾经并不普及,孟文涛的音乐和罗家伦的文辞,英勇气概中洋溢着乐观精神:“凯歌声浪里,红颜白发,夹道齐欢……再从头,收拾旧河山。”

  还应提及产生于淞沪会战之后的《歌八百壮士》,后来拍成电影,夏之秋谱写的这首优秀抗战歌曲与《义勇军进行曲》殊途同归成为片中主题歌。

  叙事歌曲:民众心声的表述

  在大量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作品中,亲切自然的叙事性的抗战歌曲,更为人性化、生活化地表现了普通民众面对战争时的真实状态。

  “丈夫去当兵,老婆叫一声”,平实的歌词出自著名京味小说家老舍笔下。这首叙事体裁的抗战歌曲,通过一位淳朴温顺而深明大义的村妇,送丈夫上前线时一番嘱咐叮咛,表现普通百姓的美丽心灵,讴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张曙采用民间说唱风谱写,将全曲40句歌词分为五节,深情委婉的小调旋律,按照结构变奏反复,表达不同的情绪和内容,在当时已成为相当热门的抗战歌曲。

  天津新诗歌运动的旗帜人物邵冠祥,在爱国救亡热潮中勇当先锋。“我记得,那是九月的夜,案上日历标着‘一八’……”这首描写“九.一八”事变的诗篇由吉联抗谱曲,音乐以缓慢的速度表达沉痛的情绪。在大量高亢激昂热血贲张的抗战歌曲中,这首《九月的夜》视角独特,好像诗人在低沉地述说那个非同寻常的夜晚发生的一场举世震惊的灾难。它不是一首典型的叙事体裁的歌曲,但却有着叙事性的风格和味道。

  还有一首非常典型的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性抗战歌曲,那就是尽人皆知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词、劫夫曲)。“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优美的旋律散发出清新的民谣风味,将一个抗日小英雄的动人故事传扬。全曲采用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同一曲调七段歌词,因叙事内容与感情起伏变化而变化速度、力度,丝毫不觉单调乏味,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但凡唱到此处,舞台上下都会心弦共振,热泪长流。

  抗战题材的儿童歌曲,如,麦新1936年所作《马儿真正好》,1939年塞克和冼星海所作《酸枣刺》等,天真活泼、坚强乐观的音乐形象,自然生动令人难忘。

  抒情歌曲:爱国情怀的咏叹

  在抗战歌曲中,更有相当比例的抒情性歌曲,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是非常著名的一首代表作。全曲悲愤交加感人肺腑,“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从平缓的叙事开始;“九一八!九一八!”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再进入痛苦哀怨的抒情段落;“哪年哪月才能欢聚在一堂”,最高音处的“欢”反衬着“悲”的深度,极富艺术的感染力。

  同样,端木蕻良与贺绿汀合作的《嘉陵江上》,在普通民众中触发共鸣,更深受专业声乐工作者的喜爱。全曲节奏自由,无论文辞还是音调,无不带有“宣叙”或吟诵的感觉,结构也不同于一般分节歌那般规整。“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第一句的六度大跳音程,将悲愤的情绪瞬间冲向顶点。高度艺术化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使之魅力无穷。

  《风云儿女》不仅诞生了雄壮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一首凄美哀婉的《铁蹄下的歌女》也给人留下深刻记忆。这是对“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一种反诘,开始两句如戏曲散板式的抒情性旋律,再转入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最后是愤懑激越的追问,表现了“被鞭挞得遍体鳞伤”的歌女内心抗争的呐喊。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周小燕,在新加坡首次录制唱片发行的《长城谣》是一首充满苍凉与悲壮的抒情性较强的抗战歌曲。在五声音阶上构建的旋律,优美亲切平易近人,口语化和歌唱性兼善其美,因而得以广泛传唱。

  冼星海谱写的《太行山上》(桂涛声词)、郑律成谱写的《延安颂》(莫耶词),是两首丰美与壮美、庄严崇高兼具抒情性与战斗性的歌曲,从“太阳”之光开唱,前者以五度跳进音程吟唱“红日照遍了东方……”后者以六度大跳音程礼赞“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两部作品都以二部合唱形式增强其表现力与感染力,在艺术规格与音乐品性上,可谓众口皆碑。

  《五月的鲜花》原是光未然1935年发表在报纸上的一首小诗,经阎述诗谱曲后,迅速成为鼓舞民众激发斗志的“战地”新歌。这首传唱久远的经典,感情浓烈而含蓄,悲情豪情互为感应,诗意乐韵相得益彰,经常被抗战歌曲集选用作为封面主题冠名。

  世纪经典:伟大母亲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与光未然成功合作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在所有抗战歌曲中,应该说,这是全球范围传唱率与知名度最高的经典之作。

  全曲分为八个乐章。既包括了劳动号子演化的《黄河船夫曲》,民间小调式的男声二重唱《河边对口曲》,又涵盖了在音乐会上经久不衰的艺术歌曲风的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黄河颂》、女高音独唱《黄河怨》;其中还穿插了一段颇有特色的三弦伴奏的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更有优美抒情的女声二部合唱《黄水谣》、雄壮激昂的轮唱《保卫黄河》、气势磅礴的混声合唱《怒吼吧,黄河》。

  中外专业音乐团体经常在舞台上演唱全套《黄河大合唱》,从很多年前开始,纪念抗战胜利的音乐会出现了新的组合方式,那就是上半场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下半场演出《黄河大合唱》。相比之下,国内群众歌咏业余合唱较少演出全曲,而选唱率最高的则是最后两个乐章《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

  音乐界公认《黄河大合唱》两大无可撼动的权威,一位是从15岁就开始指挥该作、今年已92岁高龄的指挥大家严良堃,一位是被严良堃誉为“无法超越的《黄河怨》经典版本范唱者”、今年88岁的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郭淑珍。2015年8月26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两位音乐大家经年之后重新携手合作,再现这部经典名作的艺术魅力,风采依旧,气韵犹存,引起强烈反响和轰动。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10-14 09:08: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上犹“大地”

下一篇:躲过日军的子弹,当过美军的翻译官的严宝瑜,把音乐当救亡武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