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巴金说:“在那个烽火弥漫的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但有这样的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枪弹。他的武器还可以是知识、信仰和坚强意志。”“文化抗战”结出的累累硕果,就是这样的武器。它们不仅以其独特力量,在抗日战场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铁壁铜墙”,凝聚了民族力量,彰显了民族精神,而且以其卓越艺术成就,在文化艺术史上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6年年底,刚刚出狱而赶赴延安的丁玲,入伍即上前线,风尘仆仆,随一方面军从定边南下。军委主席毛泽东特赋《临江仙》一首相赠,并用军用电报拍发到前线转交:“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不久,七·七事变爆发,一个月后的8月12日,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丁玲任团长,15日,延安各界举行欢送晚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丁玲致辞答谢。随后,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等一系列抗战组织春笋般破土而出,音乐、文学、演剧、出版、美术、教育等战线的“文化抗战”大幕轰然拉开。
正如巴金先生所说,在那个烽火弥漫的时代,战士是最需要的。丁玲这样的战士,其武器是“纤笔一枝”而不是枪弹。当然,“纤笔一枝”是知识、信仰、文化和坚强意志的象征。反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血与火的历史,“文化抗战”领域结出的累累硕果,无疑具有强大而独特的力量,它们不仅在抗日战场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铁壁铜墙”,凝聚了民族力量,而且因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也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当我们重温那些经典之作,艰苦卓绝的斗争,仍历历在目,荡气回肠的民族精神,仍直抵人心。
唱出“最强音”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首抗大校歌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号召令,多少爱国志士高唱着这首歌,奔赴延安,找寻民族的光明与前途。慷慨悲壮的抗战歌曲,已然成为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武器,更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丰碑。从《松花江上》的泣血控诉,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威武胆识,救亡与抗战的音乐作品成为整个时代的冲锋号,支持了前方战场军事斗争。一连串的歌咏活动,鼓舞了亿万同胞投入抗战洪流,充分显示了群众歌咏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结合后的惊天能量。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仅中国新音乐巨擘聂耳与冼星海两位,仅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一端,足以惊山河泣鬼神,流芳后世。
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梅娘曲》……不仅对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至今仍是激励中华民族前进的最有力的战歌。
冼星海创作的《在太行山上》、《只怕不抵抗》、《黄河大合唱》等名作,慷慨激昂,威力绝不亚于 “大刀长矛”。
同时,任光、张曙、麦新、张寒晖等一批救亡作曲家,写着、唱着、教着战歌,投身抗战第一线,与战士们一起浴血奋战。任光、张曙、麦新均牺牲于杀敌前线。《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积劳成疾,1946年3月离别人世,年仅44岁。
在上海诞生的“孩子剧团”,被茅盾誉为“抗日战争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这个剧团的成员最大的19岁、最小的年仅8岁,二十几个孩子,冒着枪林弹雨,穿越七个省区,行程两万余里,做了300多场演出,约45万人聆听了他们稚气而坚毅的歌声。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可以说,抗战歌曲留下的宝贵的艺术精髓与精神财富,支撑着我们今天的“主旋律”。
时代的“鼓手”
“在没有灯光没有热气的晚上/日本强盗来了/从我们底手里/从我们底怀抱里/把无罪的伙伴/关进强暴底栅栏。”
1937年8月,延安战歌社与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延安发起街头诗歌活动。最为著名的是田间的名作:“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闻一多称田间是“时代的鼓手”。他说,田间的《给战斗者》“摆脱了一切诗艺的传统手法,不排解,也不粉饰,不抚慰,也不麻醉,它不是那捧着你在幻想中上升的迷魂音乐。它只是一片沉着的鼓声,鼓舞你爱,鼓动你恨,鼓励你活着,用最高限度的热与力活着,在这大地上。当这民族历史行程的大拐弯中,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过危机,完成大业。这是一个需要鼓手的时代,让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时代的鼓手’出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发出的号召,是历代文人历史使命感的集中概括。在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感召下,一大批“鼓手”为抗日救亡摇旗呐喊:
1937年元月,上海妇女儿童慰问团到抗日前线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后流传全国。
1938年3月,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汉口成立。周恩来为名誉理事,老舍负责主持日常工作。“文协”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派、自由主义文学派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派别的汇流,组成文学界的统一战线,这是新文学阵营难得的一次大联手。
1939年2月,“文协”机关刊物《文艺战线》创刊于延安。很快,“文协”在全国各地组织设立了数十个分会,其会刊《抗战文艺》,到1946年5月终刊,先后出版71期,贯穿整个抗战时期。诗人艾青面朝太阳,泣诉于北方,一首《我爱这土地》催人泪下。而期刊《七月》则大量刊发来自前线、敌后、沦陷区、甚至日本反战进步阵营的诗作,形成了著名的“七月诗派”。
1940年12月,巴金“抗战三部曲”第一部《火》在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其第二、第三部1941年1月和1945年7月出版。
1941年10月开始的雾季戏剧运动,宣告了陪都重庆抗战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的到来。
1942年4月,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公演,轰动山城,将雾季戏剧演出推向高潮。周恩来说,《屈原》第五幕里的《雷电颂》代表了国统区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控诉,很好!毛泽东说,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
图片:黄河大合唱(局部) 詹建俊 中国美术馆藏
热度与高度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说:“斗争妨碍我成为诗人,诗歌妨碍我成为战士”。
一般说来,情感最为激烈时,是不容易沉下心来遣词造句的。鲁迅先生给“广平兄”的信里也说:“我以为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
此类“功利性抹煞文学艺术性的”的观点,在文艺理论界似乎是共识。然而,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回看那个年代的文学作品,聆听“抗战歌曲”,在慨叹“因时而歌”伟大传统的同时,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为抗战而创作的艺术作品,为什么能有如此非凡的热度与高度?
追根溯源,还在于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如果说硝烟炮火与象牙塔里的精雕细刻确实不易交汇融合,那么,艺术与生活的另一面依旧不可忽略:战斗要激情,愤怒出诗人。多少作家、艺术家的整个生活都浸泡在创作里,他们始终与场景、与人物一道悲哀,一道歌哭,一道奋斗。因此,审美与硝烟的矛盾并不是绝对不可调和的。
而抗战文艺的一大特色就是热度与高度相得益彰,凝聚为上乘艺术结晶。那一段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古老的民族需要在一个涅槃并新生的前夜,需要让两位叫做聂耳与田汉的年轻人,喊出“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需要让两位叫做冼星海与光未然的青年,在硝烟滚滚的黄土高原遥望月出东山,写出“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般壮怀激烈的乐章。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呐喊,必须在彼时彼地与《保卫黄河》的“龙格龙格龙格龙格”的风声涛声合并在一起,因为在那些词曲里,自有血与火的真情与悲壮明丽的艺术。因为乐句里跳跃着民族之魂、抗战之魂!甚至可以说,那是史无前例又无可重复的伟大、坚强、壮观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行为艺术”。
经典的魅力
文化经典经得起时间的淘洗。
在今天看来,虽然抗战伊始的报告文学等不无“急就章”的特色,但“抗战文艺”绝不仅仅是政治口号的重复,而是唱出了时代最强音。这种“强音”不仅是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催人泪下又催人振奋的艺术效果——当演员唱《松花江上》至反复呼唤“爹娘啊”的乐句,谁能够不憎恨那些“反人类”的恶魔?
在今天看来,“抗战文艺”作为时代精神与艺术创造浑然一体的艺术瑰宝,其成就已然成为丰碑,沉淀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当时的沦陷区还是国统区,“抗战文艺”都有传世之作。例如“长篇小说竞写潮”中出现的张天翼、沙汀、艾芜、茅盾的小说,尤其是钱钟书的《围城》、萧红的《呼兰河传》、老舍的《四世同堂》、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均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重镇。以深度报道为基调的报告文学,以“鲁迅风”为代表的杂感随笔的质量,都为日后新闻与文学的发展埋下了坚实伏笔。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抗战期间,
“文艺大众化”问题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抗战爆发后,能否适应“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新要求,用什么形式达到这种要求,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旧形式不能一脚踢开,但机械模仿旧形式亦非正道。抗战文学的大众化问题,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较早的实践问题。毛泽东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五四以来新文艺的成绩与缺陷,民族形式与大众化的关系,学习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恰恰是在抗战的歌声里,面目日渐明朗,前景日渐清晰。
责任编辑:李时英 最后更新:2022-12-23 16:40: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抗战时期的梧州青年学生救亡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