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试谈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的新闻出版
2017-10-17 09:10:01  来源:华诚论文网  点击:  复制链接

  长治又称上党,因位于山西东南部俗称晋东南,是革命老区之一。1937年11月,根据毛泽东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电令,八路军129师在当地牺盟会等各爱国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的有力配合下,开始创建根据地。

  1939年,由于日军对晋东南发动了”九路围攻”,晋东南根据地遂以白晋路(指当时山西省东南部由祁县的白圭到晋城的铁路)为界,分为路东和路西两块。路东即太行革命根据地,俗称太行区,长治城区以及平顺、壶关、潞城、长治县、沁县、武乡、襄垣、黎城等县包括在内。路西即太岳区,包括了长治的沁源、长子、屯留县。山西的新闻出版事业在抗日战争前,发展极其缓慢,犹如文化荒漠。可以说,长治地区作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闻出版事业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发展起来的。

  一、抗日战争时期长治的报纸

  毛泽东曾说,”中国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新政权,一靠枪杆子,一靠笔杆子。笔杆子的斗争主要集中在出版战线上,靠革命的出版物,到群众中去。”

  《中国人报》,1938年5月1日于长治县创办,中共晋冀豫区委机关报,李竹如等负责,共出版95期,于1938年12月29日终刊。中共晋冀豫区委在《对党报的决定》中指出:”《中国人报》它反映党的政策、各地经验和区委对实际工作的指示。每个支部、每个小组至少订阅一份,并把阅读和讨论党报上的重要言论,当作严格的经常的组织生活。”

  《新华日报》(华北版),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1939年1月1日创刊于沁县后沟村。在抗战初期的艰苦环境下,《新华日报》(华北版)无论从编辑队伍,还是政治内容都堪称一流。编辑方面,何云任总编辑,陈克寒为副总编辑。北方局为了加强对其领导,成立了党报委员会,专门研究编辑工作。党报委员会主要成员有杨尚昆、彭德怀、左权、陆定一、邓小平、刘伯承等。《新华日报》(华北版)主要内容是:一,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映我党在华北战场上的英勇奋战的事迹;二,积极反映华北战区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情况;三,教育广大军民正确的认识抗日战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鼓舞抗战的热情,坚定抗战的信念。1943年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建立后,改名为《新华日报》(太行版),从而结束了其历史使命。从创刊到终刊,经历了4年9个月,共出版896期,7次反”扫荡”时,前后共有129天无报。其中,除反”扫荡”时油印47期以外全是铅印。816期是四开四版,80期是四开六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创办,开创了敌后新闻事业的新阶段。朱德曾高度评价,”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出千万颗炮弹。”

  《黄河日报》,1939年5月在长治创刊,由山西省牺盟会长治中心区主办。该刊主要是为了同阎锡山破坏抗日的活动做斗争,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发动群众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7月由于日军大举进攻晋东南,该刊被迫一分为二,路西版和路东版。后来路东版被阎锡山摧毁,我党在平顺创办了《黄河日版》太南版,王春任编辑,赵树理任《黄河日版》太南版副刊《山地》的编辑。该报将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童谣等引入副刊,语言通俗易懂,版面生动活泼,将民间的艺术形式与抗敌斗争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太岳日报》,太岳区党委于1940年6月7日在沁源县正沟村创办。魏凤璋任社长,史纪言为副社长。初创时为隔日刊,4开2版,后改为三日刊。它是太岳区影响力较大的报纸。1944年4月1日更名为《新华日报》(太岳版),社址迁至阳城县凤城镇鸣凤村。

  《中国人》,1940年8月1日在武乡创刊。它是新华日报社专门向敌占区发行的报纸,赵树理任该报的副刊《大家看》的编辑。从写稿、编辑到校对、排版甚至是画插图、花边都由他一人完成,该刊也是现在能看到的赵树理所发表作品最多的一份刊物。

  除了上述主要报纸外,长治地区还有几种小报:《警钟》,1939年冬,沁县牺盟会主办;《沁县群运》,1945年沁县农会主办;《翻身小报》,沁源县委主办;《长子小报》,长子县委主办。

  二、抗日战争时期长治的期刊

  《党的生活》,1939年由中共中央北方局在武乡县创办。该刊主要刊载中共中央领导人、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文章,以指导华北地区的抗日运动。如1940年7月1日,《党的生活》第16期发表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的文章《中国共产党十九周年》;第36期、37期发表邓小平的《反对麻木,打开太行区的严重局面》一文;1943年12月5日,《党的生活》第67期邓小平的文章《正确的开展锄奸反特斗争》。该刊初为手抄本,后改为印刷本,读者对象是党内高级干部。

  《抗战生活》,1939年4月1日在长治创刊。李竹如、张磐石先后担任过主编,是晋东南地区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份大型综合性刊物。该刊栏目众多,有专论、时事、学术讲座、文艺、通讯、学习经验、书报介绍、信箱等。《抗战生活》特约撰稿员有数十人之多,其中不乏文化界的进步知名人士,如何云、张磐石、韩进、任白戈、赵树理等。他们既擅长写作又有丰富的抗战经验,文章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该刊16开本,每期6万字左右。1941年12月,因并入《华北文艺》而停刊。

  除此之外还有:《山地》,1939年黄河日报社出版;《工农兵》1944年5月,太岳新华书店出版;《燎原》,1939年黄河日报社出版;《吼声》,屯留县委出版;《大家看》,沁县县政府出版;《战报》,沁县县委出版。

  三、抗日战争时期长治主要的出版社

  (一)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

  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是1938年5月由中共北方局在长治成立的。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第一家专营图书出版的机构,张柏园任社长。该出版社主要任务是编写、出版关于抗日宣传理论专著和文化教育方面的教材。如《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毛泽东)、《世界大战新阶段与中国抗战新阶段》(毛泽东、洛甫)、《晋察冀边区汉奸托派卖国罪》(彭真)、《华北敌后晋察冀》(李公朴)等。该社曾编印了很有影响的小学教科书《战时读本》。1937年底与《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合并,归北方局领导,改为报社的”丛书编辑部”,出版了大量图书,1940年,图书出版量达四五十万册。

  (二)华北新华日报社

  1938年12月,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在沁县后沟村成立。1940年9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在山西黎城设立新华书店门市部。报社调整内部机构后,张磐石任丛书编辑部部长。该部主要编辑出版了一大批马列经典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是《毛泽东论文集》,出版于1940年12月,其中收录了《新民主主义论》等23篇毛泽东在抗日战争初期所发表的文章。它提高了广大军民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对党内干部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华北新华日报社还出版了一大批政治理论和根据地建设的书籍,如《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王稼祥)、《晋察冀边区怎样粉碎敌人的进攻》(陆定一)、《华北形势详图》等。

  (三)太岳新华书店

  1941年1月1日,太岳书店(后改名太岳新华书店)在沁源县城成立。太岳书店主要负责太岳根据地图书的出版、印刷、发行工作。成立初期,由于条件有限,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编辑工作,所以早期作品以翻印为主。1944年太岳书店更名为太岳新华书店,书店的出版发行工作飞速发展。出版了《做一个好党员,建设一个好党》(刘少奇)、《论持久战》(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中国抗战一般情况介绍》(叶剑英)等重要书籍。除了政治理论书籍以外,太岳新华书店还出版了文艺通俗作品,主要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变迁》等,大大丰富了根据地的群众文化生活。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太岳新华书店与新华书店太原总分店合并,成立新华书店山西省分店。

  四、抗日战争时期长治新闻出版事业的特点

  (一)鲜明的战斗性

  抗日战争时期,长治地区所有的报纸、期刊、书籍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战斗性。报道战况,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破坏团结抗日的行为进行批判是当时这些出版物的主要内容。

  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组织记者采写了大量的通讯。8月25日,该报发表社论《庆祝百团大战在正太路上首战大捷》,27日继续发表社论《再祝百团大战的大胜利———论华北交通总攻击战》。刘伯承在纪念华北《新华日报》创刊一周年时,曾表示:”华北《新华日报》的特点就在于,每到时局严重的关头,或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吹起号角,唤醒千百万军民,为克服时局的危机而斗争。” 1942年日军第二次侵占沁源,根据地军民与敌人展开了”沁源围困战”。《太岳日报》记者深入第一线,发表了大量报道,鼓舞了根据地军民士气,坚定了胜利的信心。

  (二)致力于大众化、通俗化

  以工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贴近群众,通俗易懂,抗战时期长治地区的报纸、期刊形成了以大众化为特点的根据地文化。将抗日宣传与鼓词、快板、童谣、故事、戏曲、民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深受群众欢迎。杨献珍曾回忆说:”赵树理多才多艺,精通上党梆子,各种曲艺形式的节目他都能编能导能演。他以种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用地地道道的群众语言,去反映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把《山地》办得生动活泼,通俗红火。”通过这些形式,马列主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有关科学民主的内容深入群众生活,最大限度上发挥了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

  (三)自力更生克服困难

  抗战时期,敌人不断的”围剿”,有时甚至是大规模的”扫荡”,再加上”三光”政策以及经济封锁,长治地区新闻出版业生存、发展环境十分恶劣、艰苦。设备简陋,原材料匮乏,有时甚至是连纸张、油墨都没有。各印刷单位不得不自力更生,自制设备,纸张、油墨。印刷工人就地取材,用桑树皮制作出拉力强的树皮纸;用松烟和蓖麻油混合熬制出油墨,用滑石粉代替云母粉;自制结构简单、方便搬运的铅印机、铸版机。

  (四)坚持党的领导

  长治地区的新闻出版事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中央一贯重视宣传的重要性。1940年9月10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党委”要注意组织报纸、刊物、书籍的发行工作,要有专门的运输机关与运输掩护部队,要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

  1941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关于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指出:”报纸、刊物、书籍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锐利的武器。党应当善于充分地利用这些武器。办报,办刊物,出书籍应当成为党的宣传鼓动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应当大量地印刷和发行各种革命的书报”。

  长治地区的报纸、期刊都是由根据地党组织根据战争形势和需要,由各级党委、各地县委创办的。出版社也是直接接受党的领导。以报纸为例,长治地区以《新华日报》(华北版)为中心,各县委党报构成了强大的党报网络。华北《新华日报》报社建立了强大的报纸书刊发行网络,促进了各地的新闻出版事业的交流和发展。

  (五)贯彻党性原则

  贯彻党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新闻出版工作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舆论宣传。中央领导频繁的在报纸、期刊上发表大量的文章,对广大军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报纸、期刊或书籍,是政治理论读本还是通俗文艺作品,都是以宣传抗日为主要内容,时刻保持与党的政策相一致。

  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长治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各类报纸、期刊虽然历史短暂,但创造了因地制宜发展新闻事业的经验。出版的书籍虽然不多,但内容丰富,创造了作家为抗日服务的经验。这些重要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新中国长治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10-17 09:11: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中的文化力量

下一篇:论抗战时期的社论思想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