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爱国教育家陈照薇事略
2017-12-15 10:39:50  来源:广东省情网 作者:黄柏军   点击:  复制链接

  陈照薇(1894—1954)字赞垣,号应明,广东省新会县外海镇(今属江门市江海区)人,早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立志投身国民教育事业,以“教育救国唤醒国民”为己任。照薇先生终其一生直接、间接从事教育、图书馆、慈善基金会等工作长达30年,是蜚声岭南的教育界名家。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旅居香港期间,陈照薇曾协助新会籍著名慈善家冯平山家族捐资办学,对广州、新会、香港三地教育事业、文化事业贡献良多,至今仍为人们所怀念。

  20世纪30年代中期,由于父亲去世,作为家中长子的陈照薇肩负起管理家族生意的重任,故此从香港返回家乡新会外海。陈照薇豁达开明、思想进步、同情革命,不遗余力支持中共地下党组织,全力促成家乡外海和平解放。在解放战争中,陈照薇是中共的重点统战对象,也是江门五邑地区解放初期享有很高社会声望的爱国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亲自接见陈照薇,并勉励他“努力做一个现代的李鼎铭”。

  为了采写陈照薇生平事迹,2016年11月,笔者先后采访了陈照薇的三位在世的儿女:陈冠俦(86岁,广东省阳江一中特级教师)、陈铁(83岁,佛山市离休干部)、陈宜颂(女,80岁,澳门居民),请他们讲述和回忆其父亲献身教育、造福桑梓的感人故事。

  一、义助冯平山家族兴学育才

  陈照薇出身于新会外海一个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陈树梅(陈雨畦)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法律,学成回国后在江门从事律师职业,是新会著名律师之一。照薇幼受庭训,求学勤奋,青年时代立志为“教育救国”而奋斗。

  陈照薇早年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先后留校担任高师教师以及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主任等职务。在此期间,陈照薇曾经为增添上述两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往东南亚侨界筹款。与陈照薇交情深厚的冯平山闻讯,答应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等捐献教育基金和教学大楼。

  冯平山(1860—1931),广东新会会城镇人,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舍在陈照薇的牵线搭桥和大力协助下,得到冯平山基金会的支持,教学楼破土动工,1926年完成,以“平山堂”为礼堂命名,以表对冯平山的谢意。1930年夏,中山大学得到冯平山资金支持,另建校舍,次年完成,亦以冯平山父亲冯景堂名字命名为“景堂院”。

  期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可见陈照薇的胸襟和度量:1923年12月,广东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因主任陈照薇为学校往南洋筹款,新任校长邹鲁没有经过合法的任免手续就直接委托陈耀祖接替陈照薇职,引起小学部全体教职员极为不满,宣布总辞职,后经反复磋商,教职工才将全体辞职改为有条件的复课。这一风波发生后,为陈照薇打抱不平的冯平山意欲收回当初的捐赠承诺,不再支持对广东高师及其附属小学的赞助。陈照薇劝他:“我个人的遭遇和公家的事情要分开,你的这些捐献对振兴国家培养人才壮大教育有利,你还是应该要履行诺言,不要因为我个人的原因而停止。”在陈照薇的鼓动和协助下,冯平山先后捐助高师附属高小之建筑费11万元,及奖励高小优等学生基金15000元。这件善事除了学校方面登报鸣谢外,广州报刊亦相赞美,誉为“义举”。

  通过这一系列捐赠义举,冯平山对陈照薇处事公道、急公好义的人品十分欣赏,专程礼聘他到香港担任冯氏教育基金董事会董事,协助冯平山规划基金会在省港开展文化、教育、慈善捐赠项目的实施。以后,陈照薇还担任冯平山身后财产监护人。

  在香港任职期间,陈照薇作为冯平山发展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的代理人,为粤港两地的教育事业、慈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首先协助冯平山创建新会景堂图书馆。该馆创建于1925年,为纪念冯平山的父亲冯景堂而命名,馆舍面积1250平方米。图书馆落成启用后,陈照薇担任第一任馆长。1928年,香港大学为筹办中文学院募捐经费,在陈照薇的协助下,冯平山出任港大中文学院值理及司库,并捐一万元以促其早日成立。陈照薇又建议,香港地方缺乏稍具规模之图书馆,向香港华商总会建议增办图书馆一所,并协助冯平山先生捐一千元作为创办费。期间,陈照薇陪同冯平山等到北京考察多家大型图书馆,制订在香港建设图书馆之方案。1929年,冯平山在陈照薇协助下,向香港华商总会图书馆捐赠《万有文库》一千种,又捐赠10万元给香港大学,用以建筑中文图书馆,另捐赠两万元为中文图书馆基金,存储银行,每年收息,为维持图书馆经费。后鉴于大学图书馆维持经费之困难,更增加基金至五万元。港大中文图书馆于1931年动工,1932年落成,被命名为冯平山图书馆。1930年7月,陈照薇建议冯平山将冯氏教育基金董事会在新会出资兴办的会城贫儿义塾与高小学校合并,改为平山小学。事成后,陈照薇担任平山小学校董。

  景堂图书馆创办,陈照薇(前排左一)与馆员们合影

  关于陈照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香港兴办文化、教育事业的成绩和贡献,冯平山之子冯秉芬在1986年9月写给陈照薇儿子陈铁的信函中有以下的回忆:“回想本人每次回乡时,常与各长官提论及令先大人生平力助先父兴学育材。在捐建港大中文图书馆前,令先大人与先父往北京考察北大图书馆,回港后则建设平山图书馆。又为先父之遗产承办人之一。苟非照薇公之努力,冯氏未必能办学有此成就。厥功至伟。至于香港东华医院之办学事务,亦由照薇公义助先父策划、创立其基础,数十年至今,东华医院有中小学凡二三十间,新会商会义学十多间以及中华总商会图书馆之成立等,可谓深获成绩。”从冯秉芬爵士的这份回忆材料可见当年陈照薇对香港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的巨大贡献。

  二、保家卫国,投身抗战洪流

  1939年3月底,日本侵略军进攻新会县两大重镇——江门与会城,开始了日军对江会地区长达6年的占领。国难当头、民族危难之时,陈照薇为保家卫国,挺身而出,抗击日寇。不仅如此,其长子陈冠芳与长媳陈佩珊、次子陈冠时,也义无反顾投身于这场抵御外侮的民族战争之中。

  1939年3月28日,盘踞广州的侵华日军大举进攻江门。3月29日黎明,攻打江门市北街的日寇,分兵在外海沙栏登陆,欲形成对江门市区多路进攻之势,使我守军首尾难顾。敌寇登陆后,进据外海乡第一小学后山及牛眠山茶庵寺一带高地。陈照薇与新会县抗日自卫指挥所外海乡自卫中队胡德中队长,率领新会自卫队奋力抵抗。他们利用熟悉地形和民众支援,阻敌进攻。入侵之敌见一时难于攻下,恐久攻不下而被围,至上午8时退回沙栏,乘艇转至北街登陆。陈照薇的沙栏抗敌之战极大地鼓舞了外海人民的抗日决心。

  1940年,新会县大部分地区沦陷,国民政府设置分区联防,对付日寇。外海由陈照薇等地方乡绅组织联防。陈照薇还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其长子陈冠芳、陈佩珊夫妇和广东“艺专”实验剧团部分团员,奔赴广东阳江一带宣传抗日以及巡回演出话剧《凤凰城》《杏花春雨江南》等抗日剧目,以唤起广大民众抗日救国的热忱。

  同时,陈照薇支持在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求学的次子陈冠时参加抗日队伍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1943年,在港九大队一次抗击日军扫荡战斗中,担任港九独立大队政训室宣传干事的陈冠时为掩护战友突围不幸受伤被俘,在日军牢狱中保守秘密坚贞不屈,惨遭日寇斩首示众,卫港捐躯,壮烈牺牲,年仅21岁。

  三、迎接光明,力促家乡和平解放

  陈照薇回到外海家乡,在担任新会外海乡、百顷乡乡长期间,大力倡导助教兴学培育人才。他本人除了出资创建大鳌百顷小学,也在外海家乡积极支持开办五昌小学、贤贤小学并担任外海莘隐中学(校址在今江门幼儿师范学校内)校董会的主席。由于他本人的民主开明,上述这几所中学小学均办得很有活力,远近闻名,大鳌百顷小学和外海莘隐中学还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隐蔽活动的据点和基地。

  据当年粤中纵队外海地下交通站老同志陈占勤、陈立、陈源等撰写文章回忆:解放战争时期,陈照薇出钱出力支持进步青年办学,支持和掩护中共地下党的工作,是中共新会党组织的重点统战对象。他曾冒着极大的危险,在担任百顷乡、外海乡乡长和新会县参议员期间,将了解到国民党新会县政府的会议决策和要采取的措施及时通知中共地下党组织。

  陈照薇在外海永安里的住宅,是中共地下党组织接头的联络点和情报转运站。中共地下党员通过陈家长期接收从香港秘密运回来的《华商报》《正报》等进步报刊,再由陈照薇的儿媳妇、地下交通员陈佩珊辗转传递给新会大鳌百顷地下党。

  1948年,他曾为陈冠芳、董丹东等进步青年投奔游击区以及为游击区购买急需物资等两次慷慨解囊捐出港币共6000元,很多受其资助和支持的爱国青年对他深表敬佩。作为一名爱国教育家,他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深深影响了不少青年走上革命之路。他担任校董会主席的莘隐中学,长期是中共地下党员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前夕,外海莘隐中学一部分学生奔赴游击区,参加了当地游击队,为解放江门、新会贡献力量;他担任校董会主席的百顷小学,成为后来解放江门、新会地区的粤中纵队新会独立团新生连驻地。新中国成立前夕,陈照薇遵照中共新会区委的指示,配合外海地下党负责人陈占勤,召开陈氏族务会议,作出外海陈族决议:陈族自卫队全部交出武装,迎接中国共产党的地方武装进驻,和平解放外海。

  新中国成立前,陈照薇把自己在新会大鳌百顷兴建的桃荫别墅无偿提供给中共地下党组织使用。这幢别墅成为中共新会直属区委旧址,也是粤中纵队新会独立团诞生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当天,当时广州尚未解放,新会独立团组织了有当地学生、群众参加的盛大集会,庆祝新中国成立,并且在百顷小学桃荫别墅里收听广播,手工缝制五星红旗,在桃荫别墅前面升起新会县第一面五星红旗。桃荫别墅因其深刻独特的历史内涵,如今被确定为江门市第一批党史教育基地、江门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四、至死不悔,热血丹心耀乡梓

  新中国成立后,陈照薇被推选为广东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新会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候补常委。他到广州参加会议期间,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亲自接见,勉励他:“做一个现代的李鼎铭。”后来,叶剑英调离广东,广东的土改工作路线受到极“左”思想影响,陈照薇被错划为“恶霸地主”,于1954年含冤病死狱中。

  虽身处逆境,但是陈照薇淡然处之。据新中国成立前任新会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曾国棠生前撰文回忆,1953年秋天,在新会看守所,陈照薇对前来探望的曾国棠说出了一段类似“遗言”的心里话:“我实在已经向共产党献出了两个儿子。我并没有青年人的冲动,我是深思熟虑之后拥护共产党的。我想我的身体可能支持不了多久,你将来见到我的亲属,对他们说我跟共产党走是至死不后悔的。我的问题相信总有一天党会搞清楚的。”

  冤假错案当然经受不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1986年7月,江门市郊区人民法院发出刑事判决书,撤销原判,并恢复陈照薇新会县、广东省人民代表的政治名誉。12月5日,江门市外海区公所在外海茶庵公园举行了陈照薇平反座谈会。陈照薇生前好友、全国政协副主席雷洁琼亲笔致函其子陈铁表示:“令尊恢复名誉隆重举行非常高兴......”香港慈善家冯秉芬,香港五邑工商总会理事长陈孟纶、监事邓北泉、副理事长林保浓等各界人士纷纷致函其家属表示慰问。其中,冯秉芬在1985年11月写给陈照薇女儿陈宜颂的慰问信中赞扬陈照薇旅居香港期间,对香港教育文化事业贡献良多,誉称陈照薇“在港期间,成为一位兴学育才之功臣”。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当年在外海莘隐中学、大鳌百顷小学求学、从事过地下活动、得到过陈照薇支持、帮助和掩护的革命干部都动情回忆陈照薇对革命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前新会大鳌百顷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原广东省肇庆地委宣传部部长邓强在1986年3月写给陈照薇儿子陈铁的信函中高度赞扬陈照薇对革命的贡献:“他留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我认为他是一个李鼎铭式的人物,他解放前对我们在百顷、外海的工作是积极支持的,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总之,陈照薇作为一名毕生献身教育文化事业、追求进步的爱国教育家,备受后人尊敬和怀念。

  (作者单位: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

  (责任编辑:钱丹丹)

  资料来源:广东史志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7-12-15 10:41: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马思聪(1913—1987)

下一篇:一个抗战文艺战士的家国情怀 ——新会籍旅港文艺家陈柏坚的抗战故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