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报》
新四军二支队政治部于民国27年(1938)8月在苏南茅山创办。谷力虹任主编。报纸为八开两版油印,开始是五日刊,后改为三日刊。它是新四军挺进苏南敌后最早出现的一张报纸,开苏南抗日根据地报刊的先声。二支队政治部成立了《火线报》社委会,政治部主任王集成为社委会主任,王绍杰和陈立平为副主任。
该报最先把初到江南敌后坚持抗战的新四军的战斗捷报传送给群众,并揭露日本侵略军烧杀淫掠罪行。当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和第二次反共高潮期间,《火线报》通过新闻报道、发表社论和领导同志的文章,不断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当时,由于敌人对新四军部队实行军事、政治和经济封锁,办报的经费和物资都非常困难。为坚持办好这张抗日根据地唯一的一份报纸.解决经费困难,第53期《火线报》登载了由张鼎丞、粟裕、王集成、罗忠毅、王绍杰、陈立平等二支队主要领导署名的《二分钱运动发起序占》,动员各方人士捐款。
30年4月,二支队改组为新四军六师十六旅,《火线报》就成为该旅机关报,并由八开两版改为八开四版。到33年10月10日,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指示,《火线报》从260期起成为苏皖区党委(后改为苏南区党委)机关报《苏南报》。
《拂晓报》
《拂晓报》是新四军四师前身游击支队奉命誓师东征前夕——民国27年(1938)9月30日在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创刊的,司令员彭雪枫题写报名,并撰写了创刊号发刊词。初创时为四开两版四日刊的油印报,从34期起改为四开四版,并于翌年秋增出《拂晓每日电讯》。
《拂晓报》问世后,随军转战于豫皖苏边区及淮北地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反映抗日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每期印数2000—2500份,最高达5000份,发行到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到300期以后,已能寄往亚、欧、美各国首都和重要城市,曾在莫斯科、纽约参加世界报纸展览。
民国28年(1939)9月29日《拂晓报》创刊一周年时,曾出20个版面的特大号,一版刊有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王稼祥、谭政、左权、滕代远等领导人的题词。不久,毛泽东亲笔写信给彭雪枫司令员,对《拂晓报》同志的努力给予称赞和勉励。周恩来为《拂晓报》扩大发行到国民党统治区做了许多工作,还多次派人送给报社书籍和报纸。
29年3月,《拂晓报》随军转移至豫皖苏边区的永城一带,5月,又随军转移到以洪泽湖为中心的淮北地区继续出版。因中共淮北区党委成立,决定《拂晓报》与原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创办的油印报《人民报》合并,出版淮北区党委机关报《拂晓报》。另出《拂晓报》部队版。
《拂晓报》成为淮北区党委机关报后,由区党委宣传部长冯定兼任社长。在31年冬日军向淮北地区发动大“扫荡”中,《拂晓报》一度改出不定期的《反扫荡快报》,到32年元旦又恢复出版四开四版双日刊,并于同年5月1日由油印改为铅印。翌年9月,新四军四师收复了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津浦路西地区,《拂晓报》又增出路西版。曾出版特刊,悼念在收复路西战斗中光荣牺牲的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
抗战胜利后,淮北区党委撤销,《拂晓报》于34年10月改为华中七地委机关报,在泗县城出版,原邳睢铜灵地委机关报《团结报》并入《拂晓报》。邓岗任社长,欧远方任副社长。35年12月,由于淮北解放区陆续被国民党军队侵占,报社人员大部流散、牺牲,印刷器材遭破坏殆尽。敌情最严重时,欧远方曾带领3名工作人员退入洪泽湖上,在一叶小舟上架起天线抄收延安新华社重要电讯,坚持出版油印报58天。他们不仅用小船把报纸散发给在湖中坚持斗争的干部战士,还通过各种渠道向敌占区发行,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在敌后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殊死斗争的决心。随着主力部队打回淮北,形势好转,报纸又恢复铅印。
《拂晓报》从37年6月改为江淮六地委机关报后,在安徽省宿县继续出版。
《群众导报》
苏南丹北地区进驻扬中的新四军挺进纵队于民国28年(1939)初创办的机关报。这张石印八开二版小报,是由纵队战地服务团的李培根、赵良斌、陈广生等筹备创刊的,主编赵良斌。印刷报纸的一台手摇石印机,是从丹徒县姚桥镇一家私人印刷店租借来的。《群众导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报道抗日战场的战局发展情况,发行到部队、学校、党政机关和群众中。报纸版面新颖,内容丰富,插图别致。29年1月,日军进攻扬中,《群众导报》一度暂 时停刊。同年11月,因与中共京沪路北特委的机关报《前进报》合并而停办。
《团结日报》
是中共苏鲁豫区党委于民国28年(1939)3、4月间创办的机关报。负责人魏钦。初为八开两版油印,创刊后不久即改为铅印,发行数由几百份增加到几千份。当年8月因发生了错误的湖西肃清托派事件,报社工作人员蒙受其害,报纸被迫停刊。这年冬又复刊,改名《哨兵》报,至29年春恢复原《团结日报》报名。同年年底,因苏鲁豫区党委降格为湖西地委,该报成为地委机关报并改名为《湖西日报》。
《苏南报》、《苏浙日报》
由中共苏皖区委员会创办的机关报《苏南报》,前身是新四军十六旅政治部于民国27年(1938)8月出版的油印《火线报》。
《火线报》从260期起转为苏皖区党委的机关报。翌年5月,苏皖区党委改称苏南区党委,报纸也随之改名为《苏南报》。由区党委秘书长、宣传部长欧阳惠林任社长兼总编辑 。储非白任副社长,谷力虹任副总编辑。报社除编辑部外,还设有通讯科、电务科、发行部,并成立了新华社苏南分社。报纸为铅印,四开四版,三日刊。除登载延安新华社电讯,转载延安《解放日报》的重要社论和述评外,主要报道新四军战绩和根据地建设成就等消息,还经常刊登社论和党政军领导的报告,以及党政机关发布的命令、决定、条例和布告。版面清新,栏目丰富,地方特色浓厚,文章说理深入浅出,被苏南根据地群众称为团结抗战的旗帜,民主的喉舌。
民国34年(1945)4月前后,粟裕、叶飞率领新四军一师主力从苏中渡江南下发展苏浙地区。7月,苏南区党委和浙西区党委合并成立苏浙区党委,《苏南报》也于8月16日相应改名为《苏浙日报》。这年10月初,《苏浙日报》刊登《江南新四军北移告别民众书》后,随区党委机关渡江北撤苏北,共计出版20期左右。同年11月,报社和印刷厂奉命继续转移到山东临沂,并入山东《大众日报》。
《抗敌报》(江北版、苏北版、苏中版)
由新四军政冶部于民国27年(1938)5月初在安徽太平县创办的《抗敌报》,既是新四军军部的机关报,也是中共中央东南局的机关报,30年1月中旬因发生“皖南事变”停刊。在此之前,与军部《抗敌报》同时存在的有《抗敌报》(江北版)和《抗敌报》(苏北版)。
《抗敌报》(江北版)是根据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指示创办的由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民国28年(1939)11月20日在淮南地区创刊。报纸宣传中原局的意图,报道敌后抗日战争形势和根据地群众工作开展的情况。初创时报社工作人员很少,由王阑西任报社主任兼主任编辑。报纸为四开油印小报。29年2月下旬,报社随中原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东进到新四军五支队驻地半塔集继续出报,并从5月1日起改为铅印,三日刊改为二日刊,发行数从2000多份增加到5000多份,工作人员增加到100多人。同年10月,中原局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向苏北盐城地区转移,报社工作人员一部分到盐城,一部分留下继续出版《抗敌报》(江北版)。后因江北指挥部改组为新四军二师师部,江北版即归二师政治部领导。
《抗敌报》(苏北版)是在黄桥战斗胜利后,由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政治部于民国29年(1940)10月底在海安创办的铅印报。不久,因新四军军部重建,苏北指挥部撤销,中原局和军部在盐城创办了《江淮日报》,《抗敌报》(苏北版)交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办。翌年4月,根据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刘少奇的直接指示,由一师政治部交苏中区党委主办。30年5月,《抗敌报》改为苏中区党委的机关报,继续出版到31年11月间。
《团结报》
中共淮北邳睢铜灵地委在睢宁县委出版的《团结》小报基础上创办的机关报,民国29年(1940)1月28日正式出版,四开四版五日刊。苏鲁豫区党委书记邓子恢和陈毅先后为报纸题写过报头。社长廖量之,沙合与欧远方先后任主编。
《团结报》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30年夏,驻在睢宁城里的国民党常备队不打日本鬼子,窜到根据地西屏乡抢劫并打死民兵大队长周保全,制造了“西屏乡惨案”。社长廖量之立即在《团结报》上发表社论和文章,公开声讨常备队的罪行。同时派记者进城专访顽县长刘天展,严正要求他接受抗日人民的要求,惩办常备队的肇事凶手.并立即作了报道。在舆论压力下,顽县长只得下令枪决凶手。
《团结报》初创时为油印,后改为石印,报纸发行量达3000多份。之后又改为铅印。34年9月,因地委撤销,《团结报》停刊,并入《拂晓报》。
《大众报》
中共苏南东路特委在苏(州)常(熟)太(仓)地区创办的一张机关报,民国29年(1940)2月8日出版。社址在当时的常熟县徐市镇。最初参加办报的有吴宝康、肖湘、蔡修本等5人,靠仅有的一块旧钢板、一只滚筒和一支铁笔,用八开大小的毛边纸出版三日刊的油印小报。不久,特委决定成立“江南社”,统一编辑出版发行《大众报》和《江南》半日刊。《大众报》于当年7月7日改为铅印,并由八开四版改为四开四版。由于工作人员的努力,这张在印报船上印刷的铅印报纸,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其编排形式和印刷质量,足可与同一时期敌占大城市的报纸相匹敌,成为苏南敌后根据地报纸的佼佼者。订阅《大众报》的不仅有根据地的党政军机关和部队,而且在许多市镇的职工、小学教师、工商界人士和乡村有文化的农民中也很普遍。当时许多茶馆还开展读报活动。报纸发行量由1000多份增加到3000—4000份,最高达到8000份(当时常熟县城敌伪办的《常熟日报》发行量至多不超过2000份),还发行到上海和其他敌占区。
由于《大众报》经常用大量篇幅揭露敌伪顽的各种罪行,敌人恨之入骨,曾经派出许多爪牙收买发行到附近几个镇上所有的《大众报》,使群众看不到这张报纸。隐蔽在水网河湾里印报船上的机器设备曾两次遭到日军破坏,但印报工人却以顽强的毅力抓紧修复印刷机,使报纸得以继续用铅印出版。
30年6月,敌伪对苏常太地区开始实施大规模“清乡”,主力部队奉命战略转移到苏北,形势十分险恶。《大众报》先后改出八开两版,到7月21日被迫停刊。它在苏南敌后游击战争的环境中坚持出版了1年5个月,共出215期。
《抗战报》
中共太滆中心县委的机关报,其前身最早是《突击报》。
民国29年(1940)3月,中共苏皖区党委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大力开辟了包括宜兴北部、武进南部、无锡西部和东部在内的太滆地区抗日根据地。太滆工委于4月创办不定期的十六开油印小报《突击报》,由洪海泉负责。报纸出到第12期时,因洪海泉调苏北工作而停刊。是年9月,太滆工委上升为中心县委(后改地委),决定将停刊的《突击报》改名为《前驱报》,于10月10日重新出版,储以民任主编。报纸为八开四版三日刊。30年2月底,中心县委为适应太滆地区工作发展的需要,又决定创办石印的《太湖报》代替油印的《前驱报》,主编田树凡。这张四开四版三日刊的报纸,不仅刊有国内外电讯、地方新闻和评论,以及内容多样的副刊,而且重要社论一般都由党政军领导同志撰写,内容紧密联系太滆地区的工作实际,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发行量开始只有几百份,逐步上升达到3000份,并通过交通站的努力发行到周围的敌占区。根据十六旅罗忠毅司令员的建议,《太湖报》于同年8月改名为《抗战报》。
31年起,日军加紧对太滆根据地进行“扫荡”,报社隐蔽在湖荡芦滩边不断转移中出报。翌年春,敌伪又进行梳篦式“清乡”,报纸因石印机移动不便改为油印,并随地委机关转移到太湖内的马山岛上出版。之后,日军先后两次在岛上进行大规模“扫荡”,报社两名工作人员被日军枪杀,埋藏的印刷器材和电台遭到严重破坏,报纸曾停刊两个多月后继续用油印出版。33年夏,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形势开始好转,因苏皖区党委抽调人员筹办《苏南报》,《抗战报》奉命停刊。
《东进报》、《前哨报》
《东进报》是新四军江南抗日救国军(简称“江抗”)东路指挥部的机关报,民国29年(1940)5月创刊于苏常太地区。在抗日战争初期苏南敌后游击根据地,它是继《火线报》、《群众导报》之后的第三张部队报纸。“江抗”司令谭震林亲自为报纸定名,并题写报头。办报初期,谭震林还把指挥部电台收到的密码电讯,经过选择后改写成新闻在报上发表。
初创的《东进报》为油印报,八开两版七日刊,每期油印800份,通过江南社的发行站发行到抗日根据地的各个市镇,不久迁到澄锡虞地区出版。当年1月21日起改为铅印三日刊,并且扩大机构,从《大众报》调来的肖湘 任主编。报纸经常刊登陈毅、谭震林、江渭清、温玉成等部队领导同志的重要文章和讲话,每期发行量最多时达到5000份。当时,澄锡虞地区处于日伪顽夹击之中,斗争形势尖锐复杂。一般情况下,报社和印刷广两周移动一次,白天工作人员在岸上老百姓家里编报排字,印报船则隐蔽在附近芦苇荡里,晚上再 开进河浜里开始印报。情况紧急时,工作人员就上船在水上出报。30年3月上旬,“江抗”改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东进报》随之成为十八旅的机关报。后来十八旅奉命北撤苏中开辟江(都)高(邮)宝(应)地区根据地,旅部兼苏中一分区领导机关,此时一度停刊的《东进报》复刊改名为《前哨报》,也同时成为一分区的机关报,并且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渡江战役时,分区机关和所属部队组建为华东警备第七旅,在渡过长江进驻镇江地区后奉命兼镇江分区领导机关,报纸也就同时成为镇江军分区的机关报。后因苏南军区为集中力量办好军区的《战士报》,《前哨报》奉命于1950年6月17日终刊,共出版515期。
《前进报》
丹北抗日根据地中共京沪路北特委的机关报,是由澄西工委的油印小报《前进报》和新四军挺进纵队的《群众导报》合并组成。
民国29年(1940)5月,在丹(阳)北东部的澄西地区,活跃着一支中共澄西工委的民运工作队,他们为扩大抗日武装力量而开展民运工作。经队长程兰芬等人的努力,利用从学校借来的一架油印机 ,在由于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追剿”而几乎天天要行军的情况下,不定期地出版八开油印的《前进报》,主要发给部队和学校,有时也散发到农民手里。不久,报纸归新成立的澄锡武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凌菲直接领导。同年9月,丹北和澄锡武两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沪宁路北特委。特委决定将《群众导报》与《前进报》合并,于11月正式出版石印的特委机关报《前进报》。新的《前进报》初创时的编辑部由王浩负责,之后报社负责人是陈广生。翌年5月,特委决定由宣传部长江坚直接领导报社工作。不久,因日伪军对苏常太地区进行残酷“清乡”,江南社负责人吴宝康带领部分工作人员撤到澄西地区,一度参加《前进报》工作,曾担任过报社社长。
新的《前进报》问世后,一直是在粉碎敌伪“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搞摩擦的频繁战斗中坚持出版。30年10月到31年年底期间,由于斗争形势日趋紧张,报纸因多次转移曾暂时停刊,后又复刊。32年3月,日伪军在丹北地区开始“全面清乡”,为保存力量,《前进报》再度暂时停刊,同年12月复刊。33年一度出版过三日刊的《前进电讯》和《前进画刊》特辑。同年11月下旬,随着路北特委改为苏中五地委,《前进报》成为五地委机关报。34年9月1日报纸由石印改为铅印,并由两日刊改为日刊,每期发行量3000—5000份。工作人员由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40多人。陈广生任总编辑。
同年10月,根据国共重庆谈判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中央为争取实现和平建设新中国,决定让出包括丹北地区在内的江南8个解放区,《前进报》发表《告江南父老兄弟书》后停刊。全部人员于11月底奉命北撤,并入苏中二分区《人民报》社。
《东进报》(地方版)
中共苏南东路特委在苏南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地区出版的一张机关报,创刊于民国29年(1940)9月,八开四版三日刊。它的前身是油印的《电讯报》。
29年春,新四军江南抗日救国军(简称“江抗”)在迅速打开了苏常太地区的局面后,又挥师西进,开辟大片地区,与苏常太联成一片,建立了中共澄锡虞工委,并出版了刊登国内外重要新闻的《电讯报》。这是一份内部发行的油印小报,开办时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工委书记吴达人亲自审查修改每期的稿件,还根据每期的电讯内容写点短评。不久,东路特委充实了办报力量,由顾克如任主编。到是年8月间,鉴于苏南东路地区抗日形势飞速发展,特委决定将《电讯报》正式定名为地方版《东进报》,成立东进社负责出版发行工作,并将原属“江抗”专印部队版《东进报》的一个印刷所划归东进社领导。为解决这个简陋的小印刷所同时出版地方和部队两种不同版别《东进报》的困难,地方版《东进报》就沿用部队版《东进报》的报头和版式。“江抗”司令兼政委谭震林对《东进报》(地方版)非常重视,有些前方的重要战报以及上级发来的电报,凡是可以见报的都及时批转给报纸发表。副司令何克希、包厚昌等也亲自给报纸撰写重要文章。
30年4月底,江南社印刷厂遭敌人突然袭击,机器和铅字被毁,出版工作遇到困难。为尽快恢复出版《江南》半月刊和《大众报》,特委决定东进社与江南社合并。《东进报》(地方版)遂于5月停办,人员调江南社。
《联抗报》
“联抗”政治部于民国29年(1940)10月中旬创办的报纸,后成为中共兴(化)东(台)泰(州)地委的报纸。
“联抗”以外围军的名义出现,实际上是华中局和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领导下执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一支部队。29年10月,新四军取得黄桥决战胜利后,为团结地方实力派共同抗日,由新四军派一个加强连为骨干,国民党非嫡系部队李明扬、陈泰运和保安一旅薛承宗部各调一个连,并吸收一批知识青年和工农群众参加,编为4个大队,于当年10月10日于曲塘镇正式成立联合抗日司令部(简称“联抗”)。“联抗”一成立就创办了《联抗报》。由“联抗”司令黄逸峰题写报头,副司令李俊民兼任社长,宣传科科长薛和仲驻编辑部领导办报,之后由副科长江毅任主笔,尔后又调“联抗”地区文化界知名人士孙石灵(“左联”作家)任总编辑。报纸开始是四开四版油印,第7期起改为铅印。其后因战斗频繁曾两度停刊又改为油印。报纸除发给“联抗”部队和“联抗”地区的机关、学校和各区、乡外,还寄送国民党友军李明扬部和税警团。重要社论大多由“联抗”领导人黄逸峰、李俊民、彭冰山(彭柏山政治部主任)撰写。30年9月,在“联抗”防区的兴东泰地区成立中共兴东泰特区工委(后改为地委),并实行一元化领导,《联抗报》同时成为地委的报纸。《联抗报》始终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32年秋,税警团陈泰运部背信弃义,破坏团结,积极反共,残害人民。《联抗报》曾以大量篇幅连续揭露陈泰运部的倒行逆施,并发表评论和社论严正警告他们悬崖勒马,不要玩火自焚,使各阶层人民认清了税警团的反动本质,为军事上的讨伐作了舆论上的先导。33年10月,“联抗”完成历史使命,奉命撤销番号,正式编入新四军;兴东泰地委也奉命撤销建制,成立紫石县委,归苏中三地委领导;出版近4年的《联抗报》至此停刊。
《湖西日报》
民国29年(1940)底,由于苏鲁豫区党委降格为湖西地委,原区党委机关报《团结日报》也相应转为地委机关报,并改名《湖西日报》。由地委宣传部长郝中士兼社长,鲁奇任副社长。当时,报纸由铅印改为石印,石印机工作时声音响,目标大,日军发动大“扫荡”时,工人同志就把石印机搬进挖有一两丈深的地下室内印报。为了不被敌人侦察到,这种地下室挖有几处,根据敌情的变化,印报地点也经常变动。在31年冬至32年秋敌人发动大“扫荡”期间,报社人员曾经两次冒死从敌人包围圈里突围出来,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中坚持出版油印的《湖西日报》。
34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报社从中心区迁入丰县县城出报。为把报纸办得更大众化和通俗化,地委决定《湖西日报》改成《湖西大众》,由刘平林、张涛任正、副社长。不到半年,国民党军队向淮北解放区大举进攻,《湖西大众》被迫停刊。报社除派两名工作人员随地委流动出版油印电讯稿外,其余21人由副社长张涛带领埋藏好印刷器材和物资,于35年9月组成大众武装宣传队。他们同湖西第一武工队一起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先后进行大小战斗32次,俘获甚多;并且进一村宣传一村,发动群众坚持敌后斗争。《湖西大众》于37年7月复刊,当年年底停办。
《江淮日报》
在盐城创办的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报,民国29年(1940)12月正式出版。翌年5月,东南局和中原局合并改称华中局,《江淮日报》就成为中共中央华中局的机关报。它又是新四军华中总指挥部指导各抗日根据地军事斗争的公开报纸。日出对开一张。后改四开一张。
《江淮日报》作为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第一张铅印的大型党报,是抗日战争时期继重庆的《新华日报》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公开出版的第二张大型日报。
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兼任报社社长,并题写报头。报纸的发刊词由陈毅起草。副社长兼总编辑王阑西。刘少奇经常就报纸的方向和报导中心向编辑部作指示。
报社设编辑部、发行部、印刷厂、电台、总务科等,全体人员大约六七十人。编辑部主任刘述周,经理部主任胡扬,采访科长李扬,发行科长刘一村。印刷设备除部队支援的脚踏圆盘印刷机外,其余是从当地一些印刷所征借来的闲散机器和铅字。
《江淮日报》把抗日民主活动作为宣传中心,及时报道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全国和华中地区抗战形势的发展,宣传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30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江淮日报》刊登了陈毅军长的重要文章《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报纸不但用新闻报道与社论、杂文等形式,而且用木刻、歌谣等文艺形式,充分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及皖南事变真相,激发了广大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义愤。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上,报纸对县、区、乡政权人员的任命,文教卫生福利事业上的开展,支前拥军、筹集救国公粮、救灾赈济、惩治汉奸、剿灭土匪和安定地方秩序等等,都作了大量报道。特别是对作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建立县参议会,报纸作了充分宣传,全文刊登了刘少奇在盐城县第二届参议会上所作的《我们在敌后干些什么》的重要报告,引起很大反响。此外,报纸副刊版设立的“江淮”、“新地”、“新诗歌”、“文艺”、“教育周刊”、“大众科学”、“大众卫生”等这些专刊,致力于普及科学文化,服务于抗日斗争、民主建设和减租减息等中心工作。
由于地处敌后,受到交通条件等限制,《江淮日报》当时发行仅及万份。除发到华中、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外,还通过“华中邮政”这个渠道,使敌占区上海、南京以及抗战大后方重庆和其他国民党统治区,甚至香港和东南亚的华侨社团,都可以看到《江淮日报》。
《江淮日报》创办以后,还以它为中心带动了整个苏北地区新文化活动的开展。30年春成立江淮通讯社,不久又成立了江淮出版社、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华中分会和苏北文化协会等,陆续出版了《江淮杂志》、《江淮文化》、《江淮艺术》、《江淮画刊》等刊物。在华中根据地的中心——盐城,一度出现了新文化十分繁荣的局面。
31年7月,日伪军对盐阜区进行大规模“扫荡”,《江淮日报》随华中局机关多次转移。鉴于当时形势,刘少奇和陈毅作出决定:偃旗息鼓,暂且停办,使敌弄不清华中局和军部去向。《江淮日报》遂于7月22日停刊,一部分工作人员到军部出版《无线电讯》报,一部分随王阑西到盐阜区党委筹办《盐阜报》。
《淮海报》
中共淮海区党委于民国30年(1941)11月7日创办的机关报,由原中共苏皖区党委的《人民报》改名。《人民报》前身为《皖东北日报》。
29年10月上旬,苏皖区党委东进到刚建立政权的淮海抗日根据地,出版石印的《人民报》,并于30年5月1日改为铅印。不久,苏皖区党委改为淮海区党委,《人民报》也于同年11月7日改名为《淮海报》,陈毅题写报头。社长为徐步。31年11月中旬,日伪军在淮海区发动空前的“大扫荡”,报社印刷厂被洗劫,为适应反“扫荡”需要,报社人员疏散,仅留必要的人员出版油印报。到32年10月10日重新恢复铅印,此时报纸为四开四版三日刊。
淮海区党委(后改为地委)专门成立了党报委员会以加强对报纸的指导。党委领导同志经常为报纸撰写社论和重要文章。32年开展大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淮海地委副书记兼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亲自为报纸编写好几期专刊。报社依靠各级党委的支持,在各县、区、乡和村都建立了通讯组。一些地方还把黑板报、读报组、识字班和通讯工作结合起来,培养了不少工农通讯员。全区通讯员队伍最多时达到14600多人。报社每天都能收到大量内容新鲜而丰富的稿件。
《淮海报》明确规定以工农大众和乡村干部为主要对象,要求编辑、记者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和坚决贯彻大众化办报方针。尽管来稿多、人手少,但对不用的稿件每篇必退。由于退稿信特别多,常常要用小毛驴驮到交通局寄发。
抗战胜利后,李超然任报社社长,杨巩、刘冬任正、副总编辑。报社还创办了《淮海大众》,张未鸣主编;创办了《准海画刊》,周占熊主编。
35年初,《淮海报》从农村迁入沭阳城出版,发行量增至13000多份,印刷机用马拉代替脚踏。
35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沭阳城连日遭到蒋机轰炸扫射,报社又重新迁到农村,坚持出版。36年1月初,蒋军重点进攻中,淮海地区首当其冲,报社印刷厂再一次遭彻底洗劫,《淮海报》在极其频繁的转移中改出油印报,从未间断,直至是年7月再次铅印。当时报纸编辑极困难,传递更困难。行署交通局在敌情最严重的时候,和报社一起行动.使报纸得以通过重重封锁送到各地,让读者了解全国战局和本地区斗争形势。
37年5月,李超然调出,杨巩接任。同年10月畅巩调出,张化远接任。淮海战役后,刘冬调出,吴以京、魏海平任正、副总编辑。《淮海报》持续出版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历经变迁,38年5月起成为中共淮阴市委机关报。
苏中《抗敌报》
民国30年(1941)3月,苏北区党委撤销,组成苏中区党委。根据华中局书记刘少奇的指示,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办的《抗敌报》移交地方,作为苏中区党委的机关报于当年5月底正式出版。
这张四开四版铅印的日报,报头沿用周恩来为皖南新四军军部《抗敌报》的题字。俞铭璜兼任主编(后为戈茅,即徐光霄),徐志仁为副主编。编辑部骨干有周伯藩、高扬等,还有一批来自上海敌占区的著名文化人,其中有夏征农、曾一凡、林淡秋、金人、蒯斯曛等。为办好这张机关报,区党委宣传部长俞铭璜和副部长戴平万都住在报社主持编委会工作,报纸的评论、国际时评、战地通讯和副刊等都很有特色。报纸在鼓舞苏中地区军民与日伪军展开艰苦斗争方面,充分发挥了舆论作用。31年11月因敌情紧张停办。
《江潮报》
苏中三地委在县报《如西报》基础上创办的机关报。
29年黄桥决战胜利后,以黄桥为中心的泰兴、如西、泰县、靖江4县于民国30年(1941)3月组建为苏中三分区,并于4月成立了三地委。当时,如西县文教科长曹衍正利用国民党部队溃逃时埋藏的一架收报机,动员闲散在家的原电台报务员汪浩等抄收延安新华社电讯,由他刻写蜡纸,并用破旧的油印机印刷出版一份不定期的传单式电讯稿。后由书法好手李岚刻写蜡纸,由毕业于上海民治新专的编辑徐中尼按铅印报形式设计了版面和编排方法,使之成为十六开四版有国内外电讯和本地新闻定型的油印小报《如西报》。地委为能在当时游击环境下尽快办一张自己的机关报,决定把已出版3个月的《如西报》主要人员调来,充实了领导班子和工作人员,于7月1日正式出版八开四版的《江潮报》。
《江潮报》初创时,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进曾兼任社长,总编辑周擎宇(34年春周调走后,由林之东、徐中尼相继接任总编辑)。各版主编有骆风、周向阳、高斯等同志。初创的三分区根据地没有一块远离敌人30里以外的地方,为了防止敌人奔袭,报社经常处在流动状态下出报。每当敌人下来“扫荡”,报社人员就白天隐蔽在村子里编报印报,夜晚分成二三人一组分散到附近田沟或小茅棚里打埋伏,第二天清晨各自到几里外预定的村庄集中,继续工作。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最艰苦的时期——31年底到32年初,人员从30人精简为11人,穿插在敌人碉堡封锁线之间坚持出报,并从四日刊改为三日刊,成为党领导全区人民坚持敌后斗争的旗帜。
地委领导同志叶飞、韦一平等对《江潮报》从编辑方针、办报路线和人员配备、物资供应、生活照顾等方面都给以最大的关注。为了加强对报纸的领导,地委在32年1月组成了由叶飞和孙克骥任正、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叶飞兼任社长,并发布了办好《江潮报》的决定。
初创的油印《江潮报》经过几个月的摸索试验,终于闯过油印工艺的技术难关,一张蜡纸从一次只能印几百份增加到能印二千五六百份,最高曾印到3000份,还能套色彩印;并且按照正规的铅印报形式编排版面.刻写铅字型的宋体、黑体、仿宋体为主的标题.刻画铅铸型的花边和花线以及锌版型的地图、新闻人物头像和插画,从而使油印的《江潮报》不仅字体正规美观,花边插图精美,而且编排活泼有致,油印清晰,加之文章短小,内容丰富,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尤其是边沿区的知识分子、上层士绅和青年学生,惊叹油印的《江潮报》“简直是工艺品”。在当时大后方西安举办的油印报展览会上,《江潮报》和新四军四师的《拂晓报》一起得到很高评价,并曾介绍到国外去。31年12月,《江潮报》曾将合订本一份,作为献给反法西斯战争的领袖斯大林62岁寿辰的礼物,经地下交通送往当时苏联在上海的《时代》出版社,转送到莫斯科。
《江潮报》为适应农村游击环境和当时干部群众的阅读水平,尽量把抄收到的电讯加以综合改写,并配画地图、新闻人物头像和介绍有关知识。在地方新闻报道上,报纸充分运用抓重点以点带面的手法,以专刊、专访、特写、评论等形式作多侧面的报道,并讲究新闻时效,不仅对根据地的斗争和建设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其政治影响扩大到边沿区和敌占区。敌伪特务机关对《江潮报》先是查禁,也曾出价50—100元一份收买;后曾模仿油印《江潮报》的报头、版样和字体出版伪《江潮报》,在敌据点附近张贴,并在下乡“扫荡”时散发。但由于它的反动内容和拙劣的印刷,很快为群众识破而唾弃。
民国32年(1943)起,报社办起肩挑车推适应游击环境的流动印刷厂,报纸由油印改为铅印。抗战胜利进驻黄桥后,报纸由三日刊发展为日报,发行最多时达10000多份。还创办了以农村基层干部和青年民兵为主要对象的《江潮大众》。
34年12月,《江潮报》与四地委的《江海报》合并,改组为华中一地委的机关报《江海导报》。
《江海报》
苏中四地委在创办机关报《江海报》之前,曾出版过《东南晨报》。
民国29年(1940)秋,取得黄桥战斗胜利后的新四军继续向东进军到达掘港,开辟了通如启海抗日根据地,中共南通中心县委接管了原国民党第四专员公署办的《东南晨报》,把它办成自己的机关报。由中心县委委员洪泽分管,江树峰任社长,徐铭延任总编辑。30年3月,南通中心县委撤销,建立苏中四地委,该报即改为地委机关报。四开四版铅印的日刊《东南晨报》,版面清新,文笔锐利,这年“八一三”日伪大“扫荡”,出版了200多期的《东南晨报》转移到南通乡间改为油印,于年底停刊。
31年元旦,地委将海启县委出版的《江海报》改为自己的机关报。创刊初,报纸为铅印四开四版两日刊,同时出版了以农民为主要对象的《江海大众》。当年夏末,日伪军又对通如启海地区进行“清剿”,在频繁流动中出版的《江海报》改为油印,《江海大众》停办。这期间报社负责人先后为邓炬云、施平、邵宇、徐铭延、陈野耘。
反“清乡”以前,《江海报》在如东县苴镇农村恢复油印。随着东台县划归四地委,原二地委的《群众报》并入《江海报》。由地委宣传部长李俊民兼任社长,樊发源、凌建华分仟正、副总编辑。34年抗战胜利后,《江海报》又回到掘港出版四开四版日刊,发行量由7000多份猛增到15000多份。这年年底,苏皖边区政府成立,原苏中三、四地委合并为华中一地委,《江海报》也与三地委的《江潮报》合并,组成华中一地委机关报《江海导报》。
35年夏,苏中七战七捷后,原通如启海地区又从华中一分区划出成立九分区。九地委在这年9月先出版刊登新华社电讯的《消息报》,到11月12日又重新恢复《江海报》作为自己的机关报。社长李俊民,总编辑樊发源。复刊后的《江海报》一直出版到1950年4月停刊。
《盐阜报》
原来在盐城创办的华中局机关报《江淮日报》停刊后,中共盐阜地委即着手筹备出版自己的机关报《盐阜报》,民国31年(1942)元旦在盐阜陈集正式创刊。
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阑西兼任社长,总编辑艾寒松。这张四开四版五日刊的铅印报纸,读者对象主要是区以上干部。根据区党委要求《盐阜报》实现地方化的指示,报纸的版面分政府版、军事版、党群版、副刊版,大量发表地方新闻。国内外新闻由当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出版的《无线电讯》报发表,《盐阜报》只发表摘要或综合性的时事述评。
33年1月至34年3月日伪军对盐阜区发动第二次大“扫荡”期间,报社转移到黄海边出报。由于华中局和军部向淮南转移,《盐阜报》开始刊登延安新华社电讯。同时,创办了以工农大众为对象的《盐阜大众》。34年3月以后,整个抗战形势好转,报社从海边迁回中心区阜宁县益林镇附近出报。报纸内容实行国内外新闻和地方新闻并重,编辑部增加了特派记者和设立通讯科,大力开展通讯员运动,开创了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新局面,报纸进入鼎盛时期。
同年7月,盐阜、淮海两行政区合并成立苏北行政区,中共苏北区党委决定创办《苏北报》,历时3年2个月的《盐阜报》于当年8月24日改名为《苏北报》。不久,新成立的中共华中分局决定各区党委撤销,《苏北报》并入华中分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中版),它同时也作为华中五地委(即原来的盐阜地委)的机关报。35年,解放战争开始,为加强备战宣传,除《盐阜大众》外,地委决定于是年10月10日出版《盐阜日报》。该报于36年春停刊。
《东南报》
中共海启县委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民国32年(1943)4月创刊。主编马力。报纸为八开两版双面油印,不定期出版。
《东南报》创刊之日正是日伪开始大规模“清乡”之时。敌人集中近2万兵力,在通如启海地区(即苏中四分区)周围筑起几百里长的竹篱笆包围圈,同时采取梳篦、拉网式的方法进行突袭、合围和搜捕,企图驱逐我抗日武装力量,在“清乡”圈内进行伪化。为了坚持在“清乡”期内报道反清乡斗争,报社将油印器材和物资以及粮食等分别埋在地洞里,或藏在群众家陈放的空棺材里;夜晚在若干群众家中流动进行编报印报,拂晓前把所有油印工具和材料收藏得不留痕迹,没有情况就钻到芦柴窝里睡一回,听到枪声就同敌人周旋。报纸二三天出一期。
在“清乡”圈内坚持两年之久的《东南报》,成为鼓舞东南地区(包括海门、启东和南通东部)人民斗志的号角和刺向敌人心脏的尖刀。在日伪军疯狂进行烧杀抢掠的所谓“军事清乡”中,《东南报》及时报道了我行动队镇压刚上任的启西区七乡伪“清乡”办事处主任孙祖贤的新闻,群众拍手称快,各区乡群众性锄奸斗争随之广泛开展起来,各种锄奸故事层出不穷。编辑部把登在报上的锄奸故事绘成连环画,连出5期《东南画报》向群众作宣传。当敌人转入所谓“政治清乡”时,报纸立即登载“保甲编成功,壮丁抽个空”、“不让他来编,不让他编成功”等民谣和口号,发动群众多方进行斗争。在敌伪实行所谓“高度强化清乡”前后,《东南报》大量报道了震撼敌人的“大破竹篱笆”和开展群众性包围敌据点的消息。主管采访的马力和季淮亲自参加对敌据点的包围战并进行采访。在斗争最艰苦的日子里,编辑部还编印了《血腥的旗帜》一书,集中宣传反“清乡”以来的胜利和经验,鼓舞和指导群众坚持反“清乡”斗争。
35年3月,海启两县分开,《东南报》改名为《海启大众》,在解放战争和反“还乡团”的斗争中继续发挥作用。
《新华报》
《新华报》是《江海日报》停刊后,在反扫荡取得胜利的新形势下,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在陈毅提议下创办的一张统一指导华中全党全军工作的新的铅印机关报,民国31年(1942)7月1日在阜宁县乡间新四军军部驻地创刊。在筹办这张报纸过程中,陈毅召集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开会说:华中局创办《新华报》有重大意义,“我们宁可减少一个旅的经费,也要把这张报办起来。”
陈毅兼任报社社长,总编辑陈修良(女),副总编辑黄源,全社共14人。报纸为五日刊,四开四版,有时增加到六版或八版,间用白报纸、有光纸、土纸等纸张印刷,读者对象主要是华中地区党政军干部,根据地各阶层人士可以订阅。发行范围包括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皖中、苏皖边区、鄂豫边区等各抗日根据地,以及新四军各师、独立旅和军直等单位。报纸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转载延安《解放日报》重要社论,刊登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的重要指示和部署,还经常发表社论或专论,从理论高度宣传党的政策,指导华中各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党建工作。同时,对新四军和地方武装在江淮河汉之间英勇战斗的事迹作了大量报道和评述,还运用简短的新闻、通讯等形式对各地的政权、生产建设和文化事业等作了较为广泛的报道,充分反映了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人、新事、新生活。党的地下交通人员曾将《新华报》秘密带入上海、南京、武汉、合肥、杭州等敌占区大城市。新四军中的国际友人还将报上有关文章翻译成外文,通过设在上海的外国记者站转发欧美和日本。
兼任社长陈毅十分重视《新华报》的工作。凡报上有关华中地区党和军队全局性工作的文稿都由他亲自执笔。对于送审的重要稿件,即使军务繁忙,也都认真审阅修改。他经常召集报社负责人谈话或开会,讨论时局和写社论等问题。在高级干部会议上,他要求各师首长、各战略区负责人带头为《新华报》写文章,要求各地重视读报用报。他对报社同志也很关怀。一次夜间到报社视察,发现冬天值夜班的工作人员没有棉大衣,就向军政治部秘书长交代说:“报人很重要,他们笔扫千军,报社同志每人都应发棉大衣,因为都要上夜班工作。”
31年冬,日伪军发动第二次大规模“扫荡”,目标对准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阜区,形势十分险恶。为了避免日军袭击,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机关于12月25日撤离苏北,向淮南路东盱眙县黄花塘地区转移。已经出版35期的《新华报》就此停办,由新四军政治部继续出版刊登延安新华社电讯的《无线电讯》报。
《前哨报》、《人民报》
民国31年(1942)9月间,苏中一地委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湖东报》。同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实行一元化领导和精兵简政的指示,地委决定将军分区的《前哨报》与《湖东报》合并,重新编号出版由地委领导的《前哨报》,由原部队版《前哨报》负责人肖湘任总编辑。
地委的《前哨报》由于充实了编辑、记者和油印人员,报纸从开始时的五日刊改为三日刊,内容和版面都出现了新的面貌。刻印技术也有很大提高,一架破旧的油印机一次能印出比较清晰美观的报纸达千份以上,报纸的发行量也随之扩大。
33年春,苏中区党委机关报《苏中报》随领导机关从东台西迁到一分区出版。5月间,经区党委决定,已出版120多期的《前哨报》停办,一部分人员由肖湘带领去二地委创办《群众报》。后来又抽调一部分人员回一地委成立新的《人民报》社,于当年6月11日出版铅印的《人民报》.蔡修本任总编辑。报纸为八开四版三日刊。
《人民报》是以工农干部和群众为主要对象的通俗报纸。后因苏中一分区改为二分区,《人民报》相应改为二地委的机关报。34年冬,苏中五分区(即原苏南丹北地区)的《前进报》北撤到二分区与《人民报》合并后,由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江坚兼报社社长,总编辑仍为蔡修本。该报于1949年11月14日在扬州奉命停刊。
《滨海报》、《群众报》
民国31年(1942)10月,原中共东台县委创办的油印《滨海报》上升为苏中二地委机关报。社长高扬,后由林淡秋任社长兼总编辑,史乃展为副总编辑。特派记者有罗列、马达、吴江等。报纸为四开四版三日刊,油印。32年改为铅印,发行量5000多份。后因苏中区党委决定在二分区创办自己的机关报《苏中报》,《滨海报》的原班人马和印刷厂划归区党委领导,该报于同年11月29日停刊。
之后,《苏中报》从二分区迁移到一分区出版。根据区党委决定,原一地委机关报《前哨报》停办,抽调一部分人员到二分区于33年6月10日创办二地委新的机关报《群众报》。社长兼总编辑肖湘。这张八开四版三日刊铅印的《群众报》,以区、乡基层干部和有阅读能力的群众为对象,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及时地向全区军民报道抗日战争的胜利消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根据地的建设成就。同年11月,苏中二分区撤销,所属地区分别划归一、四分区领导,《群众报》由此停刊。
伪伪报《申报》(苏北版)
由新四军一师一旅敌工科编印的伪伪报《申报》(苏北版),出版于民国32年(1943)春,直到抗战胜利前夕停刊。它是一张向敌占区发行的报纸,读者对象是盘踞在苏中沿江几个县的敌伪军政人员和敌占区人民。由冯岗负责,编辑有高斯、李明前等。
这张油印的报纸参照《江潮报》的经验,力求版面编印得如同铅印报。每周一期,八开两版或四版。为不易被敌人识破,每出两期就改一次报名,最后以《申报》(苏北版)的名称固定下来。到33年改成铅印报后,其版面、报头和标题等字体,伪装得同当时在上海出版的汉奸报《新申报》几乎一样。各种新闻从标题到内容都经过改写,使人乍看像是伪方办的报纸,细看方知是以伪方记者的语气,揭露敌伪对敌占区人民进行掠夺等罪行。如以“日本同盟社×日电”作电头和日本记者的口吻,大谈其“共区军民”如何“一夜出击”,致使“皇军与和平军苦心构筑”的“铁壁封锁线,惨遭烧毁拔尽”等等。副刊上的各种文艺作品,更以嘻笑怒骂形式嘲弄汉奸走狗的丑行。劝告敌伪军政人员回头是岸,弃暗投正。报纸每期还刊登一些小言论,针对敌区报纸荒谬的反动宣传进行针锋相对的批驳。
伪伪报《申报》(苏北版)在油印时期印数有1000多份,铅印时期最多达到4000—5000份。或者由交通站利用集市、庙会,托可靠的小商贩带进敌据点;或者由敌工科担任外勤联络的同志带走;或者设法弄到敌伪军政机关大小头目的住址,用信封把报纸邮寄给他们。
《南通报》
中共南通县委为加强反“清乡”斗争的宣传和指导所创办,民国32年(1943)4月8日创刊,在通西一带乡间发行。这张油印报为五开四版,不定期出版。负责人宋军。
《南通报》创刊时,突出报道了我武工队深入敌伪巢穴擒获四甲坝伪区长等人的消息,揭露他们叛国投敌危害人民的种种罪行,给那些卖国求荣的汉奸们当头一棒。尔后,大量报道了各地群众为打破敌人封锁开展破拆竹篱笆的斗争。同时,报纸报道了“清乡”区内一些坚持民族气节、不与敌伪合作的开明士绅的爱国行动。在日伪进行“军事清乡”的日子里,报社工作人员平时都扮成农民、小商贩或小学教师,分散住在基本群众家里,白天和农民一起劳动,夜晚点起豆油灯通宵达旦地工作。发生敌情时,各自分散同群众一起跑反。为了办好报纸,报社工作人员在刻写技术上作了不少改进,而且经常出版套色的《南通画刊》。33年春,敌人实行残酷的“高度强化清乡”,不时派出行动队下乡“清剿”。报社3名工作人员先后被捕,但报纸继续出版。部分人员隐蔽在一所乡村小学里,白天教儿童读书识字,组织儿童站岗放哨,夜里在农民家里继续编印报纸。后因纸张等物品难以筹措,县委决定《南通报》暂时停刊。之后,改出《南通大众》代替《南通报》。
《盐阜大众》
民国32年(1943)4月25日创刊,是一张以农村基层干部和工农兵为主要对象的通俗化大众化报纸。社长由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盐阜报》社长王阑西兼任。创刊初期由赵平生一人主编,后来逐渐增加了凡一、陈允豪、秦加林、钱毅、石明、陈登科等。
铅印的《盐阜大众》最初是八开四版半月刊,后逐步改为十日刊、周刊、五日刊、三日刊,直至四开四版二日刊。内容以地方新闻为主,电讯都经过改写,有的编成打鼓说书。报纸上有文有图,图文并茂。限于当时没有制版条件,均使用木刻,还有木刻的连环画。文章力求短小,提倡一事一报,消息和言论一般只有三四百字,有的小新闻只有几十字。编辑尽量采用群众语汇制作标题,文字力求口语化,避免学生腔,使不识字的人听得懂,初识字的人看得懂。副刊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影响最大的是墙头诗、歌谣和小调,报纸发表后很快传开。尤其是墙头诗,各村各镇很快把它写上墙,有的还配上画,对当时参军、反“扫荡”、生产、支前、减租减息等中心工作起了有力的宣传鼓动作用。
32年冬,盐阜地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党办报,开展工农通讯运动,加之赵平生在报上提倡“写话”,为工农群众找到了写稿窍门。编辑部又及时推广了一些地方把开展工农通讯工作同农村的读报和办黑板报相结合的经验,很快在全区掀起群众性的写稿热潮。34年元旦后的3个月中,通讯员队伍扩大到2000多人,每月来稿增加到5000多篇,并涌现了颜景詹、陈登科、刘湘卿、王知四、曹景虹等模范工农通讯员。这年7月,陈登科从涟东县调到报社,成为华中解放区第一个专职的工农记者。
34年7月,《盐阜报》改为苏北区党委的《苏北报》以后,作为华中五地委(即原来的盐阜地委)机关报的《盐阜大众》承担了原《盐阜报》的宣传任务。地委成立了由曹荻秋为书记、熊宇忠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熊宇忠任社长,艾寒松任副社长兼总编辑。36年4月,苏北区党委决定出版《苏北日报》和《苏北大众》;《盐阜大众》奉命停刊,到同年12月初又复刊。在解放战争期间,《盐阜大众》通过3次开展通讯竞赛,不但拥有通讯员8500多名,而且培养了几名工农记者。解放战争转入大反攻后,报社抽调不少人员去新区支援办报。新中国成立后,《盐阜大众》报继续出版。1983年盐城建为省辖市,《盐阜大众》报成为中共盐城市委机关报。
《苏中报》
苏中《抗敌报》停刊后约一年,苏中区党委决定停办原来二地委所办的《滨海报》,加以改组扩充,改为《苏中报》,作为区党委与二地委共同的机关报,于民国32年(1943)12月2日正式出版。苏中区党委书记粟裕兼社长,宣传部长俞铭璜主管初期报社工作,林淡秋、史乃展任正、副总编辑。报社设编辑委员会,下分编辑、采访、营业3部,新华社苏中支社(后升格为分社)归报社统一领导。编辑部主要人员有巴人(王任叔)、蒯斯曛、赖少其、杨涵、梅关桦等;特派记者有罗列、吴江、范霞、朱明、马达等。创刊号上以整版篇幅登载粟裕的《发刊词》,就党的新闻事业与武装斗争的关系问题、党报应有的立场和态度问题、干部党员对党报应有的责任问题、党报与党外人士的关系问题,逐一作了详尽精辟的论述。
《苏中报》为四开四版铅印,每期发行6000份。开始为三日刊,以后逐步改为日刊。它及时报道各地军民在反扫荡、反清剿、反清乡斗争中所取得的胜利,注意全面反映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情况及成就,不时配合中心工作发表具有较强思想性和指导性、文字又通俗的社论,还常配合重要电讯刊登油印或木刻的战局地图,帮助读者了解国内外战局发展的特点。副刊经常刊登战斗通讯,报道部队战斗英雄和民兵英雄事迹;还通过生动的故事,介绍民兵在反清乡中如何围据点、平碉堡、拆篱笆、毁电线、设伏开展阻击等同日伪军作斗争的经验,以及在锄奸斗争中如何惩罚汉奸特务。副刊还多次组织工农兵作品专页,鼓励工农兵写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华中分局成立,苏中区党委撤销,《苏中报》也于34年10月1日停刊,归并到《新华日报》(华中版)。
《新华日报》(华中版)前期
民国34年(1945)12月9日在苏皖边区首府淮阴城正式创刊,为中共华中分局的机关报。根据范长江的建议,华中分局决定机关报采用重庆《新华日报》的报名,并加上(华中版)三个字。
为创办这张华中解放区的大型日报,华中分局调集了原新华社华中总分社、《苏中报》、新华社苏中分社、《淮南日报》的大部分人员与物资设备,并从苏北、淮北、浙东、皖中等地抽调了一批专业干部。还成立了党报委员会,以华中分局书记、华中军区政治委员邓子恢为书记,以苏皖边区人民政府主席李一氓为副书记,以邓子恢、张鼎丞、曾山、刘瑞龙、李一氓、冯定、范长江为委员,并责成华中分局常务副书记谭震林具体负责指导华中版的工作。社长范长江,副社长包之静。报社成立了编辑委员会,以范长江、恽逸群、黄源、楼适夷、包之静、史乃展、谢冰岩为委员,范长江为总编辑。35年5月,范长江调往南京参加中共代表团工作后,由恽逸群接任社长及总编辑职务。
当时,《新华日报》(华中版)和新华社华中总分社合在一起,总的名称是华中新华通讯社,内分报纸编辑部、华中总分社(对内则是华中版的通讯部)和经理部三大部分。报纸编辑部分管地方版、国内外电讯版、副刊版和一个资料室,主任史乃展。通讯部负责向延安新华总社发稿,以及指导各地支社和记者的报道活动,主任庄重,副主任陈笑雨、吴江、孙明。成立电台区队。经理部下设发行科、总务科和印刷厂。经理为彭展和王栋。此外,成立了附属的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范长江(后为恽逸群),副校长包之静,教育长谢冰岩。
报纸初创时为对开两版,35年3月1日起扩大为对开四版。一版为地方新闻;二版为地方通讯、批评与建议、经济新闻、读者信箱;三版为副刊;四版为国内外时事。同年8月21日起因纸张来源困难,又改出两版,直至停刊。华中版在当时的影响很大,除发行到解放区以外,曾有一部分送进国统区。
报纸注重适时发表富有思想性和战斗性的言论,一般每月发表若干篇社论或短评,最多的两个月(35年7月、8月)分别发表17篇和22篇,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篇。这些言论,帮助解放区军民较好地解决了“和与战”、“胜与负”这两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树立起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信念。
从第11期起,报纸特辟“批评与建议”专栏。自34年12月20日到35年10月5日,这个专栏共办了101期,前后发表批评稿199篇。最多的一个月(35年2月)发表来稿31篇,计17000字,约占2月份整个报纸版面的3.3%。“批评与建议”中的许多稿件,尖锐地批评了当时华中地区党政军机关和个人中的不正之风、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及革命利益的种种不良现象,使报纸发挥了教育干部克服缺点、改进工作的作用,密切了群众与党的关系。
35年7月全面内战爆发后,报纸大量刊登以反映解放战争、服务于解放战争为基本职能的战地通讯,充分地报道了华中我军在党中央及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为保卫解放区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记载了华中军民并肩战斗所取得的诸如苏中七战七捷等威震全国的辉煌战绩,讴歌了一大批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人物和他们创造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第三版的副刊,包括文艺、卫生、教育、新闻工作、妇女等专刊,面向各界广大群众,不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配合了整个报纸的宣传中心,而且起到了发展和繁荣解放区文化事业的重大作用。
35年9月,华中形势日趋紧张,国民党军队向两淮紧逼。由于淮阴遭国民党飞机轰炸,报社先后迁到淮安、涟水、沭阳.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出报。同年12月下旬,华中主力部队奉命北移山东作战。在社长恽逸群的率领下,《新华日报》(华中版)全体人员随华中党政机关北撤山东,与山东《大众日报》合并。报纸于12月16日停刊.前后出版了一年零六天,共计367期。
《江海导报》
《江海导报》是抗战胜利后新组建的华中一地委的机关报,由原苏中三地委的《江潮报》和苏中四地委的《江海报》合并组成,于民国34年(1945)12月9日创刊。报纸为四开四版二日刊,铅印,发行量有20000多份。由地委宣传部长李俊民兼社长,樊发源为副社长兼经理,总编辑徐中尼。
《江海导报》创刊后,围绕战争还是和平这个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用大量事实报道解放区的和平民主建设和欣欣向荣的情景,摘登江南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呼声,及时揭露国民党军队蚕食我边区进行烧杀、抢掠和奸淫等罪行,动员军民保卫和平反对内战。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中,报纸的地方版差不多每天都以整版篇幅刊登有关土改的社论、评论、新闻和通讯,发挥了集体宣传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苏中自卫反击战一开始,报社立即派出一批记者,随主力部队或地方武装和支前民工到前线采访,真实地反映了苏中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鼓舞和增强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
35年秋,苏中区党委恢复成立,《江海导报》上升为区党委的机关报。36年8月,《江海导报》与《苏北日报》合组为后期《新华日报》(华中版)。之后,《江海导报》作为一地委机关报继续出版,直到1949年。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1-30 10:46:5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深圳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
下一篇:奴化教育:比“焚书坑儒”更狠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