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四川期刊抗战文艺传播呈现一个鲜明而独特的传播视角――以抗战为主题,以文艺为载体,达到宣传效能,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探讨其传播的内容、途径、方式方法,就会寻求到对社会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探究到四川期刊抗战文艺的价值和魅力。
承载社会使命感的传播内容
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知识分子关注民族自身的解放。由于北京、上海文化中心的沦陷,大批知识分子被迫转移到大西南,四川的重庆,一些大师级的文学家和后起之秀纷纷迁至此地,各种文艺期刊也迁到重庆。个人生存的独特感受、民族危亡的现实处境、知识分子心怀天下的良知,使作家们的创作继承“五四”的启蒙责任,“即使抗日战争这一新的民族危亡局势下,启蒙的文化主题依然主流性地存在。我们可以把这种启蒙的主流性存在分成两个部分来加以分析。第一个部分就是继承五四文化传统的知识分子写作。这些知识分子在抗战的危亡局势中间对下层人民依然保持坚定的反封建任务”。
同时,毕竟,抗战的特殊背景,使期刊文学承载救亡的内容。在全民族抗日的时代背景下,大后方文学有着共同的爱国主义主题和共同的思想追求:“表现民族解放战争中新人的诞生,新的民族性格的孕育与形成。甚至情绪与风格上也彼此相同,无不在热诚地渲染昂奋的民族心理与时代气氛。英雄主义的调子贯穿一切创作,表现出来的统一的色彩,鲜明而单纯”。而在抗日战争的时代大潮中,最大的政治就是抗日,因此有关抗日救国、抗日寻求民族解放的文学创作构成了抗战文学的主流。
凭文艺的感染力提升传播的宣传效能
现代四川期刊文艺,作家们有一股巨大浑厚的苦难力量,使他们创作的抗战文艺包含了厚实的社会内蕴。笼罩在这种情绪基调之下的,正是一种穿彻人心的痛苦体验和这种体验所领悟到的人生的忧患意识与民族的危机感,在一定意义上,它传承了过去文学传统的忧国忧民意识。
现实的无奈,社会与人们自在的悲哀构成了作家们努力探索、不断发掘的内容,作家以饱满的热情和巨大的伤痛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激发大家的抗战意识和热情,这恰恰是作家不泯的良知和无止境的艺术追求,是沉重而难以忘怀的时代、社会乃至个人的生活积淀催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作家情感的丰厚加大了当时四川期刊抗战文艺的精神力度,浸润作家热情的文艺创作引导着、鼓舞着读者,给人增添足够的力量和信心,悲壮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实现文学的审美创造价值。
提纲挈领的标题加大了宣传力度
现代四川期刊文艺,题目所构成的世界,增强了文艺的鲜度和热度,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体现出一种高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如《抗战文艺》杂志里的题目:“血债”、“牺牲者的自白”、“衡阳上空夜战”、“挥起正义的利剑”、“沉寂中的前线”、“月夜赴前线”、“炮火下的孩子”、“反侵略”、“在伤病医院”、“忆南方”;《文艺阵地》杂志里的题目:“通过平汉路”、“烈士墓旁”、“战地拾零”、“抗日、团结、进步”、“祖国战斗曲”、“别离在战斗的时候”、“战士的遗嘱”、“血战龙王庙”、“战斗的心曲”、“一个英雄的经历”、“认清敌人”、“战士的葬仪”、“行进的兵队”、“中国人的站起”等,这些四川期刊文学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简明扼要、通俗,直面现实的社会和人生。
即便期刊文学有些插图图片文字,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插图文字“生死场”、“人民”、“抗战门神”、“神枪手”、“战时青年”、“流亡之群”、“仇恨”、“行军”、“战后湘北”、“共同抗日”、“战斗的原野”、“战斗与学习”、“射击手”、“近郊攻袭”、“守望”、“抢救负伤战士”、“侦察敌营”、“农民游击队”等,宣传的意图就更加直接和明显。
多种文艺形式为载体扩大了对社会的影响
日本的侵略,使胸怀天下的知识分子拿起笔对日本的侵略进行口诛笔伐,而最能直抒胸臆的诗歌便成为大家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抗日诗歌里,蕴涵了丰富、复杂的情感,其中,充满激情的呐喊,可谓抗战诗歌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诗人们心中的怒火,期望通过激情澎湃的吟唱把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对敌人的痛恨,表达得于悠扬中难掩沉郁顿措,又见硬朗风骨。诗人们下笔如注排山倒海的情感力度撼人心魄,给予抗战年代人们的美好理想,给予卑贱者以生存之尊严、屈辱者以反抗之力量。诗人们捅破了知识分子幽居其中的小我天地,迸发出大众吼声。诗人们勇敢地唱出真实,真实的背后是一个心系天下的知识分子的良知,以及在这个缺乏公正的世界里,诗人的承担和激情,抗战诗坛包含着“倾向”的真实抒写,真实是时代的真实,真实使抗战之诗震撼有力――情感之力、控诉之力甚至宣传之力。因为真实,故而有力,一场日本人加诸中国的战争使诗人们从五四的启蒙迅速演变为救亡的诗人,这批诗人成了承受着苦难的行吟歌手。唱出民族的“苦痛和灾难”,诗人们的声音是一个民族的声音。
同时,又充分利用短评、报告文学、剧作、小说等文学样式,把抗战特定时期人们渴望和平、讴歌英雄、揭露黑暗、鞭挞日本鬼子的罪恶及时有效地反映出来,既鼓舞了老百姓的士气,又具有文学的独特审美价值。
传播的及时性
现代四川期刊抗战文学,因传播的及时性,当时的读者容易受到作品内在的精神文化氛围的感染,表达“抗战”主题的作品都清新、自然、充满张力。使读者一下子就可进入文章的情感活动中,分享忧伤与欢乐,使读者的审美激情发挥到最大限度,心灵的激情和精神的超越由此被点燃和完成。四川期刊抗战文学密切关注到现实生活中“中国人”的生存和命运,表现他们为捍卫领土完整和做人的尊严所付出的努力,启迪了更多的中华儿女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期刊的及时传播鼓舞了当时的人们,完成了对文学本身的超越。
如果说,当时的四川期刊抗战文学,让人们通过作品,看到了诗人们、作家们、戏剧家们内心的悸动和一颗痛苦、悲悯、强烈渴望救赎的灵魂。作品从个人体验出发,上升到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关照。催人奋进,让人清醒,促使人们坚定地执著于抗战,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期待和召唤使抗战文学执著于现实,无论如何都无法抛开那种使命和责任。
传播语言的大众化特征
现代四川期刊抗战文学传播,充分利用了语言的口语化、通俗化,毫无阅读和’理解的障碍,常常直接描述一目了然,“抗战十多个月中,虽然一般人忽视了诗歌所能负起的力量,甚至写诗的人自己也往往怀疑,但从诗歌本身来说,我们不能不承认,它是相当进步了的。一切通过抗战,一切服从抗战,诗歌也不会例外。虽然我们不能说抗战后的诗歌全是抗战的,但是,或多或少,正面侧面,它总着眼于抗战,脱不了抗战的,现在,诗人们已不再眷念于一些纤巧的情感,古怪晦涩的字眼,或在色情上打着转不完的圈子了。敌人的炮火把诗人们逐出了故乡、逐出了象牙之塔,使他们不得不去流浪,去和死亡搏斗,自然,他们的笔尖都不能不转向抗战了”。
以诗歌为例,诗歌语言的浅吟低唱,或是慷慨高歌,乃是为了更多的民众能够从中得到鼓舞,有时虽以口语入诗,但依然动人。诗人们表现苦难中国的声音是一个民族的声音,抒写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意志,面对死亡所表现的大无畏的精神,有一份崇高与大气。诗人们凝眸于民族的命运,以妙不可言的神奇力量顷刻之间更新了诗歌的生命。
其他题材的抗战作品,同样注意了语言的大众化特点,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欣赏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才华的作家以牺牲自己的文学高度为代价,换取文艺作品的现实效果。作家的现实精神又通过文艺传播,使读者了解了社会和人生存在的焦灼、危机感、苦闷、烦躁、意趣及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3-13 14:23: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期间关于文艺民族形式的讨论
下一篇: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