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我不能逃避我的责任
2018-08-07 14:27:33  来源:华夏经纬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价值观、政治立场、学术追求等诸多方面存在分歧、矛盾,甚至对立,“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一个高度异质化的群体。然而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彻底摧毁了知识分子的心理防线:在民族危难面前,仅仅沉湎于自己的科学、艺术殿堂,似乎成了缺乏气节的表现。

  战争改变了知识分子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对社会、对政治的观念。西迁也好,南渡也罢,在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所有人都在思考自己未来的行进路线,有踌躇,有困惑,有悲观,也有喜乐。

  这一个个个体的选择,最后竟共同促成了抗战时期知识和思想的迸发,使文化薪火相传,他们的爱国热忱至今都让人为之震撼。

  史无前例的高校大迁徙

  从浙江杭州出发,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江西泰和、广西宜州,8月12日,一支由浙江大学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终抵贵州遵义和湄潭。

  这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带领浙大师生艰苦辗转的路线。这条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的路线,就是至今仍被浙大人津津乐道的“西迁”之路。

  “学习西迁的历史,是我们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浙江大学毕业生张学天说。在他看来,只有到过抗日战争中浙大走过的地方,才能亲身体会到他们和那一方水土至今仍存的连结,感受到历史的印痕,体悟到使命和责任。

  1937年8月,杭州告急。为了坚持学业,并为国家保留一批知识分子,竺可桢毅然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流亡办学的艰辛征程。

  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就是其中的一员。怀揣科学救国信念的他,几个月前拒绝了美国摩尔根实验室的挽留,返回祖国,才刚到浙江大学生物系任教。

  知识无国界,但知识分子有自己的国家。在谈家桢归国前后,志在报国的知识分子群体正陆续回到祖国怀抱。国内高校,也一时成为他们的聚集之地。

  早年曾留学日本的数学家陈建功,于1929年谢绝了日本的工作,回国加入浙江大学。其好友苏步青,也在1931年接受了他的邀请,从日本回国与其共事。同年,化学家杨石先离开耶鲁大学回南开大学任教。1934年,物理学家王淦昌,也结束了在德国的学习后回国,并先后在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

  但随着战火燃起,许多院校蒙受损失,被迫停办。为挽救国家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大学被有计划地迁往深居腹地的西南、西北。数据显示,当时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50%以上的中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都转移到了大后方。

  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迁至云南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此同时,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等高校,于1937年9月迁至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山东大学、私立齐鲁大学等山东高校,于1938年迁抵四川。浙江大学则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江西泰和、广西宜州,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和永兴继续办学。

  史无前例的高校大迁徙,行进得异常艰难。据原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学生唐觉回忆,师生途中乘坐的铁皮火车,由于曾遭日军轰炸,夜晚的凉风肆虐而入。“冷得不得了,吃也没的吃,水也没有,什么也没有,都硬撑着。”他说。而支撑他们走完迁徙之路的则是不做亡国奴、与大众共赴国难的信念。

  舒适的生活不可得

  并不是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知识分子,都心甘情愿地离开熟悉的校园,告别舒适的生活。

  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吴宓在1937年7月14日的日记中,这样记录这个多事之秋下的复杂心境:“阅报,知战局危迫,大祸将临。今后或则华北沦亡,身为奴隶,或则战争破坏,玉石俱焚。要之,求如前此安乐静适丰舒高贵之生活,必不可得。”

  彼时对战事颇感悲观的吴宓,甚至冒出了求死的念头,“今后或自杀,或为僧,或抗节,或就义,无论若何结果,终留无穷之悔恨。”1937年7月 18日,日军飞机轰炸西苑,枪炮声隐约传到清华园。留在学校的师生和家属,多避于科学馆、图书馆楼下。而吴宓则“和衣蒙被”,仰卧屋内,“愿毙命于此室”,吴宓在日记中写道。

  1937年8月2日,吴宓从《世界日报》上得知,清华将迁往长沙,而他不愿前往,于是致函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及陆志韦、梅贻宝等,希望能为他谋一英文讲师之职。

  他坦言自己“留恋此美丽光明之清华、燕京环境”,因此一直“不以清华教授之纷纷离平为然”。与千里奔波相比,他更想留在北京隐忍潜伏、保全性命,即使“清华实行开学,亦拟不往。”

  然而,即便异常留恋,可当时的形势,还是让他无可奈何地把选择的天平向“南下”倾斜。

  毫无疑问,转变的过程对吴宓而言,是迂回而又痛苦的。所以直到1937年10月6日,朋友、同事促其南下长沙临时大学时,他才最终发觉,面对国难危机和处于危难之中的民众,自己实在没有理由留下以期得到安稳的生活。

  长沙临时大学开学的前6天,1937年10月26日夜,吴宓作出最后决定:南下。

  吴宓的这番翻腾,反映了战争爆发初期部分人的内心世界,但是,不管他们当初产生过什么样的想法,不管他们曾经抱过什么样的念头,最终还是摆脱了种种羁绊,汇入到抗日战争的时代洪流。

  科学进步涌现的年代

  学者们要默默承受战争带来的一切。

  梁实秋在战时写下了著名的《雅舍小品》,所谓“雅舍”不过是乡下的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老舍穿上了斯文扫地的衣服,灰不灰,蓝不蓝,老在身上裹着,像个清道夫。香烟的牌子一降再降,最后抽的是四川土产的卷烟,美其名为雪茄。文学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时,能到小饭馆里吃一碗“担担面”就觉得很美满了。

  在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则相信:坚守岗位、潜心学术是学者应对国难的最好方式。闻一多沉湎于学术难得下楼一次,为此得“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一心埋头国学的陈寅恪在贫病交加中还认为“国可亡而史不可灭”;在四川古镇李庄,梁思成在乡下的两间小屋里,开始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的编写工作,并于1944年完成;刘文典在常面对无米下锅、“难以为炊”的窘况之中,完成了《庄子补正》一书,奠定了其在庄子研究领域的地位;在贵州遵义,王淦昌一边放羊一边想出了用K电子俘获办法寻找中微子的办法,成为世界物理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不管是对文物古籍的珍藏,还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知识分子都把学术研究当成救国工具,成就蔚为大观。有资料显示,1938年到 1944年,国民政府经济部共获准专利423项,是从民国初年到战前专利总数的182%。时任驻华参赞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这七年间的科学进步与贡献,比起过去30年来,在质在量皆有增无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主任杨凤城说,正是抱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情怀,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将民族的灾难化为了砥砺自身、奋发图强的硎石,为中国教育科学事业的维系和进步,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其他阶级、阶层无法替代的独特贡献。

  个人追求让位民族利益

  不过,在那段极其敏感的岁月,埋头学术已经与周围高涨的抗日情绪格格不入。科学家们尚可以做一些经世致用的研究,而文人们,即便不失民族气节,若未实际参加抗战,就可能被扣帽子。

  一生淡泊名利的梁实秋在主编《中央日报》副刊时,因一句“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惹火了“左翼”文人,只好避居“雅舍”。

  抗战爆发后,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于1937年7月10日发表《为保卫北方紧急宣言》,号召“全国的同胞们一致起来!为民族的生存而战!”

  “中国知识界的统一战线,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凤城说。这条统一战线,云集了当时著名的学者、作家、教授、律师、出版家和新闻记者等多个群体。以宣言、电影、歌曲和新闻报道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理念,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军暴行,以提振国人抗击侵略的热情和信心。

  从山东赶到武汉的老舍,加入了于1938年3月27日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担任总务部主任一职。除了要为文协的各种活动四处筹备经费,老舍的文学创作也在炮火中迅速转变。

  抗战前,老舍是一个纯文学作家,他认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要能够写出像但丁《神曲》那样的,直抵人们‘灵的生活’的文学——‘灵的文学’”。他坚决反对把文学作为宣传工具,一再强调:“不管所宣传的主义是什么和好不好,多少是叫文艺受损失的。”

  但随着强寇迫近、家国濒危,全部良知都在命令他放弃一切个人情绪,以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为重,甚至不惜牺牲艺术品格。“我以为,在抗战中,我不仅应当是个作者,也应当是个最关心战争的国民。”南下武汉之后,老舍停止了已经写有十万余字的两部长篇小说,开始集中笔墨致力于通俗文艺作品的写作。

  “写什么都好,怎样写都行,只要它有益于抗战。”老舍曾在文章中写道。他不顾得失毁誉,“于小说杂文之外,我还联系了鼓词,旧剧,民歌,话剧,新诗……我写了旧形式新内容的戏剧,写了大鼓书,写了河南坠子,甚至于写了数来宝。”

  文人们已经无法再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必须为全民族鼓与呼。书生气十足的胡适对抗战有过理性的思考。归国后,曾下决心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他却出任了驻美大使,“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在沦陷区里潜伏

  无法苛求每个人都在战争中保持冷静,身处大后方的知识分子可以用研究,用笔墨明示自己的风骨,而还有一部分留守在沦陷区的知识分子,他们就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和潜在危险。

  1936年辞去北大教职迁居上海的马叙伦,在上海沦陷后留起胡须,改名换姓,决心不事敌伪。有汉奸曾劝诱他就任伪北京大学校长,被他言辞拒绝。而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则因拒绝就任伪维新政府教育部长,在1938年4月遭敌伪暗杀。

  “如果说中国的工人、农民、士兵是在以自己的汗水和鲜血支撑着民族战争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的话,那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则主要为民族战争提供着精神支柱、精神食粮。”杨凤城说。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伴随着对文化的破坏和灭绝,中国大批珍贵文物和文化典籍遭到肆意掠夺和焚毁,沦陷区还被迫实行愚民政策、奴化教育。

  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抗战胜利后整理编撰的《被日劫掠文物目录》及《文物损失数量估价表》统计:“我国战时被劫之公私文物,查明有据者计有书籍、字画、碑帖、古物、仪器、标本、地图、艺术品、杂件等3607074件,另1870箱;又被劫古迹741处。以上估价共值国币(战前币值)9885646 元。”

  而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保护文化便是他们抗争时的主战场和抗战前线。在暨南大学任教的郑振铎没有离开上海,当他知道日本人在收购旧书,特别是地方志等文献时,这位精通版本学的学者更迫切地要留在沦陷区抢救本民族的文化。其惊心动魄的程度,并不亚于军事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对于郑振铎的留沪,当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报以理解,甚至有人因此怀疑他对抗战的态度。叶圣陶曾回忆说:“当时在内地的许多朋友都为他的安全担心,甚至责怪他舍不得离开上海。”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郑振铎才告别暨南大学,在《最后一课》中他写道:“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晴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的刺刀,‘引满待发’。”

  1958年8月,郑振铎在《光明日报》上表露心迹,“假如有人问我:你这许多年躲避在上海究竟做了些什么事?我可以不含糊地回答他说:为了抢救并保存若干民族的文献。”“我心里也想走,而想走不止一次,然而我不能走,我不能逃避我的责任。”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8-07 14:37:4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申报》与1937年淞沪会战

下一篇:湖湘抗战联话(上)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