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革命摄影第一人 记录历史数沙飞
2018-12-16 17:18:02  来源:河北党史网  点击:  复制链接

  
沙飞(司徒传)

     1912年5月5日,沙飞生在广州,他家里经营药材生意,经济上算是很不错,父母供他上学读书,小伙子也挺争气,14岁就从无线电学校毕业,参加北伐军,做了一名电台报务员。他随着部队辗转四方,先后去了上海、宁波、济南、北京等等很多地方。北伐胜利之后,他又到了广西梧州,在那里的军用电台工作了三年。

  那时候,沙飞还不叫沙飞,他的本名是司徒传,那个在多年之后名扬四海的笔名又有什么样的来历呢?

  沙飞从军有几年,依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工作不忙的时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就为这,他在家里专门设了一个暗房,没事就猫在里面冲洗相片。渐渐地,沙飞的相机里攒了不少的内容,有风光,有人物,直到有一天,他在一本外国画册中受到启发,给摄影做出一个全新的定义——“摄影是暴露现实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

  怀揣这样的想法,沙飞在1935年6月加入上海黑白影社。就从这时,他来到上海,开始一段新的生活——用相机记录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时刻。就在这一年,沙飞登上祖国南海的国防大门——南澳岛,拍摄了一组照片,题目是:“南澳岛——日人南进的一个目标”,以此提醒国人警惕日本军阀的侵略阴谋,这一系列作品的发表成为国防题材主题的新闻摄影报道的先声。

  也是在这一年里,沙飞第一次见到鲁迅先生,用相机记录下鲁迅出席上海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的影像。这组照片是鲁迅一生中在同一场合拍照最多的一次,也是他生前的最后留影。此后不久,鲁迅逝世。沙飞最早赶到鲁迅住所拍摄了先生的遗容,又记录了上海各界隆重追悼鲁迅的场面。这些照片登上了当时的进步杂志,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正是在刊发鲁迅照片期间,沙飞这个笔名诞生了,这位年轻的摄影师说:“我要像一粒小小的沙子,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

  然而,在那时,中国的天空布满了战争的阴霾,七七事变一声枪响,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在这民族危亡的关头,沙飞毅然奔赴华北战场,投身抗日救国的大潮。1937年9月,沙飞乘火车途经石家庄,正赶上敌机狂轰滥炸,他在这里拍摄下第一组抗战题材的照片,掀开了摄影师生涯中新的一页,就此跟燕赵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沙飞在晋察冀军区见到了斗志昂扬的八路军,还受到了聂荣臻司令员的接见,又收获了一件让他喜出望外的大礼——聂司令批准他参军入伍,并以特派摄影记者的身份到杨成武支队进行采访。就这样,沙飞成为人民军队中第一个专业新闻摄影记者。

  领了任务的沙飞四处奔波,拍照片,办影展,引得官兵和群众都来参观,就连聂荣臻也到了现场,司令员看过展览,高兴地说:“照片形象鲜明真实,战士和老乡们容易看懂。照片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教育工具,要是能够放大,群众会看得更清楚,那就更好了。”影展结束之后,聂荣臻还派人把照片送到延安和重庆,毛泽东看过之后,也很满意。

  正是因为沙飞所拍摄影像的力量,聂荣臻于1939年2月在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创建了新闻摄影科,科里的负责人就是沙飞。从那以后,中国的现代摄影史开启了新的时期——摄影成为敌后军民及党和部队的武器,而且正式融入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沙飞身兼多职,同时忙着好几件事,他不单是摄影界的高手,还是战场上的猛将,好几回,他冒着炮火冲到战场,拍摄了《八路军战士与日军白刃格斗》等珍贵的历史照片。老摄影家高粮就曾说起这样一段故事:

  1939年9月,就在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之中,他所在的部队正在攻打涞源县里的小秃山,团部来了个南方人,名叫沙飞,说是要随连队进行采访。当时,战场上咬得正紧,部队几次冲锋都没成功,官兵们着急上火地想办法,正赶上来了这么个“累赘”,高粮心里挺不高兴,可也没有办法,就把沙飞交给司务长,要求保证摄影师的安全。沙飞一听安排就急了,说:“我是来参加战斗的,跟着司务长在后方,怎么能完成任务呢?”高粮只好耐着性子给他解释:“这里危险,实在不能保障安全。”沙飞更急了,说:“要怕危险,我就不来你们这个最能打的连队了!”大伙瞧着沙飞那个认真劲儿,也只好默许他跟着部队上了战场。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次冲锋被敌人压了下来。高粮他们几个人商量着作战方案,沙飞凑了过来出主意:“我不会指挥作战,但我会看形势,现在我们还可以发动一次冲锋,派一个班偷偷从左侧那条石碓子小沟摸上去,打他个措手不及。”这一提醒让指战员们眼前一亮,就照着这个计谋来行事,果然把敌人打了下去。就在战斗期间,沙飞大步流星冲在前头,近距离拍摄下这场战役。

  就从那时起,高粮对沙飞服了气,也对摄影工作产生了兴趣,后来的日子里,他跟沙飞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也成了一位著名的摄影师。

  在晋察冀军区的几年中,沙飞一直想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扩大新闻摄影宣传教育的效果。他思来想去,终于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办画报!在聂荣臻的支持下,1942年3月20日,《时事专刊》正式出版。5月1日,晋察冀画报社在平山县指角沟村正式成立,沙飞担任报社主任。这年6月,沙飞加入中国共产党。到了7月1日,第一本五色套版精印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号问世,画报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共发表新闻照片150幅,其中沙飞一人作品就有82幅。《晋察冀画报》创刊号版发行1000册,发送到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重庆、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民各单和其他抗日根据地,还远渡重洋,到了苏联、美国、英国、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此后六年间,《晋察冀画报》共出版13期,报社还出版《解放画刊》、《时事专刊》、《旬刊》等17种画报,67万余册读物。沙飞还先后派人协助各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冀热辽画报》、《冀中画报》、《人民画报》、《山东画报》等等刊物。这一系列出版物发行海内外,在鼓舞抗日军民,分化瓦解敌军,争取国际支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沙飞重视用影像记录历史,还特别注重对摄影底片的保存,在他看来,摄影底片就是摄影师的生命。对于同志们,沙飞常常说起这样一句话:“摄影底片是画报社的命根子,是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民与日寇浴血奋战的缩影,是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实行‘三光’政策的历史见证,是教育子孙后代的珍贵资料。”当时,沙飞还提出了一个口号——“人在底片在,人与底片共存亡。”

  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1943年12月8日,沙飞带领画报社的同志进行转移,在阜平柏崖村遭到敌人的包围。突围过程中,几位同志壮烈牺牲,沙飞为了保护底片,跌下布满积雪的悬崖,导致双腿冻伤,差点落下残疾。在他的带领之下,画报社的全体同志用鲜血和生命保存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党我军的珍贵图片底片4万余张。仅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从事摄影工作的上百位同志中就有20多位同志献出了生命。毛主席曾经这样称赞画报社的同志:“你们把战争年代的底片、珍贵的文物资料保存下来是一大贡献。”

  沙飞作为中国第一位革命摄影家,还是政治事件的预言家。抗战期间,八路军战士在攻占井陉煤矿的时候救出两个日本孤女,把她们送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聂荣臻司令员亲自照顾了两个日本小姑娘,又派人将她们送回日军那里。亲历这一事件的沙飞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历史意义,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当时,沙飞就对战友说:“这些照片几十年后发到日本,可能会发生作用。”

  几十年后,沙飞的预见得到证实。1980年5月29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刊登了姚远方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一并登载了沙飞当年拍摄的照片。第二天,日本报纸就此进行了相关报道。这一新闻事件在中日两国引起极大反响。当年的小姑娘美穗子也追随这一系列照片回到中国,在人民大会堂与聂荣臻重逢。美穗子一家来华期间特意到井陉矿区参观访问,并赠送沙飞家属一张全家福照片,表示对沙飞的感激和怀念。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难忘的烽烟往事,留存下不朽的革命情怀,也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生死情缘。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12-16 17:19: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烽火中的战教团

下一篇:战火为青春作证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