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抗战时期四川的群众性新闻团体也纷纷涌现。这些新闻团体,种类繁多,诸如一些报界协会、报界公会、新闻联合会、记者协会、记者俱乐部、报贩同业公会等等。这些新闻团体是当时四川新闻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们成分复杂,但从总体上看,仍旧是一支宣传抗战、倡导新闻自由的社会力量。在此,本书将选择其中一些较有影响的作简要介绍。由于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抗战时期四川的群众性新闻团体也纷纷涌现。这些新闻团体,种类繁多,诸如一些报界协会、报界公会、新闻联合会、记者协会、记者俱乐部、报贩同业公会等等。这些新闻团体是当时四川新闻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们成分复杂,但从总体上看,仍旧是一支宣传抗战、倡导新闻自由的社会力量。在此,本书将选择其中一些较有影响的作简要介绍。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是抗战时期在川规模较大的、影响较广的新闻组织,于1938年3月31日在武汉成立。1937年11月,在上海沦陷前,范长江、恽代英、羊枣等筹备创立了中国青年记者协会。次年,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在武汉召开了成立大会,改名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由分别来自《大公报》《新华日报》《扫荡报》的范长江、徐迈进和钟期森3人任常务理事,恽代英为秘书长。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扩大友军,取得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以达促进抗战宣传的目的,特聘请了邵力子、于右任、王芸生、曾虚白、叶楚伦、邹韬奋、萧同兹、郭沫若、张季鸾、金仲华、丁文安、杜重远、王亚明、陈博生、潘梓年15人为名誉理事。这些国民党元老和新闻界名流的参加,为“青记”壮大了声势。在以后的活动中,也取得了他们一定的支持。如“青记”的照牌和“青记”出版的《新闻记者》刊名,都是由于右任所写。“青记”要求国民参政员提出取消新闻检查法案时,也得到了邵力子、叶楚伦先生的支持;杜重远先生自新疆到重庆,应“青记”之请出席了座谈会,向各界介绍新疆的情况。“青记”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团体参与了一些会议,同时,也得到一定的尊重。不过,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还是在其迁渝之后。
1938年6月-10月,武汉大会战爆发。“青记”总会参加了保卫大武汉后,退至长沙、桂林,最后于1939年春辗转迁至重庆。“青记”在重庆设立了“驻渝通讯处”。由范长江、傅于琛、冯英子负责会内常务工作。陈同生到桂林,任南方办事处主任,会员许立人也参加该处工作。另外,“青记”在解放区及国民党 统治的西南地区及香港等,都建立了分会。“青记”的会员由初建时的两百多人,发展到一千多人。“青记”在渝时的社址是中营街58号,后迁入骡马店街、张家花园、猫儿石。“青记”迁渝后,组织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其成员不仅有内迁入川的各种报业人员,也有西南各地地方报社的工作者。由于在新闻界较大的影响力,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很快便成为一个团结抗日进步记者的中心。 “青记”的经济来源,最初因周恩来的关系,按月由国民党军委政治部发给1000元津贴,作为经常费用。后来国民党致力于国共摩擦,先是将给“青记”的1000元减为500元,后来连500元也不付给,企图从经济上卡死“青记”。为此,大家动手自筹资金,向社会各方请求赞助。当时,“青记”会员大都为战地记者,同军队负责人有较多关系,因此解囊相助者不少。当时,八路军办事处也捐助200元,分别填写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邓颖超等名字为捐赠人。经多方努力,终于筹集一笔基金,打破了国民党对“青记”的封锁,使“青记”的活动得以继续发展,有所进步。
“青记”除办《新闻记者》会刊,每月一期,宣传抗日外,还刊载有关新闻业务的文章和各地有关组织的联系、通讯等。一次,重庆各报记者约集去郊区游览,并举行了一次记者座谈会。这是一次本地与外地迁渝新闻同行们的联欢会,开得生动又活泼。事后将此内容写成文章刊在《新闻记者》上,沟通了同业间的联系。重庆、桂林和各解放区的“青记”办事处,还定期向国内和海外华侨报纸发送新闻通讯稿,以宣传抗战新形势。由于国民党对新闻的封锁,关于解放区的消息,大后方人民知之甚少。为了突破这一封锁,“青记”于1939年1月28日在重庆社交会堂举办了一次全国报刊展览会,展出20余省市的报纸约500多种,新闻照片40余幅,其中大部分为解放区和敌后出版的油印报、石印报,观众日达3000余人,打破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消息封锁,鼓舞了大后方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和斗志。在国民参政会开幕期间,“青记”起草了《拥护抗战建国纲领,迅立战时新闻政策,促进新闻事业发展案》提案,特别强调取消新闻检查,并为国民参政会通过。1940年3月31日,学会为纪念成立两周年,招待同业及来宾,重庆党政军负责人前往庆贺,该会负责人范长江、徐迈进、傅于琛等热忱招待。
“青记”除编辑会刊,开展宣传工作外,还在重庆“青记”总部会址处,办了一所类似招待所的“记者之家”,便于同业来往有个落脚处。另外,“青记”在成立后不久,还组织发起了“国际新闻社”,并在重庆、桂林和解放区设有办事处。“青记”迁渝在猫儿石办公时,便与国际新闻社在一起。总之,从1938年“青记”在重庆设立“驻渝通讯处”到1939年总会正式迁渝,“青记”在蒋管区团结了广大青年记者,为巩固和扩大了新闻界的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1941年“青记”总会在重庆被国民党非法查封,先后共三年多时间。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未经对证核实,本站只提供传播途径,文章只代表原作者立场观点,与本站无关。
责任编辑:石江鹏 最后更新:2015-04-17 10:30: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的重庆报业——新民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