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7月,清河特区在长桓地区面窝村(今果里镇)成立了“长桓临益四县边区行政联防办事处”,由于军事形势的推进,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及党政组织的不断健全与发展,特委领导考虑搞好宣传,扩大影响,鼓舞士气,作为中共清河特委的机关报——《群众报》,于1939年8月1日在桓台的东沙河村应运而生。这一报刊是由景晓村、 亓人、张枫之和刘洪轩等同志创办的。对教育军民,打击敌人,建军、建政起到了积极作用。
《群众报》创刊初期,由于物质和人员条件的限制,其分工和操作是很简单的。编辑、刻钢板、油印、绘画全由4个人干。当时没有电台、时事新闻靠收音机来收听广播,大部分收听苏联伯力电台的消息。该报印刷的分数约几百份,发放范围是特委所属的各县,即邹平、长桓、东四边、还有博兴等地。
由于形势变化,于1940年春,《群众报》编印地点转移到寿光县葛家口村,由油印改为石印和铅印印刷。《群众报》为三日刊,四开张,每期四版,印刷份数增加到3000份左右。并用“群众出版社”的名义,石印印刷出版了第一批书籍,如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烈士传》及《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等书,这几本书都是32开本,用新闻纸印刷的。
1941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冀鲁边区的《烽火报》社与清河地区的《群众报》社合并为《渤海日报》社,并购进两台铅印四开机,增设了打版机、浇铸机,由铅印印刷出版。
在抗战时期,《群众报》的创刊、编辑、印刷、发行工作全都是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进行的。当时要一面印书印报进行生产,一面还要应付敌人的疯狂扫荡。报社的少数同志配备枪支,其它的每人两颗手榴弹,作为自卫武器。当敌人进行大扫荡的时候,就要同群众一样,坚壁清野,把器材、设备、粮食等埋藏起来,进行反扫荡。1943年初冬,日寇扫荡时,报社受了很大损失,人员牺牲、被俘、失踪者20多人,排字员马隆基(共产党员)在反扫荡中牺牲时仅16岁。
责任编辑:徐为 最后更新:2019-05-28 09:05:1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战火中的《渤海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